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ubarteri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AVSD)属于高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右瓣环和肺动脉瓣环构成其上缘,可合并主动脉窦瘤(aneurysm sinus valsalva,ASV)形成.我科自1977-12/2008-06月共手术治疗SAVSD 246例,其中合并AsV31例,本文对其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191例。直接缝合18例,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果;死亡4例,存活205例效果满意,无瑜余瘘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应补片修补为主,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产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主动脉径路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并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的外科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主动脉瓣置换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无低心排,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后及术后3个月随访均无残余分流,肺动脉瓣返流较术前减轻.结论 经主动脉途径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可以避免多个切口,修补确切,可以保护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自1985年1月-2004年5月对3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及时准确地修补主动脉窦瘤及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对有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病例,轻度不予处理,中度行成形术,重度行主动脉瓣膜替换术。结果 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早期发生主动脉窦瘤残漏,再次手术修补康复。术后随访3个月-19年,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NYHA)。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矫治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任安立  邓耀河  李刚  杜虹 《河北医学》2001,7(10):919-919
1995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8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病人行外科治疗 ,现总结经验 ,并对提高手术疗效等进行重点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中男 4 5例 ,女 36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6.2岁 ,均无明显症状。查体 :无紫绀及杵状指 (趾 )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闻及 III~ IV/ VI级收缩杂音 ,P2 亢进 ,伴有震颤。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 64例 ,正常 17例。肺部 X线示 :肺部充血 ,心胸比率 0 .5 1~ 0 .5 8,平均 0 .5 4。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大小 0 .3~ 0 .8cm,平均 0 .6cm,无合并其它畸形。2 手术方法全…  相似文献   

6.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陆相杨何学志郭得和张遵哲李晋南我科自1980年8月至1997年2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596例,其中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36例,占60%。该型缺损常继发有主动脉瓣病变,外科处理有所不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外科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患者27例。27例均补片修补窦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18例用单个补片覆盖修补窦壁和室间隔缺损17例(94.44%)、主动脉瓣成形5例(18.52%)、主动脉瓣置换4例(14.82%)。结果死亡1例(3.70%),治愈出院26例(96.30%)。随访1个月~4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结论补片是治疗主动脉瓣窦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谭威  李儒正  邢杰  张红  曹一秋 《海南医学》2011,22(22):72-74
目的总结讨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要点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10年,复查心脏彩超缺损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容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甚至导致肺动脉高压,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成形效果欠佳及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宜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IVSD)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全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补片修补。2例合产芳动脉右冠窦瘤及1例并动脉导管未闭同期手术,2例伴主动部垂及2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仅作室缺修补。结果 全组无死亡。复查无残余分流。15例胸骨左缘2~3肋间线留1~2/6SM,3~6月后杂音减弱或消失。结论 适时手术,采用补片修补,正确判断和处理主动脉瓣病变是提高本病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肖娟  陈林  肖颖彬  陈柏成 《西部医学》2008,20(6):1305-1305
病例女,34岁,发现心脏杂音30余年,心悸4年。查体: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率8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Ⅲ、Ⅳ、Ⅴ肋间可闻及4/6级连续性杂音,伴收缩期细震颤。心电图:窦性心律,轴心左偏。超声心动图:①全心增大,肺动脉增宽。②瓦氏窦瘤破裂,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③三尖瓣局限性返流,返流压差增高,考虑肺动脉高压。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瓦氏窦瘤破裂,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掌握本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通过1993年1月~200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49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观察随年龄增长和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病变发生发展规律的关系及术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随年龄增长,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明显增加。12岁以后出现主动脉瓣病变者占39%。②较大缺损易产生心力衰竭,早期导致肺动脉高压。③中、小两大动脉的干下室缺,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和返流。④此类室缺应早期手术,以补片修补为主,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应及早行室缺修补及主动脉瓣成形术。结论根据两动脉干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应及早手术治疗,且以补片修补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掌握本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通过1993年1月~200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49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观察随年龄增长和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病变发生发展规律的关系及术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随年龄增长,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明显增加.12岁以后出现主动脉瓣病变者占39%.②较大缺损易产生心力衰竭,早期导致肺动脉高压.③中、小两大动脉的干下室缺,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和返流.④此类室缺应早期手术,以补片修补为主,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应及早行室缺修补及主动脉瓣成形术.结论根据两动脉干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应及早手术治疗,且以补片修补为主.  相似文献   

14.
1994年2月至2003年5月,我科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7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8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治疗经过。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5年8月~2003年8月,对8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及时准确闭合主动脉窦瘤破裂及矫正合并心内其它畸形。其中窦瘤切除修补术35例,窦瘤切除加房、室间隔修补术3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予处理,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悬吊成形术,重度主动脉瓣不全宜行置换术。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纵膈感染心脏大出血;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患者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及时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瓦氏窦瘤破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治疗了6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及瓦氏窦瘤破裂。6例均先经主动脉切口修补破裂窦瘤内口,其中5例经右心室、1例经右心房切除窦瘤瘤体,加固缝合残端并修补室缺。5例作脱垂瓣膜的叠术,1例楔形切除脱垂膜的中间部分,残端修复后再作主支脉环成形术。手术效果均属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瘤时两者相互关系及右冠窦瘤对超声心动图诊断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影响。方法观察9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其中29例合并右冠窦瘤形成,分析二者共有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特征及规律性,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9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中合并右冠窦瘤者29例,占29.6%。二者共有者年龄在5~34岁,多在10岁以上;缺损大小7—20mm,多大于10mm。12例造成右室流出道狭窄;18例合并有主动脉右冠瓣脱垂;造成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窦瘤破裂者漏诊1例;2例误诊为多发室间隔缺损而漏诊右冠窦瘤。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对室间隔缺损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手术方法。方法:3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合并VSD26例,AI15例。补片修补35例,其中合并VSD的均以一片修补,合并AI的主动脉瓣置换(AVR)6例,主动脉瓣成形3例。手术取材作病理检查5例。结果:本组36例中手术死亡2例(5.6%)。存活的34例病人均经门诊复查或信访随访0.3~18年,其中2例死亡。病理检查见RASV合并VSD的瘤壁为纤维坏死或玻璃样变性。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VSD以一片修补法较好;若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探查其病变程度,酌情一期矫正,瓣膜损伤明显时宜行主动脉瓣置换,对主动脉瓣环细小的病例,可借修补VSD和RASV的补片扩大主动脉瓣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9年间2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及疗效。其中窦瘤破入右室15例,破入右房9例,破入左房1例,全组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VSD)8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者1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本组病人全部经窦瘤破入的心腔切口修补、处理瘤体,清除赘生物,同时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结果患者术后48h死亡1例,术后24h再次手术1例,死亡率4%,无远期死亡;余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急症,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对预后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