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右旋美托咪啶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30~50岁的ASAⅠ~Ⅱ经前路颈椎去核减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用1%丁卡因双侧鼻黏膜进行表面麻醉,15 min分别静脉缓慢泵入右旋美托咪啶2μg/kg组(Group D)、右旋美托咪啶1μg/kgⅣ联合舒芬太尼1μg/kgⅣ组(Group S)。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的警觉/清醒评分、插管评分(声门运动、咳嗽、肢体运动)、患者的耐受性评分、.插管后患者的唤醒满意度和配合度评分。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警觉/镇静评分优于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组(P0.05),患者能够表现更佳的配合度和满意度。结论 2μg/kg右旋美托咪啶可以满足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减少插管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100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分别行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清醒镇静下手术.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组患者术中心率、呼吸频率变化较大(P<0.05),且麻醉医师满意度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腔胆囊切除术病人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采取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啶组于诱导前10 min采用微量泵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啶1.0 μg/kg,随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随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0.2~0.5 μg·kg-1·h-1,丙泊酚3 mg·kg-1·h-1,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七氟烷1%~2%持续吸入,罗库溴铵0.15 mg/kg间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组除不使用右美托咪啶外,其他与右美托咪啶组一致。观察2组病人术后复苏时间及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EA评分情况。结果: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病人各时点的收缩压均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P<0.01);2组病人T1时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病人T2和T3时心率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1)。右美托咪啶组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EA评分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保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病人EA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被评估为气管插管困难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以1ug·kg-1泵入(10min)。P组给予丙泊酚1.5mg·kg-1经静脉推注(3min)。两组均同时给予瑞芬太尼(以0.5ug·kg-1泵入3min),输注结束后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观察入室时(T1),给药结束时(T2),插管时(T3),插管完成后即刻(T4),插管完成后1min(T5),5min后(T6)的HR,MAP,Sp O2,RR。并记录患者插管过程中的呛咳,恶心,躁动等发生的情况。结果:D组T1,T5,T6时的HR明显减慢(P0.05)T2,T3,T4时,MAP,Sp O2明显升高(P0.05):T2,T3,T4,T5,T6 RR明显增快(P0.05)。D组患者呛咳,恶心,躁动以及插管知晓率明显低于P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困难气管患者清醒插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在清醒镇静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中的作用.方法 术前预计困难气道需要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患者30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15例,瑞芬太尼组(R组)15例,所有患者均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清醒镇静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插管.观察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次数、气管内插管时间、插管成功后即时呼气末CO2分压、插管条件评分、患者不舒适评分以及术后随访满意度.结果 所有困难气道患者气管内插管均成功;与基础值相比,D组患者清醒镇静后HR明显减慢(P<0.05),R组HR变化不明显;D组和R组插管条件评分均为1 (0~3),D组插管时间为60 s (20~168 s),R组为65 s (25~195 s);D组患者插管次数为1.5±0.6,R组为1.6±0.7(P>0.05);R组插管成功后患者即时呼气末CO2分压为(46±5)mmHg,D组患者为(38±3)mmHg(P<0.05);D组和R组插管不舒适评分均为1 (0~2);R组患者术后回忆率显著高于D组(60% vs 33%,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利多卡因充分表麻基础上,右旋美托咪啶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清醒镇静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右旋美托咪啶组在全麻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 kg-1,输注时间10 min,然后以维持剂量0.5μg· kg-1· 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以相同方法静脉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患者于麻醉前和术后第4 d和7 d应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右旋美托咪啶术后第4 d和7 d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右旋美托咪啶能提高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46例,ASAⅡ~Ⅲ级,性别不限,年龄36 ~ 73岁,体重42 ~ 85kg,随机分为2组(n=23),诱导开始时,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3 mg·kg-1,Ⅰ组诱导采取靶控输注血药浓度:瑞芬太尼5~6 ng/ml,依托咪酯0.6 μg/ml;Ⅱ组采取静脉单次缓慢注射的方式,瑞芬太尼1~1.5 μg·kg-1,依托咪酯0.3~0.6 mg·kg-1,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5~0.2 mg·kg-1,肌松满意后实施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 min、2 min各时间点的HR、SBP、SDP、MAP、SP02的变化值及血管活性药物(麻醉碱、阿托品、佩尔地平、艾司洛尔)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诱导后血压、心率有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血流动力学下降甚于Ⅰ组,差异明显(P<0.05);Ⅱ组病人插管时及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波动大,与基础值及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明显超过Ⅰ组;Ⅰ组诱导至插管后1 min内,血压下降较基础值明显,但较为平稳;2 min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优于单次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8.
