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Gasdermin D(GSDMD)信号轴介导肝细胞焦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I 2 h组、IRI 6 h组、IRI 12 h组、甘草酸(GA)+Sham组和GA+IRI 12 h组(每组8只);将AML12细胞大致均匀地分为Sham组、IRI 12 h组、GA+Sham组和GA+IRI 12 h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IL-1β和IL-6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缺血病理学评分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HMGB1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和AML12细胞中HMGB1、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后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IL-1β、IL-6水平,以及小鼠肝组织中的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为P<0.05),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与Sham组比较,IRI后各组小鼠肝脏缺血病理学评分和肝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均为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RI后HMGB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多,且在2~12 h内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多。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在体内和在体外,与Sham组比较,IRI 12 h组HMGB1、Caspase-1和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IRI 12 h组比较,GA+IRI 12 h组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Caspase-1和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肝细胞可能通过释放HMGB1激活Caspase-1/GSDMD通路,从而触发肝细胞发生焦亡,导致肝脏IRI,而通过GA抑制HMGB1的胞外释放可减轻肝脏IRI。  相似文献   

2.
《腹部外科》2021,34(5)
目的探讨百里醌(TQ)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IRI模型,肝脏缺血再灌注前,实验大鼠进行百里醌给药预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酶活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实验设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I组,n=10)、百里醌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组(TQ+IRI组,各亚组n=10)。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TQ+IRI组ALT、AST较IRI组明显降低(P0.05)。IRI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肝脏组织中GPX、GSH、SOD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TQ+IRI组与IRI组比较,GPX、GSH、SOD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5)。百里醌预处理能下调肝脏IRI的Bax、裂解的胱天蛋白酶(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阻断肝细胞凋亡。结论百里醌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进而在肝脏IRI中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香素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70%肝脏IRI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瑞香素组(Dap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缺血再灌注+瑞香素组(IRI+Dap组),每组8只。Sham组和IRI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Dap组和IRI+Dap组小鼠肝脏缺血前1 h腹腔注射Dap(1.5 mg/kg)。IRI术后12 h处死小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转氨酶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取肝组织行苏木紫-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肝组织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表达,通过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肝组织NRF2/HO-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和IRI组小鼠相比,IRI+Dap组小鼠肝脏IRI 12 h后,血清中ALT、AST、TNFα、CCL2的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坏死面积显著减小,肝组织中CD11b、Ly6g阳性炎症细胞浸润属相显著减少,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降低、SOD、GSH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肝组织中Keap1表达显著降低、HO-1、p-NRF2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瑞香素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肝脏IRI后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瑞香素对肝脏IRI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Keap1-NRF2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4.
王励  汪根树 《器官移植》2015,(3):139-145,156
目的探讨β-arrestin-2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肝脏自噬的影响及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β-arrestin-2野生型(WT)及基因敲除(KO)小鼠制作肝脏IR模型(70%肝脏缺血90 min后恢复肝脏血流)。实验分为4组:即WT小鼠假手术组(WT+Sham组)、WT小鼠IR组(WT+IR组)、KO小鼠假手术组(KO+Sham组)、KO小鼠IR组(KO+IR组),每组各18只。再灌注6、12、24 h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标本。通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病理学分析判断肝脏损伤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关键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中的自噬体来分析判断肝脏自噬活动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血清ALT、AST显著升高(均为P0.01),KO+IR组较WT+IR组升高更明显(均为P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WT+Sham组和KO+Sham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肝细胞形态、肝小叶结构正常;KO+IR组和WT+IR组再灌注后6 h肝细胞轻、中度肿胀,肝窦稍扩张,12 h肝细胞重度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片状损伤区域明显,24 h肝索排列趋于规则;与WT+IR组比较,KO+IR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的损伤程度更严重和范围更大。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再灌注后6、12 h自噬关键蛋白LC3的表达呈上升趋势,24 h表达略有下降,其中KO+IR组的表达水平高于WT+IR组。