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本科学历临床护士论文撰写、发表情况及培训需求,探讨提高护理人员撰写论文能力的对策。方法:采用不记名方式对我院77名本科学历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院护士论文撰写相关情况;对论文撰写相关培训需求。结果 :不同工作年限、职称的本科学历护士护理论文撰写和发表论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阻碍护士撰写论文的主观因素占前三位的是:不知如何选题、不会整理及分析资料、不会收集资料;客观因素占前三位的是缺乏临床护理科研环境、工作太紧张辛苦、没有时间和精力。81.9%的护士认为再次接受论文写作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是很必要的,94.9%的护士愿意参加培训。开展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如何选题、统计软件的应用、写作技巧等。结论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书写个案护理、积极开展科研继续教育项目、建立护理科研小组以及建立奖励机制是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院护士护理论文撰写能力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分析我院护士撰写护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策,以提高护士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方法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设计护理论文审核表格及制订论文审核程序,组织护士学习护理科研写作理论知识,选派老师指导护士撰写论文。结果护士写作能力逐步提高,护理论文在核心期刊上的发表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要提高护理科研的整体能力,应从论文管理入手,有效地进行护理科研论文管理,加强在职护士科研写作知识教育,合理地选择护理论文写作指导老师等是提高护士护理论文撰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手术室护士科研能力培训方法与管理效果。方法 :成立手术室护理科研小组,应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临床护士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管理者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方法于2015年1-12月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014年培训前和2015年培训后护士的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以及护士科研论文达标率。结果 :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方法后护士科研设计能力显著提升,撰写论文数量与质量、论文达标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科研论文培训管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士临床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相似文献   

4.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玲勉  孙娟 《护理学报》2002,9(4):19-20
目的 了解聘用护士对科研活动的认识及科研水平现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调查 10 5名聘用护士的科研能力。结果 聘用护士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论文的认识不足 ,工作 2~ 6年的聘用护士撰写与发表论文较少 ,发表率与军人护士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重视聘用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 ;对聘用护士参加科研活动 ,做出明确要求 ;定期举办论文写作学习班及新业务、新知识讲座 ;提高专业及外语理论水平 ;加大护理信息量等举措是提高聘用护士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科研亚专业小组在内分泌代谢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根据科室亚专业特点构建科研小组,由1名护士长、1名在读博士和3名在读硕士组成,对31名护士进行科研培训、专题讲座、指导论文写作等。并采用问卷调查小组建立前后护士科研、临床护理能力和科研成果。结果科研亚专业小组建立后,护士科研能力总分由(23.10±6.12)分提高到(28.98±5.05)分;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总分由(23.82±5.47)分提高到(28.34±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表论文数量、课题立项、外出学习和参会显著增加。结论科研亚专业小组培养了护士评判性思维,可提高护士科研能力,提升自身业务和学术水平,改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护理科研论文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科室组建护理科研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采取自愿报名及护理组推荐相结合的形式,小组成员每年选拔一次,科室每月进行一次授课,组织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知识培训、每年制订护理科研计划,明确奖励机制,修改并指导其他护士撰写的论文,建议投稿方向,形成系列论文。结果组建护理科研小组后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和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质量均有所提高,发表杂志级别从原来的非统计源期刊到中华级论文,并有了课题、成果及专利。结论临床科室成立护理科研论文小组可促进护理人员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经验,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科室形成良好氛围,有效提高科室护士护理科研的写作水平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兴趣小组和读书报告会在护理科研中的作用。方法从2009年1月起在56名护士中开展兴趣小组和读书报告会活动,开展1年后由护士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举办该活动必要性的认识以及在科研能力各方面的收获,统计比较培训前后各1年问护士撰写论文人数、撰写论文数、发表论文数、课题申报数及中标数。结果76.8%的护士认为举办该活动有必要,16.1%认为无所谓,仅7.1%认为没有必要。大多数护士科研论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设计和实施能力较开展活动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96.4%,82.1%,80.4%和78.6%)。护士撰写论文人数、论文撰写篇数、论文发表数和课题申报数均较开展活动前显著增加[18(32.1%)比6(10.7%),22(39.3%)比7(12.5%),19(33.9%)比3(5.4%),5(8.9%)比0(0.0%)](x2分别为7.636,10.469,14.481;P均〈0.05),课题中标数实现零的突破。结论开展兴趣小组和读书报告会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科研热情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论文评阅小组的工作方法与效果。方法从全院各科室选拔28名具有科研经验并有较强论文撰写和修改能力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论文评阅小组,负责全院护理论文指导和修改,推荐优秀论文投稿及参加学术交流。结果2011年有70篇论文参加了省内外护理学术交流;期刊发表率较2010年提高(P〈0.01)。结论成立护理论文评阅小组增强了临床护士撰写护理论文的积极性和信心,提高了护士护理论文发表率。  相似文献   

9.
