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CD4^+CD28ˉT淋巴细胞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探索纯化该T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 运用常规密度梯度法分离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CD4、CD28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选。结果 Grave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4^+CD28ˉ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双标记对CD4^+CD28ˉT淋巴细胞进行快速无菌分选是可行的。结论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ˉT淋巴细胞的检测和分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s)数量并对其进行免疫抑制功能分析,探讨Tregs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不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3、CD4、CD25单克隆抗体标记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Tregs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用CD4细胞阴性选择磁珠分离CD4细胞,用抗CD25的磁珠分选CD25^+Tregs和CD25-Tregs的效应性T细胞(T responder cells,Treps),用体外细胞培养和3H-thymidine掺入法测定Tregs细胞对Treps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36例Graves病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Tregs细胞分别为(6.96±1.98)%及(8.22±2.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Graves病患者的Tregs细胞可以抑制自身Treps细胞的体外增殖,1∶1、1∶2、1∶4、0∶1比例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8.2±4.9)%、(29.6±7.1)%、(17.7±5.6)%、0,健康对照组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73.1±5.3)%、(51.5±5.8)%、(29.6±6.3)%、0。Graves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平均抑制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s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没有差异,但其免疫抑制功能明显降低,提示Tregs细胞功能的降低与Graves病的致病机制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T)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肿瘤患者和20名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初步探讨其表型特征。并分析10例胃癌患者手术后1周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手术前相比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为(14.67±6.5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3.41±1.13)%(P〈0.01);CD4+CD25high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特征,高水平表达FOXP3、CD152(CTLA-4)、CD134(OX40)和GITR。胃癌各期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比率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改变所致的细胞免疫抑制效应在慢性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染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慢性湿疹患者和33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及胞内转录因子Foxp3(forkhead box p3)表达水平.结果 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比正常人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下降导致参与IV型变态反应的效应性T细胞功能活性增强,这可能是湿疹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Treg)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正清风痛宁胶囊组(对照组)和新风胶囊组(XFC组),每组20例,同时设正常组20例。XFC组和对照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活动期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同时观察临床症状.DAS28评分及部分实验室指标(ESR、CRP、RF)的变化。结果: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数量及其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低于正常组;XFC组在总有效率、改善RA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似,但在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降低DAS28分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XF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促进免疫调节、维持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胰腺癌患者和14名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初步探讨其表型特征。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为(15.61±13.97)%,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53±1.26)%(P〈0.01);CD4+CD25high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特征,即HLA-Ⅰ、CD45 RO阳性,CD45 RA、CD69阴性。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个体间的CD4^+CD25^highT细胞差异较大。这群细胞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水平很低,而共刺激分子CD152(CTLA-4)在不同个体间的CD4^+CD25^highT细胞差异较大。胰腺癌Ⅰ-Ⅱ期患者,其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18.75±20.76)%;Ⅲ期为(13.71±9.53)%;Ⅳ期为(14.20±7.46)%;各期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水平(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CD4+CD25+ T细胞的检测,初步探讨CD4+CD25+ T细胞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发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0例正常对照、30例初发AA患者、10例治疗有效AA患者和10例治疗无效AA患者的CD4+CD25+ 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水平。结果:4组患者CD4+CD25+ 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AA和治疗无效组AA患者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但与治疗有效A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highT细胞比例下降是造成AA患者免疫耐受破坏的原因之一,CD4+CD25+ T细胞比例可能并不能反映AA患者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以及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按Poser诊断标准结合头颅MRI增强扫描,排除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选择临床确诊和临床可能的MS患者53例(男15例,女38例)。所有患者近期均未行特殊免疫治疗。以统一标准进行登记临床评价、扩展的残癌状态评分;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51例(男14例,女37例);(2)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3)免疫磁珠分离出CD4^+CD25^+T细胞,RT-PCR法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M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细胞数量与正常组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在活动期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同一个体在疾病活动期外周血中CD4^+CD25 high T细胞数量较非活动期减少(P〈0.05);(3)M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FOXP3 mRNA表达降低(P〈0.05),在活动期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1)就总体而言MS患者外周血CD4^+CD25 high T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但CD4^+CD25 high T细胞抑制活性降低,FOXP3 mRNA表达减少且与MS疾病活动性有关;(2)就个体而言M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high T细胞数量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理与患者Ts细胞减少,Ts和Th细胞平衡紊乱,免疫调节失控有关。研究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细胞)具有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效靶比例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CD4^+CD25^+Treg细胞异常表达参与HT发病。  相似文献   

