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珊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95-96
目的:比较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疱性化疗药物时不同穿刺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选择手背静脉网及肘关节以下的其他分支静脉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静脉留置针时,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可避免药物外渗、外漏,保护血管,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安全输液理念的不断加强,静脉治疗用具的选择日趋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常规输液用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维持静脉通路、减少护理工作量的优点。但是,在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给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我院自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对静脉炎发生率进行调查,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为11.6%,且有4级静脉炎发生。为进一步减轻静脉炎所致病人痛苦,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化疗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因各种因素未接受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化疗患者寻求安全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 纳入256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当天输液化疗结束冲管后及时拔除留置针,同时避免24小时内在原部位原静脉再次穿刺化疗;对照组常规留置48h-72h,注射部位如出现不良反应即给予拔除留置针。观察记录二组化疗病人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及管腔堵塞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化疗病人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6%、2.9%,小于对照组的12.7%、11.0%(P<0.05);管腔堵塞发生率为0.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0%(P<0.01)。结论 化疗结束当天及时拔管,可明显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肺癌化疗中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将首次进行肺癌化疗的患者188例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94例。A组患者在第1天紫杉醇类化疗完成后拔除留置针,应用铂类化疗药物时患者呵选择是否留置静脉留置针,选择24G(小号)留置针。B组患者则在整个化疗结束后拔除留置针。结果B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化疗血管在第二次化疗时的可重复使用情况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对再次使用留置针拒绝人数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紫杉醇类化疗结束后应立即拔除静脉留置针,以保护静脉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消化内科静脉留置针患者21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因置针而导致的静脉炎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留置针保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非留置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方法应用头皮针输入化疗药物容易发生外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轻者出现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在心理上引起患者的焦虑不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绝望。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头皮针的换代品,留置套管针材料柔软,不易对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不易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可降低刺破静脉血管的危险性,具有操作简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梁克清  李卡路 《现代护理》2007,13(20):1863-18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及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行静脉留置时只做简单告知目的,干预组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在留置效果、平均留置时间和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及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行静脉留置时只做简单告知目的,干预组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组在留置效果、平均留置时间和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我院的静脉治疗质量,降低静脉留置针使用中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针对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环节进行归类,分析查找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导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后,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0.
周围静脉留置针用于静脉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静脉留置针用于癌症病人进行静脉化疗,观察病人的血管变化。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在无条件使用全埋式药泵的情况下可用于周围静脉的化疗,对白血病人优于其它肿瘤病人,化疗药物引起化学性静脉炎,不受性别,年龄,穿刺部位的影响,与穿刺针的粗细,病员的活动,化疗方案,化疗药物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导致新生儿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问题,检索有关文献,分析相关实例,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流程。结果实施干预后,新生儿留置针引起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止静脉炎的责任意识,正确的穿刺部位、规范的操作流程、认真的临床观察及正确的封管是防止静脉炎发生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PVC)针期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主题,进行现状及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后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验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VC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4.6%降至改善后的2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优化了PVC的操作流程,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郑凤钗 《妇幼护理》2021,1(1):147-149
目的 探索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 210 例(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展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 儿静脉炎发生率、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 4.76%和 18.10%(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 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 96.19%和 80.95%(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 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生儿无陪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和完善,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因成为新生儿救治成功的有效保障而得到普及.留置针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患儿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随之增高,成为新的护理问题,给治疗的连续性带来了难度.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静脉治疗小组人员对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并发症有显著作用[1].故认真分析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方法应用头皮针输入化疗药物容易发生外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轻者出现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在心理上引起患者的焦虑不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绝望.……  相似文献   

16.
周慧 《全科护理》2009,7(33):3025-3026
[目的]为了降低老年人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探讨护理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9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密封式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留置时间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用药后当天拔出留置针,B组患者用药后第2天拔出留置针,C组按常规保留3—5d拔管,比较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情况。结果A组与B组、C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使用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d时,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低,可明显低于保留2d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降低老年人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探讨护理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9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皮肤消毒法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应用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针前消毒——“三消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皮肤消毒。将2003年10月~2005年8月的152例住院新生儿厦138例住院成人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2个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留置针保留时间2个实验组分别长于其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将本科室收治的15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自化疗前1d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针对患者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肿瘤科化疗药物防静脉炎的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发生静脉炎6例(8.O%),对照组24例(32.0%),两组发生率比较,χ^2=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