赵晓虹  高成杰  王建  王惠霞  刘健 《重庆医学》2012,41(10):959-960,963
目的测定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时成年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质量指数20~30kg/m2,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首先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啶缓慢静脉注射(5min注射完毕),C组患者给予相同方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10min后开始麻醉诱导。瑞芬太尼TCI 5min后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的比率为1.2。结果 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麻醉诱导时,D组和C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的Cp50分别为2.88μg/L和3.72μg/L,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2.75~3.02μg/L和3.54~3.89μg/L。结论成年患者在TCI血浆靶浓度为3mg/L的异丙酚麻醉诱导时,D组和C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分别为2.88μg/L和3.72μg/L,右美托咪啶能减少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这可能与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具有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右旋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下双腔管全麻诱导的观察和对照.方法 单肺通气全麻胸外科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三组,予0.5 μg· kg-1剂量右旋美托咪定泵注后,分别予1μg·ml^-1、2μg·ml^-1、3μg·ml^-1靶控浓度的丙泊酚靶控诱导,5 min后插管,分别记录入室时基础值(T0)、泵注右旋美托咪啶后(T1)、插管前(T2)、插管时(T3),就位后1 min(T4)、3 min(T5)、5min(T6)的MAP、HR及BIS值.结果 组内与基础值比较1μg·ml-1组插管时和就位后1 min、3 min均明显升高(^*P<0.05),3μg·ml-1组插管前和就位后3 min、5 min均降低(^*P<0.05);与2μg·ml-1组比较,1 μg·ml-1组插管时和就位后1 min明显增高(^#P<0.05),3μg·ml-1组插管前和就位后5 min较低(^#P<0.05).结论 本研究可见2μg·ml-1靶控浓度的丙泊酚复合右旋美托咪啶的麻醉诱导方案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BIS值与另外两组同时间点的指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右旋美托咪啶辅助麻醉诱导下,丙泊酚2 μg·ml^-1靶控浓度即可以充分的抑制了双腔管插管就位时气道的强烈应激,同时避免了插管前、就位后的深麻醉所致的循环过度抑制,保证了整个麻醉诱导期的循环稳定.总之,2 μg·ml^-1的靶控浓度可以说是右旋美托咪啶辅助下丙泊酚靶控双腔管全麻麻醉诱导相对理想的靶控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70岁ASAⅠ~Ⅱ行择期腰椎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Ⅰ组)、0.5 μg组(Ⅱ组)、1.0 μg组(Ⅲ组)。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前半小时(T2)、术后24 h(T3)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6、TNF-α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的表达。结果三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Ⅰ组(0.90±0.72)mg,Ⅱ组(0.71±0.58)mg,Ⅲ组(0.65±0.05)mg,瑞芬太尼用量Ⅰ组(1.35±0.80)mg,Ⅱ组(1.15±0.74) mg,Ⅲ组(1.02±0.70) mg和术后镇痛芬太尼使用剂量Ⅰ组(0.98±0.37)mg,Ⅱ组(0.84±0.19)mg,Ⅲ组(0.55±0.16)m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浆IL-6、TNF-α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腰椎手术的麻醉中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右旋美托咪啶定可以作为腰椎手术的麻醉的辅助药。右旋美托咪啶对IL-6、TNF-α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对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行48h PCIA,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Ⅰ组(芬太尼组):芬太尼0.2μg·kg^-1·h^-1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Ⅱ组(芬太尼复合纳洛酮组):在Ⅰ组中加入纳洛酮0.05μg·kg^-1·h^-1记录术后PCIA治疗期间4、8、12、24、48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的VAS评分和PCA有效按压次数在术后48h内各时间点显著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纳洛酮0.05bμg·kg^-1·h^-1可有效减少芬太尼PCIA的副作用,同时增强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用于危重症患者镇静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用于危重症患者镇静的效应.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镇静、镇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各30例.右美托咪啶组经静脉泵入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啶1μg/kg静脉泵注10 min,继以0.2~0.7μg·kg-1·h-1维持;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3.
