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蒋颖 《护理研究》2011,25(31):2855-2856
[目的]调查实习前不同学历护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即将实习的510名护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大专及本科学历护生SAS评分44.46分±5.41分,中专护生SAS评分46.79分±7.80分,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大专及本科护生SDS评分0.44±0.09,中专护生SDS评分0.50±0.09,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结论]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较大专及本科护生严重。应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特点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蒋颖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55-2856
[目的]调查实习前不同学历护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即将实习的510名护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失专及本科学历护生SAS评分44;46分±5.41分,中专护生8AS评分46.79分±7.80分,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大专及本科护生SDS评分0.44±0;09,中专护生SDS评分0.50±0.09,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结论]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较大专及本科护生严重。应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特点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及教学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3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AS标准分>50分23例(9.74%),SDS>51分38例(16.1%);SAS与SSRS主观因子分呈负相关,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与SSRS总分、利用度因子分均正相关。结论 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学校和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护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及教学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3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AS标准分>50分23例(9.74%),SDS>51分38例(16.1%);SAS与SSRS主观因子分呈负相关,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与SSRS总分、利用度因子分均正相关。结论 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学校和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护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及产生原因.方法: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实习期间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产生的因素对在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实习的40名本科护生进行凋查. 结果:所调查的本科护生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12.8%和38.5%.结论:医源性伤害、护理操作技术、就业因素等问题是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主要焦虑与抑郁症状原因,教学医院和学校应针对其症状和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护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55名精神专科医院实习护生,并观察护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状况相关性。结果:实习护生主观幸福感评分为(67.82±6.51)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中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得分与专科实习护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SDS和SAS总标准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其中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实习护生总体幸福感与SDS、SAS总标准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1=-0.521,P<0.05;r2=-0.576,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对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5名神经内科实习护生进行焦虑与抑郁状况调查。[结果]神经内科实习护生焦虑发生率为39.0%,抑郁发生率为32.4%,同时有焦虑与抑郁为16.2%;以人际关系、实习环境改变、生活护理等因素影响为主。[结论]护生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焦虑与抑郁负性情绪较为突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护理专业实践环境现状及其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唐山市7所三级医院2 15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PES总分为(84.05±6.89)分,总均分为(2.52±0.35)分,SAS评分为(40.20±13.74)分,SDS评分为(44.34±10.37)分;PE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护士SAS、SD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焦虑、抑郁水平关系密切,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武汉市社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创伤后心理危机现状。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6名医学隔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名医学隔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隔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心理紧张和焦虑情绪,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以236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对护生的人格特征和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1.实习护生SAS、SDS总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提示实习护生在实习前期心理压力较大;2.实习护生SAS总分与主观社会支持因子分呈负相关,即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越高,焦虑情绪就越少;3.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均与SSRS总分及利用度因子分呈正相关,提示实习护生在分界值以内的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越多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的状况,并了解疫情中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分析其相关性。结果90名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韧性总分为(87.178±16.639)分,坚韧性、自强性、乐观性三个维度得分为(44.022±9.236)分、(29.800±5.773)分和(13.356±3.014)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5.333±10.539)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51.956±11.777)分,未达到焦虑、抑郁水平,但略高于全国常模,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生在实习前期的心理变化情况,探讨岗前培训新模式对护生实习前期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来自13所护理学院的71名大专、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学校、学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人,对照组35人。岗前培训前后分别对护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心理适应性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生岗前培训前后SAS、SDS和心理适应性量表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科实习4周后的问卷调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岗前培训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缓解了护生实习前期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护生的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宇兰  邹婉婧张巍 《现代护理》2007,13(31):3038-3039
目的 研究临床与护理2个专业的本科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调查问卷,对245例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此次调查的医学生抑郁发生率为38.78%,临床组抑郁评分平均值(0.47±0.10)分,护理组平均值(0.46±0.08)分;焦虑发生率为14.7%,临床组焦虑评分平均值(39.97±10.70)分,护理组平均值(40.14±8.76)分.2组抑郁、焦虑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理社会因素中,就业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状况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 此次调查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护理专业与临床专业同样面临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及产生原因.方法: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实习期间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产生的因素对在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实习的40名本科护生进行凋查. 结果:所调查的本科护生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12.8%和38.5%.结论:医源性伤害、护理操作技术、就业因素等问题是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主要焦虑与抑郁症状原因,教学医院和学校应针对其症状和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 目的:调查中职实习护生焦虑及抑郁发生状况,并评价音乐疗法对缓解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音乐疗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61名护生进行2次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的评定,对比实习前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状况。结果:实习前护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是41.0%、47.5%。坚持音乐疗法的护生在干预前后焦虑自评分分别为38.63±6.90、25.78±4.81,出现明显差异(p<0.001);坚持音乐疗法的护生在干预前后抑郁自评分分别为40.07±6.92、25.48±5.92,也有明显差异(p<0.001);而不能配合干预措施的护生在实习前后焦虑、抑郁状况无差异。结论:音乐疗法对缓解中职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有效,并与护生对音乐疗法的依从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ICU实习护生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01名ICU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1)。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带教培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参与正念减压训练。使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护生的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的CPSS、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CPSS、SAS、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CPSS、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ICU实习护生的知觉压力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实习护生在ICU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其症状.方法 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3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后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干预前SAS评分为(43.04±7.45)分、SDS评分为(45.37±5.60)分,干预后SAS评分为(34.16±3.48)分、SDS评分为(38.06±6.00)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对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可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何见平 《全科护理》2016,(8):849-850
[目的]分析90后高职护生实习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对实习初期的16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90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常模,且实习医院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实习所在城市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结论]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心理健康状况比大学生常模差,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作为护理教育者此期更应多关注护生的实习生活,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护理专业本科生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本科医学院校护理学院抽取15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为评价工具,调查其焦虑抑郁状况的发生情况以及睡眠质量。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的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6.11%和20.13%,SAS、SDS总分分别为(41.32±7.94)和(44.70±9.94)分,评分显著升高,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AIS总分为(9.78±4.77)分,其中89.9%的学生存在睡眠问题,80.5%的学生存在失眠状况;相关分析表明,SAS、SDS总分与AI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需要调控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查找原因,增加体育锻炼,消除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以促进护理专业本科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道护理路径结合心理疏导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道护理路径结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频率(RR)、医学应对调查问卷(MCM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肺部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路径结合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生理指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变应对方式,提高睡眠质量,修复损伤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