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 患者,男性,62岁。因间断性胸闷、气短、胸痛七年,加重两月入院。两年前曾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在我院治疗,好转后出院。近两月上述症状较前加重,胸前区压榨样疼痛,伴肩背部放射痛,休息后不能缓解。门诊以“冠心病”收住。入院后查体:血压110/80mmHg,心率72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呈QS型,广泛导联T波低平;心脏彩超:左室顺应性降低,余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心肌顿抑致一过性Q波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4岁。因突发胸痛4h入院。患者4h前无诱因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性质呈压榨样,持续不缓解,在当地医院查ECG示Ⅱ、Ⅲ、AVF导联QRS波呈QrS型,ST段抬高0.3~o.5mV,左心室高电压,室内传导阻滞,拟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转来我科。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史。查体:T36.5℃,P70次/min,BP125/75mmHg,神志清,精神  相似文献   

3.
主治医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无Q波心肌梗死(NQMI)及Q波心肌梗死(QMI),今天我们查房着重讨论一下无Q波心肌梗死的有关问题。进修医生:将心肌梗死分为NQMI与QMI与过去透壁性及非透壁性分类有何区别?室治医生:多年来临床上将AMI按心电图上病理性Q波的有无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大类,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临床病理及大量的动物试验研究证明,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不仅见于透壁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故病理性Q波的有无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的透壁性梗死,1…  相似文献   

4.
孔令振 《临床医学》2004,24(4):56-56
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的心电图上始终不出现特征性的Q波,仅出现的ST段及T波改变又缺乏特征性,易被误诊。为探讨NQMI的心电图变化,掌握与类似心电图的鉴别.现将我院所收治的50例NQMI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理性Q波在临床上多与心肌梗死相联系,但梗死性Q波往往持续数月至数年,大部分还将永久存在。近年来,在急性缺血事件中心肌顿抑出现一过性病理性Q波渐有报道,本文报道2例心肌顿抑的心电图变化,结合文献讨论一过性病理性Q波是心肌顿抑的心电图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7.
过去的十几年里溶栓疗法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首选疗法。通过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静脉内溶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大大提高了AMI的早期灌注率。早期人们认为对缺血心肌的再灌注可使组织得到挽救并恢复功能,但实验研究发现再灌注后的一段时间内心功能不能立即恢复正常,且出现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加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早在1960年Jen-nins等[1]通过对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首次提出了再灌注可加速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过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自…  相似文献   

8.
9.
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是异常Q波,ST段呈弓背型台高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相曲线;急性非Q波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仅显示缺血性ST段下降(≥0.1mv),T波对称性倒置持续48小时以上或只有R波的异常改变,但不出现病理性Q波,此型占心肌梗死的20-40%,为不导致遗漏诊断,将多年工作中遇到的几种常见类型介绍给同行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无Q波心肌梗死 (ANQMI)和急性Q波心肌梗死 (AQMI)在发病最初 6h内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血栓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的不同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 5 2例AN QMI患者和 130例AQMI患者在发病 6h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比较两组在冠状动脉造影所见中的不同特点 ,并对他们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心肌酶变化特点等情况进行。结果 与AQMI比较 ,ANQMI发病年龄较高 ,临床中常缺乏特征性的胸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所见中 ,相关的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在ANQ MI组为 2 8 9% (15 / 5 2 ) ,在AQMI组为 86 9% (113/ 130 ) ;ANQMI组血栓存在为 15 1% (8/ 5 2 ) ,AQMI组为73 9% (96 / 130 ) ;ANQMI组侧支循环形成 4 0 4 % (2 1/ 5 2 ) ,AQMI组 13 9% (18/ 130 ) ;ANQMI组多支病变为 5 1 9% (2 7/ 5 2 ) ,AQMI组为 4 0 0 % (5 2 / 130 )。以上 P<0 0 5。结论 与AQMI组比较 ,ANQMI在发病最初 6h内完全性闭塞发生率低 ,血栓存在率低 ,侧支循环较丰富 ,多支病变发生率较高。因此 ,对于ANQ MI早期溶栓治疗可能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而应尽早采用其他冠脉介入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近些年来,人们在研究急性心肌缺血以及冠脉再灌注之后造成心肌的节段性功能障碍时,证实了先前未被认识的短暂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功能的暂时抑制,即心肌顿抑(MS)。  相似文献   

