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翟慕东 《新中医》2007,39(1):74-74
百合地黄平亢汤组成:生地黄15g,百合、北沙参、生牡蛎各30g,知母1Og,玄参、炒白芍各12g,夏枯草25g。上药加清水500mL,浸泡30分钟,沸后以文火再煎30分钟,煎煮2次,两煎混合,分3次服,每天1剂。若须久服宜为蜜丸,每丸15g,每次服1丸,每天2~3次。  相似文献   

2.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本方加减;川芎15—25g,白芷、僵蚕、炙甘草、防风各6-10g,白芍、丹参、郁金各10—20g,柴胡、羌活各6—12g,当归10—15g,细辛2—3g,牛膝15—20g,黄芩6—15g,香附9—15g,全蝎3—6g。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并用杞菊四物汤。9日为1疗程。用1个疗程,结果:显效(症状消失,≤1年未复发)34例,有效1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6%。  相似文献   

3.
1.处方:昆布30g,马勃30g,葵花30g。用法: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服1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2.处方:昆布12g,海藻15g,黄药子12g,玄参12g,牡蛎15g,夏枯草9g,三棱9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相似文献   

4.
用黄芪30g、葶苈子、红参、泽泻、附子(先煎)各10g,丹参15g,茯苓、白芍各12g,红花9g。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并用巯甲丙脯酸25mg,双氢克尿塞6.25mg,10%氯化钾口服液10ml,日3次口服;酌用洋地黄类药。  相似文献   

5.
[案一]张某,男,39岁。酒精性肝硬化病史10年,2002年11月初诊。腹胀1月余,面色青晦,食少纳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紫黯,舌苔黄腻。脉弦滑。查:腹部臌隆,腹壁静脉曲线,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肿大质韧,略有触痛,脾脏肿大。药用:太子参30g,黄芪30g,茯苓30g,白术20g,茵陈25g,丹参25g,郁金15g,猪苓20g,大腹皮15g,车前草20g,厚朴15g,大黄10g,赤芍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上症减轻,食少纳呆症状消失,去太子参,加党参30g,继服2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6.
本组用黄芪、丹参各30g,麦冬、苦参各12g,大青叶、连翘各15g,金银花20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50例,均用维生素E胶丸100mg/日3次口服。辅酶A100u,三磷酸腺苷40mg,维生素C5g,加10%葡萄糖液250ml;正规胰岛素8-12U,10%氯化钾、25%硫酸镁各10ml,加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日1次。均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显效(症状、体征消  相似文献   

7.
中药加电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治疗方法 中药方以活血化瘀、利湿清热、滋肾益气为主,日1剂,早晚2次分服。药物组成:丹参10g,红花10g,黄柏12g,土茯苓15g,地龙10g,蜂房10g,桑寄生15g,合欢皮10g,牛膝10g,萆薜10g,车前草10g。加减:瘀滞甚加三七粉2g(冲服),痛引精索者加延胡索10g,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2g,热重加栀子10g。电疗:采用北京中科天立科技有限公司的ZK系列前列腺电液通输治疗仪,将电极经尿道导入前列腺部位后,电脉冲作用20min,然后依前列腺液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药物灌注,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相似文献   

8.
牛皮癣即银屑病,自1994年2月~1995年12月,笔者用化斑汤加味和外治法治疗该病65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5例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4岁;病程1年以内者15例,1年~10年者31例,10年以上者19例;皮损泛发全身者39例。2治疗方法化斑汤加味:石膏30g,知母12g,菝葜30g,白鲜皮30g,生地黄30g,土茯苓12g,犀角6g(冲服),黄芩10g,丹皮10g,玄参9g,生甘草9g,白粳米15g。瘀血甚者去黄芩、玄参加三棱、川芎等,气虚者酌加黄芪、党参等。每日1剂,水煎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2个~3个疗程。外用药组成:雄黄15g…  相似文献   

9.
四物汤治产后病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3岁,2001年2月26日诊,产后水肿年余。辨证:面色黄白,舌暗淡易剥为血虚;经前腹胀暖气为气滞;经血少有血块,经前肿胀加剧为血瘀。诊为气滞血瘀之产后浮肿。治拟养血活血,行气利水。方用四物汤合五皮饮加减:熟地15g,当归12g,赤、白芍各12g,川芎10g,益母草15g,香附15g,茯苓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8~62岁;病程3~17年。2治疗方法2.l内服药:温阳通痹汤加减:黄芪30g、红花15g、寄生12g、附子10g、狗脊15g、牛膝12g、白鲜皮12g、羌活12g、防风12g、地肤子15g、丹参8g、公英12g、柴胡12g、甘草9g等。水煎服,1日1剂。2.2外用药:麻黄15g、蛇床子20g、荆芥15g、蝉衣10g、冰片3g、明矾20g、金银花10g、地肤子15等,水煎服,每日1次,外洗再敷复容拨毒膏。3疗效标准治愈:皮损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皮损消失,半年内又复发;有效:皮损大部消失;无效:治1个月内无改变。4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不孕症的病因之一 ,临床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排卵、多毛、肥胖和卵巢肥大。从1996年起 ,笔者用补肾祛痰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药物组成及服法方 1:枸杞子 15 g、黄精 15 g、熟地 15g、制首乌 15 g、女贞子 12g、鳖甲 (先煎 ) 10 g、菟丝子 12 g、胆南星 12g、陈皮12 g、昆布 12g ;方 2 :菟丝子 15 g、熟地 12 g、枸杞 12g、制首乌 15 g、淫羊藿 15 g、肉苁蓉 12g、鳖甲 (先煎 ) 10 g、川牛膝 10g、皂角刺 12 g、丹参 15 g、昆布 12g。月经周期第 5~10天服用方 1,月经周期第 11~ 14天服…  相似文献   

