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在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全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 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有选择性地对62例胸部肿瘤患者施行胸科手术.其中行肺楔形切除术7例,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6例,胸腺瘤摘除术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9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侧剖胸经膈肌裂孔"骨骼化"食管癌根治手术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右侧剖胸一或二切口,应用"电凝锐性解剖"将食管周围组织(包括局部区域淋巴结和结缔组织)连同食管整块切除,使食管周围不能切除的解部结构"骨骼化",经膈肌裂孔游离胃,使用吻合器作食管胃胸顶或颈部吻合.结果 共有26例胸中上段食管癌采用本项技术完成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7.7%).结论 该术式切口少,保留膈肌的完整性,既达到减创的目的 ,同时应用"电凝锐性解剖",强调食管周围不能切除的解剖结构的"骨骼化",遵循无瘤原则,以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有选择性地对胸部肿瘤患者施行胸科手术.其中,行肺楔形切除术7例,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6例,胸腺瘤摘除术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9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背景]总结微创小切口在胸部锐器伤急诊剖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经验.[病例报告]对59例胸部锐器伤患者施行了急诊微创小切口剖胸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肋间动脉断裂者为21例,伴肺裂伤为12例,膈肌裂伤为6例,心脏损伤为9例,肝破裂为11例,胃破裂为1例.剖胸手术切口长度为6~12 cm.术后全组未发生死亡病例,除4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于术后第7~10日康复出院.[讨论]微创小切口剖胸手术用于胸部锐器伤的急诊剖胸手术,可减少手术所带来的2次损伤,达到微创的目的,但选用前应掌握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6.
不依赖胸腔镜辅助的小切口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维深  刘艳  罗学平  洪强  莫春生 《河北医学》2011,(11):1437-1440
目的:探讨不依赖胸腔镜辅助的小切口微创手术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不依赖电视胸腔镜下,将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口缩短至10-15cm,使用长柄手术器械操作,必要时加单手入胸辅助的方法根治性治疗食管、贲门癌35例(研究组)。其中贲门癌7例,胸上段食管癌3例,胸中段食管癌19例,胸下段食管癌6例。选取同期行常规切口30-40cm开胸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全部未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暴露效果。术后全组无手术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稍长,手术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减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减少,有统计学差异,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不依赖胸腔镜辅助的开胸小切口能使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得到更多获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开始对传统剖胸切口进行改进,采用以腋下竖直小切口为主的微创开胸法共完成各类剖胸手术7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5—72岁。其中食管癌38例(中、上段34例,下段4例),贲门癌9例,肺癌13例,自发性气胸10例,纵隔肿瘤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胸外伤3例。全组均行腋下竖直小切口完成手术,仅食管中,上段癌34例辅以颈部切口完成食管胃吻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手术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67例经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的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67例均手术切除,手术时间为160~300min,术中失血量为150~550ml,平均清扫淋巴结18枚,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占23.9%。其中心律失常7例,表现为心房纤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肺炎、肺不张9例,胸腔积液2例,胸胃排空障碍2例,均经内科治疗治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左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胸肌改良后外侧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2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剖胸手术时,采用保留胸肌的改良胸后外侧切口,于第4、第5或第6肋间径路完成手术。结果采用此切口避免切除或切断肋骨;避免大片胸壁肌肉切断;明显减轻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减少出血和输血;大大缩短开关胸时间。结论保留胸肌改良后外侧切口行普胸外科手术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可以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10例食管下段癌患者施行了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手术.经3个戳卡孔,及胸部1个8~10 cm小切口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游离胸段食管,打开膈肌游离胃,切除食管,用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左胸内吻合,并用缝合切割器制作管状胃.结果 全组患者无中转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保守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8~15 d出院.随访1~44个月,患者全部生存,肿瘤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具可行性,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3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326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间手术治疗326例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32例、胸中段213例、胸下段8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79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术5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56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3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33例。