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80 岁,2017 年4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并伴咳嗽、咳痰,痰液呈白色黏液,20 天后患者自述胸闷症状逐渐加重,至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心包积液,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自诉7 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两肺转移瘤可能,接受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后行CT胸部平扫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the1ia1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171例已知EGFR突变情况[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 amp1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ARMS-PCR)法检测]的肺腺癌中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特异性蛋白( EGFR-19、EGFR-21)和非突变蛋白( EGFR-P)的表达,分析EGFR-19、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验IHC与ARMS-PCR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EGFR突变蛋白表达与低分化腺癌(微乳头型、实体型)有关( P=0.021);EGFR-21高表达与肿瘤侵犯胸膜有关(P=0.005)。IHC法检测EGFR-19、21表达与ARMS-PCR法检测EGFR突变具有一致性(Kappa值均>0.4);EGFR-19、21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5.0%、89.4%和70.0%、97.6%。结论肺腺癌中EGFR突变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差、胸膜侵犯有关,提示其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IHC法检测EGFR突变特异性蛋白可用作EGFR突变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肺腺癌手术组织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19号与2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54例被测肺腺癌肿瘤中,发现29例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占53.7% (29/54).其中,19号外显子突变13例(24.1%),均为缺失突变;21号外显子突变病例为16例(29.6%),均为L858R点突变.高、中分化肿瘤的EGFR突变率均达60%以上,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突变率44%.结论 肺腺癌存在较高频率的EGFR基因突变,在高、中分化肿瘤的突变率有高于低分化肿瘤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EGFR 19delE746-A750和21L858R突变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方法的一致性,并探讨免疫组化在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39例经过RT-PCR验证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病例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19.0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RT-PCR结果相比,EGFR delE746-A750和L858R突变抗体的总体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93%。分别分析EGFR delE746-A750和L858R特异抗体,前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4.3%和97.8%,后者为90.3%和95.2%。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Kappa检验显示免疫组化和RT-PCR的结果高度一致。结论:EGFR delE746-A750和L858R突变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合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是一种经济便捷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5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痛1个月。胸部CT示右肺上叶见团块状软组织影,大小3.6 cm×3.0 cm, 边缘见毛刺及胸膜牵拉;两侧肋骨、肩胛骨、胸骨体及部分腰椎骨质破坏;右侧乳腺有一肿块,大小2.4 cm×1.3 cm, 右侧腋窝及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行右侧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伴大汗腺化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恶性胸腔积液标本109例,同时选取该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或经肺穿刺活检晚期标本109例,提取DNA后,采用RT-PCR法和基因测序法同时进行EGFR 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 两种标本中EGFR突变率分别为56.88%、53.21%,胸腔积液中的突变率与晚期患者活检组织标本相比无明显差异(P=0.35).结论 胸腔积液中的EGFR突变率与其活检组织突变率接近,在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活检取材困难时,胸腔积液可以作为检测EGFR突变的另一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与肺癌组织学类型、人种、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和所在地域的关系。方法收集65例四川地区肺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样本,选用针对19、21外显子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PCR法(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O-PCR)检测突变。结果 65例肺腺癌样本中,35例发生19、21外显子突变(53.85%),其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13例(20%),21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23例(35.38%);男性38.24%(13/34),女性70.97%(22/31);吸烟者31.25%(5/16),非吸烟者61.22%(30/49);≤60岁的患者为57.14%(16/28),>60岁的患者为51.35%(19/37)。结论 65例四川地区原发肺腺癌中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在女性、非吸烟患者中更常见(P<0.05),其中21外显子L858R突变率高于19外显子缺失率(P<0.05)。与文献报道比较,肺腺癌EGFR基因总突变率较其他类型肺癌高,且高于白种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GFR-α与EGFR在60例肺腺癌原发灶和24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PDGFR-α主要在肺腺癌细胞质表达,少数在细胞核表达;EGFR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细胞浆中也有表达。二者均在肺腺癌细胞中过度表达(P〈0.05)。PDGFR-α的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高分化组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EGFR在肺腺癌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的表达相仿(P〉0.05)。结论 PDGFR-α的阳性表达与肺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GFR的阳性表达与肺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肺腺癌细胞中TTF-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为肺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共60例(胸水40例,腹水17例,心包积液3例)。经组织学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的肺腺癌36例,泌尿生殖道腺癌14例,胃肠道腺癌8例,乳腺癌2例。每例均制备HE染色的涂片和离心沉渣经琼脂和石蜡包埋而成的细胞块,并用细胞块切片作TTF-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36例肺腺癌中有26例表达TTF-1,24例肺外腺癌中只有2例表达TTF-1,其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91.7%。