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病理证实的3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本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住院肺癌患者的5.2%(31/596),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胸部CT表现:孤立结节型14例,多发结节型5例,弥漫型12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阳性率66.7%(16/24),纤支镜活检、肺活检阳性率25%(7/28),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虽属肺腺癌的一个亚型,但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高分辨CT有助于诊断,纤支镜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是其确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乳头状腺癌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基础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同期手术、病理证实的2 6 1例原发性肺腺癌中的 10例肺乳头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影像学上表现的结节或肿块征象在病理组织学上为乳头状的肿瘤以及肺组织被扭曲、破坏的结构 ;影像学上病变周围出现的磨玻璃状阴影 ,在病理组织学上则反应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或阻塞肺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改变 ;影像学上出现的卫星结节对应病理组织学上的阻塞性肺炎、细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脓肿。结论 肺乳头状腺癌作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发生比例比较少。生长方式与支气管肺泡癌相似 ,容易被误诊 ,尤其在细胞活检时更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3.
郑鑫  许金云  王颜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789-789
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周围型肺癌常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1]。2000~2005年我院影像学检查肺癌1 049例,其中32例肺内有钙化病灶,占同期肺癌影像学检查的2·9%。现对32例肺癌钙化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8~76岁,平均50·8岁。均经痰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或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其中腺癌10例,鳞癌18例,未分化癌4例。1·2影像学特点本组均行X线胸片、普通CT和(或)螺旋CT检查,均见肺周围孤立块影。钙化灶直径<2 cm 1例,2~6 cm 13例,>6 cm 18例;伴液化空洞7例,有明显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表现弥漫型结节样改变,临床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例不典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表现X线改变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不典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表现X线改变实验室检查无早期特异性表现。结论不典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要反复多次的病理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可以提高肺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350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病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18G-20G切割式自动活栓枪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成功347例,不成功3例,取得明确病理诊断结果331例,确诊率94.6%,其中鳞癌183例、腺癌107例、未分化癌14例、转移癌6例,淋巴瘤2例、结核11例、炎性假瘤7例、脓肿1例,不定性16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操作技术简单易行、损伤较小,对肺内肿块的穿刺成功率及准确率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腮腺恶性肿瘤CT误诊原因。方法:分析8例CT误诊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分型及CT表现。结果:8例中腺泡细胞癌4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腺癌1例。CT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扫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强化3例,有浅分叶6例,4例部分边缘模糊,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结论:分化较好或病灶较小的腮腺恶性肿,CT定性诊断困难。肿块有浅分叶或部分区域轮廓模糊时,提示有恶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7.
同时多原发肺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同时多原发肺腺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同时多原发肺腺癌的61个病灶的CT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二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同时多原发肺腺癌同侧肺发生率(27/29,93.10%)高于双侧肺(2/29,6.90%),同侧不同肺叶发生率(20/27,74.07%)高于相同肺叶(7/27,25.93%);双原发肺腺癌发生率(28/29,96.55%)高于多原发肺腺癌(1/29,3.45%).本组中分化腺癌占首位(30/61,49.18%);同一患者同时多发癌灶的影像学表现(大小、密度、毛刺、空洞、支气管征、胸膜牵拉)无完全相同者.≤1.5 cm病灶中,以高分化腺癌占首位(13/30,43.33%);1.6~3.0 cm病灶以中分化腺癌多见(18/24,75.00%);>3.0 cm病灶中,低分化腺癌占首位(3/7,42.86%).在薄层CT图像显示的非实性结节中,高分化腺癌占54.55%(6/11);非实性成分为主的部分实性结节中,高分化腺癌占31.25%(5/16),而在实性成分为主的部分实性结节中,高分化腺癌占14.29%(2/14);在实性结节中,高分化腺癌占10.00%(2/20).毛刺征和胸膜牵拉征在低分化腺癌病灶中较中或高分化腺癌多见.结论 同一患者同时多原发肺腺癌不同癌灶的影像学表现有所差别.结节密度与组织分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t实性成分越多,提示分化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CT定位下,采用弹簧芯状活检针对335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和病理分析,并检测部分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335例肺穿刺取材的成功率为100%。