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大型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巨大型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7例病人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以放疗和/或γ刀治疗。结果颈静脉球瘤病人症状多不典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或大部切除3例,死亡1例。6例随访1~35年,预后良好。结论要重视本病发病隐蔽的特点,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扩大的后外侧枕下入路利于全切除肿瘤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的NFPA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4例。4例大部分切除病人二期行手术治疗,4例次全切除病人行3D适型调强放疗。随访38例,时间3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是NFPA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残余肿瘤是否行放疗需多学科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报告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2例,其中10例为自发性脑内出血,均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2倒无脑出血的病人经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畸形血管团最小为1.8cm,最大为4cm。12例术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术后效果良好。认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的病人,除血肿量在30ml以下,无意识障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二期手术外,均应尽早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保护病人生命及尽量减少后遗症,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团应尽量切除。  相似文献   

4.
大脑深部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例大脑深部动静脉畸形(AVM)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8例达全切除。结果优7例,良3例,无死亡。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MRI表现、术中所见、手术切除情况、术后MRI表现及随访结果。均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与脊髓有无明确边界,决定肿瘤切除的程度。手术前后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价脊髓功能。结果镜下见肿瘤有明确边界者行手术全切除,共34例;肿瘤有相对边界但不明确者仅行近全切除,共4例;肿瘤无边界且病人术前功能较差者行部分切除,计1例。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McCormick分级改善30例,无变化5例,加重4例。结论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诊断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全切除病变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症状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技巧。方法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肌电图联合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2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术后肿瘤切除程度、脑神经功能变化及主要并发症。结果肿瘤达SimpsonⅠ、Ⅱ级切除22例,SimpsonⅢ级切除4例;其中面、听神经解剖保留2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7例,无变化5例,恶化4例。4例SimpsonⅢ级切除病人术后均行伽玛刀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3.5年,26例病人均未见肿瘤复发或明显增大。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颅底脊索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脊索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 对105例颅底脊索瘤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手术108例次,有3例病人复发后再次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4例次,近全切除65例次,全切和次全切除率为73.2%,大部及部分切除29例次。手术死亡2例。108例次手术中有34例次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方法,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时对合并脑积水的处理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时对合并脑积水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松果体区肿瘤合并脑积水病人的手术治疗.归纳经Poppen入路和经Krause入路切除肿瘤时对脑积水的处理办法。术后随访1~10年,观察脑积水的转归情况。30例病人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病人均在切除肿瘤时行第三脑室脑池造瘘术。结果随访中10例因再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统计学分析表明肿瘤不同切除程度者术后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积水的转归与肿瘤切除程度密切相关;尽可能切除肿瘤,彻底开放第三脑室与脑池的交通,是术中成功处理脑积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成人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成人第四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枕下后正中切口,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后打通导水管下口。结果 肿瘤全切除35例,近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3例,缄默症2例,幕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2例,皮下积液2例。术后因脑积水死亡2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全切除成人第四脑室肿瘤,保护脑干功能,预防术后脑积水,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脑胶质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应用氩氦外科冷冻系统结合脑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术疗效。方法使用CRW立体定向仪,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CT)确定脑胶质瘤中心及边缘点坐标。以氩氦超冷治疗探针在限定靶区进行冷冻-复温-冷冻治疗4例复发性胶质瘤。结果 1例直径4.5cm的颞部肿瘤行钻孔肿瘤中心靶点冷冻治疗;余3例直径8 ̄15cm枕顶部肿瘤行立体定向等体积切除手术,术中冷冻后切除冷冻瘤组织;术后CT扫描显示:3例肿  相似文献   

11.
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8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44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进行了畸形血管团显微切除手术(合并有血肿的同时行血肿清除术),其中42例为全切除,2例为次全切除.术后病人都良好生存,其中1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阻塞性脑充血.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是根治AVM、预防出血的可靠方法,详尽的影像放射学资料是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所必备的,熟练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继发性面肌痉挛(附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77例面肌痉挛病例中的5例(0.5%)继发性者。其中3例为桥小脑角胆脂瘤,术中除将肿瘤切除减压外,还行显微血管减压术;1例为听神经瘤.行肿瘤切除;另外1例双侧面肌痉挛病人为右上矢状窦旁前中1/3交界处脑膜瘤,行常规开颅肿瘤切除。结果5例病人术后面肌痉挛均消失,分别随访1、15、37、40、79个月,治愈率100%。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单纯耳鸣1例;轻度面瘫并听力下降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出院时均治愈。结论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由桥小脑角生长较广泛的胆脂瘤引起:除行颅后窝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外,如发现动脉通过面神经出脑干区,还应行责任动脉显微血管减压术,方能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13.
