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威海市1例境外输入性三日疟病例的诊疗经过。患者曾在非洲务工多年,未到过国内其他疟疾流行区,也无输血史。回国后半月初次出现不规则发热、出汗和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经基层医院血检,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镜检复核,山东省寄生虫防治研究所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镜检复核及PCR扩增,确诊为三日疟。经氯喹/伯氨喹8 d足量全程规范化治疗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和再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分析泰州市海陵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 2010-2015年海陵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网络直报数据、 个案调查表及疫点处置报告资料, 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类统计。 结 结 果 果 2010-2015年海陵区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6例, 其中恶性疟40例 (占86.96%), 卵形疟4例 (占8.70%), 三日 疟1例 (占2.17%), 间日疟、 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 (占2.17%)。病例发病时间无季节性趋势。所有病例均为从非洲高疟区 回国的人员, 有明确的流行区生活史。患者发病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 d, 8例在24 h内确诊, 46例病例全部治愈。 结论 结论 泰州市海陵区近5年来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 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当前疟疾消除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2—2020年江苏省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省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2—2020年江苏省卵形疟确诊病例相关信息,包括出国、回国时间,在国外患病次数,发病、初诊和确诊时间,初诊和确诊单位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0年江苏省累计报告卵形疟病例347例,其中2015年报告例数最多(71例)。347例卵形疟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占该阶段江苏省报告疟疾病例总数的14.32%。全省卵形疟报告例数居前5位的地级市依次为连云港市(53例,占15.27%)、南通市(44例,占12.68%)、淮安市(44例,占12.68%)、泰州市(44例,占12.68%)和扬州市(36例,占10.37%)。报告病例数以10月最多,达39例(占11.24%);12月最少,为21例(占6.05%)。卵形疟病例境外感染来源地主要为赤道几内亚(97例,占37.95%)、安哥拉(60例,占17.29%)、尼日利亚(40例,占11.53%)。卵形疟病例从回国到发病中位时间为64(144) d,其中7.49%(26/347)的病例回国1年后发病。病例初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县级医疗机构(117例,占33.72%),确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地市级医疗机构(122例,占35.16%)。2012—2020年江苏省卵形疟病例初诊正确率从2012年的0提升到2020年的78.2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 = 50.90,P<0.01)。结论 2012—2020年江苏省每年均有输入性卵形疟病例报告,感染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初诊和确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地市级和县级等基层医疗机构。今后应重点开展基层镜检人员疟原虫检测能力培训,以提高卵形疟诊断能力、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7年江苏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样本检测结果,为巩固江苏省疟疾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江苏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收集2017年疟疾网报病例诊断结果和样本;对每份病例样本分别采用镜检、核酸检测复核和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疟原虫虫种样本检测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2017年江苏省共有疟疾网报病例242例,经复核确定疟疾病例共239例,其中恶性疟163例、间日疟21例、三日疟11例、卵形疟43例、恶性疟和卵形疟原虫混合感染1例。13个设区市疟疾网报病例的诊断符合率均>80%,总符合率为88.8%;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8.8%、57.1%、63.6%、81.4%,RDT对4种疟原虫感染检出率分别为95.7%、85.0%、63.6%、79.1%。结论 2017年江苏省疟疾网报病例诊断质量总体较高,对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的虫种鉴别能力有待提高,RDT对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感染检测效果不理想。在当前消除疟疾阶段,应加强和保持各部门的疟疾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合肥市1例输入性卵形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分析,为今后预防控制输入性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该例输入性卵形疟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患者从非洲莫桑比克务工返乡,回国数月后因反复发热就医。快速诊断试纸条法(RDT)提示为非恶性疟原虫感染;镜检见被感染红细胞正常大小或略胀大、锯齿状不明显,大滋养体胞浆增多、形态不规则、基本无空泡。荧光定量PCR确诊该病例为卵形疟原虫感染。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有境外流行区生活及工作史人员的疟疾诊断意识,及时早期合理用药,防止疟疾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溧阳市消除疟疾监测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溧阳市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等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67例,血检发热病人39 196 人次,镜检检出阳性65例,阳性率为0.17%。另有2例镜检阴性病例为出现发热症状后自行服用抗疟药,镜检未查见疟原虫,但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显示阳性。