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ICU患者迁移应激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于患者转出ICU后2~3d采用自制迁移应激量表,调查患者迁移应激现状;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并比较不同特征AMI ICU患者的迁移应激评分,分析影响AMI ICU患者迁移应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78例AMI患者迁移应激评分为14~70分,平均(40.65±7.58)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入院方式、急诊PCI时间、ICU治疗时间的AMI ICU患者迁移应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120接诊、急诊PCI时间长、ICU治疗时间长是影响AMI ICU患者迁移应激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 ICU患者多伴有中度迁移应激,可能受到患者自身文化程度低、120接诊、急诊PCI时间长、ICU治疗时间长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月1日~4月30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6名NSICU转出患者家属,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中文版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调查。结果: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45. 23±65. 88)分,条目均分为(2. 66±0. 97)分,迁移应激水平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目前意识状态、家属性别、患者NSICU停留时间、家属受教育程度是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P 0. 05,P 0. 01)。结论:NS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处于中高等程度,患者意识障碍越严重、女性家属、患者NSICU停留时间越长、家属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越高,因此,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院急诊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和减轻家属的迁移应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10月在我院急诊转出的148例病人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56.21±6.57)分,条目得分为(3.12±0.5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属的文化程度、性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程度、有无照护经验、接诊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是影响急诊转出病人家属迁移应激的因素(P<0.05)。结论:急诊转出病人家属的迁移应激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低、女性、对病人病情不了解、无照护经验、接诊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低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7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CI术后IRI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70例AMI患者PCI术后出现IRI26例,发生率为37.14%;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入院时收缩压低、右冠状动脉病变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RI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入院时收缩压低、右冠状动脉病变可能会增加AMI患者PCI术后IRI的发生风险,临床应据此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IRI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术效果、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对照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6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 n=67例,入院后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 n=69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治疗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行急诊PCI术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梗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t=32.556,P=0.000;t=7.628,P=0.000;χ2=4.577,P=0.032);再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599,P=0.010)。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显著低于对照组68.1%(χ2=13.134,P=0.0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P=0.118)。结论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入院至行急诊PCI术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属迁移应激得分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和减轻家属的迁移应激提供借鉴。方法 2016年10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3所医院101名ICU转出患者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总分为(55.49±6.30)分,条目得分为(3.25±0.5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属的文化程度、性别、患者年龄及患者ICU治疗时间是影响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因素(P0.05)。结论ICU转出患者的家属存在中等水平的迁移应激,文化程度低、女性、患者年龄小及ICU治疗时间较长的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住院行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C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AMI患者行PCI术后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生的发生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发病12 h内,或12 h至24 h内仍有持续缺血性胸痛,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冠脉痉挛或罪犯病变直径狭窄程度≤50%、冠脉血流正常行保守治疗,严重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需急诊冠脉搭桥术.根据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3%的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了无复流.单变量分析:年龄、再灌注时间(症状至PCI的时间)、入院时收缩压、心梗Killip分级、急诊PCI术前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闭塞病变类型、血栓负荷、靶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再灌注方法与无复流现象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1.470,95% CI 1.460~1.490,P=0.007)、再灌注时间>6h(OR=1.270,95% CI 1.160~1.400,P=0.001)、入院时低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 (OR=1.910,95%CI 1.018~3.896,P=0.004)、PCI术前应用IABP(OR=1.949,95% CI 1.168 ~3.253,P=0.011)、PCI术前低(≤1)TIMI血流(OR=1.100,95% CI 1.080 ~1.250,P<0.01)、高血栓负荷(OR=1.600,95% CI 1.470~2.760,P=0.030)、长靶病变(OR=1.948,95% CI 1.908~1.990,P=0.019)是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造影及手术时的发现来预测急诊PCI术后是否发生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高血糖、非急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探讨急性高血糖与AMI急诊PCI术后CI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在该院行急诊PCI术治疗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比较急性高血糖组和非急性高血糖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CIN发生率。结果急性高血糖组CIN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急性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急性高血糖是急诊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323,95%CI:2.134~12.418,P0.05)。结论入院急性高血糖是AMI急诊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优化临床AMI急诊PCI术前、术后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琼 《临床医学》2015,35(2):31-3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对患者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55例)和非急诊PCI组(45例),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d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HIF-1α水平。结果入院即刻,两组患者体内HIF-1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入院后24h、48h、7d,急诊PCI组患者体内血清HIF-1α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急诊PCI组。