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20~64岁,体重45~6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5):芬太尼组(F组)、低剂量地佐辛组(D1组)、中剂量地佐辛组(D2组)和高剂量地佐辛组(D3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 μg/L,静脉输注异丙酚4~6 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3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时D1组、D2组和D3组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0.1、0.2、0.3 mg/kg,F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记录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苏醒后即刻、1h、2 h(T0 ~ T2)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F组比较,D1组、D2组和D3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缩短,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D1组各时点VAS评分升高,BCS评分降低,D2组和D3组T0时VAS评分升高,T1,2时VAS评分降低,T0~2时SAS评分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3组T0~2时SAS评分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升高(P<0.05);4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肌肉注射地佐辛0.2 mg/kg可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痛觉过敏,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曲马多和地佐辛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妇科宫外孕和卵巢囊肿患者共60例,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1.5 h以内,随机分为T组、D组,术中以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T组病例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曲马多2 mg/kg,D组病例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地佐0.1 mg/kg。记录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警觉/镇静评分(OAA/S)、拔管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瘙痒、躁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拔管后均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拔管后T组、D组OAA/S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1 mg/kg地佐辛镇痛效果强于2 mg/kg曲马多,对患者苏醒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无明显影响,适用于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单纯使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瑞芬太尼组(R)、瑞芬太尼+芬太尼组(RF)和单纯芬太尼组(F)(n=20)。观察记录全麻诱导、维持及苏醒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停药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病人拔管后即刻、1、3、7、12h的疼痛程度评分(VRS)、意识状态评分(OAAS)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与RF、F组及组内诱导前比,R组诱导插管时MAP较低,HR较快,术毕MAP较高,HR增快,术中维持过程无明显差异。RF、F两组间及组内在诱导与维持过程MAP及HR无明显差异,拔管及离开手术室时RF组MAP升高、HR增快。R、RF两组术后各观察指标时间差异无显著性,F组明显延长。三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R组术后VRS明显高于RF、F组(P〈0.01);组内与拔管后即刻相比,R组术后VRS评分均明显升高,RF、F组无明显变化。F组在拔管后即刻,术后1、3h的OAAS均明显低于R、RF组(P〈0.01)。结论与单纯使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相比较,在麻醉诱导期复合使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后期再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其麻醉效应更加平稳,苏醒质量不受明显影响,术后不良反应更轻,并可减少患者术后对于镇痛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2、4、8 h的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146例择期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使用吸入性七氟醚。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的疼痛情况。 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基本一致(P>0.05);观察组在5 min至3 h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4 h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基本一致,患者疼痛均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全胃切除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股沟斜疝患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分析和比较2组患儿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心率、血压及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 结果术后1、6 h,对照组患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33±1.56)、(3.21±1.61)分明显高于观察组(3.02±1.35)、(2.08±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诱导,手术进行10、20 min,手术结束时血压及心率值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9.14±2.31)、(8.15±1.88)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8.55±3.58)、(15.56±2.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循环更稳定,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苏醒时间短等优越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LC的7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麻醉。通过警觉/镇静评分系统(OAA/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个时间段OA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LC时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优秀,安全性高。麻醉撤药后患者苏醒快,利于老年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中长效镇痛药舒芬太尼、曲马多和氟比洛芬酯在抑制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全麻择期中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曲马多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曲马多2 mg/kg、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C组)术中除瑞芬太尼外不给其它镇痛药物。记录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泵入量、拔管时间、拔管后清醒时间及拔管后10、30 min、术后4、24 h的VAS评分。结果 S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T组和C组(P<0.05)。