检出恶性肿瘤283例(诊断率84.5%),其中肺腺癌135例,鳞癌7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8例,肺泡癌19例,胸膜间皮瘤5例,肺转移癌25例。良性病变49例,其中肺结核39例,肉芽肿样炎症和其他10例;未定论3例。活检后并发轻度咯血27例(8.1%),气胸22例(6.6%)。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1.9%、45.8%和62.8%。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癌,特别是对周围性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血清CEA、NSE和CYFRA21-1对肺癌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 X线胸片及其中 1例 CT扫描检查的表现 ,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是 :肺周围性边缘清楚的孤立性圆形 (或类圆形 )肿块或结节影 ,密度均匀 ,大小约 3cm,CT增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本病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容易误诊 ,CT增强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周围型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主要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对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认识。【方法】对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周围型肺鳞癌和42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HR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的联系。【结果】与周围型肺腺癌比较,周围型肺鳞癌瘤体较大,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界多数清楚、边缘易出现多浅分叶、瘤体内多有局灶性坏死;腺癌瘤体较小、以结节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缘多见深分叶、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瘤体内易见小空泡征。【结论】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周围型肺鳞癌与肺腺癌HRCT表现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术前鉴别两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18例中病灶位于肺上叶者13例,下叶者5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空洞,病灶平均最大径5.3cm,4.cm以上者占61%(11/18);83%(15/18)外形呈分叶状,61%(11/18)例边缘毛糙,见毛刺征象;89%(16/18)为厚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其中22%(4/18)可见壁结节;所有空洞周围均未见卫星病灶;18例中病理结果为腺癌者67%(12/18),鳞癌者16%(3/18),17%(3/18)为非小细胞肺癌而无法确定是鳞癌、腺癌或者大细胞癌。结论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是诊断空洞型肺癌的最佳检查方法;而空洞型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中腺癌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7):917-919
【目的】探讨罕见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报道罕见直肠肛管恶性肿瘤15例.包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例.平滑肌肉瘤9例,脂肪肉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15例中12例做了CT检查,9例进行了气钡灌肠检查。【结果】气钡灌肠示该类肿瘤主要表现为直肠下端或肛管隆起性病变.肠腔明显狭窄.可伴不规则龛影.肉瘤常较大.而恶性淋巴瘤常表现多发。CT表现为直肠或肛管肠壁增厚或局部肿块,肉瘤肿块常较大,多伴更低密度坏死区。邻近组织或器官可受累及。【结论】罕见直肠与肛管恶性肿瘤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气钡灌肠与CT.其表现仅具有相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外周孤立性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136例经无创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距胸膜距离及患者病情,对其中62例患者进行了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另外74例患者使用精细针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评估各自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组有29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痛变,27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1%;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69.0%;经皮肺穿刺活检组有59例恶性病变.7例为良性病变,8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4.6%;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5.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1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并发气胸11例,痰中带血1例,肺内出血4例。结论: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对CT拟诊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诊断价值及肺炎性BAC的CT特点.方法 对25例CT拟诊为肺炎型BAC患者行CT导引穿刺活检,采用GE公司64排light speed VCT行常规扫描及增强CT扫描,所有图像由两名医师共同分析完成,依据增强扫描可疑肿瘤部位选择穿刺部位及垂直进针路径,确定理想活检部位后应用20 ml注射器进行负压针吸活检,多方向、多点抽吸,吸出物涂片迅速固定,应用活检枪切割活检,标本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送检.拔针压迫10min后包扎,再次行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取到组织,病理证实为肺炎型BAC 14例,肺炎6例,真菌感染2例,干酪性肺炎3例.14例肺炎型BAC患者CT表现为实变肺组织内支气管充气征10例(71.4%),实变肺组织内蜂房状气腔或空洞征5例(35.7%),实变区周围呈磨玻璃密度影及多发结节影5例(35.7%);增强CT扫描实变区可见混杂的低密度区内血管造影征11例(78.6%),平均达峰时间为90s,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9例(64.2%).结论 CT引导肺穿刺活检结合典型影像学表现可以大大提高肺炎型BAC的早期诊断率,肺段、叶性实变区内蜂窝状气腔及空洞、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周围多发腺泡结节及磨玻璃密度区,增强扫描实变区可见血管造影征,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是肺炎型BAC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周围型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主要HR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认识。