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Roux-en-Y消化道重建手术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实施胃癌根治术进行消化道重建且合并糖尿病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lrothⅠ组47例、Roux-en-Y组73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统计软件采用SAS 9.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相关指标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假设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术后血糖控制效果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BillrothⅠ组和Roux-en-Y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oux-en-Y组患者的FBG、2h PG、Hb A1c、Fins、HOMA-IR显著低于Billroth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ux-en-Y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血糖控制水平效果差的患者有8例(11.0%)显著低于BillrothⅠ组14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4,P0.05)。结论 Roux-en-Y消化道重建手术能够显著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窦部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后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1例胃窦部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BillrothⅠ式组(14例)、BillrothⅡ式组(28例)及Roux-en-Y组(9例)3组,对比分析3组以下指标:①比较3种重建方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G2h)水平;②术前、术后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③3组糖尿病的控制情况。结果 BillrothⅠ式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FBG、PG2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FBG、PG2h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FBG、PG2h水平,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均明显低于BillrothⅠ式组(P<0.05)。BillrothⅠ式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间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术后6个月HbA1c值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的HbA1c值均分别明显低于BillrothⅠ式组(P<0.05);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间的HbA1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患者总体疗效均分别明显优于BillrothⅠ式组患者(P=0.000,P=0.000),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9)。结论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资料的研究表明,BillrothⅡ式吻合及Roux-en-Y吻合对于胃窦部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是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1月86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根据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3组,行Billroth I式吻合术36例(Billroth I组),行Billroth II式吻合术26例(Billroth II组),行Roux-en-Y式吻合术24例(Roux-en-Y组)。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代谢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Billroth II组、Roux-en-Y组糖代谢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83.3%,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illroth 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 II组、Roux-en-Y组糖代谢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l、3个月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Billroth II组、Roux-en-Y组患者术后上述时间段的FPG、2 h PBG、瘦素、脂朕素、TNF-α、Hb A1c均较治疗前、Billroth I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Billroth II式、Roux-en-Y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糖代谢,临床效果优于Billroth I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后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BillrothⅠ组18例,BillrothⅡ组21例,RY1组(延长Roux袢胃空肠Roux-en-Y)28例及RY2组(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组)35例;对比观察术后12个月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缓解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Hb A1c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疗效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第12个月,只有BillrothⅠ组Hb A1c≥6.5%,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illrothⅡ组、RY 1组、RY 2组之间术后第12个月Hb 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个月,在疗效方面,BillrothⅠ组、BillrothⅡ组、RY 1组、RY 2组缓解率分别为44.44%(8/18)、57.14%(12/21)、75%(21/28)、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4,P=0.005);将疗效最好的RY2组与其他3组分别进行分析,RY 2组缓解率明显高于Billroth组Ⅰ(Z=-3.359,P=0.001)、BillrothⅡ组(Z=-2.066,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端胃癌手术行BillrothⅠ、BillrothⅡ、延长Roux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治疗作用优于BillrothⅠ、BillothⅡ,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方面较延长Roux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存在获益趋势。建议对远端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时选择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并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共52例,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3组,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术22例为A组,采用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术18例为B组,采用Roux-en-Y吻合术12例为C组。观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hPG)情况。结果:B、C组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FBG及2hPG均优于同时相点的A组(P〈0.01);术后1年A、B和C组血糖控制有效率分别为22.7%、72.2%和75.0%,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采用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术或Roux-en-Y吻合术可有效降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种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治疗2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中的不同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24例实验对象随机接受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BillrothⅠ、BillrothⅡ和Roux-Y),监测手术前后不同时段空腹及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对应血清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情况,结合术后糖尿病转归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illrothⅠ式组手术前后血糖平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Ⅱ式和Roux-Y式组术后1周即有明显血糖变化,于术后3个月血糖控制基本稳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1水平与血糖的指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和Roux-Y式消化道重建术式对NIDDM的疗效是肯定的;对合并NIDDM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有必要适当放宽其手术指征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种胃切除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远端胃癌64例,行BillrothⅠ术式8例(A组),BillrothⅡ术式32例(B组),Roux-en-Y术式24例(C组)。结果:64例均成功完成根治性胃切除术,A组血糖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月为(7.36±1.25)mmol/L,术后第9月为(9.06±1.26)mmol/L(P0.05)。B、C两组术后血糖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8%(43/56);39.3%(22/56)痊愈。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病人,BillrothⅡ式或Roux-en-Y式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糖代谢,同时也为糖尿病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胃肠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BillrothⅠ式组(13例)和胃肠旁路组(10例。其中毕Ⅱ式吻合4例,Roux—en—Y吻合6例)。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r).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胃肠旁路术组和BillorthⅠ式组术后糖尿病好转率分别为90%(9/10)和23%(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胃肠旁路组术后糖化血红蛋白A1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显著降低(P〈0.01).而BillrothⅠ式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OGTF结果显示,胃肠旁路组空腹血糖及及糖负荷后各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BillrothⅠ式组:在糖负荷后30min和60min.