结果:手术病死率为1.23%(4/326),术后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提倡食管次全切除加彻底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改进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创伤,探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保留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的胸部小切口(切口平均长度12.5cm)及胸骨下段小切口(切口长度7cm),对203例胸心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肺癌根治、纵隔肿瘤摘除、脓胸清创、血胸止血清创及纤维板剥离、动脉导管结扎、食管良性疾病等常见胸心外科手术,胸部小切口组与同期传统标准开胸切口手术组203例,作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药应用、术后输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做比较。结果:203例病人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切口小,出血少,输血少,术后恢复快(P<0.001)。结论:由于手术切口小,不切断胸壁肌肉,年轻病人不切除肋骨,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美观;术后术侧上肢活动及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326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间手术治疗326例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32例、胸中段213例、胸下段8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79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术5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56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3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33例。结果手术病死率为1.23%(4/326),术后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提倡食管次全切除加彻底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剖胸术后改良关胸方法的远期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改良与传统关闭胸腔方法在剖胸手术后对手术侧胸部及上腹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分析2000年5月~2002年8月剖胸手术病例92例,应用改良方法关闭胸腔,下位肋骨上钻孔与上位肋骨缝合,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此方法关闭胸腔无手术侧胸部及上腹部明显疼痛感.主要缺点是少数病例术后渗出多.结论用该方法关闭胸腔术后远期效果好,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的术式及其优势。方法分析于20042008年经腹切开膈肌脚入路贲门癌根治术50例患者。所有患者食道侵犯均小于2 cm,且影像学检查无重要脏器转移。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无切缘阳性病例,术中中转手术1例改胸腹联合。吻合口瘘1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并发血气胸2例,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14 d,全部随访,一年生存率88%,二年生存率54%,三年生存率48%。与该院同期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相比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腹贲门癌根治术可避免开胸并发症,切开膈肌脚扩大了后下纵隔视野,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特别是对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肺癌手术的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农垦三亚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切口分为前外侧切口(A)组与后外侧切口(B)组,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病人平均开胸时间(12.1±3.8)min,平均关胸时问(19.5±2.2)min,分剐较B组缩短约8min和7min(P〈0.05);A组病人术后病人疼痛VAS评分5.5±3.1,明显低于B组病人(P〈0.05);A组病人术侧肩关节乃至上肢活动基本不受影响,B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阻明显。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伤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胸部前外侧切口在常规的肺癌手术中较传统的后外侧切口优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方式,是微创手术概念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膈神经阻滞用于治疗胸外科术后同侧肩膀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择期行后外侧开胸手术患者63例(肺部手术35例,食管手术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2)。均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组于关胸前予0.25%罗哌卡因10 mL膈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不同时点(拔管后即刻、拔管后0.5、1、2、3、4 h)两组患者同侧肩膀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随访血气,了解有无CO2潴留。结果 60例患者完成本实验(对照组31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有22例发生同侧肩膀痛,占71.0%(22/31);治疗组有5例发生同侧肩膀痛,占17.2%(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患者观察期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 score,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罗哌卡因膈神经阻滞是治疗胸外科术后同侧肩膀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阻滞效果与手术方式无关。疼痛发生可能与手术操作、胸腔引流管对胸膜、心包、膈肌的伤害性刺激经膈神经传导,牵涉到同侧肩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右胸、腹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术式的应用.方法 经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胸顶食管胃底端侧吻合手术34例,其中胸上段8例,胸中段癌22例,胸下段癌4例;均用吻合器在胸腔内吻合,其中8例在超胸顶吻合.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100%,其中根治性切除30例,姑息性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及其他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19.
魏长江 《中外医疗》2016,(28):101-103
目的:探讨右侧开胸食管癌手术中对侧胸膜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胸中段食管癌右侧开胸两切口手术修补和不修补患者病历资料各23例(修补组和未修补组),修补组采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进行胸膜修补,未修补组行常规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补组中1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中胸腔积液3例,胸胃排空障碍3例,1例胸胃纵隔疝,发生率为3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P﹤0.05)。结论对右侧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胸膜修补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