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46例GERD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组30例,胃镜阴性组16例)及26例健康对照者在完成食管测压后,应用便携式食管pH监测仪及Bilitec2000胆汁反流监测仪,同时进行24h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的动态连续监测.结果GERD患者酸反流及胆汁反流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与食管炎严重程度一致.pH<4总时间百分比与胆红素光吸收值(Abs)>0.14,总时间百分比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34,P<0.01).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共存的双重反流在GERD患者中最为常见,且较单纯反流更易引起严重食管炎.结论GERD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双重反流对食管粘膜的损伤作用强于单纯酸或胆汁的不完全反流,酸反流与胆汁反流间可能有正性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胃镜检查及食管内酸和胆汁反流监测将为GER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PBRG的患者1060例为观察组,无痛胃镜下未查见有PBRG的体检者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ERD的发生率;依据内镜下PBRG的诊断标准,将260例PBRG伴有GERD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组,对比各组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以及GERD症状积分的分布.结果:PBRG组GERD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4.5%vs9.8%,P<0.05).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加深的发生率随着PBRG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BRG的程度与GERD症状分级无相关性.结论:PBRG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 sophagitis,RE)形成存在正性相关,PBRG并非是引起GERD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酸反流及胆汁反流在引起胃食管反流症状中的作用。方法 对56例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值及BiHtee胆汁同步监测。患者通过症状按键标记典型反流症状,对每一症状事件按症状发生前2分钟内食管最低pH值和最高胆红素光吸收值,分别计算症状与酸反流或胆汁反流事件的相关性,得出每一例患者的酸反流相关症状指数(Sla)及胆汁反流相关症状指数(SIb)。结果 56例患者中共发生典型症状事件357次。其中大部分症状(37.25%)与酸反流有关,仅7.56%的症状与单纯胆汁反流有关。反流性食管炎组(RE)亚组的243次症状事件中,105次(43.21%)事件与酸反流相关,而21次(8.64%)与胆汁反流有关。两种症状相关指数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胃食管反流症状事件与酸反流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在引起典型食管症状方面似乎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经过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目前维持治疗的方案主要包括持续治疗、间歇治疗和按需治疗,在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6.
胃酸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在Barrett‘s食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GER)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在Barrett's食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0例经内镜和组织学诊断的Barrett's食管患者及10例内镜检查正常的无症状健康自愿者,经一整夜空腹后,以Bilitec2000胆反流和pH监测仪24h同步监测食管pH值和胆红素浓度。结果 Barrett's食管酸暴露总时间百分及经胆红素吸收值≥0.14为胆反流的时间百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酸反流和DGER同时存在占Barrett's食管食管中的绝大部分(65%),而其中4例有并发症的Barrett's食管则全部存在混合反流,大部分DGER事件发生pH<4的环境中。结论 酸反流和DGER在Barrett's食管中发生率高且大部分反流同时发生,酸和DEGR在Barrett's食管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GERD分为内镜检查未发现病理损害但有明显反流症状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在GERD中最多见;内镜检查有病理损害的糜烂性食管炎(EE)或称反流性食管炎(RE)则次之,EE可以合并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还有较少见的Barrett食管(BE),是指在食管粘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BE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但很少变为食管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食管24 h pH-阻抗(MII-pH)等检查方法,分析具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典型症状、并且食管MII-pH检查结果异常的GERD患者,比较分析其各亚型,即Barrett食管(BE)、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特点。
方法入选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烧心/反流),并且食管24 h MII-pH检查结果异常的GERD患者,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BE、RE、NERD三组,收集患者24 h的食管pH-阻抗信息,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Mann Whitney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P< 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共入组103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且MII-pH监测阳性的GERD患者,其中有15例BE患者、32例RE患者、56例NERD患者。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以及BMI无显著差异性。将三组患者的各项胃食管反流指标数值进行Mann-Whitney检验,显示RE、BE患者的DeMeester评分、pH<4反流时间百分比、长反流周期数显著高于NERD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BE患者的反流周期数显著多于RE和NERD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阻抗相关指标在三组患者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与NERD相比,酸反流对于RE和BE具有更重要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与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宗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0(2):50-51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下段。这种现象可属生理性,常于正常人餐后出现,但因反流量不多,时间短暂,反流物即被清除回至胃内,并不致病。当有 LES 功能不良,导致频繁的 GER,量多且较持久时,可损伤食管下段粘膜而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并能产生食管溃 相似文献
10.
胆汁反流检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食管胆汁反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酸、碱反流的关系及其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便携式24小时pH监测仪及胆汁监测仪同步检测反流性食管炎(RE)、胃切除术后者及健康志愿者共34例的食管内24小时pH变化及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RE组食管酸暴露时间比对照组及胃手术后组均显著增加。各组间pH〉8总时间百分比结果相似,均较低。食管胆汁反流用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表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检查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评估不同的诊断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对135全角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内镜证实有下段食管炎的患者X线钡餐确定反流,核素显像测定反流,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LESP测定及Losec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X线钡餐检查27例,9例阳性,阳性率为30.3%,核素显像9例,7例阳性,阳性率77.7%;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72例,53例阳性,阳性率73.61%;LESP测定25例,10例阳性,阳性率40%;56例行Losec试验性治疗,有效54例,阳性率96.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检查方法中,Losec试验性治疗阳性率最高,且不需特殊设备及操作技能,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食管内24小时pH 和核素显像测定胃食管反流阳性率近似,但后者设备昂贵,仅适用于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儿童,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敏感性高,不失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金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1):41-42
本文简介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蒙特利尔全球定义、食管综合征和食管外综合征,重点叙述了GERD的三个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对提高理论认识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近年研究进展,尤其是内镜下食管炎的洛杉矾分类、蒙特利尔GERD全球定义和分类以及Barrett食管的布拉格C&M分类标准,使我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深入,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内镜下“微小病变”食管炎的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特点及其与功能性烧心的鉴别、非酸性反流的检测及其意义以及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治疗均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15.
胆汁返流与Barrett食管及食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是一类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 在西方国家常见.近年来在中国也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有研究显示胆汁返流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有关联.有研究显示胆汁返流可能导致Barrett食管发病率上升,从而食管腺癌发生率亦上升.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到返流时胆盐在 Barrett食管过程中对有关癌基因的影响、慢性炎症在其中的作用、胆囊切除术后相应的解剖学改变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雯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8,18(4):202-205
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发现Hp亦可存在于食管的化生柱状上皮中,研究Hp感染与胃食管反充病及其并发症(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胃食反流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于晓峰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11,(6):313-3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三种类型。GERD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疾病之一,在欧美的发病率达到10%~20%,年发病率约为0.38%~0.45%,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24 h食管pH监测和胆汁监测技术的开展,胃、十二指肠液混合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逐步认识.胆汁反流在GERD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基础研究证明胆汁在不同酸碱环境、不同浓度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是不同的.不少临床试验对GERD进行研究发现,胆汁反流与症状和食管损伤严重度存在一定关系,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胆汁在GERD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明确胆汁在GERD中的作用,有助于为预防此类疾病开辟新的道路.本文就有关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发现Hp亦可存在于食管的化生柱状上皮中。研究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