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对为子宫脱垂病患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及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102例患有子宫脱垂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51例为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结合阴道壁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51例为接受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治疗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术后生活质量、复发情况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均手术成功后顺利出院,观察组病患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年的PFIQ评分分别为:(5.7±2.7)分、(3.6±2.1)分、(3.2±1.2)分,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为0.00%(0/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6/51),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子宫脱垂病患进行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且复发率低,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盆底器官脱垂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壁修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14 d尿流动力学及提肛肌功能。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最大膀胱容积、最大尿流量均高于对照组,逼尿肌最大压力及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肛提肌厚度、盆隔裂孔面积在静息状态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alsalva动作上,观察组肛提肌厚度大于对照组,盆隔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更好更快恢复,患者排尿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子宫脱垂行盆底重建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4例子宫脱垂行盆底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卢玥彤 《当代护士》2018,(5):102-104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4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护理量表、自拟子宫脱垂健康知识量表及盆底不适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疾病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知识总评分及盆底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影响症状评分、肠道脱垂影响症状评分、排尿障碍影响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n=54)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n=64)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符合循征医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95-3696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阴式大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治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伤口愈合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阴道残端脱垂、阴道残端息肉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利于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 A循环式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盆底重建术的104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GQOL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式护理有利于改善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结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阴道顶端脱垂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阴道顶端脱垂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结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38/40)和70.00%(2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表(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问卷简表12(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顶端脱垂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结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方案治疗,不仅能够增加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子宫脱垂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后壁修补术,观察组进行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加联合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治疗效果及阴道总长度、术后性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失败或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阴道总长度及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性生活质量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与非脱垂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Ovid数据库(1994年—2010年),查阅《临床妇科学》,选择有关脱垂与非脱垂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相关信息,总结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全子宫切除后脱垂复发、非脱垂患者采用不同术式行全子宫切除后出现脱垂与子宫全切的关系。结果: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术+阴道修补术患者脱垂复发率为3.5%;非子宫脱垂患者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脱垂发病率为3.0%;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包括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脱垂发病率4.8%;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脱垂发病率6.9%;阴式子宫全切术后脱垂发病率0.6%。结论:脱垂或膀胱、直肠膨出是全子宫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但现阶段研究术后随访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不能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揭示二者的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遴选老年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康复护理敏感指标,并探究其应用对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遴选所得护理敏感指标全面且可靠性、科学性强,其在老年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术后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手术治疗及预防盆底器官脱垂(子宫脱垂及阴道穹窿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预防组(30例),治疗组因子宫和(或)阴道穹窿脱垂患者或合并其他妇科情况,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预防组(因子宫肌瘤和其他的病变的宫体情况)施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或保留子宫)+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手术。对照组(巨大的肌瘤、黏膜下肌瘤及峡部或宫颈肌瘤具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30例行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后阴道顶端与坐骨棘关系有明显的改善,阴道顶端位于坐骨棘上方;预防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阴道顶端均位于坐骨棘上方,阴道穹窿无脱垂。结论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术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又一种手术方式,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微创、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治疗严重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接受良性病变性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41例的临床资料,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患者77例设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4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需终止手术或患者死亡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离体子宫重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治疗严重子宫病变临床效果更为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脱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4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阴道残端脱落及肠疝发生,且大小便及性生活无异常。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该术式更加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579-1581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切除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各42例。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阴式组患者采取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阴式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阴式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阴式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虽增加术中出血量及延长手术时间,但其手术视野更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有利于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评估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PFIQ-7评分、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显著,可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9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54例,采用传统阴道修补术治疗)和治疗组(55例,采用阴式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上,治疗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比较上,治疗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术后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疗效及术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PFD患者116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行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疗效、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导尿管留滞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分别达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复发率仅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4%(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PFD保留了患者的子宫,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是PFD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I-I)中盆底重建术在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需要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行LAVH+盆底重建术,对照组64例单纯行LAVH。根据POP-Q系统评估术后POP发生情况,并根据阴道B超检查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阴道长度、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研究组术后阴道较术前延长(P〈0.05),膀胱颈活动度及尿道后角缩小(P均〈0.05),术后12个月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术后阴道长度较术前缩短(P〈0.05),而膀胱颈活动度及膀胱尿道后角无明显变化,但随访12个月后膀胱颈活动度及尿道后角增大,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12~23个月无一例发生POP。结论LAVH术中行阴道顶端悬吊重建盆底预防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端脱垂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接受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及焦虑情绪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盆底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6个月盆底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