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发病72 h内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奉拉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随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神经节苷脂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8例:以神经节苷脂40mg+5% G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 合并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G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对照组4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G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ND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DS评分和A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12—2021-09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7分)、中型组(7分≤NIHSS评分<15分)、重型组(NIHSS评分≥15分)。选择同期在该院行体检的36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CysC、Hcy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C、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型组患者的CysC、Hcy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CysC、Hcy水平在ACI辅助诊断和治疗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亦可作为评估ACI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现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后脑脊液TNF-α、IL-6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51例患者伤后不同时期脑脊液中IL-6、TNF—α的变化。方法检测5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分级脑脊液中IL-6、TNF—α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趋势。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7、14天脑脊液IL-6均有明显增高(P〈0.01)。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在轻型组IL-6早期升高,后期下降迅速;中型组于14天接近正常,重型组下降较慢,于14天时仍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发现TNF—α在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在脑脊液中升高,随即迅速回落至基础值;没有产生与脑水肿高峰期相吻合的第二个峰值或持续升高。结论对于临床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以及指导不同颅脑损伤在某时段遏制炎症,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水平监测颅脑损伤后患者脑脊液中IL-6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监测TNF—α水平价值不如IL-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疏血通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疏血通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降压、降糖、降血脂等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2次/d;银杏叶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4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未见过敏反应及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两者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IL-6、TNF-α、CRP水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分别测定25例ESRD合并急性脑梗死和一般ESRD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ESRD合并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中有意识障碍组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P〈0.01)。结论:血清IL-6、TNF-α、CRP是评价ESRD病人脑梗死早期脑损伤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其含量变化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动态观察可及时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使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评价患者接受治疗后28d病死率,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在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均有明显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及联合血必净治疗对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联合血必净治疗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可能通过改善以上指标对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影响,将120例ASAⅠ-Ⅱ级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吗啡组(M组)和曲马多组(T组)各40例。3组均以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丙泊酚1.0mg/kg、罗库溴铵1.5mg/kg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以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深度(MAC值2.1左右),术中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于麻醉诱导前10minM组静脉注射吗啡0.1mg/kg,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5mg/kg,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mg/kg。3组分别于术前(T0)、手术结束后3h(T1)、术后1d(T2)和术后3d(T3)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2、IL-6的浓度。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结果显示,M组IL-2水平在术后3h开始下降(P〈0.05),术后1d时下降到更低的水平(P〈0.01),术后3d时略有回升,但仍然低于麻醉前的水平(P〈0.05);T组IL-2水平在术后3h与麻醉前比较无差异,术后1d后逐渐升高(P〈0.05),在术后3d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F组IL-2水平术后3h明显升高,持续至术后1d,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3d后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3组IL-6血清浓度术后3h全部升高,术后1d达顶峰。T组与F组术后1d血清IL-6浓度与M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F组升高的幅度较T组小(P〈0.01)。术后3d F组与M组血清IL-6浓度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F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M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吗啡和曲马多相比,氟比洛芬酯可更好地促进IL-2的分泌,抑制IL-6的升高,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围手术期镇痛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比较两种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程度及优越性。方法9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行常规胆囊切除术。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mjn内完成,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30min以上完成。比较2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min内完成和30min以上完成的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10(IL-10)的变化,术后抗生素使用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CRP、IL-6、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手术30min内完成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手术30min以上,血CRP、IL-6、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楚、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抗生素使用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IL-18、IL-6、IL-10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肾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4周组(NC1组)、8周组(NC2组)、糖尿病4周组(DMI组)、8周组(DM2组),每组10只。DM组给予一次性腹腔内注射60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肾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IL-18、IL-6、IL-10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M组大鼠的肾重指数(KWI)、UAER较NC组显著增高;DM2组较DM1组明显增高;IL-18、IL-6在NC组肾组织中仅少量表达,而在DM1组表达明显增多,在DM2组表达增高则更为显著。IL-10在NC组丰富表达,而在DM1组表达明显减弱,在DM2组几乎无表达。肾脏局部IL-18、IL-6与IL-10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局部IL-18、IL-6表达明显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IL-18、IL-6与IL-10之间平衡的紊乱在糖尿病肾脏损害病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小鼠体内草酸钙结晶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100mg/kg)、单纯结晶组(c组,乙醛酸盐100mg/kg)、丹红干预低剂量组(D组,100mg/kg)、中剂量组(E组,200mg/kg)、高剂量组(F组,300mg/kg),丹红干预组为乙醛酸盐诱导结晶肾损伤基础上加用不同浓度的丹红注射液,在连续给药7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肾组织钙含量水平,比较各组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或活力水平及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体分布及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单纯结晶组相比,给予丹红注射液后的小鼠肾脏组织SOD、GSH和CAT显著上升,而MDA、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肾组织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沉积及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均低于单纯结晶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过氧化应激途径减轻小鼠草酸钙结晶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干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评估结果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26例,药物治疗组24例。介入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介入处理方案,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提高颅内灌注,增加侧支循环、抗血小板、神经保护、改善微循环等,采用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精神状态,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行介入干预治疗,解除病因,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对寻常痤疮患者外周血IL-1、IL-6、IL-8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5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采用红蓝光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另选择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寻常痤疮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IL-1、IL-6、IL-8水平。结果:寻常痤疮患者血清IL-1、IL-6、IL-8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IL-1、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患者抑制了IL-1、IL-6、IL-8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孙氏方法改进造模,治疗组分别按剂量3.12、6.24、12.48g·kg^-1·d^-1予清炎颗粒,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对照组予至灵胶囊灌胃,喂养至3d、7d、15d、30d、60d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其IL-8、IL-10的水平。结果:清炎颗粒能显著降低不同时段血清IL-8的水平、提高不同时段血清IL-10的水平。结论:免疫调控可能是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前列腺按摩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10、Il-4水平变化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分类方法诊断Ⅲ型前列腺炎共76例。ⅢA型前列腺炎47例,ⅢB型前列腺炎29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评估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列腺液(EPS)中IFN-γ、IL-10、IL-4水平,分析各细胞因子变化和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ⅢA、ⅢB型前列腺炎两组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10、IL-4均和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IL-10起主要相关;IFN-γ、IL-10、IL-4均和排尿症状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Ⅲ型前列腺炎EPS中IFN-γ、IL-10、IL-4水平和疼痛症状有关,其中IL-10可能起主要作用;但IFN-γ、IL-10、IL-4和排尿症状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对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38例,同时设立健康人员对照(对照组)34例,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IL-6、IL-10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观察患者关节置换术前1 d及术后1、3、5、7d血清IL-6、IL-10、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清IL-6、IL-10、CRP水平分别为(3.24±0.56)ng/L、(8.15±2.28)ng/L、(1.68±0.31)mg/L。术前1 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IL-6、IL-10、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IL-6、IL-10、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IL-6、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术后3、5、7 d逐渐下降(P0.05),术后1、3 d血清CRP水平逐渐增加,术后5、7 d逐渐下降(P0.05),术后7d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血清CRP水平高于术前1 d(P0.05)。结论血清IL-6、IL-10及CRP均能于早期反映全关节置换术后炎症状态,但IL-6、IL-10更敏感、准确率更高,对早期诊断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