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蕾芳 《临床医学》2014,34(10):61-6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数据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自主排气、排便时间、病症缓解时间以及胃肠减压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手术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55-2656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其中27例患者进行鼻胃管治疗设置为A组,29例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治疗设置为B组,33例患者进行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设置为C组,38例患者进行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设置为D组,对4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中转手术发生率A组为25.93%、B组为13.79%、C组为6.45%、D组为0%,D组明显低于A组、B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方面,D组明显高于A组、B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可有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四磨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生长抑素联合四磨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和中转手术率。结果联合药物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46例患者腹痛、腹胀缓解,占88.5%,而对照组32例缓解,占64.0%;治疗组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比率分别为96.0%和83.7%、电解质恢复比率分别为87.1%和6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减压量,拔管率及所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急诊手术率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用四磨汤可明显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法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同时,予以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观察2组胃肠减压量、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中转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1);观察组EORT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少于,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短于,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理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35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山莨菪碱和生长抑素治疗。疗程中分别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腹部X线平片变化,并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消失以及腹部X线平片气液平消失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介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于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消化内科治疗方法(鼻胃管胃肠减压术),试验组采用介入结合消化内科治疗方法(经鼻插管介入)。比较两组肠梗阻缓解的时间(具体比较前3天的平均引流量、排气时间、腹胀腹痛减轻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穿孔、出血、狭窄、中转手术)。结果 治疗期间试验组引流量、排气时间、腹胀腹痛减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 vs 58.0%,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9.0% vs 21.0%,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介入治疗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在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34-135
分析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3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中药敷脐组)和对照组(16例,西医治疗组)。研究组给予中药芒硝(肠腑热结证)和吴茱萸(肠腑寒凝证)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山莨菪碱和生长抑素治疗。疗程中分别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腹部X线平片变化,并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消失以及腹部X线平片气液平消失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研究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8例给予中药芒硝敷脐联合大承气汤灌肠,对照组17例给予西医山莨菪碱和生长抑素治疗。疗程中分别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腹部X线平片变化,并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消失以及腹部X线平片气液平消失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中药敷脐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肠梗阻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号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观察其疗效以及对睡眠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差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其疗效更显著,能有助于解除梗阻,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梗阻联合应用大承气汤与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加味小承气汤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出现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肠梗阻导管联合加味小承气汤治疗,参考组采用常规鼻胃管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改善疗效指数、治疗后腹围缩小程度、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梗阻改善疗效指数及腹围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联合加味小承气汤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干预术后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PAIO)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PAI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饮食和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干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PAC-QOL量表评分、疼痛评分(VAS)、Brist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AC-QOL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ristol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62.9%,P0.05)。结论: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PAIO患者排便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症状出现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胃液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症状上缓解迅速(P0.05),48、72 h胃液引流量减少(P0.01),肠鸣音恢复时间及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在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对照组进行传统肠梗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76±2.33、5.58±2.81d,对照组分别为4.99±2.38、5.62±2.64d,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肠梗阻术,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癌性肠梗阻结肠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癌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4例.A组经肠梗阻导管注入石蜡油保留后,再滴注温盐水无间歇性结肠冲洗;B组经肠梗阻导管滴注温盐水行间歇性结肠冲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腹围缩小速度、每日引流液量、冲洗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冲洗天数少于B组(P<0.05),腹围缩小速度、每日引流液量高于B组(P<0.05),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采用石蜡油保留灌肠后无间歇性温盐水结肠冲洗方案能迅速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为结直肠癌一期根治手术奠定基础,是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癌性肠梗阻理想的结肠冲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肠梗阻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液指标、代谢紊乱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率、肛门排气排便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消失时间或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CRP、TNF-α、血红蛋白、WBC等血液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糖异常、血钾异常及血钠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57.58%(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改善血液指标、代谢紊乱,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泛影葡胺口服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泛影葡胺口服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3.47%,P0.05),临床症状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肠管气液平消失例数[38例(77.55%)]显著多于对照组[20例(40.81%),P0.05],肠腔积气减少例数[43例(87.75%)]显著多于对照组[29例(59.18%),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上采用泛影葡胺口服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SA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对20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经导管选择性造影情况及随访情况.选择同期进行传统保守治疗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20例作对照,比较治愈率、有效率、中转手术率、24 h引流量、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前气囊充盈后,18例导管前进良好,2例无明显前进.经导管造影显示16例肠管通畅,2例见肠管狭窄,1例肠管增粗,1例肠管扭曲.导管组治愈16例,好转2例,未愈2例;保守组治愈9例,好转5例,未愈6例.导管组与保守组治愈率、中转手术率、24小时引流量分别为80.00%与45.00%、10.00%与40.00%、(960±247)ml与(410±210)ml(P均<0.05),有效率分别为90%与70%(P>0.05).治愈与好转的病例中,导管组与保守组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8天与10.3天(P<0.01)、10.5天与19.2天(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中转手术率,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