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替沙星注射液与4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加替沙星注射液与4种常用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10%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及注射用磷霉素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吸收度的变化。结果: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磷霉素钠混合时,1h内有沉淀产生,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混合,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磷霉素钠不可配伍使用,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配伍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注射液与3种常用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10%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及注射用磷霉素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吸收度的变化。结果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磷霉素钠混合时,1h内有沉淀产生,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混合,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磷霉素钠不可配伍使用,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张鹏飞  朱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56-3757
目的:考察洛美沙星注射液与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洛美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扫描紫外光谱、测定pH及洛美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洛美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混合6小时内较稳定。结论:洛美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氟罗沙星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健  周燕文 《中国药业》2002,11(8):35-36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仿临床常用的浓度,在25℃和37℃避光或室内自然光条件下,观察氟罗沙星分别与替硝唑、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及氟罗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变化。结果: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混合,2h 内有白色沉淀产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混合,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氟罗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均变化不大。结论: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不可配伍使用,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吴华 《中国药房》2009,(20):1554-1556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3种止血药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25℃、自然光环境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8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甲磺酸帕珠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氨甲苯酸注射液及酚磺乙胺注射液混合,8h内混合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维生素K1注射液混合时,2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但1h后不溶性微粒检查不合格,4h后出现白色沉淀,甲磺酸帕珠沙星含量也有所下降。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氨甲苯酸及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室温下8h内性质稳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则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付敏东 《首都医药》2008,15(10):44-45
目的 考察甲磺酸加替沙星与硫酸妥布霉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2℃)下模拟临床常用的药物浓度,分别在避光、自然光条件下考察甲磺酸加替沙星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硫酸妥布霉素配伍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甲磺酸加替沙星与硫酸妥布霉素配伍,6h内配伍溶液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与硫酸妥布霉素配伍6h内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氟罗沙星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健  张辉  樊冰  罗开国 《中国药业》2004,13(5):43-43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注射液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氟罗沙星与莪术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混合液在0~6 h内外观、pH值、微粒数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按治疗剂量配伍并于6 h内静脉滴注完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与3种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配伍前后的外观色泽、微粒数、pH值等变化情况,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氟罗沙星的稳定性。结果:氟罗沙星注射液与穿琥宁粉针剂配伍后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并有沉淀析出;与双黄连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呈轻微浑浊;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后12h内溶液澄明,外观色泽、微粒数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中氟罗沙星经HPLC测定含量稳定。结论:氟罗沙星注射液不宜与穿琥宁粉针、双黄连注射液配伍,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其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下称654-2)与临床常用氧基糖苷类抗生素在5%葡萄糖(下称5%GS)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配伍液pH、紫外吸收光谱和654-2含量变化,并进行薄层分析.结果30℃时,654-2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注射液(下称呋大、妥布、小诺、丁卡)配伍后6h内外观不变、pH值未见明显改变、紫外吸收光谱几无改变,与妥布、庆大配伍6h内,654-2含量维持在初始浓度92%以上,与小诺、丁卡配伍1~1.5h后,含量即降至初始浓度的90%以下,薄层色谱未见杂斑生成。结论654-2可与妥布、庆大配伍使用,避免与小诺、丁卡配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下称654-2)与临床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5%葡萄糖(下称5%GS)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配伍液pH、紫外吸收光谱和654-2含量变化,并进行薄层分析.结果 30℃时,654-2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注射液(下称庆大、妥布、小诺、丁卡)配伍后6h内外观不变、pH值未见明显改变、紫外吸收光谱几无改变,与妥布、庆大配伍6h内,654-2含量维持在初始浓度92%以上,与小诺、丁卡配伍1~1.5h后,含量即降至初始浓度的90%以下,薄层色谱未见杂斑生成.结论 654-2可与妥布、庆大配伍使用,避免与小诺、丁卡配伍.  相似文献   

11.
在25℃、37℃下对赖氨匹林与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进行了观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度法分别测定赖氨匹林,妥布霉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者在25℃、37℃配伍后6h内含量药液的外观、pH值等无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李凤华  张克俊 《安徽医药》2005,9(2):135-135
目的考察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配制配伍液,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pH值和氧氟沙星含量.结果25℃各配伍液8 h内pH值变化很小,氧氟沙星含量均为配伍初时的95%以上.结论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能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后的含量,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及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以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3种输液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混合液在25℃条件下6h内药物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含量.结果 6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3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5%葡萄糖中配伍后,在室温(22℃)下6h内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两种药物配伍后,6h内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6h内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6.
闫双银  蒋瑾  杨琳  刘元琳  张伟 《中国药业》2007,16(13):59-60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昔洛韦与临床常用2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综合文献,分析注射用阿昔洛韦与23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数和紫外吸收度。结果注射用阿昔洛韦与5%葡萄糖注射液、1/3张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平衡液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复方乳酸山梨醇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10%氟罗沙星注射液、氟哌酸葡萄糖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西米替丁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配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不宜与10%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液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盐酸吡硫醇注射液配伍使用,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配伍使用有争议,可与其他16种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7.
硫酸妥布霉素(Tobramycin)是一种以抗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的抗生素,其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对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比庆大霉素强2-8倍。本品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常有协同作用。本文就硫酸妥布霉素与其它十种药物分别混溶于静脉输液或试管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1.硫酸妥布霉素与呋喃苯胺酸(Furo-semide)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简称5%G.S)或0.9%氯化钠注射液(简称N.S),24 h内是稳定的。硫酸妥布霉素40mg/ml与呋喃苯胺酸40mg/(4ml)加到5%GS或NS中,在室温21℃,混合后15分钟到24h中用显微镜观测未见沉淀析出,其pH值为5.5-6.0。 2.硫酸妥布霉素与乳酸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 lactate)在24h内是稳定  相似文献   

18.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20℃及37℃;自然光与避光环境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肾上腺色腙及氨基己酸注射液配伍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氟罗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混合时,马上出现白色混浊,产生沉淀;与肾上腺色腙注射液混合时,马上出现橙红色凝乳状沉淀;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合时,1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与氨甲苯酸注射液混合,在避光条件下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酚磺乙胺、肾上腺色腙和氨基己酸注射液不能配伍使用;与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在避光条件下,6h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阿奇霉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混合液吸收曲线的变化。结果:25℃,24h内混合溶液的性状,pH,吸收峰,吸收曲线无显著性改变。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在24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加替沙星与3种止血药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注射液与3种止血药配伍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在25℃、自然光环境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维生素K1、氨甲苯酸配伍8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配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或氨甲苯酸混合时,8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维生素K1混合后,8h内混合液外观、pH值无明显改变,但4h后维生素K1的含量有所下降。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室温下8h内性质稳定;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室温下4h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