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种中耳疾病有咽鼓管闭塞,吹张术是治疗的传统方法,临床上广泛采用。单纯气压变化引起的咽鼓管闭塞,邪害在表,病变不深,采用吞咽或自我吹张,效果明显,如单纯的航空性中耳炎就是这样。临床上多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过敏性耳炎、急慢性鼻(窦)炎、腺样体炎及鼻咽部肿瘤等引起的咽鼓管闭塞,吹张术所能起的作用就十分有限,甚至无效。在病因病理上,一是病菌的生物毒性,使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血管壁及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血管中及细胞内的水湿外渗,引起间质水肿,组织膨隆,致咽鼓管管腔狭窄,闭塞不通,中耳腔空气交换…  相似文献   

2.
咽鼓管声测法的回顾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鼓管功能障碍与许多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常用的叫鼓管功能检查法有:吞咽试验法,波利策法(Politzer method),导管吹张法,鼓室滴药法,咽鼓管造影术,鼓室图法(鼓室导纳曲线峰压点的动态观察法和正负压平衡法)以及咽鼓管声测法(Sontubometry)等。目前广泛应用的咽鼓管功能检查方法存在某些不足^[1-2]:如鼓室滴药法,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道波氏吹张法仅能暂时缓解中耳负压状态,吹张后鼓膜又会很快回到原处。以前用鼓室测压研究表明,中耳压力在经导管或波氏法吹张后,开始迅速下降,而后则下降缓慢,最后有一些耳的中耳负压较吹张前更甚,这恐与咽鼓管自动排气和中耳吸收有关。文献提到用空气吹张能使中耳腔内氧分压增高促使  相似文献   

4.
氮气导入中耳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氮气(N2)导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希望以此产生并维持长时间的中耳腔正压,达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方法 用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将N2导入2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用声导抗仪动态观察中耳腔压力的变化,并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判断疗效;将结果与行空气吹张的另20耳分泌性中耳炎作对照组比较。结果 中耳腔在导入N2后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压和压力升高。但两组疗效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N2导人中耳腔并未比一般的咽鼓管吹张(空气)显示出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o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变性疾病,是儿童和成人常见听力下降原因之一.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有关.目前,临床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促纤毛运动及黏液溶解药物、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等.近年来我们采用He-Ne激光照射后给予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OME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负压或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特别是儿童SOM对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早期儿童SOM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咽鼓管吹张法,但该方法患儿难以配合常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我科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使用自动咽鼓管吹张器联合药物对比波氏球咽鼓管吹张联合药物治疗儿童SOM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纤维鼻咽喉镜氧气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渗出液滞留于中耳而无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目前治疗方法颇多,但据报道疗效差别极大.本研究所用方法为"咽鼓管吹张法",又与常用的导管吹张法有所不同,本法是经纤维鼻咽喉镜直接接氧气吹张咽鼓管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改良的导管吹张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咽鼓管吹张术并发头颈部皮下气肿患者,临床上尚属少见。我科在1989年5月发现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并发一侧颈、面及颞部皮下气肿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因双耳闷、隐痛感7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双鼓膜内陷,活动差;声阻抗示:双鼓室曲线“B”型,声反射未引出;纯音测听:双耳均有气、骨导间距30dB;鼓室穿刺抽出粘稠分泌物。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双)。给以鼓室注药,咽鼓管吹张等综合治疗。5月27日行右侧咽鼓管吹张术时(导管法),患者初感仅有极微弱气体进入中耳,术者则用力吹张,此时患者虽感气体顺利进入中耳,但同时亦感有气体进入下颌角部,检查见右下颌角  相似文献   