结论AMI患者体内HIF-1α水平与心肌细胞的急性缺血缺氧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IF-1α水平的动态监测将有助于判断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护理路径,并探讨患者急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人员访谈法,结合本院急诊实际情况设计AMI急诊护理路径,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护理路径各级指标,采用历史对照的方式以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后复发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再行率为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了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5项三级指标的具体AMI急诊临床护理路径,且专家积极程度(93.33%、100%)、权威程度(0.875、0.880)及协调程度良好(P 0.05),观察组的AMI急诊护理效果在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AMI复发率及PCI再行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创建AMI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规范急诊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流程,提升AMI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关系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03例,依据术后血管造影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两组,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的水平来探讨氧化应激损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入选102例冠心病患者及10例非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分为A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5例、AMI急诊PCI 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3例;分别于入院即刻、24 h和48 h 3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在紫外荧光340 nm及酸性条件下测定血清标本的吸光度,并以相应氯胺T浓度来表示AOPP浓度.结果 AMI择期PCI组入院即刻、入院24 h和入院48h AOPP浓度分别为(236.42±30.41)、(207.84±29.50)、(227.79±35.18)mmol/L,UA组分别为(239.95±39.94)、(175.92±29.46)、(156.54±28.29)mmol/L,非冠心病组分别为(57.41±13.60)、(56.11±11.90)、(61.75±12.28)mmol/L,AMI急诊PCI组分别为(97.58±23.41)、(91.77±17.40)、(113.39±17.24)μmol/L.AMI择期PCI组、UA组分别与非冠心痛组对应各时间点比较,AOPP浓度明显升高(均P<0.05);入院即刻与入院24 h(P均<0.01)及入院48 h(P<0.05),AMI择期PCI组较急诊PCI组AOPP浓度显著升高;AMI急诊PCI组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OPP浓度比较,仅UA组48 h后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AOPP浓度显著升高,氧化应激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AOPP是反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急诊PCI组(23例)和静脉溶栓疗法组(对照组26例)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ST段抬高总和和治疗开始后90min 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23例急诊PCI组血清CK-MB峰值(396±126U/L)明显低于对照组(793±139 u/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开始后90 min ST段回落程度急诊PCI组大于对照组(62.0%vs 44.0%,P<0.05).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vs 26.9%,P<0.05).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急诊PCI组大于对照组(分别为0.58±0.09和0.48±0.10,P<0.05).结论:对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急诊PCI优于静脉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30例,未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62例,分析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位置(下壁)、病变位置(右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0级)、发病至急诊PCI时间(≤6 h)为影响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梗死前心绞痛为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及急诊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地区5所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1 21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5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 06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急诊治疗时间、AMI的药物使用、再灌注治疗及治疗情况等。结果广西地区AMI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低,大多患者缺乏典型胸痛症状,自行来诊为最主要就诊方式,发病至急诊就诊时间多超过6h,多合并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异常;1 218例AMI患者中,溶栓/冠状脉介入(PCI)手术患者529例,占43.43%,药物保守治疗689例,占56.56%;急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达到98.97%;根据急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溶栓/PCI手术组及药物保守治疗组,药物保守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及病死率高于溶栓/PCI手术组,临时起搏器安装比例低于溶栓/PCI手术组(P0.05)。AMI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264.14±128.82)min;急诊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平均为(36.74±27.52)min;不同就诊方式中,选择120救护车就诊方式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院前时间)最短(P0.05);在急诊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院内时间)上,120救护车就诊患者与外院转运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自行就诊患者(P0.05)。结论广西地区急诊科对AMI的救治方式和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急诊收治的AMI并行急诊PCI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 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此类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此类患者47例设为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TB)、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DTB时间(77.18±19.59)min, 对照组患者DTB时间(88.51±22.63)min, 两组患者DTB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短(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满意度得分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AMI患者急诊PCI救护中, 有助于缩短患者DTB时间、住院时间, 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等临床指标状况.[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之间的A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69例,分成无复流组及血流良好组,观察其病史、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术中记录及介入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有29(17.2%)例患者于PCI时出现了无复流象.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梗部位、病变长度、狭窄程度、单支病变比例等方面相比较无显著差别(P>0.0);在冠状动脉开通时间、CK-MB、cTnI水平、ST段回落程度、术中最大扩张压力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与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状动脉开通时间长、CK-MB与cTnI水平高、先预扩张再支架、术中扩张压力大等可能有关,无复流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流正常者,AMI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沈小丹 《妇幼护理》2023,3(20):4958-4960
目的 探究有关 ICU 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020 年 1 月到 2022 年 10 月对 93 例 ICU 转出患者家属为邮寄地址。采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ICU 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压力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 ICU 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结果 ICU 转出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总分为(62.31±10.7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 示,年龄、与患者夫妻关系、受教育程度低、ICU 住院时间为家属转科应激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了解 ICU 转出患 者家属的迁移应激现状应的影响因素后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从而提高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减少 患者家属转科压力。  相似文献   

20.
刘金茹 《全科护理》2014,(15):1384-1385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本院AMI急诊PCI病人8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本院制定的护理路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PCI相关时间、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入导管室时间(TTL)、球囊首次扩张时间(DTB)、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8%(2/42)低于对照组7.5%(3/4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AMI急诊PCI病人PCI相关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