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S、DPD表达水平对5-FU疗效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及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转录水平及其对5-氟脲嘧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胃肠癌细胞株中扩增胸苷酸合成酶及二氢嘧啶脱氢酶的DNA片段,并与内参照基因GAPDH进行比较.结果:对5-FU敏感的细胞株MKN45 TS和DPD的表达水平较低,而其他对5-FU不敏感的细胞株则无此现象.结论:TS及DPD mRNA水平对应用5-氟脲嘧啶治疗胃肠癌的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2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的MVD。结果:结直肠癌细胞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P<0.01);TP阳性组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高TP阴性组;TP阳性组的MVD高于TP阴性组;它们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高、中、低分化癌组之间的T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癌细胞中TP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化学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在肿瘤的化学治疗中,选择有效的药物是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一种代谢拮抗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胃肠、头、颈、胸和卵巢等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它疗效确切,目前仍是肠道恶性肿瘤的首选化疗药[1],但有些病例对5-FU为主的化疗并不敏感,从而导致化疗失败.为提高5-FU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必要阐明5-FU耐药机制,找出能用于评价5-FU化疗敏感性的指标.近几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5-FU的耐药机制作了大量研究,认为胸腺嘧啶合成酶(TS)与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密切相关[2-4],联合检测TS与DPD mRNA水平可以预测5-FU治疗的有效性[5].本文将对TS和DPD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5-氟尿嘧啶是一种常用的胃癌化疗药物,但临床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耐药现象,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较低,可能是导致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 目的:体外环境下分析胃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了解胃癌化疗耐药相关机制。 方法:基于克隆形态的分选策略,从人胃癌AGS细胞系内分离胃癌干细胞克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不同克隆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克隆形成实验评估不同类型克隆的自我更新能力,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作用下人胃癌AGS细胞克隆生长抑制率。 结果与结论:人胃癌AGS细胞经低密度接种培养后,可形成32个不同形态的克隆,其中,副克隆、次克隆、全克隆所占比例分别为19%(6/32)、66%(21/32)、16%(5/32)。全克隆高表达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接种后可再次形成大量二代克隆;次克隆弱表达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接种后形成少量的二代克隆;副克隆不表达或弱表达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接种后未形成二代克隆。在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的作用下,次克隆以及人胃癌AGS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全克隆(P均 < 0.05)。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胃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较低,推测其可能为临床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MTT方法测定LoVo,SW480和SW1116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3细胞系hMSH2、hMLH1表达水平;用PCR-SSLP-银染法分别分析了3个细胞系基因组中10个微卫星位点状况。结果:比较3个细胞系MTT分析获得的IC50结果发现,对5-FU LoVo细胞系较SW480和SW1116更加敏感(分别为:0.8μmol/L,2.2μmol/L和1.9μmol/L,P<0.0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MSH 2在SW480和SW1116阳性,而在LoVo阳性;hMLH1在3个细胞系均阳性。PCR-SSLP-银染法结果显示LoVo细胞系在8/10个位点和其余两个细胞系不同,电泳条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位移,而另外的2/10个位点则具有相同的电泳带型。结论:该组微卫星位点和错配修复状况一起可以作为离体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5-FU敏感性的指标之一,为了深入阐明它们能否作为临床结直肠癌化疗病人药物筛选和预后评价的有效指标,进一步的在体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γ, SNCG)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26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端正常组织中SNCG的表达,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对SNCG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NCG的阳性率(65.1%,82/126)高于癌旁组织(0,0/126)及远端正常组织(0,0/126)(P<0.05);SNCG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类型、血管内癌栓、侵犯深度、肿瘤分期和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NCG表达与黏液腺癌、血管内存在癌栓、TNM分期Ⅲ+Ⅳ期以及HER-2阳性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SNCG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其对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的恶变程度和治疗预后等具有较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1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51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此22例及另67例石蜡包埋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51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51可望成为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和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的表达,分析ERK5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ERK5低表达59例(73.8%)、高表达为21例(26.2%);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低表达204例(60.4%)、高表达134例(39.6%);二者中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27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63.0%,而31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37.6%,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癌组织中ERK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的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与低表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RK5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组织中ERK5水平。