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实施PICC置管前全面评估,确保置管安全,减少并发症。方法基于近年来PICC置管前评估大量循证研究,设计置管前评估流程图,该流程图分为3个阶段,按照"患者是否适合使用PICC、哪侧上肢适合留置PICC、上肢的哪条静脉适合穿刺PICC以及穿刺时的注意事项"的顺序分6个步骤,在临床应用于82例患者的PICC置管前评估。结果经评估,82例患者中不适合置入PICC的患者有10例;在适合置入PICC的72例患者中,双侧上肢风险评估未见异常者有55例,均选择非主利手上肢置入PICC;高风险者17例,选择健侧上肢置入PICC 14例,选择患侧上肢置入PICC 2例,改选输液港置入1例。穿刺中、置管后未出现因评估不全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前评估流程图可以指引PICC护士实施全面、正确评估,具有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及时给出指导、缩短评估时间等优点,有利于客观评价PICC适应证、禁忌证及风险因素,便于确认PICC穿刺侧肢体及静脉。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46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对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及置管的临床效果.本组插管成功率为97.26%,留置时间15~126 d,平均置管时间为76.5 d.认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痛苦.其中,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能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对70例置管患者在置管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患者置管前存在的问题有:担心影响平时的工作及生活和美观(占85%),担心日后维护问题(占51%),担心费用过高(占50%),害怕穿刺失败引起生命危险(占36%),害怕穿刺疼痛(占14%),化疗药物外渗知识缺乏(占13%).针对存在的问题,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置管前护理会诊对早产儿PICC置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PICC置管患儿2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PICC置管会诊前),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月住院PICC置管患儿2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ICC置管会诊后)。比较两组患儿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以及置管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置管前护理会诊能有效提高小儿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包括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痛苦.对35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静脉输入化疗药.应用PICC35例,其中有1例于置管后1d自行拔管后,未再置管,其余34例顺利完成了化疗.认为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较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诊疗的PICC置管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 SCL-9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SCL-90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定期回院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流程图居家自我护理,每周五通过电话随访、上门回访等方式了解患者PICC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穿刺后皮肤护理、PICC置管后洗澡方法、外露管护理、敷贴更换方法、PICC堵管原因、PICC置管并发症、PICC管滑脱原因、冲管及换药时间、手臂活动注意事项等知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穿刺点出血、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管腔出血、血肿、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流程图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置管护理知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导管化疗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9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进针角度、置管后1h行握拳松拳动作、督促患者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率为2.1%,对照组静脉炎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前认真评估进针角度和置管后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能降低感染率,PICC导管所致的静脉炎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老年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舒适度,将舒适护理运用到PICC置管维护过程中,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李群 《天津护理》2014,(2):107-108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肿瘤患者化疗常用的安全、方便的静脉治疗通路,避免了患者因长期外周静脉输液特别是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伤害;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1]。双乳癌术后的患者,由于乳腺癌患侧肢体属于PICC置管的相对禁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76例肿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行PICC置管,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获得循证支持,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使护士改变以往凭经验、直觉进行临床护理的习惯,养成经常查阅专业资料、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女性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女性PICC置管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感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经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女性PICC置管患者在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方面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女性PICC置管患者的悲观、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为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可以避免患者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科对化疗的肿瘤患者置管前后整个过程应用了循证护理的方法[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8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实施循证护理分为对照组325例和观察组4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减少PICC置管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为减少肿瘤病人化疗期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29例肿瘤病人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无1例出现血肿、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1例穿刺失败病人因血液呈高凝状态,导丝不能送入导管内,未见置管而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总结护理经验: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严格无菌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等的关键。PICC置管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同时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其化疗期间实施PICC置管,观察组提供患者优质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2周后的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PICC置管穿刺点红肿、出血,导管渗液,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穿刺点红肿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期间PICC置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在肿瘤外科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流程图实施护理。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应用本院自行设计患者《PICC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PICC理论知识、敷贴更换知识、换药及冲管知识、洗澡时PICC保护方法、穿刺皮肤护理、PICC外露管护理、PICC堵管原因、PICC导管脱落注意事项、手臂活动方法等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管内导管感染、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管腔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图能有效提高肿瘤外科患者PICC置管知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PICC置管前评估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文献内容分析,为构建适合我国本土的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检索及现场获取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文献内容分析。结果:共纳入16份临床实践指南,析出23项PICC置管前评估相关内容,尚未发现仅针对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结论:现有指南虽可指导PICC置管前评估,但缺乏针对性,容易造成评估的简化、缺失,甚至错误。研究人员及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最佳证据,构建适合本土的PICC置管前评估临床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置管前心理评估及风险预判护理干预措施在肿瘤化疗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一科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按照PICC置管常规操作流程给予相应日常护理,观察组在PICC置管前实施心理评估和风险预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置管后4周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QOL量表评分无明显显著性差异,置管前观察组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置管后4周,观察组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前心理评估和及风险预判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置管前患者焦虑状态,确保置管过程顺利和置管后导管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患者化疗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