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远程康复(HTR)平台的远程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HTR平台的远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量表(BI)、生存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遵医行为、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和S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沟通、健康教育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HTR平台的远程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出院患者,可提升患者的BI评分和生存质量,强化其遵医行为,还可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合需要层次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康复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康复锻炼、饮食均衡、生活作息、服药依从、定期复诊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中可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带管出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再入院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可提升脑卒中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降低再入院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53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将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53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基于健商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健康行为、饮食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健康行为、饮食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健商理论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提高饮食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出院以微信平台为基础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干预后Barthel指数、并发症情况、患者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SF-36)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可帮助脑卒中出院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功能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总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总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1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根据出院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两组院外治疗依从性、初治失败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外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肺结核初治失败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65例MDR-TB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9例MDR-TB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服药正确率、及时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服药正确率和及时复诊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MDR-TB患者管理模式,可提高MDR-TB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包括出院前评估、出院前指导、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4个方面。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及出院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还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前后心理弹性水平[采用美国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Cataldo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CLCSS)]及生活质量、依从性、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3、6个月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L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依从性和心理弹性水平,降低病耻感和切口感染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病人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脑卒中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量表变化、生活质量(QOL)量表变化、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前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QOL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和合理饮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卒中病人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影响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定期复查、规律用药、控制烟酒、康复锻炼等4方面的依从性,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但在提高合理饮食依从性方面效果不显著。 结论 微信平台是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和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的桥梁,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6月30日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护理干预,延续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及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延续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S-QOL中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延续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获取优质预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科延续护理平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延续护理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延续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PICC护理团队对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成立PICC护理团队展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PICC置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脑卒中患者介入溶栓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溶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由护士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对提高健康宣教的有效性及患者遵医行为和住院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瑞姆(Orem)支持教育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接受基于Orem支持教育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步态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拓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肾科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管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论理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干预3个月。采用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能力、慢性病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量表调查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干预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饮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饮食及服药依从性、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饮食及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血磷较干预前下降,血白蛋白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收缩压及白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互联网医院发展,以自我管理理论为核心的云平台健康管理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居家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