67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49例、卵形疟13例、间日疟5例。67例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非洲的病例占94.03%(63/67)。67例病例中,男性占97.01%(65/67),30 ~ 49岁占73.13%(49/67),农民占病例数的80.60%(54/67)。全市10个镇均有病例分布,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特征。病例报告及时率、血片复核及时率、规范治疗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疫点调查与处置率均达100%。主动病例侦查18 076人,未查见疟原虫阳性携带者。采用诱蚊灯法和人饵半通宵诱捕法进行蚊媒监测,分别捕获按蚊187只和78只,均为中华按蚊。2012-2016年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采用镜检与RDTs检测,共检测88人次,镜检查出疟原虫阳性35人次,其中恶性疟28人次、卵形疟7人次,恶性疟和卵形疟镜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0.05,P > 0.05);RDTs检测阳性为34例,其中恶性疟14例,恶性疟或混合感染其他3种疟疾17例,恶性疟以外3种疟疾单一或混合感染3例,RDTs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13.75,P < 0.05)。结论 溧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有再传播风险,今后还需加强疟疾监测工作,强化传染源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随着输入性疟疾的增加,通过镜检结合PCR方法,提高检出率。方法 福建省2013年成立基因诊断参比实验室,用PCR方法回顾性筛查过往病例时发现有3例卵形疟原虫误诊为间日疟。结果 镜检结合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发现FJ1、FJ2为卵形疟亚种curtisi和恶性疟混合感染,FJ3为单一卵形疟亚种curtisi感染。结论 福建省以往卵形疟报道很少,需要加强诊断培训,镜检结合PCR检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深圳市首例境外输入性卵形疟患者的发病和诊疗过程,为科学防治卵形疟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外周血作涂片镜检疟原虫,疟疾快速诊断试验(rapid diagnostic test,RDT)检测疟原虫特异性抗原,巢式PCR扩增富色氨酸抗原基因鉴定基因型.结果 患者由非洲几内亚疟疾流行区回国,具有寒战、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受感染红细胞呈伞矢状,薛氏点明显,可见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形态特点与卵形疟原虫相符;但疟疾RDT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基因分型鉴定为卵形疟原虫wallikeri新亚种,采用青蒿琥酯片与磷酸伯氨喹联合用药治愈. 结论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一宗输入性卵形疟个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5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如期实现本省的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405例,较2014年(355例)上升14.08%。均为境外输入病例,5例(1.23%)来自东南亚,400例(98.77%)来自25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泰州市、连云港、南通市、淮安市和扬州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8.64%(278/40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40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9例、间日疟13例、三日疟18例、卵形疟71例、混合感染4例。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且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较2014年明显增加。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病原复核、疫点调查和处置能力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5年3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病例病原、抗原及核酸检测过程,减少卵形疟原虫的漏诊和误诊。 方法  收集流行性病学资料及血样,按照WS259-2015疟疾的诊断标准对3例血样进行血涂片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RDT)及巢式PCR检测。 结果  3例患者均为非洲务工归国人员,并都有疟疾发病史。血涂片镜检结果,3例血样均为疟原虫阳性。RDT检测结果3例均为除恶性疟以外其他疟原虫阳性。国家参比实验室推荐的巢式PCR检测DNA,3例均为阴性。用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的种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3例均为阳性。 结论  根据镜检、RDT和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种特异性PCR检测确定,重庆市2015年首次发现了3例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输入病例,为重庆地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 2003—2020 年栖霞区疟疾流行特征和 2009—2020 年传疟媒介季节性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 2003—2020 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栖霞区疟疾疫情数据、疟疾血检统计年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以及 2009—2020 年蚊媒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分析。 结果 2003—2020 年栖霞区累计报告疟疾病例 51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0. 44 / 10 万。 报告病例中,间日疟占 68. 63% ( 35 / 51),恶性疟占15. 69%(8 / 51),卵形疟占 5. 88%(3 / 51),未分型占 9. 80%(5 / 51)。 本地感染病例占 23. 53%(12 / 51),输入性病例占 76. 47%(39 / 51)。 2011 年报告最后 1 例本地感染病例。 2009—2020 年共捕获中华按蚊 85 只,未捕获其他种类按蚊,按蚊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 年未再捕获到中华按蚊。 结论 虽然栖霞区 2015 年已经通过省级消除疟疾 考评,但仍然有输入性疟疾病例,疟疾传播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和处置。  相似文献   

12.
