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大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联合化疗的有效途径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联合手术切除原发癌及转移癌,经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及热电疗法综合性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4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癌均获切除,其中同期切除肝转移癌21例,6例复发,4例再次手术切除。25例不能切除的转移性肝癌,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无水酒精注射和热电疗法。肿瘤直径平均缩小50%,其中4例因肿瘤缩小行二期手术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切除组分别为95.2%、81%、57.1%。明显高于置泵组的64%、44%、32%(P<0.01)。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同期联合手术切除加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是一种首选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能切除肝转移癌者,只要切除原发肿瘤,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选择、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以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2例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合理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随访并观察5年,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42例患者中给予同期切除18例,分期切除24例,分期切除的患者中13例给予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1例在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灌注化疗后给予二期手术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29例患者给予肝不规则切除,5例患者给予右半肝切除,8例给予左半肝切除;患者的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0.47%(38/42)、52.38%(22/42)、35.71%(15/42),平均生存期为35.78月.结论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后死亡率较高,生存率低,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13例进行同期切除,19例分期切除,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疗,泵注化疗6个月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剩余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26例,右半肝切除7例,左半肝切除7例。40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2.8±6.5)个月,其中同期手术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分期手术(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必需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症,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15例同期切除,22例分期切除,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半年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手术30例,右半肝切除手术7例,左半肝切除手术8例。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是87%、55%、26%,平均存活31.5个月。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用正确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联合脾动脉灌注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生存期。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68例直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栓塞联合脾动脉灌注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CR 9例, PR 40例, NC 13例, PD6例。总有效率72.6%。患者治疗后生存期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8%,56.8%,31.2%。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联合脾动脉灌注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疗效可靠安全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是指在结直肠癌确诊时就存在肝转移,也就意味着肿瘤已发展至晚期,在Duke’s分期中属于D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于1995年至2007年共收住结直肠癌273例,其中发生同时性肝转移者30例,约占11%,通过同时行肝切除,或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入,或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有较大进展,认为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前提下,行肝脏转移灶切除术是可能长期生存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是对于肝脏弥漫性转移或受诸多因素影响,手术难以切除者,传统的全身化疗,姑息性治疗意义很小,未能明显延长生存期"'。经肝动脉化疗为此带来了新的曙光,可望改善存活率。临床资料本院自1990-1997年共收治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36例,(肝转移灶不能手术切除),男25例,女1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为51岁。其中行原发灶切除并肝动脉插管化疗者34例,原发灶未能切除,行肝动脉和原…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9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大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CR PR81%(64/79)1、2、3年生存率分别占73.49%、48.1%和20.2%。结论 采用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晚期直肠癌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疼痛、肠梗阻等。治疗方法:肝转移病人行Hartmann手术 肝转移癌切除2例,Hartmann手术 肝动脉置管化疗4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2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5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3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4例,无肝转移病人行Hartmann手术6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11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8例,横结肠造口3例,非手术治疗12例。原发癌灶的治疗,我们认为晚期病人以微创,姑息或局部切除为主,手术的目的只是为了解除梗阻,缓解疼痛症状,为以后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对于中上段直肠癌主要采用Hartmann手术或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Hartmann手术术式简例,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根治效果,对于下段直肠癌主要采用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但术后习缩机会较多;本组对不能切除者采用单腔/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加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可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肝转移癌的治疗,直肠癌发生肝转移50%~70%,初次就诊肝转移率20%~40%,直肠癌病人自发现肝转移其自然病程7~13个月,五年生存率不足3%,肝转移癌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达25%~40%,故手术是治疗肝转移癌的最佳选择。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主要发生在2年内,所以术后定期复查,及早发现转移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39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时机进行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切除组与二期手术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并发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同期手术切除优于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在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多线治疗耐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行HAIC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4例,其中既往经过二线治疗的患者14例,经过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10例,HAIC治疗每3~4周1次,追踪观察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AE),并将影响预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共行56次HAIC治疗,其中2例行1次治疗,14例行2次治疗,6例行3次治疗,2例行4次治疗,ORR为16.7%(4/24),DCR为62.5%(15/24),3~4级AE发生率41.7%(10/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3.4个月,中位生存期(mOS)13.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肝外转移及ECOG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ECOG评分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AIC在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多线治疗耐药后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接受。对于仅有肝内转移,且肿瘤数目较多、肿瘤直径较大、体力状况好的患者能从HAIC中获益;对于存在肝外转移的患者,还需要联合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2.