结论 TTF-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后,TTF-1阳性表达很大程度上提示腺癌原发于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突变位点和样本差异性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EGFR筛查手段。方法采用ARMS-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56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53. 93%,EGFR蛋白阳性率为69. 8%;两者表达显著相关(P0. 001);以ARMS-PCR法为金标准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灵敏度为87. 77%,特异性为53. 77%,阳性预测值为71. 34%,阴性预测值为77. 02%;因标本类型和组织学类型造成的样本差异性中,手术肿块(Kappa=0. 824)和肺鳞癌(Kappa=0. 496)样本的检测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组织; EGFR突变与患者性别(P 0. 001)、组织学类型(P 0. 001)、胸膜侵犯(P 0. 001)、脉管神经累犯(P=0. 001)和淋巴结转移(P=0. 002)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蛋白表达相关,在充分考虑样本差异性影响的前提下,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EGFR突变的经济便捷初筛手段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PCR及PCR双链DNA循环测序技术分析了22例肺腺癌中nm23-H1基因。这22例病例中有6例为转移病灶。我们的结果显示2例转移灶存在nm23-H1基因突变,分别位于第152密码子(AGT→AGG)和第172密码子(GTA→ATA),使原编码的氨基酸分别由丝氨酸与缬氨酸变成精氨酸和异亮氨酸。可见nm23-H1基因是一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突变与肺癌转移灶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amp1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不同类型肺腺癌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the1ia1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80例山东省西部地区肺腺癌患者肿瘤标本(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采用ARMS法检测EGFR基因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并分析EGFR突变与标本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及家族史等的关系。结果肺腺癌中,总EGFR突变率为41.25%,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 EGFR 突变率分别为43.14%、31.25%、46.15%( P =0.649)。EGFR 突变标本中,21号外显子错义突变(L858R)发生比例最高(59.58%,19/33),其次为19号外显子缺失(19de1)(39.39%,13/33),二者同时突变占3.03%(1/33);女性与男性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54.55% vs 25.00%,P=0.008);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25.81% vs 51.02%,P=0.026)。结论在肺腺癌中,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等标本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最常见;女性、不吸烟患者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吸烟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病理组织学亚型及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ARMS检测96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分析其与临床因素、病理组织学亚型及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与EGFR突变具有相关性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及与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 ERCC1)、Ki-6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RCC1、Ki-67蛋白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 基因突变率为49.1%(143/291),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 EGFR基因突变在腺癌的不同亚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08);EGFR基因突变组肿瘤直径的中位数小于野生型组(P=0.020);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无相关性(P>0.050);鳞状细胞癌中ERCC1阳性率高于腺癌(P=0.039)。 Ki-67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高于高、中分化(P=0.010);ERCC1、Ki-67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0.050)。结论 EGFR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相关,存在多种突变。 EGFR基因突变与ERCC1、Ki-67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鉴别肺原发性腺癌与转移性腺癌中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方法:20例肺原发性腺癌:10例高分化,包括3例乳头状、3例腺泡状、3例混合型腺癌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低分化,包括4例黏液腺癌(其中1例为印戒细胞癌)和6例混合型腺癌。另选20例的胃肠道及卵巢腺癌,免疫组化应用TTF-1抗体。结果:95%的肺原发性腺癌表达TTF-1,而胃肠道及卵巢腺癌完全不表达。结论:对于确定肺原发或转移性腺癌的病理诊断。TTF-1是一个有用的特异性抗体,特别是在体积较小的肺活检标本或原发灶不明而仅有肺内转移时。 相似文献
18.
肿瘤突变负荷(TMB)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并且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肿瘤突变负荷对靶向治疗及化疗的疗效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Inception深度学习模型(CAIM),用于对TCGA数据库中的非小型细胞肺癌中的肺腺癌的病理切片进行识别.首先,对数据样本进行切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恶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EGFR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54例肺腺癌患者,筛选合格病例入组,使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技术(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和IHC分别检测肺癌组织和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EGFR突变状态。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率等。结果:85例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66.4岁。ARMS法检测肿瘤组织的总体突变率约49.4%,其中E746_A750 del突变率17.6%,L858R突变率22.4%。以ARMS法为金标准,IHC染色检测E746_A750 del和L858R突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3.3%和89.5%,两种方法的检测一致性极好。进一步,85例患者胸腔积液的脱落肿瘤细胞检出率为41.2%,IHC法检测E746_A750 del和L858R突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3.3%和66.7%,特异度均为100.0%。结论:IHC染色是一种可靠、准确的EGFR突变检测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特异度和一致率,可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脱落肿瘤细胞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关系.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20例肺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MGB1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肺腺癌及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MT表型蛋白(E-ca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