的 评估扬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治管理效果,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2012-2013年扬州市劳务输出及回国发热人员疟原虫血检率、疟疾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比例、恶性疟病例发病24 h内得到规范治疗的比例以及劳务输出信息平台建立情况等,对扬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治管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2012-2013年扬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82例。全市7个县(市、区)均开展了劳务输出及回归人员监测,覆盖率为100%。2012-2013年共有劳务输出人员5 808人次,其中接受医学提醒5 575人次,服务覆盖率达95.99%;5 808名劳务输出人员中有5 525人接受健康行为,健康行为养成率达95.13%。对全市153个镜检站以及医疗、疾控专业人员进行疟疾镜检培训,两年累计达410人,培训覆盖率达100%。82例输入性疟疾病人从发病到初诊时间平均为2.5 d,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2.75 d;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救治康复率为100%;初诊血检78人,初诊血检率为95.12%。78例初检血检均检出疟原虫,血检确诊率为100%;69例恶性疟报告病例均得到实验室确诊。69例恶性疟病例在初诊后24 h内得到规范治疗的有58例,占84.06%。结论 扬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治管理效果明显,但仍需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以及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以进一步防控输入性恶性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本院 2007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368 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68 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非洲输入,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恶性疟 103 例,间日疟 95 例,卵形疟 31 例,三日疟 112,混合感染 27 例;男性 366 例(99. 5%);所有患者均有畏寒、发热症状;97. 6%的病例在发病后 5 d 内确诊,并得到及时诊治;所有收治的患者中,治愈 364 例(98. 9%)、死亡 4 例(1. 1%)。 予以蒿甲醚加大剂量加大疗程治疗,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 临床医生应警惕输入性疟疾的病例,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河南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方式、诊断机构、诊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952例,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阳性检出率为98.61%(779/790),高于镜检检出率(94.22%,897/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773,P<0.05)。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比例由2015年的65.22%(120/184)升至2019年的81.50%(185/227)。238例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71.01%(169/238)在县级疾控机构诊断;704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仅8.38%(59/704)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3 d,其中从发病到初诊中位时间为1 d,各年从初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4.956,P < 0.05),其四分位数间距由2016年的4 d缩短为2019年的2 d。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病例从初诊到确诊中位时间(2 d)长于非重症病例(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7.557,P < 0.05)。结论 医疗机构在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县级医疗机构诊断水平仍较低;应提高其诊断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中发挥哨点医院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扬州市针对由赴境外劳务而引起的输入性恶性疟逐年增多的疫情特点, 建立了一套基于 “以劳务输出回归人员 管理为抓手, 以主动开展医学提醒服务为措施, 提高诊治能力, 强化健康教育, 实现医患协同, 避免延误就诊和误诊, 及时 治疗患者, 减少重症病例发生率, 防止发生死亡病例” 的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该体系自2010年实施以来, 全市在赴境 外劳务回归人员中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64例, 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从实施前的6.8 d缩短为2.7 d天, 重症病例发 生率降为1.8%, 未再出现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通过数字地球系统应用于疟疾疫情管理和监测, 探索消除疟疾的新模式。方法 方法 对2011年江苏省疟疾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处置, 同时利用集思宝 UniStrong G330 GIS数据采集器采集患者居住地的经纬度, 再利用数字地球系统 (Google Earth)Free 6.2及其图片管理软件, 建立疟疾病例预警点地标库和图片管理系统。结果 结果 2011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74例。其中本地感染间日疟13例, 国内外省输入性间日疟11例, 国外输入性间日疟20例, 国外输入性恶性疟309 例, 国外输入性三日疟7例, 国外输入性卵形疟14例。从Google Earth制图可以清晰地发现, 除输入性三日疟呈高度散发外, 其他疟疾病例都有一定的聚集性。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主要集中在泗洪县, 国内外省输入性间日疟主要集中在苏州市和无锡市, 国外输入性间日疟主要集中在南京市, 国外输入恶性疟主要集中在苏中地区, 国外输入性卵形疟主要集中在溧阳市。结论 结论 Google Earth应用于疟疾疫情管理操作简便快捷, 图文直观清晰, 能为卫生主管部门合理配置疟防资源、 消除疟疾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1)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和防止输入性疟疾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焦作市消除疟疾前(2010—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1年11月)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1年11月焦作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74例。