胃肠旁路术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高于BillrothⅠ式组(均P〈0.05)。胃肠旁路组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同样明显高于BillrothⅠ式组。结论采用胃肠旁路术进行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并明显改善术后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毕Ⅰ式组26例,毕Ⅱ式组24例,Roux-en-Y组16例。检测并对比3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结果:术前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 h血糖、OGT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相当(P>0.05)。术后3个月,毕Ⅱ式组、Roux-en-Y组糖尿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66.67%、87.50%,均高于毕Ⅰ式组(19.23%,P<0.05),OGTT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均低于毕Ⅰ式组(P<0.05)。结论: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毕Ⅱ式、Roux-en-Y吻合术可降低患者血糖,Roux-en-Y吻合术较毕Ⅱ式降低血糖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Roux?鄄en?鄄Y消化道重建手术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1例,行胃癌根治及Roux?鄄en?鄄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体重、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0、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鄄IR)等指标变化。结果〓术前31例患者中27例给予胰岛素治疗,2例给予口服药物治疗,2例给予单纯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继续给予胰岛素治疗,6例口服药物治疗,11例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单纯饮食运动控制血糖良好,术前与术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对象体重、BMI、FPG、2hPG、FINS、2hINS、HbA1c及HOMA?鄄IR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但术后6个月患者FCP及2hCP水平高于术前(P<0.05)。结论〓Roux?鄄en?鄄Y胃肠道重建术能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与毕Ⅱ式吻合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胃癌行择期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102例,其中56例行ROUX—en—Y吻合,设为ROUX—en—Y吻合组;46例行毕Ⅱ式吻合,设为毕Ⅱ式吻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空腹血糖(FBG)、矮后两小时血糖(PBG)、空腹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价术后1个月时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FBG、PBG、Hb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FBG、PBG、HbAlc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除术后1周FBG指标外,ROUX—en—Y吻合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毕Ⅱ式吻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ROUX—en—Y吻合组、毕Ⅱ式吻合组中,不需要药物及饮食控制血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9.64%、45.65%,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能够有效降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甚至可以达到长期缓解,且优于毕Ⅱ式吻合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吻合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不同吻合方式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部病变行胃转流术病人61例,按术式分为毕Ⅰ式(n=11)、毕Ⅱ式(n=26)和Roux-en-Y(n=24)吻合3组。统计分析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体质量指数和糖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Roux-en-Y和毕Ⅱ式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空腹C-肽显著升高、葡萄糖耐量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且Roux-en-Y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1或P<0.05),毕Ⅰ式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术后6个月,Roux-en-Y组糖尿病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毕Ⅰ式和毕Ⅱ式组(P<0.01或P<0.05)。结论 Roux-en-Y式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毕Ⅱ式和毕Ⅰ式,并不依赖于体质量的降低,有望成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力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胃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7例体重指数(BMl)〈35kg/m^2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因胃癌接受Billroth Ⅱ式胃切除手术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治疗的变化。结果7例均成功完成了根治性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手术,3例行开腹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空腹血糖(FPG)6.6~9.0mmol/L,平均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8%~9.5%,平均7.8%。术后1~8个月复查FPG4.8~7.9mmol/L,平均6.4mmol/L;HbAlc5.5%~7.2%,平均6.3%。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疗效判断标准,4例治愈,3例改善。结论胃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可治疗胃癌患者合并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后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问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1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kothⅠ式组(60例)、BillrothⅡ式组(41例)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组(68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并通过特殊症状量表评估3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与Billroth Ⅰ式组和Billroth Ⅱ式组相比,胃空肠Roux-en-Y吻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66.3±70.4)min比(196.2±54.3)min和(228.5±67.7)min],术中出血量更多[(220.9±67.6)ml比(170.5±61.5)ml和(188.5±76.7)ml],但其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更短[(2.6±1.5)d比(3.1±1-3)d和(3.6±1.2)d],术后反流和烧心症状更为轻微(特殊症状量表评分1.8±0.4比1.9±0.6和2.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oux-en-Y吻合术虽不符合生理通道,操作也较为复杂.但其能有效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oux-en-Y吻合重建术对胃窦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I~II期胃窦癌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胃十二指肠吻合组(对照组)32例,Roux-en-Y吻合重建组(观察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水平。术前、术后6个月对2组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及比较2组餐后2h血糖(2h FPG)、餐后2 h胰岛素(2h INS)及餐后2 h C肽(2h CP),计算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肿瘤生存质量量表(QOL)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BMI、FPG、Hb A1c、FINS、FCP、2h FPG、2h INS、2h CP、HOMA-I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FPG、Hb A1c、2h FPG、HOMA-IR水平显著低于术前,而FINS、FCP、2h INS、2h C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心理能力、疾病认识以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oux-en-Y吻合术能有效提高胃窦癌合并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epsinogens,PG)Ⅰ、PGⅡ含量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及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PGⅠ、PGⅡ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胃癌术后患者PGⅠ、PGⅡ的含量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Ⅱ明显升高(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水平有所下降(P〈0.05);胃癌患者PGⅠ、PGⅠ/PGⅡ明显下降(P〈0.01),胃癌患者术后及术后无复发患者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术后复发患者与胃癌术后患者比较PGⅠ、PGⅡ水平都明显升高(P〈0.01)。以PGⅠ〈35ng/mL或PGⅠ/PGⅡ〈1.5为阳性指标,其确诊率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82.3%。结论:PGⅠ、PGⅡ值及比值下降与胃癌发生及复发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三角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施行的4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术(三角吻合,A组),18例行腹腔镜辅助毕Ⅰ式胃肠道重建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重建时间[(24±12)min vs.(26±15)min]、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3.7±1.8)d vs.(3.9±2.1)d]、术后住院时间[(8.5±2.7)d vs.(8.7±2.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止痛药使用次数明显少于B组[(1.7±1.5)vs.(3.5±1.9),P<0.05]。术后随访3~10个月,均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三角吻合)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