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418例急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预见分诊流程;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进行急诊分诊。比较两组分诊质量、患者等候时间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期望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候诊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急诊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就诊优先性、分诊准确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诊预检分诊采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预防候诊意外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诊护理体系中预检分诊系统的建设对脑中风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脑中风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急诊就诊模式诊治;2018年1~7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脑中风患者121例作为研究组,采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模式诊治。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诊治等待时间、偏瘫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偏瘫发生率较低,研究组患者的等待时间及诊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诊护理体系中预检分诊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大大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及诊治时间,改善脑中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智能化预警评分分诊平台在急诊预检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7月 1日―2016年 11月30日急诊就治患者500例为对照组,用既往的分诊方法急诊预检分诊,随机抽取2016年12月1日―2017年 5月 31日急诊就诊患者500例为观察组,运用智能化预警评分分诊平台工具进行急诊预检分级分诊,对2组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分诊后 12 h意外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急诊就诊患者分诊准确率、分诊后12 h意外情况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的预警评分分诊平台的实施,改善并优化了急诊预检工作,把护士时间还给病人,提高了分诊准确率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RAMS评分的病情分类评估法在儿童意外伤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62例意外伤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预检分诊法;将2020年2月1日~2021年3月1日收治的62例意外伤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RAMS评分的病情分类评估法。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分诊至就诊时间及家属就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分诊准确率及家属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Ⅱ级、Ⅲ级、Ⅳ级分诊至就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童意外伤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CRAMS评分的病情分类评估法,可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分诊至就诊等待时间,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就诊的急诊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科诊治预检模式;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儿500例为观察组,采用五级预检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与患儿家长对分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予以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的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患儿家长对分诊满意度,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董兰  胡娟娟 《上海护理》2020,20(12):58-60
目的:探讨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对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就诊的7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四级分诊模式,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3641例)和观察组(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364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候诊意外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死亡率及候诊意外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大幅改善(P<0.05)。结论: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过程后,分诊护士借助急诊预检快速分诊评估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正确分级分诊,缩短预检分诊护士的分诊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时璇  吴金霞  王敬艳  冯丽婵  何庆 《全科护理》2021,19(25):3547-3549
目的:探讨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在儿科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急诊患儿4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及使用成熟后)急诊患儿4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分诊登记时长、患儿家属对分诊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分诊准确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1.3%(P<0.01);观察组患儿分诊登记时长为(42.69±11.32)s,短于对照组的(95.87±67.22)s(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分诊护士服务态度、管理候诊秩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儿童预检分诊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儿童急诊分诊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儿童急诊分诊的质量和效率,在保证急诊患儿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分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CQI)模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配置2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预检分诊,观察组给予CQI模式门诊预检分诊。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分诊挂号时间及危重患者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依从性、候诊有序性、分诊正确性、就诊优先性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候诊环境、预检服务、等候时间、就诊次序、信息沟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QI模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中,可有效缩短患者耗时,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陈灵 《妇幼护理》2023,3(21):5164-5166
目的 分析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 SBAR 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7 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预检分诊患者 163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类和经验分类的方法。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急诊预检分诊患者 163 例作为观察 组,实施 SBAR 模式分诊法。比较两组的评估时间、分诊挂号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 评估、分诊挂号及急诊滞留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应用 SBAR 模型进行急诊预检和分诊,可缩短评估、挂号和等待时间,提高护士预检和分诊的准确性,提 高患者对预检分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的有效性.方法 按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上线前后来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3例.监测记录2组分诊分区准确率、就诊等候时间、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结果 观察组分诊分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就诊等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迅速准确地甄别急危重症患者,提高分诊分区准确率;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意外发生;增加急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使急诊预检分诊更为规范化、流程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改良式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胸科专科预检标准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心胸专科急诊分诊的校正MEWS系统,探讨其对于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9-12月急诊就诊患者8994例为对照组,2016年1-3月急诊就诊患者913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校正MEWS系统的评分结果进行预检及分区分级处置,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及分诊正确率、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应急处理率,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应急处理率、患者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校正MEWS评分系统便于急诊护士快速准确地分诊,同时可有效识别胸痛高危患者,提高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率,有助于急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规范、科学、适当、合理、及时的救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5环”急救生命链在急诊无名氏患者救治的应用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急诊救治的无名氏患者94例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5环”急救生命链方式进行救治;2015年1-12月采用急诊常规救治方式的无名氏患者8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无名氏患者在急诊救治的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医疗费用追缴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急诊救治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费用追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5环”急救生命链在急诊无名氏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规范了部门之间的交接,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提升了医院对欠费患者的费用管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行为决策系统模式在急诊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104例急诊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患者行为决策系统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结合极致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采用常规分流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1月1日采用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结合极致化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经皮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内科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急诊内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分级分诊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6月就诊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7~12月就诊的60例患儿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自行选择医生,实验组实行分级分诊模式后由患者选择医生。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按照急诊分级分诊模式开展分诊工作,能够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与护患关系,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标准化急诊预检系统的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标准化急诊预检系统对急诊预检进行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08年7-9月某院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系统进行预检;同法抽取2009年7-9月某院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标准化预检系统进行预检。以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急诊患者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其基本资料、需求内容以及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危重患者就诊等待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在候诊期间发生意外事件,而实验组无一例患者在候诊期间发生意外事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的急诊预检系统进行预检使危重患者等待救治时间缩短,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急诊患者满意度。该系统可在综合医院急诊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在急诊科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400例急诊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预检分诊,观察组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预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过度分诊率及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过度分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表示满意的有196例,对照组中40例患者认为分诊较慢、流程繁琐等原因,表示不满意,2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结合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优化急诊分诊流程,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和归纳,减少了分诊时间,保障护士的分诊效率,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急诊分诊标准化问诊流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5月就诊的精神科急诊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问诊流程;选择2019年3-5月就诊的精神科急诊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精神科急诊分诊标准化问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镇静药物使用次数、急诊期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镇静药物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期间自伤、伤害医护人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急诊分诊标准化问诊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降低镇静药物使用次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