方法 对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周围型肺鳞癌和40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HR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的联系。结果 与周围型肺腺癌比较。周围型肺鳞癌瘤体较大、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界多数清楚、边缘易出现多浅分叶、瘤体内多有坏死;腺癌瘤体较小、以结节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缘多见深分叶、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瘤体内易见小透亮影。以上征象的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周围型肺鳞癌可见支气管铸形征和多边形结节;周围型肺腺癌可见磨玻璃结节。结论 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周围型肺鳞癌与肺腺癌HRCT表现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术前鉴别两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We evaluated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primary serous peritoneal carcinoma (PSPC)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Preoperative CT images of 11 women with PSPC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serum levels of CA-125 were recorded.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operative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of the ovaries. Imaging featu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An elevation of serum CA-125 was found in 91% of cases. The CT findings included ascites (82%), peritoneal nodules or masses (73%), and omental nodules or omental caking (64%). Absence of an overt ovarian mass was observed in 64% of case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features in our patien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Eighty-five percent of the ovaries in our study were superficially involved by PSPC in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In none of our cases could the ovarian size be clearly assessed in the CT images.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diffuse peritoneal disease and the absence of an ovarian mass on CT and an elevation of serum CA-125 level is suggestive of PSPC. However, in our experience, the evaluation of ovarian morphology and size by CT alone may not be as reliable.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现。【方法】收集44例临床证实的克雷伯杆菌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片及CT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144例克雷伯菌肺炎患儿中,30例(68.18%)显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17例(38.64%)可见磨玻璃样影;32例(72.72%)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20.45%)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内有支气管充气征;3例(6.82%)出现空洞。【结论】克雷伯菌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且CT能早期发现空洞形成,但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8.
郭峰  汪清  倪泽称  张宇  王胜军  马力克  胡岚亭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27-1829,183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肾癌原发灶及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诊断为肾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及病理结果,比较PET-CT与增强CT两者对肾癌及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35例中,经原发灶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30例.其余5例因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远处转移未行原发灶手术治疗,仅取转移部位病检确诊,分别行DSA肿瘤栓塞术、免疫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18F-FDG PET-CT检查阳性29例,敏感度82.9% ,CT平扫加增强检查阳性33例,敏感度94.3%,转移病灶共16处,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处,肺转移3处,肾静脉癌栓形成1处,骨转移2处,肝转移1处,肾上腺、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双肺门淋巴结转移1处,右侧胸壁转移1处,软组织转移1处,而CT平扫加增强仅发现1处下腔静脉癌栓形成,1处肝转移.[结论]18F-FDG PET-CT对诊断原发性肾癌的敏感性不如CT,但对远处转移的诊断优于CT,对肾癌的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ECOPD并IPA 15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且动态监测胸部X线变化。胸部X线检查显示为早期肺纹理增重12例,疾病很快进展为单侧或双侧肺斑片状渗出影10例,后期出现大片状实变影12例,伴肋膈角变钝6例,叶间胸膜增厚1例。7例行胸部CT检查,表现为实变影沿支气管分布,其中双肺不规则实变影5例,左肺实变影2例;可见肺大疱5例,胸膜下结节影、胸腔积液各4例,空洞2例,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增大各1例。15例存活2例,死亡13例。结论临床上AECOPD病情进展迅速时,应尽早行胸部CT检查,并动态监测胸部X线变化,若由单纯肺纹理增重很快进展至肺内斑片状阴影,应考虑到合并IPA,及时行相关检查,积极予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PMA)的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 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