ERK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间质和上皮细胞CD10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黏膜中CD10的表达,同时用α-SMA标记结直肠癌组织中肌纤维母细胞。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中间质和上皮细胞均无CD10的表达,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在间质和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和26.7%。结直肠癌中CD10阳性的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在高、低级别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质细胞CD10阳性在侵及肌层者高于侵及浆膜层者(P〈0.01),而CD10阳性的上皮细胞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表达CD10与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CD10阳性间质细胞在有脉管侵犯者低于无脉管侵犯者(P〈0.01),CD10阳性上皮细胞在有脉管侵犯者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1)。CD10阳性间质细胞与α-SMA阳性间质细胞分布一致。结论结直肠癌中间质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化可阻止肿瘤的转移,而肿瘤细胞表达CD10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溶解而促进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1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1 receptor-2,H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7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银染原位杂交( si1ver in situ hybridization,SISH)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23%(54/78),EGFR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无关;HER-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5.64%(20/78),HER-2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无关。EGFR与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20例HER-2蛋白阳性者中,10例HER-2基因扩增;其中15例HER-2蛋白(~)中有10例HER-2基因扩增,占高表达组的66.67%;5例HER-2蛋白(+)者无HER-2基因扩增。结论 EGFR和HER-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均呈高表达,EGFR和HER-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HER-2蛋白(~)与HER-2基因扩增密切相关,故该类患者可考虑先行免疫组化初步筛选,再行SISH法检测确认,从而为结直肠癌分子的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13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其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1ia1-mesenchyma1 transition, EMT)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97例乳腺癌组织中miR-134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34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其表达与HER-2表达呈负相关。miR-134的阳性率随E-cadherin表达下调及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调而降低;E-cadherin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以及N-cadherin、vimentin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均与组织学分级升高、淋巴结转移和HER-2阳性以及ER、PR阴性有关。结论 miR-13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调,并与EMT关系密切,是乳腺癌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Netrin-1在卵巢浆液性癌( ovarian serous carcinoma,OS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13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32例OSC中Ne-trin-1蛋白的表达,分析Netrin-1蛋白表达与OS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etrin-1在OSC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和良性浆液性囊腺瘤(P<0.01)。OSC组织中Netrin-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Kap1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etrin-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Netrin-1低表达患者( P<0.05)。结论 Netrin-1在OSC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OSC患者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the1ia1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171例已知EGFR突变情况[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 amp1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ARMS-PCR)法检测]的肺腺癌中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特异性蛋白( EGFR-19、EGFR-21)和非突变蛋白( EGFR-P)的表达,分析EGFR-19、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验IHC与ARMS-PCR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EGFR突变蛋白表达与低分化腺癌(微乳头型、实体型)有关( P=0.021);EGFR-21高表达与肿瘤侵犯胸膜有关(P=0.005)。IHC法检测EGFR-19、21表达与ARMS-PCR法检测EGFR突变具有一致性(Kappa值均>0.4);EGFR-19、21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5.0%、89.4%和70.0%、97.6%。结论肺腺癌中EGFR突变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差、胸膜侵犯有关,提示其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IHC法检测EGFR突变特异性蛋白可用作EGFR突变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miR-106a在胃癌新鲜和石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人胃癌和对应癌旁组织新鲜样本30对和石蜡样本40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miR-106a在两组样本中的表达。收集人胃癌前病变石蜡样本20例和胃腺癌石蜡样本40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R-106a在胃癌早期发生阶段中的表达并与胃癌组织相比较。结果新鲜组织中miR-106a的相对表达量为3.25±1.99,石蜡组织中miR-106a的相对表达量为3.18±2.14,两组相比miR-106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miR-106a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s =0.998,P<0.001)。