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SARS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等,为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对策、依据与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广东省SARS聚集性病例进行三间分析、潜伏期以及传染力变化的分析。结果 截至2003年6月6日止,广东省15个地级市共报告SARS病例1511例,发生聚集性性病例483例,占总病例数的31.9%。其中医院聚集性病例309例,占聚集性病例的64.0%:社区聚集性病例174例,占36.0%(其中家庭聚集性病例16.5例,公共场所聚集性病例9例)。聚集性病例发病的时间高峰在2月上、中旬,其中医院聚集性病例的发病时间有一个最高峰和两个小高峰,最高峰为2月上旬至2月中旬,医务人员共发病157例,占医院聚集性病例总数的50.8%,两个小高峰为3月中旬和4月上旬。聚集性病例分布于11个地级市,医院聚集性病例主要集中于广州(259例)、江门(20例)、中山(13例)3个市,共发病292例,占94.5%(292/309)。年龄分布以20~49岁组发病数较多,占81.16%。分析91例聚集性病例,其潜伏期为1~12d,中住数为4.5d。分析326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0%)和干咳(32.6%)。分析有明确传播链的287例病例显示,一、二代病例的病死率分别为45.5%(10/22)、3.77%(8/212);53例三代、1例四代病例均无死亡;22例一代病例均有传染性,212例二代病例仅有10例有传染性。结论 SARS聚集性病例大部分出现在流行初期,主要集中在医院和家庭,中青年发病为多。SARS聚集性病例的病死率和传染力随着下传代数的增加而下降。控制聚集性病例是重点,而控制医院内感染是关键,同时应加强对社区家庭中高危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3日下午4时许,接到疫情报告:通化市某机关组团到海南省海口市的董某等3人,在4月23日由海口市到桂林市途中,乘坐HU7736航班(海口-桂林-太原)时,与到太原市的崔某(山西省人)同机,崔某到达太原市以后,出现发热症状,于4月24日住进太原市人民医院检查,5月1日确诊为SARS病例。董某等3人为同机乘客,视为SARS密切接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为此,北京市石景山区建立了预防控制措施,对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预防、控制、治疗.现就北京市石景山区2003年SARS流行病学特征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家庭因素在本病传播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 5月 1 5日止 ,在广东省 1 5 1 2例SARS病例中 ,6 0户家庭出现聚集性病例 ,共 1 91例 ,占全省病例总数的1 2 6 %。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病死率为 9 9% ,高于全省平均病死率 (3 7% ) (P <0 0 1 )。家庭聚集性病例主要发生在2 0 0 3年 1月至 3月 ,占家庭聚集性病例总数的 90 6 % (1 73/ 1 91 )。病例以 30~ 4 9岁青壮年为主 ,占 5 2 9% (1 0 1 / 1 91 ) ;职业以干部职员为主 ,占 1 3 6 % (2 6 / 1 91 ) ,其次为饮食、服务人员 ,占 1 2 6 % (2 4 / 1 91 )。 4 1 7%家庭的首发病例在发病前两周有明确或可疑接触史。在 1 2 9例家庭聚集二代感染病例中可能因陪护或探病感染发病的有 4 2户 ,共 92例 ,占71 3%。首发病例与二代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中位数为 7d。结论 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病死率较高 ,家庭聚集性病例有较大比例可能在医院内感染 ,但家庭密切接触也是造成疫情传播的原因之一 ,控制医院内感染和及早对病例进行家庭隔离可以减少聚集性病例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始于2003年3月初。它是由来自山西省的输入病例引起。2003年3月6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首例SARS病例报告。北京市首例学生SARS病例于2003年3月22日发病,次日诊断为SARS病例。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中、小学生SARS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等分析,描述本市学生SARS的流行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SARS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为在学校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SARS传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自SARS发生以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全球SARS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流行概况、流行环节、分布特征以及影响SARS流行的因素。对SARS潜伏期、传染性、超级传播现象、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三间”分布特征进行了重点阐述。对SARS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2003年春太原市SARS爆发期间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学方面的研究,为SARS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ARS病例报告数据库、SARS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数据库和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数据库;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分离的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正常Vero E_6细胞,经培养后,将冠状病毒裂解液和Veto E_6超声粉碎的细胞液包被微孔板,与酶标记的抗人IgG及其他试剂制成试剂盒。采用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冠状病毒IgG抗体。试剂选用北京华大吉  相似文献   

8.
儿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IAP),WHO称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它在儿童中的感染率水平、感染来源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15岁以下患者流行病学分析,旨在探索该病在此类人群的分布特点,为今后相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SARS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我国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是 2 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 ,是人类面临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自 2 0 0 3年 1月广东省首先报告SARS以来 ,截止 6月 1 0日 ,疫情已波及全球 33个国家或地区 ,共报告病例 84 30例 ,其中中国内地共有 2 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报告病例 5 32 8例。回顾全球及我国SARS暴发与控制历程 ,我们在总结对SARS的认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应该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检讨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系统和应对措施 ,做好应对其…  相似文献   

