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名护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57名,对照组58名。观察组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比较2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高。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自学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中毒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3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满意度,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可应用于临床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入科实习的6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评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满意度评分以及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医学知识、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操作、师生互动、学习负担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分析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护理综合素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方法可增强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改善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对微信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与标准化患者(SP)相结合教学方法在危重症学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危重症学科开展实习的80名护生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模式授课,观察组护生采用PBL与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授课,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技术操作成绩及护理查房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BL与SP相结合护理带教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生专科知识水平及危重症护理能力及积极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途径教学在中医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名,观察组采用多途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操作及综合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调查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途径教学能提高护生的理论和实操能力,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护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中医护士临床实践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PBL结合角色扮演法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出科理论考试及操作技能考核,并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后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文关怀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增强护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辉琴  吴晓英 《当代护士》2016,(11):164-166
目的探讨PBL结合护生主导式教学法在供应室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任意一组高护班护生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抽取另外一组高护班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前,采用自制试卷及自设问卷的调查方式匿名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两组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反馈意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结合护生主导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护生团队协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理论知识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5名护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57名,对照组58名。观察组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比较2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高。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自学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社区见习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校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抽取2个班共计112名护生为观察组,2个班共计116名护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理论学习之后,两组护生全部安排到不同社区进行社区见习,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观察大多数护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自学能力(82.14%),增强学习兴趣(83.04%),并能增加对社区护理的成就感(75.89%),希望以后能继续开展此类教学改革(77.68%)。社区见习后回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和保健指导能力4个方面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翻转课堂结合社区见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和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同感,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并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接受和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生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级40名护理本科生(对照组)和2017级40例护理本科生(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采用《护理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表》调查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并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操作技能、专业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护理程序运用等综合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内容实用性、学习兴趣、熟练操作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且学生教学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在护生急救演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的15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的15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应用于护生急救演练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生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儿科实习的201名本科护生根据实习批次及护生意愿分为对照组100名和观察组101名,对照组3人因中途转院实习或请病假而退出,最终97名完成,观察组2人因中途转院实习或请病假而退出,最终99名完成;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开展体验式案例教学法,整个操作过程以护生为中心,结合临床案例让护生自主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操作中问题,每批次护生在儿科实习4周,每周进行2次3学时的体验式案例教学;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操作中存在问题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1),对临床实践结合、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思维能力、自信心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护理人文关怀行动力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儿科护生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可提升儿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加强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法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以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实践教学为例,随机抽取2011级护理本科班护生116名,分为对照组56人和观察组6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护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满意度等进行调查,通过理论考核考察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护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满意度及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务驱动法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教学中以增设检验专业课程为例的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护理系2015级530名护生(三年制)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接受跨学科课程教学,同时以接受常规护理教学的200名2014级护生为对照组,从2015级530名护生中随机抽取200名作为观察组。跨学科课程结束后借助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量表)评估观察组护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分别于学期初和学期末评估观察组护生作为团队成员的自我感知和长期状态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检验知识的理解度,同时由实习带教老师分别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结果]观察组DREEM量表评估总分为(158.26±29.75)分,经一学期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学习后护生TSS/LTCMS评分以及理论考卷结果较学期初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护理教学过程中以增设检验专业课程为例的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生作为团队成员的自我效能感和管理长期状态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护生检验知识掌握度和护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丽珍  赖雪云  郑秋梅 《当代护士》2021,28(11):167-169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手术室护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3月本科及专科护生196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带教,比较两组技能、理论考核、教学满意度评价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元化教学模式满意度(提高动手能力、思维应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团队协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生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带教,不仅提高护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且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护生动手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增进团队合作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等,整体提高手术室临床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7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编号对其进行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提升、考试成绩及满意度。结果:经调查,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团队意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生的案例分析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见习教学中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可提升护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护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可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邵晓  陈晓春  袁婷  钱佳  耿艳  郑燕   《护理与康复》2021,20(7):80-84
目的 观察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在护生急救演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的15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的15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及个性化考核设计应用于护生急救演练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S)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效果及提高护生学习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消化内科15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名)给予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76名)采取CBS进行教学。对比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学习能力各项得分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期结束后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均较对照组高,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较对照组高,自主学习、有计划性、掌握策略、理论联系实践、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分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CBS,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有助于增强护生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新疆少数民族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个班60名护生为观察组,另1个班60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认为PBL教学模式使他们查阅、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提高,使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及掌握。[结论]在新疆少数民族护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手术室实习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实验组(PBL教学模式,n=40)及对照组(LBL教学模式,n=40),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基本操作、课堂参与分及总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习护生对双轨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PBL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提升了护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