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当前的许多综合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是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是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国内外仍呈持续升高的趋势。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对各个可能导致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基因方面的研究已然成为临床热点。我们已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标志着患者预后不良,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作为EGFR的下游基因,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故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BRAF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对乳腺癌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延长了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但也导致了对侧乳腺癌发生率的增加。该文从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等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双侧乳腺癌的易感因素,从而预测其发病风险,指导其治疗、评估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主要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的分子亚型等因素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在临床病理分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常决定了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预后及结局。近年来,以乳腺癌分子分型为基础的分类治疗策略既改善患者的预后,也可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现今,以21基因(Oncotype DX)检测等复发风险预测手段指导辅助治疗选择基本成为共识。乳腺癌其他的预后预测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循环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与乳腺癌显著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免疫相关基因对标志(IRGPs)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应的临床信息,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IRGPs,根据风险值将这两个队列中的患者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亚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研究免疫基因对特征和其他独立预后特征。结果:由47个免疫基因对构建的IRGPs可以显著预测TCGA和GEO队列中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RGPs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乳腺癌的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有效的风险分层工具。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高居第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相关。lncRNAs可与miRNA、mRNA或蛋白相互作用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而影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组织病理学亚型,其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病死率远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由于TNBC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在TNB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就TAMs在TNBC中的作用机制及对TNB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治疗性抗体赫赛汀可特异性地靶向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目前已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耐药成为制约其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心理及情绪因素对肿瘤的进展及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长期处于慢性应激反应状态的人群体内应激相关激素儿茶酚胺的水平持续升高。我们发现,儿茶酚胺的重要受体β2肾上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整理45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5年复发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59例乳腺癌患者5年总复发率为7.19%(33/459)。患者的年龄与复发无明显的影响(P>0.05),而术前肿瘤大小,肿瘤病例类型,手术方式,肿瘤临床分期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乳腺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复发后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延缓病情恶化有一定的帮助。结论肿瘤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手术方式等是乳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对预防复发十分重要。复发后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治疗和延缓病情恶化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 NAT)是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患者对NAT的治疗反应差异较大。预测标志物有助于实施治疗前预测患者对NAT的应答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该文总结了乳腺癌NAT疗效预测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常规临床预测标志物、多基因表达谱和人工智能结合数字病理三个研究领域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当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病理图像中进行疗效及预后预测的研究现状,旨在提高对乳腺癌NAT后疗效及预后预测标志物方面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乳腺癌(BRCA)占女性恶性肿瘤榜首。铁死亡是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本研究旨在构建乳腺铁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并进行功能探索。方法:从UCSC XENA数据库获取TCGABRCA的RNA-seq数据,获得BRCA组织中差异表达铁死亡相关基因,筛选BRCA组织中异常表达的lncRNAs。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筛选获得铁死亡相关lncRNAs,结合TCGA-BRCA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铁死亡相关lncRNAs预后风险模型。对高、低风险组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探讨风险差异;通过ssGSEA分析高低风险组之间免疫活性的差异。最后,基于ceRNA假说构建铁死亡相关lncRNAs预后模型异常调控的lncRNA miRNA-mRNA网络。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获得5个铁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ROC曲线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PI3K-Akt等信号通路存在差异;ssGSEA显示高低风险组免疫细胞及免疫相关途径存在差异。结论:lncRNA AC002546.1在BRCA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BRCA的临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1.
Li DL  Yang WT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25-728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手术方式从最初的乳腺癌根治术到改良根治术,并进一步发展至目前的保乳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指标,通过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对乳腺癌进行分期,从而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但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可造成患者上肢水肿、疼痛、手臂运动功能受损和肩部僵硬等,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ALND正逐渐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所取代.SLN活检在国内的逐步推广也对病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就乳腺癌SLN的临床病理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手术方式从最初的乳腺癌根治术到改良根治术,并进一步发展至目前的保乳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指标,通过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对乳腺癌进行分期,从而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但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可造成患者上肢水肿、疼痛、手臂运动功能受损和肩部僵硬等,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ALND正逐渐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所取代.SLN活检在国内的逐步推广也对病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就乳腺癌SLN的临床病理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绝经前妇女乳腺癌的发生及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体内卵巢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体内卵巢激素含量常受月经周期影响。根据月经周期选择最佳手术时间对乳腺癌患的预后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99例30岁及以下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患者长期生存率,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本组99例病理类型中以浸润性癌占多数,高达98.99%;3年生存率为88.78%、5年生存率为68.37%,并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P<0.05﹚.肿瘤直径≤3 cm和>3 cm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6%、62.96% (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1%、 57.14%(P<0.05﹚.结论:对于青年乳腺癌患者,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综合治疗与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应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正规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正负性情绪对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正负性情绪量表对27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一周的正、负性情绪进行评定,并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5年后,采用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分别对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45%。淋巴结分期、长期居住地、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均为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01)。但控制淋巴结分期和长期居住地后,正性情绪仍显著影响患者预后(RR=0.756;95%CI 0.701-0.815;P0.001),而负性情绪对预后的影响不再显著。结论:术后情绪影响乳腺癌预后,其中正性情绪对预后的影响比负性情绪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cyclin D1及ER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术后5年随访资料,分析cyclin D1与ER相关性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和ER表达显著性增加,且cyclin D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蛋白表达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yclin D1与E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yclin D1高表达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低表达组。Cox多因素分析表明cyclin D1、ER及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高表达,与ER表达正相关,且指示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最重要的细胞成份之一,它不仅参与微环境血管和淋巴管形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重塑,而且促进乳腺癌的发生,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其标志分子也可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目前关于乳腺癌与CAFs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近年来CAFs在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onlein purpura,HSP)为儿童期常见系统性小血管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近年来遗传因素作用渐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大量研究亦发现某些基因及其多态性与HSP的发病机制、易感性、病程进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因此对HSP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将为今后从基因水平认识HSP疾病的本质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蓉 《医学信息》2009,22(12):2986-298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NBC的临床研究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TNBC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化疗是其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通过加强对TNBC的研究,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