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傅峻  李忠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20-4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平均病程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卒中重症监护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卒中重症监护单元,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S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GOS良好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植物生存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 (P <0.05).结论 卒中重症监护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与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4周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心理干预2周以及4周后,HAMD评分以及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18&;#177;2.86)比(24.57&;#177;3.47)分(P&;lt;0.01);(14.35&;#177;3.12)比(21.07&;#177;2.5)分(P&;lt;0.01);(14.98&;#177;7.39)比(19.69&;#177;6.42)分(P&;lt;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后的疾病认知情况、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病情知晓率、健康知识掌握、早期康复训练认知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预后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准护理能够满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对康复训练的认知,促进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蒋亚斌  朱宁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56-1957
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新药物及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用于脑卒中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其致残率和复发率仍居高不下。灾其原因,是因为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电子冰帽颅脑降温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子冰帽颅脑降温仪,控温于34℃,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40例,2周疗程。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Barthel指数、Rank in评分和Fugal—Meyer评分。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ESS评分和Rankin评分显改善;患肢Barthel指数和Fugal—Meyer评分均显提高(P均<0.01)。结论 亚低温疗法具有显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入院先后分成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Fugl-Meyer、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4周及8周时进行评定。结果入院4周及8周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1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3月1日~8月1日收治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研究组总遵医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CSS、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康复干预脑卒中抑郁患者不同阶段的神经功能恢复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神经功能康复不同阶段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A)、运动功能测定(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BI),对12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脑卒中伴有中重度PSD患者在临床治疗、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3个月及6个月后,HAMD,NFA,FMA,和BI各项测评指标分别为20.78~14.23分,16.80~13.82分.34.63~38.40分,38.56~38.25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非抑郁患者和轻度抑郁患者(t=2.002~10.336,P&;lt;0.05,0.01)。结论:脑卒中患者伴有PSD,对神经功能康复不同阶段均有较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罹患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优化溶栓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平和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生命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生命质量、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因其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广泛使用,通过规范系统的实施后可达到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睡眠质量、生命质量、护理质量的效果,且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0例急性脑卒中汉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进行语言康复训练1个月,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语言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自入院第2日,护士对其进行为期28 d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第30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FMA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准护理。护理开展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缺损评分(NIHSS)及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5.54±3.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4±7.33)分(P0.05);观察组ADL评分为(61.56±18.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6±21.56)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疾病复发率为6.67%,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23.33%(P0.05)。结论精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7.
亢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29-1329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42例,患病率49.4%,出院时为29例(24.1%),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有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患者。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结束后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和主观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的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主观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中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而且也能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结束后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和主观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的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主观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中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而且也能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进行抗抑郁治疗。方法: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每天口服赛乐特20 mg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生活满意指数A(LSIA)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抑郁评分,观察组(55.3±13.3)与治疗前(70.6±14.2)及对照组(63.8±13.9)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LSIA评分,治疗后2组均有提高,观察组更显著(P<0.01)。结论: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