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睑缘炎患者的泪膜功能与正常人泪膜功能的差异,分析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6月在本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慢性睑缘炎患者34例(64只眼)作为睑缘炎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另选择32例(64只眼)排除外眼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每位符合入选条件者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以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I(SIt)。结果睑缘炎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慢性睑缘炎患者角膜染色阳性率高,泪膜稳定性差,是蒸发过强性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也是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睑缘炎对泪膜的损害作用。方法对23例严重睑缘炎患者进行详细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测定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观察经药物治疗后上述各项的改变。结果23例患者睑缘充血、不规则,睫毛根部及睑板腺开口处黄色分泌物及痂皮附着,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角膜弥漫着色,泪液分泌试验在正常范围。结论睑缘炎引起脂质分泌减少及成分异常,破坏泪膜稳定性,导致蒸发过强型干眼。  相似文献   

3.
赵萌  邹留河  焦璇  彭晓燕 《眼科研究》2011,29(11):1019-1022
背景近年来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网膜光凝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糖尿病患者眼表存在泪膜障碍。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泪膜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1~9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底病门诊的患者进行糖尿病病史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检查,泪膜损伤的诊断标准为存在Schirmer试验异常和/或BUT异常。存在泪膜损伤的162例患者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患者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DEQ)评分,对2组患者右眼Schirmer试验结果、BUT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2组睑板腺形态评分〉1级的人数和构成比、出现干眼症状的人数和构成比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80例,泪膜损伤的Schirmer试验结果中位数为8[5,9]mm,非糖尿病组患者82例,中位数为6[5,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52,P=0.00)。糖尿病组泪膜损伤BUT的中位数为3[2,4]s,非糖尿病组中位数为4[3,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04,P〈0.叭)。糖尿病组泪膜损伤患者DEQ评分中位数为15[10,19],非糖尿病组患者DEQ评分中位数为2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2,P〈0.01)。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睑板腺形态学异常者分别为51.2%(41/80)和32.9%(2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16.07,P=0.00),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出现干眼症状者分别为51.2%(41/80)和93.9%(7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4,P〈0.01)。糖尿病组患者DEQ评分、睑板腺形态学评分与糖尿病病程均无明显相关性(r=0.16,P=0.16;r=0.10,P=0.36)。糖尿病组有39例(48.8%)患者无干眼症的典型症状但合并有严重的泪膜损伤。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具有干眼症症状较轻、BUT较短、睑板腺形态异常较重的特点。提示糖尿病泪膜损伤患者干眼症症状不明显,但睑板腺功能障碍较严重,应关注糖尿病随访中患者的眼表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科技师泪膜功能。方法前瞻性研究,放射科技师及对照组各34例,分别行干眼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IS)、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睑板腺功能检查。结果病例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及其异常的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出现干眼症状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工作年限与眼干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功能障碍、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放射科技师易发生泪膜功能及泪腺分泌异常,易出现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5.
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琳  孔珺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2008,28(11):860-862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定为干眼的患者(除外其他任何眼病)进行电脑验光,筛查出存在散光的干眼患者和无任何散光的正视眼干眼患者,分别对其进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DR-1)、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up time,BUT)。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散光的干眼患者与正视眼干眼患者DR-1及BUT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Ⅰ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患者的DR-1及BUT、SⅠt结果与散光的屈光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近视散光、远视散光患者的DR-1检查及BU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规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轴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逆规散光与斜轴散光的DR-1和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2)逆规散光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较顺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到眼科会诊的患者和同期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糖尿病组患者40例(80只眼),非糖尿病组50例(100只眼)。所有患者均行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T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TBUT)、非侵入式泪河高度(NITMH)、脂质层厚度分级、睑板腺腺体完整度评分检测。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FTBUT、ATBUT缩短,NITMH变低,睑板腺完整度的评分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客观、精确地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的功能变化,这类患者是干眼的高发人群,要重视其防治。  相似文献   

7.
