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病人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传统完全肠外营养组(TPN)和EEN组,每组100例。TPN组病人术后行标准全胃肠外营养支持7 d,EEN组病人于术后第1天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输入肠营养液,两组病人提供的氮量及热量基本相同,并根据病人的情况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态、住院时间、营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TPN组相比,EEN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快、营养状态良好、营养费用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P0.05)。[结论]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食管癌EEN病人进行护理有助于病人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TPN)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6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液的输人、并发症的观察及相应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肠内营养治疗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由丹麦的外科医生Kehlet提出[1], 又称之为术后促进康复的程序(ERAS), 目的主要是尽力降低手术治疗对患者引起的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2-3].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应用肠外营养时肠黏膜有萎缩现象,可能导致肠道细菌移位,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而肠内营养更加符合其特点,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护。食管癌、胃癌术后早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明显高于正常状态,病人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不能进食,因此,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以恢复病人的胃肠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成为术后护理的关键[1]。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行食道癌、胃癌根治术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病人1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入住本科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肠内营养给予常规护理方式;选取2016年7月到2016年12月入住本科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干预组,术后肠内营养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风险发生次数、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术后护理风险发生次数、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可降低护理风险,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早期肠内营养、延迟肠内营养,检测术后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营养均有所改善,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比较,术后白蛋白变化p<0.05,三头肌皮褶厚度变化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补充,待排气后再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组织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补充,待排气后再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组织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50例食管癌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方法。结果:术后发生导管脱出5例,其中3例胃镜下重置导管成功,2例改肠外营养;导管不通23例,经注入可乐等含碳酸饮料通管成功。34例出现轻度腹痛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控制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6例出现严重腹痛、腹泻,给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并经肠内营养管注入止泻药(易蒙停)后症状得到控制。术后平均2~4 d恢复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早期营养液的输注对病人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的改善明显提高。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鼻饲管管理中的并发症是保证肠内营养正常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并掌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以上措施保证了患者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结论早期、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传统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每组15例。肠内营养组为术中给患者置入鼻肠管,术后24~48h经鼻肠管道通过输液泵滴注(百普力)营养液,5~7d后过渡到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为传统治疗方法,术后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给肠内营养。观察两种方法患者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肠外营养组提前10~14h,输液量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方加减联合肠内营养对促进D2胃癌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普外二区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1例行D2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四君子汤分为联合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从术后第2~9天服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引流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 d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排气时间提前、拔引流管时间提前、下床活动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 h、48 h及60 h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联合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8.0%。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复查,均恢复较好。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术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促进胃癌术后快速康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方加减联合肠内营养对促进D2胃癌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普外二区2019年11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101例行D2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四君子汤分为联合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从术后2天至术后9天服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拔引流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排气时间提前、拔引流管时间提前、下床活动提前、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6、48及60h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10天,联合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和CD3+、CD4+、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和8.0%,恢复良好出院,1个月内定期随访。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术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减轻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促进胃癌术后快速康复,与提高IgG、IgA、IgM、CD3+、CD4+、CD4+/CD8+、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相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是现代外科的重大进展,对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危重病人的存活率,改善手术的疗效都有重要作用。食管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和癌肿本身的消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上手术、麻醉的严重打击,对手术的过度应激反应,使术后营养不良加重。而营养不良使患者易发生吻合口瘘、切口裂开、免疫功能低下等。以往对食管癌术后病人禁食期间采取全胃肠外营养(TPN),除费用昂贵外,且由于静脉置管易引起感染;长时间的TPN,由于胃肠道缺乏谷胺(Glutamin),易致肠黏膜萎缩,细菌移位,消化道血液流量减少[1],影响伤口愈合。自2000年我科对食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营养支持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全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采取早期空肠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6±5.6)h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5,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淋巴细胞计数、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空肠肠内营养支持相比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集束干预策略(FTS-CIS)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和常规护理干预,观...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2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月~2000年1月,我科对25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我科备制的肠内营养,保证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