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实施静脉治疗质量促进项目并评价效果,提升肿瘤专科医院静脉治疗的质量与安全。方法针对肿瘤专科医院治疗特点及临床静脉治疗中存在问题启动静脉治疗质量促进项目。结合肿瘤医院专科特点,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订院内静脉治疗实践标准;开展静脉治疗实践标准培训,并建立实施静脉治疗质量评价标准,促进标准落实,建立中心静脉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中心静脉管路全程管理。比较项目实施前后静脉管路的使用、维护、输液工具选择的规范率。结果项目实施后留置针、CVC管路维护的规范率均提高(P0.05),输液工具的选择趋于合理,头皮钢针使用率下降,留置针使用率提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静脉治疗质量促进项目,有效提高了临床静脉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合理使用静脉输液工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静脉输液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借助鱼骨图要因分析,针对要因拟定合理使用静脉输液工具对策并实施。结果:头皮钢针使用率从活动前的38%下降到22%,开放式留置针从22%下降到13%,密闭式留置针使用率从36%上升到58%(P0.01),患者满意度从95.1%提高到98.8%。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静脉治疗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持续改进并提升静脉治疗质量。方法:按照静脉治疗小组设计的《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横断面调查表》调查内容,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11月23日全天所有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输液率60.92%,重症医学科输液率100.00%;静脉治疗使用工具以外周静脉导管为主,使用率54.69%,钢针使用率34.16%,同时存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多种输液装置;在进行静脉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在日常维护、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等方面存在387项问题,发生率为29.98%,在存在的问题中日常维护占73.13%,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占24.03%,发生并发症占2.84%。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输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部分科室输液率仍需进一步控制;临床静脉治疗输液工具选择相对合理,但钢针的使用率还要控制收紧;静脉治疗在日常维护、输液工具选择、并发症等质量改进方面还有待改进提升。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静脉治疗输液工具选择、置管、维护、并发症预防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提升静脉治疗质量,确保患者输液安全,促进《规范》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输液工具临床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降低临床钢针使用率。方法于2015年2月启动“静疗圈”对25个临床科室的静脉输液工具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活动开展后临床科室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结果开展后与开展前相比,钢针使用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及时解决、管理和研究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降低钢针使用率,推广留置针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实施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并检验其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42个输液科室的在院输液患者3935例,制定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办法,将其应用于静脉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在实施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前(2018年1月初)依据观察指标对全院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输液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实施后(2018年12月末)再次依据观察指标对全院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输液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比实施前后输液途径、穿刺部位、输液连接、应用药物、导管维护、敷贴固定、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等8个维度的不同。结果实施分层量化考评后,钢针使用率、敷贴固定与维护问题、输液部位(下肢及关节)选择错误、穿刺点发红发生率均下降,留置针使用率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层量化考评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静脉治疗专项小组的作用,有效调动了科室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可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升护士静脉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综合医院儿科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国西部护理联盟制定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分别于2017年12月15日09:00—11:00和2018年3月15日09:00—11:00对宁夏地区最大的三级综合医院8个儿科病区全部静脉输液患儿的静脉治疗护理状况开展调查.结果:输液工具使用情况:使用钢针静脉治疗的患儿3例,占1.4%;使用留置针静脉治疗的患儿178例,占83.2%;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治疗的患儿33例,占15.4%.穿刺部位情况:手背占36.5%,前臂占22.7%,头皮占14.9%.导管固定与维护情况:导管回血占51.6%,贴膜内积血渗液占16.1%,贴膜污染卷边和未"U"形固定各占9.7%.静脉输液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其中穿刺点发红占38.5%,药液外渗占26.9%,堵管占23.1%.留置针连接:肝素帽连接占74.7%,输液器直接连接占15.2%,无针接头连接占7.3%.PICC连接:肝素帽连接占63.6%,无针接头占36.4%.结论:宁夏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儿科钢针使用率与"零"容忍要求差距不大,但存在不规范使用问题.穿刺部位选择、导管维护、输液连接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输液连接方式方面,可能与护士静脉治疗知识缺乏更新,选择输液工具存在错误认知有关.建议宁夏地区综合医院加大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护士主动静脉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表》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3例行静脉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临床静脉留置针普及率已较高,但在适应证应用和穿刺部位选择方面仍存在不规范现象;静脉留置针的维护、输液接头的使用等规范的落实欠佳。结论临床护士执行静脉治疗规范的情况不佳,建议对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和确保静脉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探讨影响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静脉输液工具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医院血液科27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认知和选择情况。结果:血液科护士对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对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血液科护士对PICC使用较多,而头皮钢针使用率较低;对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较为重视;患者要求,药物因素是影响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主要因素。结论:低年资护士仍需加强对各类型静脉输液工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专业角度选择适宜患者实际情况的输液工具,以提高血液科静脉输液治疗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月25日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调查表》,对我院15个临床科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15个科室共851例患者,静脉输液工具包括钢针、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导管5种。目前临床静脉治疗使用的工具以外周静脉导管即留置针使用为主,其使用比例达到83.2%,其中安全型留置针占42.9%,普通留置针使用次之,占40.3%;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主要集中于血液科化疗患者。穿刺部位48.2%选择手背,14.3%选择手腕;患者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4%,导管固定及维护存在的问题占36.42%。