姚江锋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5):1002-1004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10住院部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2例122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61眼和对照组43例61眼,对照组采取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比术前、术后1、3mo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和Schirmer I试验(SⅠt),比较术后2mo 两组患者眼球表面温度及干眼症状评分.结果: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UT和SⅠ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观察组BUT为5.79±1.53s,明显高于对照组(4.28±0.9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8,P=0.012),观察组SⅠt为4.39±1.69mm/5min,高于对照组(3.51±0.89mm/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9,P=0.079);术后3mo,观察组的BUT为7.49±1.79s,明显高于对照组(6.71±1.8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1,P=0.026),观察组的SⅠt为9.58±1.30mm/5min,高于对照组(8.91±1.49mm/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7,P=0.068);术后2mo,观察组眼球表面温度为34.29℃±0.67℃,对照组为34.18℃±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278);术后2mo,观察组干眼症状评分为3.87±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4±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63,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改善干眼症,有利于泪膜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经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手术后泪膜的早期变化及其后期的恢复情况。方法:自2009-03/07行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手术的连续病例116例116眼,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30例30眼作为A组,无糖尿病的患者86例86眼作为B组,对侧眼作为对照,均于手术前1d,术后1,3,10d;1,3mo行干眼不适症状(dryeyessymptom,DE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等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泪膜之间的变化,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术前A组30%患者诉眼干、眼痒等不适症状,术前1d,A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A组泪液分泌量少于B组,BUT时间短于B组,但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1,3d,患者未感到明显不适,术后1d,A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17%患者主诉有轻度痛痒感及红肿;CFS评分两组术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眼术后3d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9);BUT:术眼术后1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眼之间术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SⅠt术眼之间、对照眼之间各时间点均无差异,但A组整体泪液分泌量趋势明显少于B组。B组术眼与对照眼:术后1,3d,眼部不适感、BUT,SⅠt均有差异(P<0.05);CFS评分各时间点均有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本身的泪膜稳定性差,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糖尿病患者经微创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手术后早期可出现泪膜的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和泪液分泌量的下降,且术后泪膜恢复比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脂质层厚度条件下泪膜稳定性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06/2021-12于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194例384眼,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行双眼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和脂质层厚度测量,分析不同脂质层厚度条件下双眼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根据脂质层厚度将纳入患者(384眼)分为脂质丰富组(49眼)、脂质平衡组(27眼)、脂质轻微缺乏组(266眼)、脂质显著缺乏组(42眼),四组泪河高度有差异(P=0.022),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无差异(P=0.322)。脂质层厚度分级与泪河高度呈正相关(rs=0.143,P=0.006),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无相关性(rs=-0.090,P=0.083);泪河高度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也无相关性(rs=0.038,P=0.460)。结论: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同的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睑缘炎患者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以及眼部蠕形螨感染与干眼发生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眼科门诊睑缘炎患者及其他伴眼痒症状眼疾患者,拔取受检者眼部睫毛,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进行干眼三项试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结果共收集满足条件患者156例,其中91例为睑缘炎患者,65例为非睑缘炎患者。91例睑缘炎患者中82例(90%)蠕形螨感染阳性,65例非睑缘炎患者中,21例(32.3%)蠕形螨感染阳性,两组间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82例蠕形螨感染的睑缘炎患者中,同时伴有干眼症患者为72.2%(59例),21例蠕形螨感染的非睑缘炎患者中,同时伴有干眼症患者为14.3%(3例)。两组间干眼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增高,蠕形螨感染可能是顽固性睑缘炎致病原因,且引发干眼发生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5例(75眼),术前、术后1 d、1周、2周及1个月行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 time,BUT)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er-met test,STT)检查.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及2周的BUT明显缩短,干眼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T仅在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内影响患者的泪膜功能,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结膜炎痊愈后泪膜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55例(78眼)急性结膜炎患者,经常规治疗在自然病程内痊愈后,并排除其他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分别于愈后3,7,14,21,28 d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角膜荧光素染色(F l)、泪液分泌试验(Sch im er I testSI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测量,并与未发病眼对照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痊愈后一定时间内泪膜的各项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以FL异常最显著。BUT不同时间与未发病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不同时间与未发病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 l不同时间与未发病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膜炎痊愈后可出现泪膜不稳定和暂时性干眼症。治疗急性结膜炎时应充分考虑药物对泪膜的副作用,减少不必要用药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长期局部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对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994年 1月~2 0 0 1年 8月间青光眼患者 139例。年龄 14~ 83岁 ;男 84例 ,女 5 5例 ;病程 3月~ 4年。将 139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无局部用药组 ) 6 1例和 β-受体阻滞剂组 78例 (用药组 ,使用 β-受体阻滞剂≥ 18月 ,如 0 .5 %噻吗洛尔、0 .5 %贝特舒 (贝他洛尔 ) ,观察指标包括眼异物感、干涩灼热感、畏光感、结膜充血、分泌物及干眼症三项检查 Schirmer 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BU 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 )。结果  β-受体阻滞剂组的干眼症状和体征明显 ,泪膜功能受损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两组在青光眼的类型、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则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长期局部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因药物引起结膜的慢性炎症等副作用而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和影响泪膜稳定性 ,应用人工泪液可以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4.