在胃癌前病变阶段可以检测到miR-106a的表达,阳性率为70%,阳性颗粒位于不典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内,呈深蓝色细颗粒状物;胃癌组织中miR-106a的阳性率为87.5%,阳性表达范围和强度较癌前病变明显扩大和增强。结论胃癌新鲜组织和石蜡组织中miR-106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应用石蜡组织检测miR-106a在胃癌前病变中出现的早期表达变化,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 high 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1ia1 neop1asia,HGPIN)患者血清PSA特征及首次穿刺活检HGPIN阳性针数对再次活检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PCa)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492例疑为PCa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方法为8+X法。穿刺活检结果:PCa 186例,孤立型HGPIN(仅1针活检病理为HGPIN)34例,多灶型HGPIN(2针及以上活检病理为HGPIN)13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1ow 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1ia1 neop1asia, LGPIN)64例,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1asia,BPH)19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清PSA的相关性及差异。6个月后对多灶型HGPIN和孤立型HGPIN患者行再次穿刺活检,不管其血清PSA水平变化,同时对LGPIN和BPH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或者持续不降者行再次穿刺活检,分析比较各组中PCa的检出率。结果 LGPIN与BPH组间血清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型HGPIN与LGPIN组间血清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型HGPIN与BPH组间血清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灶型HGPIN与LGPIN组间血清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灶型HGPIN与BPH组间血清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灶型HGPIN与孤立型HGPIN组间血清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再次穿刺活检,多灶型 HGPIN组中再次穿刺活检 PCa的检出率为38.46%,孤立型 HGPIN 组为9.68%,LGPIN组为12.50%,BPH组为12.20%。结论孤立型HGPIN患者血清PSA特征倾向于BPH,多灶型HGPIN患者血清PSA水平介于BPH和PCa之间,多灶型HGPIN患者再次活检PCa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孤立型HGPIN及BPH。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11 ce111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1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及扩增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EGFR基因突变及扩增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1-time 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荧光原位杂交( f1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及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同时对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突变、扩增及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qRT-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为58.18%(32/55),其中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87.50%(28/32);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吸烟史、组织病理分型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EGFR基因扩增率为23.64%(13/55),EGFR蛋白阳性率为70.91%(39/55);EGFR基因突变与基因扩增具有一定相关性( P<0.05),EGFR这两种基因状态与其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 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无吸烟史及腺癌中表达较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筛查主要对象;EGFR基因突变与基因扩增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基因突变与扩增的先后顺序尚不清楚,需增加病例数进一步探讨;EGFR基因突变和扩增与蛋白表达不一致,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R4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增殖、周期、侵袭和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1ot法检测人不同胆囊癌细胞株中CCR4的表达水平;慢病毒感染胆囊癌细胞GBC-SD;siRNA-CCR4沉默CCR4基因;Western b1ot法鉴定干扰效果。胆囊癌细胞GBC-SD分为三组:GBC-SD、GBC-SD/CCR4-RNAi和GBC-SD/contro1细胞,CCR4配体CCL17对这三组细胞进行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11小室运动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1ot法检测CCR4基因沉默后,对其相应配体CCL17和CCL2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沉默CCR4基因,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细胞周期及增殖均无影响,但能显著抑制GBC-SD细胞的侵袭及运动迁移能力,CCR4基因的沉默对肿瘤细胞CCL17和CCL22基因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胆囊癌细胞GBC-SD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4可以促进胆囊癌细胞GBC-SD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WNT5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WNT5B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7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WNT5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WNT5B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WNT5B的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均有不同程度WNT5B的mRNA及蛋白表达,且WNT5B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中WNT5B在原发性肿瘤大小T≤20 mm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T20 mm组患者中的表达(P0.05);WNT5B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ER、PR、c-Er Bb-2、p53和Ki-67)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WNT5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WNT5B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大小呈负相关,提示WNT5B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