12.
不寐也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难以入寐,有寐但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能入寐,病人多伴有心烦,心悸,多梦,健忘等症状。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内服、针刺穴位治疗不寐34例,有效率达94%,简介如下。中药内服:自拟复寐场:太子参25g,获警15g,白术Icg,炙甘草6g,玄参15已生地黄15g,麦冬10已半夏12g,夏枯草12g,丹参15g,酸枣仁20g,五味子10g,牛膝6g,桔梗6g远志10g,珍珠母30g。每日1剂,每日2次水煎服,连服IO天。服法宗许叔微的日午夜卧法,头煎午睡前服(不论患者有…  相似文献   

13.
本组82例,用本方:黄芪45g,地龙、汉防己、当归、莪术各10g,葶苈子12g,川芎8g,桃仁、红花各6g。瘀血化热型加生大黄(后下)、莱菔子、川厚朴、槟榔各10g;血虚血瘀型去莪术,重用黄芪,加熟地、生地各25g,白芍12g肾虚血瘀型加枸杞子12g,鹿角霜8g,淮山药、丹皮各10克。日1剂水煎分3(用2日后,改2)次服1用12日。  相似文献   

14.
本方含黄柏、五加皮、木瓜、防己、槟榔各10g.牛膝12g,苍术8g,薏苡仁30g,蚕砂15g。体虚加黄芪、当归;痛甚加地龙、红花;湿甚加茯苓、泽泻。日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10例,好转6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15a,最大58a,平均31.4a。病程1y内8例,1~10y内28例,10y以上12例。头痛分度:0度:无头痛,0例;Ⅰ度:轻度头痛,不影响日常生活,11例;Ⅱ度:中度头痛,影响日常生活,25例;Ⅲ度:严重头痛,需卧床休息,12例。1.2治疗方法1.2.1西比灵10mg,每晚睡前一次,温开水送服,对出现倦怠明显者改为5mg。1.2.2中药自拟基本方: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地龙10g,白菊花10g,川芎15g,白茫10g,蔓荆子15g,桑叶10g,上方加减法水煎服,每日1剂。1‘2.3疗程Zw~6m。1.3疗效标…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3月以来,笔者运用导赤散化裁治疗支气管扩张,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7例中,男引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7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3个月;住院病人12例,门诊病人25例。除个别严重病例配用输液外,其余均服中药治疗。所有病例均由县级以上医院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生地12g,木通sg,竹叶10g,甘草6g,桑白皮15g,焦山桅、连翘、瓜萎皮各g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加减:肝火犯肺者加黛哈散、冬瓜仁,燥邪犯肺者加麦冬、麻仁,气阴两亏者加麦冬、五味子O7天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补肾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9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曾用自拟补肾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3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25~69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结石部位:肾区3例,输尿管上段12例,中段3例,中下段之间3例,下段12例,膀胱结石6例;合并肾积水26例,结石直径大多在4~10mm之间。2治疗方法补肾排石汤组成:熟地15g,菟丝子15g,杜仲15g,肉苁蓉15g,胡桃肉15g,黄芪15g,当归10g,川牛膝10g,金钱草15g,海金砂10g,炮穿山甲8g,王不留行l5g。加减:腰酸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偏肾阴虚者加生地、二至…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年自拟清解汤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基本方为荆芥10g,防风10g,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100g,知母15g,赤芍10g,丹皮10g,茵陈蒿15g,甘草6g。水煎服。12岁以下者每日1剂,分4~6次服;13岁以上者每日2剂,日服4次。2适应证高热(T38.5℃以上),伴有外感症状,舌红,脉数。临床多用于西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并感染引起的高热。3典型病例李某,女性,28岁,2001年12月8日初诊。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周身酸痛3d,T38℃~39.5℃,服用解热止痛片、金羚感冒片、罗红霉素等效果不佳。刻诊:周身酸痛,恶寒…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本组68例患者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7岁;有明显诱因者5例。所有病例均做尿常规及肾与膀优B超检查,仅3例尿检WBC3~5个,余各项指标正常。治疗方法:基本方药:生熟地各30g、山萸10g、炒山药15g、云苓15g、泽泻20g、乌药25g、益智仁12g、桑嫖蛸10g、茧丝子12g、牛膝6g、砂仁9g、陈皮12g、炙甘草9g。加减:盗汗加龟板30g、盐黄柏12g、知母12g,小腹凉胀者加芦巴子12g、桂枝12g、云苓15g,尿检中有WBC者加入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腰酸困者加炒杜仲12g、人参6g。每d1剂,早晚各服1次。结果: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20.
本组用本方:黄芪30g,红参(另炖)、制附子各10g,桂枝、焦白术、川芎各15g,炙甘草、云苓、葛根各20g,白芍12g。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对照组48例,西医常规治疗;心绞痛发作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