前循环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对1985年以来经手术治疗的18例前循环巨大动脉瘤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 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1例,动脉瘤孤立或孤立后切除4例,动脉瘤切除或孤立后载瘤动脉重建2例,动脉瘤包裹1例。结果 动脉瘤瘤颈夹闭术的11例病人中,除1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Ⅳ级的病人术后重残外,均恢复良好。动脉瘤孤立或孤立后切除的4例病人中,1例后交通动脉瘤(PCoA)病人虽术前血管造影证实侧支循环充分,但术后出现暂时性对侧轻偏瘫。另1例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病人术后第6天因术野血肿再次进行手术,出院时能独立行走。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后载瘤动脉重建的2例病人恢复良好。动脉瘤包裹术的1例病人术后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为消除巨大动脉瘤的压迫症状和潜在的出血危险,对前循环巨大动脉瘤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动脉瘤瘤颈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是首选治疗,对必需行动脉瘤孤立且交叉循环不良的病例,应尽可能重建载瘤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伴有癫痫发作的脑内病灶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24例病人中,EEG示13例有局部痫样波,5例局灶慢波,6例正常。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手术.11例痫灶位于病灶表面或紧邻其边缘,行病灶 痫灶切除;8例痫灶距病灶10mm以上,其中6例位于非功能区,行病灶 痫灶切除;2例位于功能区,行病灶切除及热凝痫灶皮质;2例痫灶位于前颞叶深部,行前颞叶及病灶切除。3例ECoG正常,仅行病灶切除。结果 21例痫灶切除病人中,15例(71%)术后癫痫完全消失,2例(10%)发作显减少,4例(19%)发作减少。结论 对伴有癫痫发作的脑内病灶病人,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有助于精确定位痫灶;切除病灶、痫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病人行手术治疗,翼点入路5例,额外侧入路15例。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估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Simpson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5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对提高嗅沟脑膜瘤手术效果及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改进及其优缺点。方法 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08例,其中经鼻一中隔前-蝶窦16例,鼻-软骨后中隔(中部)-蝶窦72例。直接经蝶20例,所有病人均经CT或MRI确诊,术中辅以显微镜或内窥镜行肿瘤切除。结果 108例垂体腺瘤中,全切85例,次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与同期经唇下-中隔-蝶窦入路病人比较,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病人住院天数短,费用低。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颅内原发性多发肿瘤少见,近年我院遇到7例此类病人,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病例报告例1,男性,37岁。以右顶肿瘤二次术后1个月,寻求X-刀治疗而入院。病人3年前行右顶肿瘤大部切除术,病理回报为星形Ⅱ级。3个月前突然出现头痛,左侧肢体无力,CT显示右顶肿瘤增大,合并出血。考虑肿瘤复发,遂又行手术切除,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Ⅱ级并发海绵状血管瘤。X-刀治疗设靶点2个,周边剂量18Gy。随访两年半,病人病情平稳,肿瘤较前缩小。例2,女性,55岁。主诉间断性头痛2年。查体未见明显异常。CT与MRI显示左…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20例成人髓母细胞瘤,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6.6岁,平均病程5.5月。所有病人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病人术后接受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复发6例,中枢神经系统种植转移2例,术后2年生存率90%,术后5年生存率75%。结论通过手术全切除肿瘤和术后全中枢轴放疗可使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0例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该手术入路适用于有蝶鞍扩大靠近鞍底的肿物,即使有明显颅内扩展者亦可采用。本组病人手术前后均经CT、MRI等检查,3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另3例对囊性肿物进行部分切除及持久引流。1例经蝶窦入路未找到肿瘤,以后改行经颅手术。本组病人无手术后死亡,平均随访2.7年,情况良好。作者认为,合理地应用本手术入路可改善颅咽管瘤的神经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伴视野缺损,行开颅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2例病人病变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视力视野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术前正确诊断和手术全切除病变是提高病人视力、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