教学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丽娟  董胜莲  周卉  郑文玲 《护理研究》2010,24(8):1995-1996
[目的]了解教学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需求。[方法]选择教学医院321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参与科研、撰写论文以及科研知识需求情况。[结果]临床护士的科研意识较淡漠,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是否带教、不同编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高职称、正式在编护士、临床带教护士科研能力较强。护士对科研选题、文献检索、论文书写、统计学分析方面知识需求较高。[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护士的科研意识,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教学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需求.[方法]选择教学医院321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参与科研、撰写论文以及科研知识需求情况.[结果]临床护士的科研意识较淡漠,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是否带教、不同编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高职称、正式在编护士、临床带教护士科研能力较强.护士对科研选题、文献检索、论文书写、统计学分析方面知识需求较高.[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护士的科研意识,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全日制本科护士科研能力,我院制订了全日制护士论文科研培训计划,成立了导师科研管理小组,探讨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本科护士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全日制本科护士科研能力,我院制订了全日制护士论文科研培训计划,成立了导师科研管理小组,探讨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骨干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结果,为社区骨干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潘银河版《护理人员科研能力量表》对200名社区骨干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发表论文和进修科研课程情况的社区骨干护士科研能力得分。结果:社区骨干护士科研能力得分为(43.04±23.80)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发现问题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资料处理、科研设计。不同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发表论文和进修科研课程情况的社区骨干护士科研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管理决策者应结合社区骨干护士个体科研能力情况,制定有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的方案,从而带动社区护理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护士发表论文情况,分析护理科研现状,探究影响护士科研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39名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的论文发表情况,参与科研的意愿、存在的困难及科研需求。结果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护士护理科研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高护龄、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科研能力较强。其中,仅有31.9%的护士在过去5年内有文章正式发表,影响护士护理研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指导者的匮乏,科研知识、数据分析和论文检索能力的缺乏,科研主题的确定以及论文写作上的困难。结论我国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逐渐提高,但相比国外护理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强期刊建设,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系统,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对于促进我国护理科研的发展来说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况及改善策略。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岗护理人员357人,对护理人员的科研认识、科研能力、科研需求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龄长的护理人员相对工龄短的护理人员科研认识能力要强,P<0.05;副主任护师与主管护师、护师的科研认识能力要比护士强,P<0.05;不同层级护士护理科研认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人员科研目的主要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称晋升;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院内学习和相关书籍;希望开展的相关培训主要是如何撰写论文、如何设计科研课题及文献检索知识等;护理论文书写主要困难主要是选题、设计等。结论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认识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珂珂  郭园丽 《全科护理》2021,19(11):1452-1457
目的:调查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科研开展现状、培训需求及科研活动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科研培训及临床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以问卷星的形式对5所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的护士进行科研活动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662份,其中女性占96.83%,第一学历为硕士的护士占2.6%,护士科研能力自评得分总分均分为72分,发现问题能力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3.00分,撰写论文能力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2.00分。男性、高学历、高职务、高支持程度的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较高;生育史越长、获取最高学历越久、工作年限越长的护士科研能力整体水平越低;职务越高、同事、护士长及家长的支持程度越高护士的科研需求程度越高。护士科研活动的主要促进因素包括自身兴趣、领导支持和职称晋升,主要障碍因素包括缺乏知识技能、缺少时间和缺少交流同伴。结论:护士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应加强领导支持,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为护士提供更多的科研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与时间,可通过建立科研小组等方式促进护士科研主动性、积极性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的新模式.方法 医护合作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成立科研小组,开展科研活动,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在医护科研合作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结果 护士的科研意识、对科研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发表护理论文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发挥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上,加强了对护理人员撰写科技论文能力的培养。首先抓认识的提高,调动护理人员科研,撰写论文的积极性;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带头作用及运用适宜的激励法,鼓励大家积极撰写论文;加强继续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撰写论文的能力;加强论文质量管理,使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由于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比较繁琐 ,排班时间比较零散 ,如何在比较节约的时间内让护士充分利用科室的科技期刊、微机网络、图书资料 ,共享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源 ,是科室科技信息资料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护理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我科从 2 0 0 3年起 ,对科室的科技信息资料分派护士专人管理 ,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 :( 1)人员选择 :科室的技术骨干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经验 ,对新技术、新理论接受能力比较强 ,对科技信息具有敏感性。 ( 2 )负责接收本科室全年定阅的科技期刊 ,并妥善保管 ,以备全科人员查阅或检索。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教学法(PBL)结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在临床护士科研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成立护理科研兴趣小组,并组建科研教学小组,运用PBL+CBL教学法对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为期6个月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小组成员科研能力水平。[结果]经过6个月的培训之后,小组成员科研能力水平的总体得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有增加。除问题发现能力维度外,总分及各维度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表科研论文人数及论文数量均有明显增加。[结论]PBL+CBL教学法对临床护士进行科研能力培训可以激发临床护士对科研知识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