王海涛  卞栋  李成华  王矛  庄严 《淮海医药》2012,30(2):110-1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 16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部10例,小肠5例,直肠1例。其中12例达到外科根治性切除。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姑息切除。2例伴肝转移者中1例行原发灶及转移灶切除,1例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12例中术后复发转移3例,复发间期平均14个月,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他1例带瘤生存12个月。结论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治疗GIST的首选有效方法,不易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应辅以药物治疗。GIST远期仍存在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对复发转移病例,仍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月结直肠癌根治病例455例进行转移复发病例观察及进行相关因素观察。结果 455例结直肠癌根治后进行随访3~5年,转移、复发116例,转移复发率25.49%;肿瘤情况、肿瘤病理、辅助放化疗方面因素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具备高危复发转移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仔细认真的对待,应注意术中无瘤操作、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强调首次手术的重要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医生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规律的认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术后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肝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6年来收治肝脏转移性肿瘤58例,原发病灶来源:大肠癌28例,胃癌18例,食管癌8例,小肠癌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共118次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大肠癌、小肠癌使用奥沙利铂,胃癌、食管癌使用紫杉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48.2%及半年、一年、二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6%、55,2%、31.0%。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是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重要手段,能达到病灶缩小,缓解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黎柏峰  王劲  祁江  谭祥云  李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36-137,14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对其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65例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段86例胃、结直肠癌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T、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资料的临床价值。将该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按照手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照组:手术。分析二者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CT、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等临床资料显示出能够帮助诊断的显著性的差异。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资料不能确诊胃肠道间质瘤,但能够提供相当准确的临床诊断;GIST术后复发率很高,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防止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时间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肥大细胞三种亚型对结直肠癌预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发现肥大细胞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40例作为试验组,术前未放疗或化疗;另取20例正常大肠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技术对试验组做连续切片进行染色,观察2组中各亚型构成比是否有差异.计算出40例结直肠癌患者切片中各亚型的总平均计数值,与试验组每张切片相对应的平均计数值进行比较,观察肥大细胞各亚型的数量与性别、癌的分化程度、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时间的关系,并总结肥大细胞三种亚型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TIM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有不同程度的浸润,2组的在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计数组和低计数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1%、59.3%和82.9%、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肿瘤组织中,肥大细的浸润是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造成影响的不良因素,后续多因素分析得出,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无瘤生存时间而言,浸润肥大细胞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IM与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相关,循环肿瘤细胞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所以可借助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去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预测,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结肠癌肝转移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静脉全身化疗,B组采用单纯静脉全身化疗,观察两组副反应、肝内病灶大小变化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95,P> 0.05),A组肝内病灶体积缩小或稳定高于B组(P<0.05),A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和64%,明显高于B组的56%和36%(均P<0.05).结论 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疗效好,副反应少,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可能切除性胰腺体尾部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1例伴有局部侵 犯的可能切除性胰腺体尾部癌患者,均以逆行切除方式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同时辅以术后化疗并追踪随访。结 果 11例患者中10例达到R0切除,1例为R1切除。3例切除了受累的腹腔干血管(CA)及肝总动脉(CHA),其中2 例联合了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1例因切口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外,其余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除2例患 者未能坚持规律化疗外,其余患者均行吉西他滨规律化疗。术后全部患者腹痛症状消失,中位生存时间28(14,36) 个月,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36.3%。结论 可能切除性胰腺体尾部癌患者手术切除率低并长期被腹痛 困扰,以逆行切除手术方式,必要时扩大手术切除范围的方法并辅助术后化疗可以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 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术中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野5-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植入对预防术后胃癌肝转移及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将2005~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为术中区域灌注化疗联合D2根治手术及中人氟安植入,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为单纯D2根治手术。术后两组均予常规相同化疗治疗。治疗后随访3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1年、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野中人氟安植入可明显降低术后肝脏转移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