肝组织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再灌注后各时间点IR组的自噬体数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1),KO+IR组的自噬体数量较WT+IR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β-arrestin-2可能通过抑制自噬来减轻小鼠肝脏IR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和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模型,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瑞芬太尼治疗组(R1组)、瑞芬太尼对照组(R2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和肝组织iNOS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10和IL-6水平,观察PaO_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ALT和AST活性及电镜下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Sham组比较,CLP组PaO_2显著降低,肺组织和肝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肺组织MPO活性、ALT和AST活性显著增强(P<0.01),肺组织IL-6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为649.74±90.47和501.06±57.67(P<0.01),肝组织IL-6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为341.05±28.73和267.50±41.82,R2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CLP组比较,R1组PaO_2明显增加,iNOS蛋白表达,IL-6和IL-10水平、MPO活性、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电镜显示肺组织和肝组织损伤程度较CLP组略减轻.结论 瑞芬太尼对脓毒症感染致急性肺损伤和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褪黑素(MEL)对肝移植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MEL对移植肝的作用。方法采用"磁环法"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原位肝移植组(OLT组)、原位肝移植+褪黑素处理组(OLT+MEL组),每组各8只。术后24 h,获取血清样本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GRP-78及CHOP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OLT组血清ALT、AST显著升高(均为P0.01),肝组织损伤严重,GRP-78及CHOP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加(均为P0.01)。与OLT组比较,OLT+MEL组大鼠ALT、AST水平明显降低(均为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GRP-78及CHO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褪黑素能降低移植肝ERS相关分子GRP-78及CHO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这可能是它减轻移植后肝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在大鼠肝脏缺血后处理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70%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缺血后处理+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组(Nec-1组)。取下腔静脉血检测ALT和AST的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Suzuki’s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RI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肝组织病理学表现明显改善,Suzuki’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IPO组及Ne c-1组TNF-α和RIP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IPO组RIP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PO组相比,Nec-1组RI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脏缺血后处理中有RIP3介导的程序性坏死的参与,缺血后处理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RIP3的表达从而减少程序性坏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剂量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只C57BL/6系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低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高剂量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PM组)、对照组(Sham组),每组5只。Sham组仅开腹、关腹;其余3组建立老年小鼠70%HIRI模型,缺血时间均为60 min;rpm组和RPM组分别在术前1 h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 mg/kg和5 mg/kg。再灌注12 h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Suzuki评分法进行病理学评分;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蛋白水平。结果小鼠肝组织HE染色示Sham组为正常肝组织;IRI组和rpm组肝细胞损伤严重,炎症细胞大量浸润;RPM组可见肝窦轻度淤血,炎症细胞轻度浸润。病理学评分示RPM组为5(4~6)分,均低于rpm组[7(5~8)分]及IRI组[8(7~10)分](Z=-2.554、-2.731,均为P0.05)。各组小鼠术后肝功能结果显示,RPM组AST[(691±207)U/L]显著低于IRI组[(2 032±575)U/L]、rpm组[(1 817±777)U/L](t=4.90、3.13,均为P0.05);RPM组ALT[(996±584)U/L]均显著低于IRI组[(2 992±992)U/L]、rpm组[(2 373±687)U/L](t=3.86、3.41,均为P0.05),而IRI组和rpm组的AST、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blot法显示RPM组肝组织LC3B-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IRI组、rpm组(均为P0.05)。结论高剂量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HIRI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HO-1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HO-1诱导剂钴原卟啉组(CoPP组,术前24h给予CoPP,5 mg/kg)及HO-1抑制剂锌原卟啉组(ZnPP组,术前24h给予ZnPP,20 mg/kg)。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于再灌注后2h收集标本。RT-PCR检测肝脏组织HO-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HO-1蛋白表达;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肝脏组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数量,HE染色评价肝脏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I组、CoPP组、ZnPP组大鼠组织HO-1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肥大细胞脱颗粒数量增多,肝脏细胞损伤加重。CoPP组与I/RI组相比,HO-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血清ALT、AST水平减低,肥大细胞脱颗粒数量减少,肝细胞损伤减轻。ZnPP组与I/RI组相比,HO-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肥大细胞脱颗粒数量增多、肝细胞损伤严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过表达能减轻肝脏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地塞米松组(DEM,5 mg/kg)和丙泊酚组(PPF,20 mg/kg),每组10只。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中叶肝蒂构建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6 h后,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评估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MDA含量和病理形态;并检测血清和和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m RNA表达。