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功能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总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总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取2016年4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观察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完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I、FMA及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页教育菜单模式下的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1月1日我院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页教育菜单模式下的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ARS-Ⅱ)]、疾病知识认知度、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认知度、ACT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AHSMARS-Ⅱ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页教育菜单模式下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利于缓解病情,提升对护理服务认可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62例心肌梗死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IKAP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干预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冠心病相关自我管理量表(CSMS)]、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LVEF、LVESVI、LVEDVI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SM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CSMS中不良嗜好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疾病知识获得管理、情绪认知管理、一般生活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PLPⅡ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健康信念、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队资源管理。比较两组健康信念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健康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易感性、严重性、益处、障碍、健康动力、自我效能、总分健康信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锻炼、营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GQOLI-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提升患者健康信念、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及平衡功能的改善。方法: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康复技术治疗,试验1组30例,头针针刺同时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试验2组30例,采用头针治疗后PNF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评估下肢抗痉挛疗效,Berg评分评估平衡能力,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评估生存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1组下肢在MAS评分、Berg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或试验2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1组在SS-QOL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或试验2组(P0.05)。结论:头针同时结合PNF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痉挛期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和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EAQ)]、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心理弹性[采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变化,分析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效果[采用10 m步行时间(10MWT)、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EAQ、GSES、SS-QOL、CD-RISC、MCMQ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10 MW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而BBS、MBI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弹性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并优化其康复效果,对患者预后回归正常生活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配合家属参与护理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3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68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配合家属参与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灵性健康[采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FACIT-Sp-12)]、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和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BORTC-QLQ-30)]。结果:干预后,研究组MMAS-8、FACIT-Sp-12、HHI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BORTC-QLQ-30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配合家属参与护理的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灵性健康和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106例肥胖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小程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身体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遵医行为、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BMI、腰围、HPLP、SAS、SDS评分及生活方式转变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研究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身体指标及心理状态,并帮助其改变生活方式,从而提升遵医行为及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师主导格林健康教育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1年6月1日收治的119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师主导格林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8 d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及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结果:干预28 d,两组HPLP、MMAS-8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28 d,观察组HbA1c、FBG、DBP、SBP、LDL-C、TG控制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师主导格林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能力,对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控制疾病复发相关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希望水平[采用Hea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自尊状况[采用中文版状态自尊量表(SSES)]、体相障碍[采用鲁龙光等编制的体相障碍自评量表(SSBI)]、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UW-QOL)]。结果:干预后,两组HH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SB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评分、S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UW-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的UW-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提高口腔癌患者希望水平及自尊水平,降低患者体相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比较两组知信行水平[采用自制脑卒中知识问卷、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CD-6)和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SSMBS)]、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ADL、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P<0.01),且研究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ADL、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阶段-交谈方式对应式心理引导在老年脑卒中应用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降低患者心理症状干扰,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诊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及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SSEQ中活动功能、自我管理及总分,WHOQOL-BRIEF中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11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疼痛情况[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上肢功能[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调查表(DASH)的A部分],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s-CRP、NE、Cor、E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NRS、DASH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上肢骨折患者中,可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1月1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3月1日~11月1日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比较两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住院时间、恢复自理能力时间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21版项(BDI-21)]、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残疾程度和社会功能[采用Rankin修订量表(mRS)]。结果:研究组疾病知识了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BAI、BDI-21、NIHSS、ADL、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恢复自理能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健康管理师结合全流程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提高其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减轻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应对方式,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220例PCI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脏康复模式,观察组进行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康复锻炼[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Q)]、心功能[采用心功能分级(NYHA)]、预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再入院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MMAS-8、E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YHA分级、S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6个月,观察组MACE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能够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诊治的结核病患者100例,按初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Morisky评分、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用药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Morisky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各维度评分及疾病知识知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延续性教育模式应用于结核病患者中,可增加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提高其自护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APA理论下的自我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APA理论下的自我容量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1),LVEDVI、LVESVI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求医行为、症状自我管理、遵医行为及疾病信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APA理论下的自我容量管理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健康行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理疗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CI)康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心境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封市第二中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CI康复期患者93例,按康复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干预组(46例)、联合干预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理疗联合心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中国卒中量表(CSS)]、运动功能[运动功能量表(MA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心境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生活质量[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康复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6个月后,联合干预组CSS评分、负性心境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MAS评分、MOCA评分、正性心境评分、SS-QOL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联合干预组康复治疗依从性(97.87%)高于常规干预组(82.61%),P<0.05。结论 中医康复理疗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CI康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调节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