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于50具尸体解剖观察,发现桡神经浅、深支分叉点高于肱骨外上髁平面;旋后肌弓有襻型、环型之分,多为半肌半腱性(腱性之Frohse弓仅占18%);弓的浅面有桡侧腕短伸肌弓(几乎全属腱性)覆盖;骨间后神经经外侧半弓的深方穿入。被动旋后时,骨间后神经为桡侧腕短伸肌弓所约束,旋前时松解;为旋后肌弓压迫者为数较少。桡神经的浅支发三种肌支,主要是桡侧腕短伸肌支,也可以发支支配旋后肌;25%人体的一侧桡侧腕短伸肌只受桡神经浅支支配。桡神经浅支并不是一完全的感觉支。骨间后神经只发两种肌支,大部分是桡侧腕短伸肌支。作者据解剖所见,结合部分临床文献,认为桡侧管综合征用名不够贴切,建议命名为“肘桡侧弓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林萍  孙天恩 《解剖学杂志》1995,18(6):496-498
根据54侧成人尸体肘部桡管,旋后肌管及桡神经深支在肘部行程的解剖学研究,特别观察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有90.6%为全腱性,其中有88.9%与旋后肌弓外侧半重叠直接紧邻桡神经深支,认为该纤维桥是桡神经深支在肘部卡压的主要因素。并注意到桡神经深支与桡骨头部位的关节囊等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臂近中段Thompson入路中容易发生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解剖学因素并提出对策。 方法 教学用成人尸体标本48具,按照Thompson入路显露,观察前臂伸肌与桡神经深支及其肌支的位置关系;测量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位置距离桡侧腕短伸肌的横向距离;观察指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在前臂近段的愈着情况,测量二者在肱桡关节线以远的愈着长度。 结果 指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在前臂近段相愈着,愈着长度在肱桡关节以远(7.1±2.1)cm;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下缘的穿出点与桡侧腕短伸肌尺侧缘的水平距离为(1.3±0.3) cm,与肱桡关节线距离为(6.1±1.8) cm。 结论 前臂近中段Thompson入路中容易发生桡神经深支损伤存在着解剖学因素,了解桡神经深支的解剖特点及其与前臂伸肌的位置关系可以避免桡神经深支损伤。  相似文献   

4.
桡侧腕长伸肌的副腱出现率,钟世镇教授等在《手背肌腱的类型及变异》(1964)文摘中报道为22.4%,但对该副腱的详细情况未见描述。笔者于86医疗专修班局解教学示教尸体中发现右上肢桡侧腕长伸肌的副腱与桡侧腕短伸腱融合一例,颇不多见。为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亦为手部断肢再植作参考而予以报道。男尸,成人。见右上肢桡侧腕长伸肌肌腹下端除发出一正常肌腱外,另于肌腹下端内侧发出一细长副腱,长12 cm,宽0.25 cm,此腱初沿桡侧腕长伸肌腱与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肘部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察50侧上肢标本,结果 肱二头肌腱膜与正中神经的关系有非覆盖40例(80%),部分覆盖型6侧(12%)和完全覆盖型4侧(8%)。旋前圆肌纤维桥斜过正中神经前方32侧(64%)。旋前圆肌肱骨头肌内有腱束8例(成人,占18.6%),尺骨头汪岙较厚筋膜47侧(94%)。指浅屈肌起始结构有联合腱弓型44侧(88%),纤维情怀2侧型(4%)和腱束型(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在制作1例成年男尸左上肢标本过程中,见桡侧腕长伸肌出现一小副腱,走行较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标本桡侧腕长伸肌起点正常,肌腹沿肱桡肌下行,在其尺侧距起点141.64mm处分出一副肌腹,长24.62mm,宽4.34mm,厚2.68 mm。该副肌腹向下移行为一细长的副腱,长195.82 mm,宽1.80 mm,厚0.76 mm。该副腱行于桡侧腕长伸肌主腱与肱桡肌之间,向下走行139.70 mm后,于桡侧腕长伸肌主腱深面进入伸肌支持带,后于桡侧腕短伸肌腱深面尺侧下行56.12 mm,最终止于第3掌骨底桡侧腕短伸肌腱止点近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桡神经在臂部外侧段肌支的分布情况及形态学特点。方法:取62侧成尸上肢标本,观察臂部桡神经外侧段发出的肱肌支、肱桡肌支、桡侧腕长伸肌支数目,并分别测量各肌支相关数据。结果:直接自臂部外侧段桡神经干发出肱肌支的出现率为24.7%,肱桡肌支为95.2%,桡侧腕长伸肌支为98.4%,3肌支发出先后顺序为肱肌支、肱桡肌支、桡侧腕长伸肌支,且此顺序与侧别、性别无关。肱肌支起始点在Hueter’s线上79.8±21.1(41.3~121.7)mm,与肱骨距离为5.6±3.0(2.6~8.6)mm;肱桡肌支起始点在Hueter’s线上37.2±14.3 (11.2~73.2),与肱骨距离为10.8±3.7(1.3~25.5)mm;桡侧腕长伸肌支起始点在Hueter’s线上31.3±13.9(3.0~84.2)mm,与肱骨距离为9.8±2.9(4.1~19.5)mm。肌支起始点到Hueter’s线距离与起始点到肱骨的距离为负相关。结论:桡神经臂部外侧段发出的三组肌支,在行臂部中下段钢板内固定和肘部手术时,容易损伤,应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8.