结果 IRI组ALT、AST和LDH水平分别为(395.12±35.81)U/L、(155.37±19.22)U/L和(776.32±59.27)U/L而PPF组血清中ALT、AST和LDH表达水平分别为(144.81±14.22)U/L、(55.13±6.71)U/L和(439.27±45.12)U/L,较IRI组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与IRI组相比,PPF组NF-κB、MDA、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CAT、GPx和SOD活性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丙泊酚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HIRI组(缺血再灌注组)、落新妇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4 h、8 h、16 h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光镜下观察肝细胞显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中IL-1、caspase-3、-8、-9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应用SPSS l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各组大鼠血清ALT、AST,肝组织中IL-1、caspase-3、-8、-9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IRI组ALT和AST水平升高,而药物组明显降低。光镜结果显示药物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剂量组IL-1、caspase-3、-8、-9蛋白的表达较HIRI组明显减轻。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也较HIRI组降低。结论落新妇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3、-8、-9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rhEPO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rh EPO组术前1小时通过尾静脉注射5 000 U/kg的rhEPO,然后建立大鼠70%肝脏IRI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生化仪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释放量;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qPCR测定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浓度。结果对照组有明显的肝组织损伤,血清中AST和ALT释放量均增加,而rhEPO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AST(U/L):582.0±52.5比245.0±31.7; ALT(U/L):388.0±39.6比166.0±24.3,均P <0.05]。蛋白检测发现rhEPO组p-p85和p-AKT的表达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qPCR提示rhEPO组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ELISA亦证实rhEPO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分泌低于对照组[TNF-α(pg/ml):425.0±31.2比227.0±19.7;IL-6(pg/ml):353.0±26.4比189.0±16.3;IL-1β(pg/ml):511.0±39.6比328.0±23.2,均P <0.05]。结论 rhEPO预处理能抑制大鼠肝脏IRI时炎性因子释放,保护肝组织,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的进一步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百里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C57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IRI组和百里醌(Thy)组(每组各10只)。术前1 h,Thy组给予百里醌(40 ml/kg)腹腔注射,Sham组和IRI组给予无水乙醇(40 ml/kg)腹腔注射。IRI组和Thy组建立小鼠肝IRI模型。再灌注4 h后收集血清和肝脏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予病理损伤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白细胞介素(IL)-6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MCP-1和IL-6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肝组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肝组织损伤严重,损伤评分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和血清中的TNF-α、MCP-1、IL-6和肝组织MDA、Wnt、β-catenin、p53的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0.001),而肝组织CAT、GPx与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均为P0.001)。与IRI组比较,Thy组肝组织损伤较轻,损伤评分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和血清中的TNF-α、MCP-1、IL-6和肝组织MDA、Wnt、β-catenin、p53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均为P0.05),而肝组织CAT、GPx与SOD活性均明显增高(均为P0.05)。结论百里醌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而减轻肝IRI,其作用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p5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青蒿琥酯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I组)、低剂量青蒿琥组(ART-L组)、高剂量青蒿琥酯组(ART-H组)和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组(INF39组),每组5只。分析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IL-1β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Scr和BUN水平升高,肾组织损伤较重,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升高,肾损伤分子(KIM)-1及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Gasdermin D(GSDMD)、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IRI组比较,ART-L组、ART-H组和INF39组Scr和BUN水平均下降,肾组织损伤均较轻,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均降低,KIM-1、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诱导的细胞焦亡,减少肾IRI后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肾IR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传导通路影响.方法 制作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雌激素组(I/R+ E2 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1、3、6h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抑制蛋白(IκB-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再灌注后I/R组在各时相血清ALT、AST均显著高于I/R +E2组,并于6h达到峰值(P<0.05).与I/R+E2组和Sham比较,I/R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IκB-α表达降低,而NF-κB表达增高(P<0.05);ICAM-1 和MDA的结果变化和NF-κB表达水平变化类似,SOD呈相反变化.在光镜下观察,I/R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窦淤血,肝细胞水肿变性,肝细胞片状坏死,在Sham组和I/R +E2组上述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雌激素对肝切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影响NF-κB/IκB传导通路、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β抑制剂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的影响并检测巨噬细胞亚型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RIRI组、PKCβ抑制剂+RIRI组(Inhibitor+RIRI组),每组6只。