10.
Li XM  Li XP  Qian L  Wang GS  Zhang H  Zhei ZM  Li Q  Chen K  Wang XQ  Wang Y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1034-103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和唇腺组织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SS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和唇腺组织单细胞悬液CCD4^+CD25^+调节T细胞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唇腺石蜡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CD4、CD25、CD68和CD8染色。结果SS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中位数为6.9%(2.84%-13.50%),对照组为5.77%~15.30%,两者比较P〈0.001。SS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为0.001%~1.83%,对照组为0.13%~2.45%,两者比较P〈0.001。唇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s组患者唇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占大多数,两组均无CD25的表达。结论SS患者唇腺中缺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降低,提示调节性T细胞在S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D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前后外周血抑制性T细胞( suppress T lymphocytes,Ts)和细胞毒性T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c)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取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采用纽约大学脊髓损伤撞击仪制作重物坠落SCI模型。于SCI前及后1、3、5、7、14、21、28和56 d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CD28-Ts 和CD3+CD8+CD28+Tc亚群的变化规律。结果:SCI前,正常大鼠外周血中Ts和Tc亚群占CD3+总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0.27±12.09)%和(14.75±4.29)%。损伤后1 d,Ts的比例为(22.58±12.12)%。术后5 d时其百分比下降至最低,为(20.86±10.41)%。术后7~21 d,其比例恢复至术前水平,28 d时显著升高,其比例为(37.90±12.98)%。56 d时其比例为(33.79±11.44)%,恢复至损伤前水平(P>0.05)。 Tc和Ts亚群的变化趋势相反,在损伤后1、5、21和28 d时其比例分别为(17.29±7.10)%、(20.02±6.24)%、(23.89±6.78)%和(13.81±11.21)%。但56 d时其比例没有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是进一步下降至(8.71±6.44)%(P<0.01)。结论:在SCI后的早期阶段,SD大鼠外周血Tc占明显优势,提示Ts功能抑制、Tc功能增强是SCI免疫损伤机制之一。 SCI后5~21 d是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的关键时间窗。  相似文献   

12.
CD4~+CD56~+ hematodermic neoplasm (HN) is a rare, highly aggressive systemic neoplasm, which had been described under various names including lymphoblastic lymphoma of natural killer (NK) phenotype, blastic NK cell lymphoma (BNK), leukemic lymphoma of immature NK lineage and CD4~+CD56~+ HN. This malignancy is mainly involved in elderly people and usually a rapidly fatal disease, since consistently effective treatments have not yet been developed. It is relatively rare in children.~(1-6) Herein we report a boy with CD4~+CD56~+ HN.  相似文献   

1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有效的体外培养扩增CD4+CD25+Treg的方法。【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例,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4+CD25+Treg。将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在CD4+CD25+Treg中加入100 nM rapamycin (1μg/ml)和包被了CD3/CD28单抗的磁珠培养3周,第8 天开始加入1000U/mL的IL-2,第二组培养条件除不加rapamycin外其余与第一组相同,第三组培养细胞为CD4+CD25-T细胞,培养条件同第一组。培养第7、14、21天收集细胞计数,第21天收集细胞行流式细胞术三标法检测CD4、CD25、FOXP3的表达。MTT法检测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对自体和异体的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三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加rapamycin培养的CD4+CD25+Treg细胞的扩增率比不加rapamycin扩增倍数低,但细胞的纯度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组在培养第一周扩增迅速,从第二周开始增殖减慢,CD4+CD25+ Treg 细胞的比例较培养前无明显的差别。三组至第三周时扩增倍数分别为 89.4+20.53、338.4+77.64 、215.6+54.58(F=484.655,p<0.0001),细胞的纯度分别为84.32+4.62%、34.04+5.78%、0.68+0.39% (F=24.660,p<0.0001)。体外抑制实验显示体外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自体和异体的CD4+T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效靶比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CD4+T/Treg比例为8:1、4:1、2:1、1:1时对自体CD4+T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5%、16.43%、28.75%、55.34%,对异体CD4+T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43%、14.72%、26.47%、50.25%,而且在各浓度梯度其抑制作用在自体和异体之间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我们采用rapamycin+CD3/CD28单抗标记的磁珠+IL-2在体外成功扩增了CD4+CD25+Treg,其扩增的倍数为89.4+20.53,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有望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健康医护人员10例,乙肝病毒携带1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CD3^+CD4^+、CD3^+CD8^+、CD3^+检测。结果CD3^+CD4^+/CD3^+CD8^+比值、CD3^+CD8^+百分率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D3^+CD4^+百分率,CD3^+百分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外周血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无CD3^+CD4^+百分率变化,可能与其功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CD28+和CD8+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CC病人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8+CD28+细胞百分率降低,CD8+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CD28-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CC病人CD8+细胞升高,CD8+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CD28-细胞数升高,CD8+CD28+细胞数降低;CD8+T细胞的升高是CD8+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感染免疫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免疫抑制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的重要机制,近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系统的关键组分之一。这群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能,通过与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早期激活标志CD69的表达.方法:静脉采集慢性乙肝患者普通肝素抗凝血2 ml,在植物血凝素(PHA)20μg/ml条件下进行全血培养,4 h后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结果:正常人外周血只有很少量CD4^+与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分子,经PHA刺激后CD4^+与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率明显升高,较刺激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样,慢性乙肝患者在激活前后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乙肝患者在PHA刺激前有一部分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分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与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免疫紊乱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上CD28分子和CD103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4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及CD28分子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再选取10例胰腺癌患者,分别检测其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03分子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9.88±4.32)%,较对照组的(14.12±4.95)%显著降低(P<0.01) ;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13.13±5.52)%,与对照组[(11.41±4.0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CD8+ CD28+、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0.92±4.54)%、(13.62±4.52)%,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10.54±3.83)%、(14.15±3.27)%,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Ⅲ期胰腺癌患者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5±1.22)%,显著低于Ⅰ、Ⅱ、Ⅳ期的(13.01±2.31)%、(10.79±1.64)%、(10.5±1.45)%(P值分别<0.01或0.05).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上CD103分子表达率为26%,显著高于外周血及癌旁组织中的2%及8%(P值均<0.01).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 CD28+T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和功能减退,E-cadherin/αEβ7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儿童肥大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与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72例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及30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腺样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并计算CD+4/CD8+值,分析2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值分别为42±9,20±7,2.10±0.17,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16±8,11±6,1.3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结论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