在35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桡侧腕短伸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关系,该肌神经来自桡神经的深支或浅支,可分离长度平无12.3cm以上,横径1.1mm,伴行动脉外径1.3mm,设计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桡侧腕短伸肌神经血管肌蒂,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损伤所致的前臂屈肌群的瘫痪。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右上肢过程中发现正中动脉自腋动脉第3段发出,分支形成掌浅弓和变异拇主要动脉,报道如下。此标本正中动脉自腋动脉第3段(外径6.68 mm)距离旋肱后动脉(外径4.00 mm)10.10 mm处发出,此处正中动脉外径为2.82 mm;跨过正中神经起始部,在臂部于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之间经肱二头肌内侧至肘窝,臂部长度227.00mm,后跨过旋前圆肌和桡侧腕屈肌,行于桡侧腕屈肌和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桡管的构成及长度、Frohse弓、桡侧腕短伸肌腱弓、桡返动脉与桡神经的关系等进行了观测。Frohse弓主要为腱性,其纵径大于横径;桡侧腕短伸肌腱弓长度平均为33.36mm,下端宽度为10.22mm,与Frohse弓的位置关系分为四型:1型占6.25%,Ⅱ型占71.05%,Ⅲ型占13.75%,Ⅳ型占8.75%;桡返动脉分支一般为4—11支,其中桡侧腕短伸肌支恒定地从桡神经浅面走行。最后讨论了桡神经深支受压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11.
解剖一成人右侧上肢时,见异常肌肉压迫桡神经,现报道如下:异常肌肉位于肱桡肌与肱肌之间,起点与肱桡肌相同,以肌性起始于肱骨体外侧缘下1/3处,起始部长7.5cm,宽2.0cm 肌纤维向远端集中,呈三棱体形,于肱骨下端跨过桡神经主干的浅面,与之交叉,交叉长度0.9cm,最后以扁腱止于桡骨体中部的内侧面,扁腱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寻求解除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43例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了解痉挛性脑瘫所致上肢痉挛性屈肘,旋前和屈腕畸形的主动肌神经肌支的来源,直径,可分离长度及发出部位。结果:肱二头肌肌支平均2.72支,来源于肌皮神经(97.5%)和正中神经(2.5%),肱肌肌支平均2.74支,来源肌皮神经(80.5%),其余分别来源于桡神经(15.3%),正中神经(4.2%),肱桡肌肌支平均1.77支,来源于桡神经,旋前圆肌肌支平均2.33支,来源于正中神经;尺侧腕屈肌肌支平均1.72支,来源于尺神经,它们的可分离长度分别为:肱二头肌肌支23.94mm,肱肌肌支21.63mm,肱桡肌肌支21.38mm,旋前圆肌肌支27.27mm,尺侧腕屈肌肌支21.70mm,神经肌支的横径分别为:0.99,1.00,0.86,0.84,0.83mm,在起始与进入肌门处的横径比较(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支的横径考虑与神经所含数量有关,术中可在志始处选择性切断,切除的长度以术后不再出现神经再连续为度。  相似文献   

13.