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泪液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6例,一只眼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另一只眼点1%匹罗卡品。治疗后观察受检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畏光、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干涩感、视疲劳、结膜充血、角膜丝状物、Schirme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用TMS-1角膜地形图对其中的82人角膜表面规则指数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进行测定。以t检验比较手术组和药物组症状、体征和干眼症诊断性试验结果的差异性,以χ^2检验比较手术组和药物组干眼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手术组与药物组在青光眼的类型、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手术组干眼的症状及体征比药物组明显,手术组Schirmer I试验及BUT测定明显低于药物组,角膜染色试验手术组比药物组严重,手术组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所有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引起泪膜功能受损,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应用人工泪液可以改善手术组的于眼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经20G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手术前后泪膜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自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问于我院行20G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手术的连续病例132例(1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伴有Ⅱ型糖尿病的63例(63只眼)作为A组,无糖尿病的69例(69只眼)作为B组,对侧眼为对照眼。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d,术后1、3、7d,1个月及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rS)及干眼不适症状(DES)评分等检查。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泪膜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泪膜的变化。结果与术前1d相比,术后1、3d患者均感到术眼明显不适,DE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1、-3.452,P〈0.05);43%患者主诉患眼有轻度异物感及红肿流泪;与术前1d相比,术眼术后1、3、7dBU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473、-3.218、-4.121,P〈0.05),且A组(糖尿病组)泪膜稳定性恢复慢;术眼术后1,3dC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5,P〈0.05),且在术后3d时评分最高,术后10d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d及3d术眼SI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3.814,P〈0.05),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随后变化不大。结论糖尿病患者本身的泪膜稳定性差,20G玻璃体切除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糖尿病患者经20G玻璃体视网膜切除手术后早期可出现泪膜的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和泪液分泌量的下降,且术后泪膜恢复较无糖尿病患者恢复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正常人及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的首发破裂点位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选择26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1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指标包括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试验及Oculus角膜地形图检测泪膜破裂的首发破裂点位置,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按照鼻上象限、鼻下象限、颞下象限及颞上象限的顺序,干眼症组泪膜首发破裂点发生于各象限的比例分别为8眼(15.4%)、19眼(36.5%)、10眼(19.2%)、15眼(28.8%)。正常对照组各象限比例依次为8眼(19%)、15眼(35.7%)、14眼(33.3%)、5眼(11.9%)。两组泪膜首发破裂点均最多见于鼻下象限,两组间首发破裂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3,P=0.16)。结论利用Oculus角膜地形图可以观察泪膜破裂点的时间和位置,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最易出现在鼻下象限。  相似文献   

17.
O.1%玻璃酸钠对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泪膜变化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0.1%玻璃酸钠点眼液对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12~2006.3之间小梁切除术38例(42眼),其中男17例(19眼),女21例(23眼),年龄47~82岁,平均52.1岁,均无全身免疫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22眼),术后使用泰利必妥滴眼液4次/日、0.1%氟美瞳滴眼液6次/日及0.1%玻璃酸钠3次/日点眼,用药1周。对照组18例(20眼),除不使用0.1%玻璃酸钠外余术后用药与实验组相同。观察术前1日与术后7日SchirmerⅠ试验、BUT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BUT、SchirmerⅠ、SR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分别是(7.54±6.23)s,(12.40±9.67)mm,0.42±0.08,0.45±0.11;术后7d分别是(6.87±5.14)s,(13.29±5.48)mm,0.51±0.12,0.58±0.2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分别是(7.40±6.58)s,(13.21±9.68)mm,0.46±0.12,0.50±0.09;术后7d分别是(3.95±3.38)s,(15.34±9.54)mm,1.15±0.98,1.08±1.02,术前术后BUT、SRI、SA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7d对比在BUT、SRI、SAI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泪膜会发生变化,使用0.1%玻璃酸钠点眼可以改善术后早期泪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1.8 mm、2.2 mm两种微切口白内障手术与标准切口白内障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期间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5例(205只眼),根据患者对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分为1.8 mm、2.2 mm、3.0 mm切口3组.随访3个月,比较各组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Schirmer试验值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结果 术后7d、1个月1.8 mm、2.2 mm组NIBUT明显长于3.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1.8mm组Schirmer试验值高于3.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3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无差异.术后7、30 d,1.8 mm、2.2 mm组干眼感觉评分值明显低于3.0 mm组.术后90d,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个月,3.0 mm组上方角膜知觉测量值短于2.2 mm、1.8 mm组(P<0.05).术后3个月,3组上方角膜知觉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各时间段中央角膜知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mm、2.2 mm组间各观察指标于术后各个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标准切口白内障手术相比,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眼表的骚扰更小,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更轻微,角膜知觉恢复快,舒适度更高.但同属微切口组的1.8 mm与2.2 mm手术组术后干眼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