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病人鼻饲管插入长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汪营养素以及药物的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24h~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在鼻饲过程中,为防止20%甘露醇静脉输注而致的低钾,需经鼻饲管每日3次注入10%氯化钾10ml,注药后病人即感到上腹部不适,具有烧灼痛,出现注药后不舒适的护理问题。经分析原因考虑插入鼻饲管的长度不够,可能10%氯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良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新生儿中心实施经口置入胃管的30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8月—2021年4月,经口置入胃管的155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胃管置管测量长度的方法为从患儿鼻尖到外耳廓中点2倍的距离;将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口置入胃管的151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胃管置管测量长度的方法为从患儿鼻尖到耳垂到剑突的距离,比较两组胃管管端到位率、胃肠减压前3 d每日的引流量、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减压总时间。结果 试验组经口置入胃管管端到位率为85.81%,对照组为15.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4,P<0.001);试验组胃肠减压前3 d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8、t=15.78、t=11.06,均P<0.001);试验组胃肠减压期间呕吐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20.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08);试验组胃肠减压时间为(6.90±3.57) d,短于对照组的(8.27±3.88)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4,P<0.001)。结论 采用改良的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能有效提高胃管管端到达理想位置的精准度,避免胃管管端位置过浅或过深,并提高胃肠减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鼻饲管插管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解决了患者许多临床症状,正确测定置管长度,可有效避免发生误吸、呛咳等并发症,降低患者不适感,避免多次插管。然而,已有证据证明,经典的鼻-耳-剑突(NEX)测量法估计的鼻饲管长度偏短,可导致患者被伤害的概率升高,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纷纷提出改良体外测量方法或基于NEX的校正公式进行测量,本文综述了现有的鼻饲管体外测量方法,以期为临床鼻饲管的插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鼻饲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的一项护理技术,用于昏迷、不能由口进食或绝食病人,供给其食物、药物和水分,以维持其营养和治疗的需要。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鼻饲多采用注射器抽吸法,在整个鼻饲过程中要反复反折胃管、分离注射器、抽吸流质饮食,然后再排气注入胃管;既繁琐、费时费力,又容易增加注射器、流质饮食和胃管接口处的污染机会。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最合适的体表测量方法,准确测量新生儿鼻胃管置管长度.方法 选取60例放置胃管的患儿,每例患儿均采用"前额正中发际-脐"新体表测量法,"前额正中发际-剑突"常规体表测量法以及实际置管长度的测量,并比较新体表测量法与常规体表测量法所测的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的差别.结果常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体表测量长度则与实际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体表测量法所得的置管长度接近于实际胃管置管长度,更适于新生儿,应大力提倡运用"前额正中发际-脐"的体表测量方法来测定新生儿鼻胃管的置管长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 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7.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30例早产儿并发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期微量喂养是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尽早过渡到经口喂养的有效措施。我院儿科采用不同的早期微量喂养方式。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现将我院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的5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肠减压置管长度与减压效果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国英 《护理研究》2006,20(3):723-724
胃肠减压是腹部外科术后病人最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在临床护理中按传统方法从耳垂-鼻尖-剑突的测量长度插入胃管,术中发现,胃管头端仅到达贲门区,部分侧孔在食管。对此,于2001年9月开始对胃管插入长度进行了改进,并对两种置管长度的减压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鼻饲营养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对患者营养支持起重要的作用。其操作方法简便,但也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觉。常规方法用的鼻饲管材质是橡胶的,质硬、易腐蚀老化、留置时间短、管径细、易堵塞、鼻饲饮食种类单一;固定方法是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鼻翼侧及耳垂处,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局部易红、肿,在洗脸或出汗时胶布易弄脏、脱落,需要经常更换。本文介绍一种硅胶鼻饲管及改进的固定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鼻饲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围生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其存活质量逐年提高,从而使其生后的肠道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施卸丽  徐鑫芬 《护理与康复》2015,14(12):1123-1125
<正>随着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被成功救治。合理和科学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的成功救治起到重要作用。母乳是早产儿肠内营养最好的选择,母乳不但可以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减少早产儿相关疾病(如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还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对减少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新生儿洗胃管插入的有效长度.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息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运用“前额正中发际至脐”和“前额正中发际至剑突”的两种体表测量长度进行胃管插入洗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容易抽吸胃内容物,一次洗胃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前额正中发际至脐”的体表测量长度洗胃法优于常规洗胃法.  相似文献   

14.
非营养性吸吮是指不能接受经订喂养的早产儿,在采用胃管喂养时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给早产儿无孔橡皮奶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增加而使早产儿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本研究对2007年1—10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1CU)的72例需经胃管喂养的早产儿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NICU早产儿出院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NICU住院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74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计划。观察2组早产儿出院时、纠正胎龄2、4、6个月时的身高和体质量变化;观察入NICU时和出院时早产儿母亲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比较2组早产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患病率和病死率。结果 2组出生时和纠正胎龄40周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2个月、4个月、6个月研究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病率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NICU时,2组早产儿母亲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时较入NICU时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入NICU时,2组早产儿母亲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时较入NICU时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可促进患儿体格发育,降低患病率,改善家属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早产儿特别是低体重或极低体重儿常用的一项静脉置管技术,可有效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穿刺带给患儿的疼痛刺激,防止高渗药物和强酸强碱性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损伤,减轻护理工作量。目前,对于早产儿PICC置管长度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的准确性。我科自2012年1月对于符合PICC置管指证并经家长同意签订PICC知情同意书实施PICC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鼻胃管插入长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春苗 《护理研究》2006,20(10):2599
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于〈32周早产儿或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者以及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上的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者,危重和手术后患儿的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洗胃、胃肠钡餐检查等。以往常规插入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即耳垂—鼻尖—剑突”。经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长度只适合于成人,由于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结构、对刺激的反射等都与成人有较大差异,所以留置鼻胃管长度与成人也有所差异。因此对2005年7月—2005年12月在NICU病房住院的34例留置胃管的患儿采取用“前额正中发际—脐部”的长度,对这种新测量长度的方法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其不仅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长度与身体参数的相关性,推导出早产儿PICC置管长度的公式,提高临床早产儿PICC尖端最佳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PICC置管早产儿56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早产儿置管当日的胎龄、体质量、身长、头围、臂围、第一腕横纹至穿刺点的长度、第一腕横纹至肩峰长度、穿刺点至导管尖端到达理想位置的长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的方法,寻找最相关性身体参数,进行公式拟合,推导出早产儿PICC最佳置管长度。结果早产儿胎龄、体质量、身长、头围、臂围、第一腕横纹至肩峰长度等各身体参数中,体质量与PICC置管长度相关性最高,并推导出相关公式为早产儿PICC最佳置管长度(cm)=[1.988×体质量(kg)+14.187]-第一腕横纹至穿刺点长度(cm)。结论根据早产儿体质量推导的公式可为临床早产儿PICC置管长度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进胃管置管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后胃肠道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组53例,插入胃管长度为55~65 cm,当插至45~55 cm时,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再插入10 cm,使其到达幽门部.从胃管注入温开水20 ml,拔出导引钢丝,再次用注射器快速从胃管注入温开水10~20ml,使胃管在胃内不盘曲后固定.对照组52例,按传统的胃管置入方法,长度为45~55 cm.两组的鼻饲液均使用营养科自配的营养液.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出现呛咳,无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此4个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发生腹泻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4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后,食物直接刺激幽门部,可促进体液调节,减少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