结论以2016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指导,合理选择静脉治疗工具,应规范护士操作,从而降低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儿科患者静脉的特殊性,导致穿刺难度比成人更大,在穿刺部位选择存在不尽规范的情况,因此应该根据儿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儿童静脉治疗相关的行业标准,加强静脉治疗的专科培训,促进儿童静脉治疗的发展,提高妇产儿童医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对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2016年1月8日,该科组织成立品管圈,以"提高儿科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并以活动实施后收治的300例手背静脉、足踩部大隐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品管圈组,对其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对策并加以组织实施;同时,2015年7月6日~2016年1月5日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0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结果 品管圈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意外拔除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本次开展品管圈主题活动之后各项无形成果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也明显高于活动之前(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儿科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则可以全面提升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延长留置时间,该模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西部医院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静疗规范")及护士掌握"静疗规范"的现状,为进一步践行"静疗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西部地区十省/自治区一市110所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调研,同时运用西部护理联盟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对上述医院的14 77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0家医院平均输液率为69.7%,穿刺工具选择留置针占47.1%,钢针占41.9%,知晓并在2014年5月正式实施"静疗规范"为32.0%~92.7%;护士对"静疗规范"掌握平均正确率为41.1%。结论:西部地区十省/自治区一市部分医院已基本践行"静疗规范",护士对"静疗规范"掌握欠佳,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齐抓共管,统一标准、全员学习、加强培训,贯彻落实"静疗规范",可有效规范护士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保证静脉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叶政君  黄琼 《护理研究》2014,(10):104-106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体系在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确定存在的问题,在所有科室开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标准、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整体化解决方案系列课程培训、进行月质量检查、建立穿刺日记、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后,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有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前延长,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体系在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确定存在的问题,在所有科室开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标准、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整体化解决方案系列课程培训、进行月质量检查、建立穿刺日记、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后,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有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前延长,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输液工具应用、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设计静疗现状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3个临床科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23个科室共1 076例住院患者,总输液率为79.1%,静脉输液工具包括钢针、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导管5种。其中,PICC使用率最高,占34.0%,主要用于肿瘤科;留置针使用率次之,占29.5%,主要用于内科;CVC使用率为14.9%,普遍使用于各个科室,用于外科和重症监护室最常见,PORT使用率最低,为0.7%,主要用于介入科。各科室使用的肝素封管液浓度为0~125U/mL。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基本已经普及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极少数还在使用肝素帽。结论肿瘤专科医院输液装置使用类型较多,其中以PICC置管为主,CVC仍然在外科及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ORT导管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医院护理管理者应规范护士操作,细划静疗质量标准,规范输液工具的使用,以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车荣 《齐鲁护理杂志》2012,(35):117-118
目的:比较Y型留置针与钢针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为妇产科产房助产士选择合适穿刺针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成Y型组和钢针组各100例,分别采用Y型留置针和钢针进行输液。结果:Y型组输液速度明显快于钢针组(P<0.01),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钢针组(P<0.05),输液管堵塞、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Y型组(P<0.05);钢针组操作时间上明显短于Y型组(P<0.05)。结论:根据Y型留置针和钢针的性能特点在产程中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静脉输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项目管理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收尾五个阶段实施,在实施前后分别对我院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统计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知晓率、通过横断面调查统计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项目管理实施后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知晓率、输液工具的选择合理性高于实施前,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目管理的应用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促进了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并发症,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靖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900例,其中2016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0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00例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护理干预。比较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实施前(2016年)、后(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比例、护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以及用药错误、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7年、2018年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6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均显著低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年静脉留置针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7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00%、3.67%,均显著低于2016年的15.00%,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2016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显著高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以及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1348例患者,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钢针静脉输液组,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钢针静脉输液组。结论静脉留置针治疗与传统输液治疗并发症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崔灵灵  潘爱红  戴玲 《护理学报》2016,23(21):42-45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在医院静脉输液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定期修订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培训;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监督体系,研究、解决我院静脉输液质量方面的重要问题;开展静脉输液调查,明确静脉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建立并组织实施静脉输液的指标监测、信息收集和反馈等。比较静脉治疗小组成立的第1、第3、第5年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指标、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及小组成员静脉输液综合成绩。结果静脉治疗小组成立的第1、第3、第5年药物错误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钢针使用率下降、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输液港使用率上升,3年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间小组成员静脉输液综合成绩逐年上升(P<0.05)。结论静脉治疗专业小组有利于静脉输液质量的持续性改进,促进了静脉输液治疗专业的发展,为静脉输液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静脉留置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 348例患者,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钢针静脉输液组,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导管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钢针静脉输液组,渗漏、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钢针静脉输液组.结论 静脉留置针治疗与传统输液治疗并发症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