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病例均以恶性疟为主,各虫种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34,P > 0.05),病例主要分布在武陟县、以20 ~ 59岁中青壮年男性为主,职业以境外务工的农民工、经商等为主,病例报告时间以每年6月和12月居多。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主要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但消除疟疾后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比例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89,P < 0.05)。消除疟疾后,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最长时长从27 d下降为18 d,中位时间从3 d缩短为2 d,3 d内确诊率由消除前的60.47%上升为消除后的83.87%([χ2] = 4.724,P < 0.05)。医疗机构疟疾确诊及报告比例上升([χ2] = 5.406,P < 0.05)。结论 2010—2021年焦作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为恶性疟病例,消除疟疾后患者就诊意识和医务人员诊治能力有所提高;今后仍需加强完善疟疾监测响应体系,谨防境外输入疟疾再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天津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血检指标与疟原虫感染度间的关系,为输入性恶性疟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天津市确诊的3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回顾性分析病例流行病学基本情况及临床表现,分析恶性疟病例血检指标与疟原虫感染度间的关联性。结果 3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中,31例(83.8%)血小板(PLT)、16例(43.2%)红细胞(RBC)、16例(43.2%)血红蛋白(Hb)降低,23例(62.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32例(86.5%)总胆红素(TBIL)、29例(78.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例(75.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3例(62.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输入性恶性疟病人PLT、Hb与恶性疟原虫感染程度呈负相关(Goodman?Kruskal γ = -0.568、-0.521,P均< 0.05),TBIL、NEUT%与恶性疟原虫感染度呈正相关(Goodman?Kruskal γ = 0.496、0.610,P均< 0.05),ALT、AST、GGT、RBC与恶性疟原虫感染度无统计学关联(Goodman?Kruskal γ = 0.370、0.497、0.314、-0.434,P均> 0.05)。结论 PLT、Hb、TBIL、NEUT%可作为输入性恶性疟早期辅助诊断指标, PLT与TBIL似可作为诊断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5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实验室诊断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按照《重庆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工作手册》操作规程,采用涂片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RDT)及巢式PCR对该市输入性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分型,并从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疟疾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重庆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31例,其中间日疟2例(6.45%)、恶性疟23例(74.19%)、卵形疟5例(16.13%)、三日疟1例(3.22%),5例卵形疟中3例经实验室诊断为卵形疟wallikeri亚型。30例(96.77%)输入自非洲,1例(3.33%)输入自东南亚;30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23~61岁,病例分布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从发病到初次就诊时间、从初次就诊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均为2 d,初次就诊单位多为县级单位,确诊单位多为省级单位。结论 重庆市2015年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未发现本地病例,仍保持消除疟疾状态,但仍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管理及病原学监测工作,并加强相关疟疾防治机构医务人员的防治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9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全省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28例,其中恶性疟176例(占77.2%)、间日疟12例、三日疟7例、卵形疟33例;男性222例(占97.4%),女性6例;以30~59岁为主(82.9%, 189/228);报告疟疾病例以境外务工人员为主(78.9%, 180/228)。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96.1%(219/228)的病例感染来源地为非洲。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市依次为郑州市(77例)、洛阳市(22例)、濮阳市(20例)、安阳市(19例)和许昌市(15例),合计报告的病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67.1%(153/228)。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1月和12月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多。发病至就诊平均间隔时间为1.6 d,其中发病后3 d内就诊202例(占88.6%);平均确诊时间为1.7 d,其中3 d内确诊为疟疾188例(占82.5%)。24 h内报告率为100%, 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98.7%(225/228),7 d内疫点调查处置率为93.4%(213/228)。结论2019年河南省报告的疟疾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加强境外输入性病例监测,谨防输入继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