10.
11.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局部地区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SARS,临床确诊病例进行调查。分析SARS病例在广东省的流行过程、地区、时间、人群分布及聚集性等特征。结果 截止2003年6月6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有15个市报告SARS病例1511例,发病率为1.98/10万,病死率为3.77%。发病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到2月下旬(2月上旬达到高峰),占病例总数的54.00%,。首例发病时间为2002年11月16日,末例发病时间为2003年2003年5月9日。病例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江门、中山、佛山5个市,占96.03%,其中广州占86.04%。20~49岁发病占病例总数的65.45%;医务人员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22.90%;聚集性病例占31.97%(483/1511)。潜伏期1~12d,中位数4d。结论 广东省SARS疫情波及面广,发病相对集中,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传播途径主要为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与广东省毗邻,广东省于2003年1月2日首次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以后,湖南省自2003年2月11日开始实施监测,至2003年6月30日止共报告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现将6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广东省部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的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初步建立SARS冠状病毒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SARS病例的咽漱液标本,进行多种细胞分离培养,对出现病变的细胞分离物采用冠状病毒特异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进行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比较oN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法检测上述患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Igc抗体。结果 对21例SARS患的细胞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阳性,其中12份患咽漱液标本PCR扩增结果也阳性,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表明,广东省SARS病例的病毒分离株为冠状病毒,其基因序列与WHO公布的SARS基因序列一致,氨基酸序列与目前已知的冠状病毒同源性为58%~76%。时对21例患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IFA检测有9例阳性,ELISA检测有12例阳性。结论 从广东省部分SARS病例标本中分离的病毒株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PCR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野生动物销售人员SARS冠状病毒抗体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 比较野生动物销售人员和健康人群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情况 ,为探索验证SARS冠状病毒源于动物的假设提供依据。方法 于 2 0 0 3年 5月选择广州市 3个野生动物市场销售人员、2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及某门诊健康体检人员等无SARS临床症状的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 ,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 ,用间接ELISA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结果 共检测销售野生动物人员血清 5 0 8份 ,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 3 0 2 % (6 6 / 5 0 8) ,其中以主要销售果子狸人员的阳性率最高 ,为 72 7% (1 6 / 2 2 ) ,其次销售山猪人员为 5 7 1 % (1 6 / 2 8) ,销售黄犭京人员为 5 6 3% (9/ 1 6 ) ,销售兔人员为 4 6 2 % (6 / 1 3) ,销售山鸡人员为 33 3% (3/ 9) ,另在猫、鸟和蛇等其他 1 2种野生动物的销售人员中均不同程度检出SARS冠状病毒抗体。其他健康人群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为 2 1 1 %(6 / 2 84 ) ,其中医院医务人员为 2 92 % (4 / 1 37) ,疾病控制人员为 1 5 9% (1 / 6 3) ,社区健康人员为 1 1 9% (1 / 84 )。销售野生动物人员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6 0 89,P <0 0 1 )。结论 野生动物销售人员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全球公共卫生界关注的焦点 ,自从去年 1 1月 1 6日广东省发生第 1例病例 ,到 5月 2 0日为止 ,全球有 31个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发现了 SARS病例 ,病人达 795 6人。中国大陆有2 4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病人 5 2 4 9例。我国最早将其称为非典型肺炎 ( atypical pneumonia) ,嗣后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 ( 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 ,4月 1 6日 WHO根据各地科学家采用“Koch假定求证法”的研究结果 ,正式将这种新型病症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目前国内仍…  相似文献   

16.
在防治SARS的措施中,流行病学调查(流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各地流调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流调中有关询问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春天的SARS疫情中,北京市石景山区各医疗机构共报告确诊病例119例。在核查这些病例时发现,部分确诊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随即对全部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区内各医疗机构SAR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SARS流行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2~6月,加拿大经历了两波SARS流行。通过分析,第二波SARS流行与放松了对SARS的预防措施有关,特别是放松了预防医院内病人之间、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病人和探视者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心理挑战SARS     
不要以为只有战争、地震、瘟疫、亲人死亡这些巨大的灾难才能引起应激,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琐事都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如自己一直努力工作,盼望能升职,但公司却提拔了自己的下属;下班回家,到了门口才发现钥匙放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收治SAPS病人的9家医院的1645名医务人员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防护意识强、使用联体衣帽防护服装、使用一次性无纺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手消毒、使用非接触式洗手装置、避免疲劳nr减少SARS感染机会。结论 控制SARS有关的危险因素,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对SARS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