13.
自从 1932年 Barnes发现并在 194 3年由 Driee命名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即非穿壁性心肌梗死以来 ,一直把心肌梗死 ( MI)分为穿壁性 MI和非穿壁性MI。近十余年来临床证实这一分类不恰当 ,大多数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 ( AMI)分为有 Q波心肌梗死 ( QMI)和无 Q波心肌梗死 ( NQMI)。两者在病理、临床表现、心电图以及预后均有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亦不相同。但因NQMI心电图不出现病理性 Q波 ,仅 ST段压低和 T波倒置 ,易和“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aemia)这一术语相混同 ,易发生延误诊断。本文分析 NQMI的诊断及延误诊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冯珍珍 《临床荟萃》2003,18(11):604-605
目的 探讨急性无Q波心肌梗死 (non Q wavemyocardialinfarction ,NQMI)左室重构的特点。 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2 1例急性NQMI及 3 6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 (Q wavemyocardialinfarction ,QMI)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eftventricularend diastolicvolumeindex ,LVEDVI)。检查时间为梗死后 1周内及 4周时 ,NQMI患者在梗死后 14周再检查 1次。比较前后LVEDVI变化。结果 QMI患者梗死早期 ( 4周内 )即出现LVEDVI明显增加 [( 60± 5 )ml/m2 比 ( 82± 6)ml/m2 ,t =2 .81,P <0 .0 0 1],NQMI患者LVEDVI并无改变。然而 ,有 3例NQMI患者在梗死后 14周时LVEDVI明显增加 ,此 3例患者均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结论 NQMI患者也会出现左心室重构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心肌顿抑及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随着体育科研领域研究的深入,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日益受到体育科研人员的关注和重视.目的:系统综述心肌顿抑的研究历程、机制以及运动对顿抑心肌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1980-01/2010-01)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myocardial stunning;exercises;ischemia-reperfusion",中文检索词为"心肌顿抑;运动;缺血再灌注".计算机初步检索到83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6篇文献,从心肌顿抑的定义、特点、分类、机制以及运动对心肌顿抑影响等几方面出发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心肌顿抑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越来越深入,心肌顿抑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都很明确,并且也开始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探索心肌顿抑的可能机制,然而剧烈运动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运动员心肌灌流不足,导致心功降低和心肌损伤,由此可见,某种条件下,运动员可能出现心肌顿抑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7岁.身高153cm、体重42kg,因劳力后心悸、气促3年,加重3个月入院.3年前出现劳力后心悸、气促,经休息后可以缓解.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胸骨下段闷痛、不受体位和呼吸的影响,体力活动后加剧、可以忍受.因“白细胞升高”在当地被诊为“胸膜炎”、于抗炎、补液治疗中出现心悸、气促、经常规抗心衰治疗无效而来我院.门诊心电图见:I呈Rs型.Ⅱ呈qrS型.Ⅲ、avF呈QS型.V_1呈rsR’S’型,V_2~V_5呈Rs型,V_6呈RS型,V_(3R)、V_(4R)呈qrs型.P_(v1)约0.25mV.V_1QRS时限约0.10~0.11s.ST:I、avL弓背抬高0.20mV.V_2抬高0.10mV.Ⅱ、Ⅲ、avF压低0.10~0.30mV.V_4~V_6压低0.05~0.10mV.肢体导联QRS电压Ⅰ Ⅱ Ⅲ小于1.50mV.电轴左偏60°.门诊疑“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收入院.体检T36℃,BP14/11kPa.  相似文献   

18.
2例心肌顿抑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例心肌顿抑患者的抢救和护理进行了总结.认为对容易出现心肌顿抑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成功、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患者应尽早识别心肌顿抑,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出现心肌顿抑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心脏负荷;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地遵医嘱用药,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做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监测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等.2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例1:女,81岁。因胸翳1天、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半小时于1992年2月7日入院。体查无特殊。心电图:①Ⅱ、Ⅲ、aVF、V_1导联ST水平下移0.1毫伏;②V_2~V_6导联ST水平下移>0.3毫伏;③Ⅱ、Ⅲ、aVF、V_1~V_6导联T波倒置。次日心电图V_5、V_6导联T波倒置变浅,余大致同前。2月9日下  相似文献   

20.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是心肌短时缺血尚不足以造成心肌坏死 ,但再灌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后,其机械功能障碍却需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1],是一种可逆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我科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现顽固性低血压,考虑为心肌顿抑,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