9.
鼓膜凹陷或内陷,比正常耳贴近中耳内壁时称中耳萎陷症。鼓膜内陷的程度不一,可以是整个鼓膜内陷,也可能是部分鼓膜内陷,而以鼓膜后上象限内陷最常见。根据鼓膜内陷程度可以分为四度:鼓膜内陷(Ⅰ度)、严重内陷(Ⅱ度)、中耳萎陷(Ⅲ度)、粘连性中耳炎(Ⅵ度)。咽鼓管吹张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最近,作者观察了13例中耳萎陷症,对咽鼓管吞咽吹张术的应用价值提出质疑。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改良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我科门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观察等待3个月,药物治疗组使用鼻喷剂+口服抗组胺药+口服粘液促排剂治疗1个月后继续观察2个月,咽鼓管吹张组使用改良咽鼓管吹张器治疗1个月后继续观察2个月,药物+咽鼓管吹张组同时使用药物+咽鼓管吹张治疗1个月后继续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过程中接受咽鼓管吹张的患儿均能配合完成治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治疗1个月后四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继续观察2个月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气骨导差值明显下降,观察组和药物组治疗前后气骨导差值无变化。结论改良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在观察等待的3个月中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降低需要手术的机率。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吹张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因此SOM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如何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中耳积液排除被受重视.咽鼓管导管吹张为治疗措施之一,但在小儿SOM治疗中,这一方法由于要求技术操作熟练程度高,或者小儿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使咽鼓管导管吹张在小儿(SOM)治疗中实施颇感困难.随着鼻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仅能给我们提供直观的检查咽鼓管咽口的手段,而且给治疗带来了方便.2002年2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小儿鼻内镜引导下进行咽鼓管导管吹张治疗SOM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耳腔粘膜气体交换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鼓管功能对维持中耳腔压力平衡起重要作用,是中耳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几年来,许多学发现中耳经粘膜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在中耳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对机理及意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负压、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治疗方法有多种.1999年3月至2002年2月我们应用鼻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吹张术结合向咽鼓管内注入类固醇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3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咽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咽口形态与中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鼻咽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咽口形态与中耳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张继东郭志祥李宏伟袁敏琪耿惠过去认为咽鼓管峡部是诱发中耳疾病的关键部位,由于内窥镜的应用,近来发现咽鼓管咽口也是引起咽鼓管阻塞的重要部位。我们使用鼻咽内窥镜观察中耳疾病患者的咽鼓管咽口形态,并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引导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术(摘要)顾以瑾,朱家珠,田熙,周潮明我们对门诊120例曾多次行咽鼓管吹张未见好转的分泌性中耳炎等患者作了鼻内窥镜检查,观察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并在高分辩窥镜直视下置入导管吹张、注药,取得了较好疗效。实践证明,在咽鼓管阻塞的...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学来看,由于腭帆张肌的中央部控制咽鼓管的开放,腭帆提肌有辅助腭帆张肌的作用。腭裂患者因耳咽管功能异常而引起中耳疾病,在软腭裂儿童中中耳疾病发病率为96%。但在前部腭裂达门齿孔的儿童中仅占22%。腭裂小儿咽鼓管阻塞较异常开放更容易引起耳部疾病,一旦中耳腔不能维持正常压力,可出现鼓膜内陷、渗液及负压增加,Bluestene等对修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患者40%于放疗前发生中耳渗出,目前认为鼻咽癌引起的中耳渗出是肿瘤破坏腭帆张肌使咽鼓管发生功能性阻塞所致,但最近的肌电图研究证明腭帆张肌并无异常的鼻咽癌患者也可发生中耳渗出。该文对经组织学证实为鼻咽癌的35例患者,在放疗前用MRI检查技术显示咽鼓管全长影像,评价咽鼓管软骨部及腭帆张肌被肿瘤破坏的情况。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0~67岁,平均46.3岁,肿瘤侵犯双侧鼻咽部者24例,仅侵犯一侧者11例,共计59例。结果表明,伴有中耳渗出者咽鼓管软骨部的破坏率远高于无中耳渗出者(P<0.…  相似文献   

18.
中耳吹张法在中耳炎治疗中一直被认为是有用的。本文基于改良的Valsalva氏技术介绍一种新的便于儿童使用的自我吹张装置。其中鼻压记录仪由麻醉口罩和一浮球型流量计组成。另外在外耳道内插入一耳塞,同时接连一声谱分析仪以测试咽鼓管开放时进入耳道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一般认为是咽鼓管阻塞或功能障碍致中耳的通气、引流不畅引起,其主要症状为传音性听力下降,临床上常用鼓膜穿刺抽液、中耳放置通气管、波力氏吹张或导管吹张等治疗,能暂时缓解症状,其疗效尚不理想。我院自1996年~1998年间用导管经咽鼓管咽口吹入麻黄素治疗25例,临床疗效尚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25耳),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以耳闷胀感、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其中6例有低调耳鸣;发病原因。7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18例为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耳治疗仪自动咽鼓管吹张加鼻腔冲洗联合治疗病程较长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程6~10周、年龄3~7岁的28例OM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34耳)及对照组(11例22耳),对照组予以糠酸莫米松喷鼻、口服沐舒坦糖浆及开瑞坦糖浆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上述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以中耳治疗仪自动咽鼓管吹张并给予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每天两次,连续四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声导抗、纯音测听、耳内镜检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9耳,好转9耳,总有效率82.35%(28/34);对照组治愈5耳,好转7耳,总有效率54.55%(12/22);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耳治疗仪自动咽鼓管吹张与高渗盐水鼻腔冲洗联合治疗病程较长的儿童OME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