杨静  夏氢  陈龙平 《医学综述》2014,(15):2834-2836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患者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拟行纤支镜检查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4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拟行纤支镜检查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40.6μg/(kg·h)泵注维持麻醉,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h);异丙酚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后以40.6μg/(kg·h)泵注维持麻醉,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h);异丙酚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后以46 mg/(kg·h)泵注维持麻醉,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h)。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即刻(T1)、纤支镜进入声门即刻(T2)、纤支镜抵达隆突即刻(T3)、纤支镜检查完成即刻(T4)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镇静评分(OAA/S)、苏醒时的呼吸道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T1、T2、T3、T4时点异丙酚组的血压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T1、T2、T3时点异丙酚组的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T1、T2时点异丙酚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OAA/S评分、麻醉医师对麻醉效果满意评分及术中体动和呛咳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显著高于异丙酚组(P<0.05),VAS评分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麻醉醉效果满意,呼吸抑制少,术后镇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需机械通气的口腔癌术后患者镇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30位口腔癌根治术后需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随机分为Dex组与Mid组,分别给予0.2~1.0μg·kg^-1·h^-1的右旋美托咪啶和0.02~0.1 mg·kg^-1·h^-1的咪达唑仑,以维持患者轻中度镇静( RASS评分-3~0)。记录患者达到目标镇静程度的时间百分比、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 Dex组达到目标镇静深度的时间明显长于Mid组(P﹤0.05);Dex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Mid组(P﹤0.05)。两组谵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相似(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延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的时间,减少芬太尼的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但是,要注意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应用时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42例,ASAⅠ-Ⅱ级,年龄30-6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降压组(R组)和硝普钠降压组(N组),每组14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08 mg/kg和异丙酚2 mg/kg。气管插管后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 l/kg,呼吸频率12次/m in,吸呼比1∶1.5,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mm Hg(1 kPa=7.5 mm Hg)。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异丙酚(50-100)μg.kg-1.m in-1和瑞芬太尼0.1μg.kg-1.m in-1,持续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 mg/kg。切开腹膜时C组维持瑞芬太尼输注速率不变;R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每分钟增加0.05μg.kg-1.m in-1;N组静脉输注硝普钠起始速率1μg.kg-1.m in-1,每分钟增加0.5μg.kg-1.m in-1。R组和N组MAP降至麻醉前的70%但不低于50 mm Hg。记录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间和血压恢复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出院时间;记录术中尿量、出血量、输血量;于麻醉诱导前(T0)、降压前即刻(T1)、降压达目标血压后10分钟(T2)、30分钟(T3)和停止降压后20分钟(T4)时,记录MAP、HR;记录术前和术后1、5天时的MMSE评分。结果R组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间及血压恢复时间显著长于N组,但R组血压明显较N组稳定。R组失血量明显少于N组及C组(p<0.01)。3组MMSE评分无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降压可产生良好且平稳的控制性降压效果,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预注射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自愿行PCIA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20min缓慢静脉注射(10min)右美托咪定1.0μg·kg^-1(D组)或等容积生理盐水(C组)。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静脉缓慢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1作为负荷量,之后接镇痛泵行PCIA,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0.04μg·kg^-1·h^-1+托烷司琼4mg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PCIA开始后1、2、6、12和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y镇静评分(RSS);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二者比值(D/D比值)、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和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PCIA后2、6、12h时点2组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RS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D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D/D比值、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眩晕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射右美托眯定可缓解乳腺癌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宫颈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的择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μg·kg-1·d-1,观察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μg·kg-1·d-1+右美托咪定1.0μg·kg-1·d-1,2组术后镇痛持续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总容量100 ml。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评价2组手术结束时( T1)及术后2 h( T2)、8 h( T3)、24 h( T4)与48 h( T5)疼痛程度和镇静评分标准( Ramsay)分级;记录导尿管不适、呕吐、恶心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术后各时点疼痛VAS评分均〈4分,T2~T5时点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2~T5时点观察组Ramsay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导尿管不适、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适合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中使用,与单纯舒芬太尼相比较,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n=15)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恒速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1,10min输注完毕。之后采用0.5μg·(kg·h)^-1持续静脉微泵注射,关胸时停止注射。麻醉诱导采用并丙酚TCI4μg·ml^-1,芬太尼3μg·kg^-1,爱可松0.9mg·kg^-1。对照组(n=15)静脉恒速微泵注射等速度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TCI4μg·ml^-1,芬太尼5μg·kg^-1,爱可松0.9mg·kg^-1。手术开始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必要时采用芬太尼0.1mg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总量控制在8—10μg·kg^-1。记录苏醒期入苏醒室(PACU)、拔管时和出PACU时的BP、HR、SpO2。记录苏醒室中的拔管时间、血气,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处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异丙酚、芬太尼、罗库溴铵总用量降低(P〈0.01)。与入PACU时间点比较,对照组患者拔管时的HR明显增加(P〈0.01);右关托咪定组患者各时间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BP、HR更加平稳(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苏醒期疼痛和烦躁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的pH、PCO2、PO2和BE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联合使用右关托咪定可降低麻醉药用量,提供苏醒期中更加优化的血流动力学,降低疼痛和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应用舒芬太尼0.03μg·kg^-1·h^-1;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应用舒芬太尼0.015μg·kg^-1·h^-1与氟比洛芬酯0.075 mg·kg^-1·h^-1。记录术后PCA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及2、4、8、12、24、48 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是否补充镇痛药物;观察记录术后的副作用与患者对PCIA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舒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的VAS评分在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复合组在术后2、4 h的镇静评分明显小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的PCA有效按压次数无统计学差异;复合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无1例患者在PCA期间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较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