术后24 h取血清、左肾组织标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病理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CD68、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CD20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IRI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5),Inhibitor+RIRI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明显低于RIRI组(均为P0.05)。Sham组肾脏无明显损伤,RIRI组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结构损伤明显,Inhibitor+RIRI组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结构损伤轻于RIRI组。RIRI组大鼠肾组织中CD68、iNOS及CD206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0.05);Inhibitor+RIRI组CD68、iNOS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RIRI组(均为P0.05);Inhibitor+RIRI组CD206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RIRI组(P0.05)。结论 PKCβ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RIRI,这可能与PKCβ抑制剂改善缺血肾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Kupffer cell封闭剂对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左肝叶建立肝脏切除模型60只健康SPF雄性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缺血再灌注组(B),缺血再灌注+肝叶切除+生理盐水组(C)和缺血再灌注+肝叶切除+三氯化钆组(D).术前1d和2d,向D组注射氯化钆(浓度为0.25%,10 ml/kg),C组注射同等浓度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天处死.检测血中丙胺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病理学检查各组术后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提取肝组织中RNA,应用RT-PCR法检测ET-1,eNOs,iNOs及HO-1mRNA的表达.结果 A组肝细胞无明显异常,C组肝细胞炎症和坏死的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D组.B,C,D组大鼠血清中ALT,AST.ET-1的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NO的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肝组织中织ET-1、eNOS、iNOS及HO-1 mRNA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C组大鼠血清中ALT,AST.ET-1的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D组(* *P<0.05,Δ*P<0.05),NO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0.05,Δ*P<0.05)且肝组织中织ET-1、eNOS、iNOS及HO-1 mRNA表达水平较其B组显著升高(* *P<0.05),其中iNOS及HO-1 mRNA表达水平较D组显著升高(Δ*P<0.05).结论 术前注射氯化钆能够显著改善肝叶切除术后微循环障碍,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丙酚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Ⅰ组)仅开腹;缺血再灌注组(11组)肝脏缺血1 h再灌注4 h;缺血后处理组(Ⅲ组)肝脏缺血1 h后,再灌注10 8,缺血10 8,重复6次进行缺血后处理;异丙酚后处理组(Ⅳ组)肝脏缺血1 h后经尾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随后静脉输注异丙酚40 mg·kg~(-1)·h~(-1) h;异丙酚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V组)肝脏缺血1 h后进行异丙酚后处理及缺血后处理.于再灌注4 h时测定血清ALT活性、肝组织MDA含量、SOD活性、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Ⅴ组血清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Ⅲ组-Ⅴ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Ⅱ组、Ⅲ组及Ⅴ组肝组织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Ⅴ组血清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升高,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Ⅲ组比较,Ⅳ组血清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或0.01).Ⅲ组-Ⅴ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Ⅱ组明显减轻.结论 异丙酚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异丙酚后处理单独应用时效果相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肝缺血组(肝缺血30 min+再灌注0h),再灌注6h组(肝缺血30 min+再灌注6h)和再灌注12h组(肝缺血30 min+再灌注12h).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凋亡情况及GRP78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肝缺血后出现明显的肝组织损伤,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损伤加重,表现为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明显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肝细胞凋亡率增加,各组间计量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肝组织GRP78 mRNA变化趋势与上述指标一致,缺血后表达明显上调,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中GRP78表达上调,但其具体作用还有待于探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藻糖是否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数字随机分为无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海藻糖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90 min后于再灌注的0h和6h,收集血液和肝组织,通过分离血清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炎症因子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AML12小鼠肝细胞系构建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细胞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给予的海藻糖浓度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无海藻糖,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cl-2蛋白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内动物实验显示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再灌注组ALT、AST及TNF-α、IL-1β和IL-2等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且肝组织发生坏死;而在给予海藻糖处理后,ALT、AST、TNF-α、IL-1β和IL-2等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且肝组织坏死面积也减少(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水平下降;且实验组活化的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水平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升高。结论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炎症发生和抑制Caspase-3的活化并促进Bcl-2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