解剖了107侧成人上肢旋后肌区,发现由旋后肌浅、深两层肌束在桡骨抵止线之间形成的裸区出现率为63.6%,各裸区的最大宽度变动在1~9mm之间,长度则在7~44mm之间。裸区近侧端有一例高达桡骨粗隆上缘水平,距肱桡关节线16.5mm,下界最低者可达肱桡关节线下方82mm处。多数裸区(64.71%)低于桡骨粗隆水平。通行于旋后肌浅深两层间的桡神经深支与裸区的关系取决于:裸区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前臂旋后时桡神经深支向裸区侧的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对一具成人男尸进行解剖时发现,其左侧桡神经仅发出桡神经深支和5支桡侧腕长、短伸肌肌支;桡神经浅支缺如。前臂外侧皮神经增粗,横径为3.2mm。在前臂中部分为两支,内侧支横为径1.3mm,外侧支为1.7mm。两分支最后分布到鱼际肌表面皮肤、腕背桡侧2/5皮肤、拇指背侧及示指背桡半侧  相似文献   

15.
正中神经在肘部及前臂上段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在肘部及前臂上段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正中神经受压的解剖因素。结果:肱二头肌腱膜与正中神经的关系;非覆盖型80%(40侧),部分覆盖型12%(6侧)和全覆盖型4侧(8%)。64%(32侧)反转筋膜斜过正中神经前方。18.6%(8侧)旋前圆肌肱骨头肌内有明显腱束,94%(47侧)尺骨头浅面有增厚腱膜。指浅屈肌起始两头间的形态结构:88%(44侧)联合腱弓型,4%(2侧)纤维弓,8%(4侧)指浅屈肌腱束。结论:正中神经通过前臂上段及肘部时,肱二头肌腱膜,旋前圆肌肱骨头的反转筋膜和肌内腱束,尺骨头浅面的腱膜,指浅屈肌起始部的联合腱弓和纤维弓等可能是导致其受压的解剖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并建立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肌肌纤维方向沿第1掌骨纵轴方向,拇对掌肌肌纤维方向与第1掌骨成一定角度。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后,测量拇指远侧横纹中点到第3掌骨长轴与掌远侧横纹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可达(5.9±0.7)cm。结论(:1)尺侧腕伸肌长度、肌力足以重建拇对掌功能,拇短伸肌腱止点恒定,联合移位后其作用方向与拇短展肌方向一致,且旋前角度足够。(2)以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符合拇对掌功能生物力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神经深支自发断裂的解剖学因素,为临床诊断该病及选择手术入路及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人上肢标本16侧,沿臂部桡神经走行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1)18.9%的桡神经主干及深、浅支存在"翻转现象";(2)桡侧返血管与桡神经深支存在3种毗邻关系,可对其造成卡压、夹持作用;(3)37.5%的桡神经深支在进入Frohse弓近端(3.1±1.2)cm处表面横跨一异常纤维束带;(4)桡侧腕短伸肌腱性部分与Frohse弓存在3种位置关系,可在不同平面对神经产生压迫作用。结论:(1)桡神经"翻转现象"是桡神经深支自发断裂的形态学基础及潜在易发因素;(2)而桡侧返动脉、异常纤维束带、桡侧腕短伸肌腱性结构及Frohse弓是其发病的解剖学基础(继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骨间后神经穿桡管远端处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恒定地分尺仙支和桡侧支;旋后肌远侧缘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可能是致卡压的解剖结构,前臂伸肌群的活动可 诱发上述结构卡压骨间后神经,结论:在桡管远端同样存在卡坟骨间后神经的解剖结构,必要时应手术探查,松解。  相似文献   

19.
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取成人尸体标本48具(96侧上肢标本),显露桡神经深支,在前臂中立位,分别测量桡神经深支发出点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及其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桡骨茎突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桡神经深支自桡神经主干发出的位置在肱桡关节上方平均为(15.4±2.5)mm。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与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1±2.1)mm,与肱桡关节线的平均距离为(61.3±17.6)mm。结论:桡骨小头正前方或略偏外侧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近端的定位标志,肱桡关节线下方约6c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0.6cm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进行连续层次解剖过程中,于28例尸体中发现一例尸体的左上肢桡神经浅支缺如。为积累国人资料和提供临床参考,报告如下。男性老年尸体,身长150.8cm,坐高82cm。左上肢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后上方,穿臂外侧肌间隔,进入肘窝,位于肱二头肌腱外侧,走行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的沟中。桡神经在 Frohse 氏腱弓上缘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