拔管后10、30 min VAS评分S组和T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与拔管后10、30 min比较,术后4、24 h S组和T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和C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四组术后4、24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大剂量使用瑞芬太尼可诱发术后4 h内痛觉过敏,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可抑制痛觉过敏,氟比洛芬酯对痛觉过敏无明显抑制作用,舒芬太尼的应用可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O组,n=42)、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生理盐水组(C组,n=38),术毕前分别给予羟考酮10mg、舒芬太尼10μ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评价患者苏醒后静息VAS评分,若VAS≤3分则认为无痛觉过敏现象,3分为有痛觉过敏,≥6分则静注舒芬太尼,直至VAS评分6分。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1)、术后0.5h(T_2)、1h(T_3)、2h(T_4)和4h(T_5)的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T_1~T_5时O组BC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C组(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和C组(P0.05)。三组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毕前静注羟考酮10 mg明显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诱发的早期痛觉过敏,同时不影响患者苏醒,亦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的发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的发生情况。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吸入麻醉组吸入1.3 MAC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维持麻醉;静脉麻醉组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ml)维持麻醉;复合麻醉组吸入0.8 MAC异氟醚和氧化亚氮及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 ng/ml)维持麻醉。观察术后早期恢复阶段(30 min)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吗啡用量。结果 静脉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在术后早期恢复阶段的疼痛评分及吗啡用量均高于吸入麻醉组(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患者瑞芬太尼复合TCI异丙酚或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均可导致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地佐辛单独或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应用于小儿手术围麻醉期的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岁~10岁、体重14 kg~40 kg、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多模式镇痛组(M组)、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M组以1 μg/kg负荷量泵注Dex 10 min,随后以0.5 μg·kg-1·h-1持续泵注,共计1 h;C组、D组泵注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术毕前15 min,M组、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入室时(T1)、泵注后5 min(T2)、插管后即刻(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5 min (T5)各时间点生命体征,麻醉、手术、苏醒、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躁动、副作用情况。结果 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M组(10%,2.0±0.7)、D组(30%,2.4±0.8),明显低于C组(65%,3.2±1.0)(P<0.05);术中维持用七氟醚用量M组(5.8±2.0)ml,明显低于C组(8.8±2.5) ml(P<0.05);M组T2~T5时点心率明显低于C组、D组(P<o.05);与C组比较,M组术后心动过速发生率较低(35% vs 0)(P<0.05)。3组患儿麻醉、手术、苏醒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毕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可安全应用于小儿,能有效抑制术后躁动的发生;该剂量复合Dex还可减少术中麻醉维持药用量,使患儿在围麻醉期生命体征更平稳,可提高患儿术后恢复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公安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麻醉相关指标、苏醒质量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率。 结果2组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即刻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均升高,SpO2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指令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拔管后苏醒质量评分的组间效应及苏醒质量评分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苏醒质量评分的麻醉方法与时间因素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更快,拔管时间更短,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剂量瑞芬太尼、地佐辛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名全麻手术患者,ASA I-Ⅱ级,随机均分为小剂量瑞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各30例。比较2组用药前、拔管时及拔管后1、5、10、20 min的心率(HR)、中间动脉压(MBP)的变化。结果 2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5 min MBP、HR与用药前比较均无显著升高(P>0.05),小剂量瑞芬太尼组10、20min MBP、HR较用药前变化明显(P<0.05)。地佐辛组10、20 min MBP、HR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地佐辛能有效预防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后期地佐辛作用优于小剂量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嘧啶复合帕瑞昔布预处理或后处理对老年患者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75岁)60例,随机分为预处理组(A组)、后处理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术中均以0.15 ?滋g/kg·min的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A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和右美托嘧啶0.2 μg/kg,B组于瑞芬太尼输注30 min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和右美托嘧啶0.2 μg/kg,C组患者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评估术后15 min、30 min、1 h、2 h、6 h、12 h、24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血压、心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以及镇痛药用量和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6 h内的VAS评分均小于C组(P<0.05),1 h至6 h的VAS评分小于B组(P<0.05);B组术后1h内的VAS评分小于C组,其余各时点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A、B、C三组术后24小时内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246.25±17.09 μg、326.20±19.78 μg、479.50±18.84 μg,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C组比较,A、B组VAS评分首次≥4的时间明显延长,追加镇痛药后VAS评分<4的时间明显缩短,A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或术中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嘧啶和帕瑞昔布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输注后的痛觉过敏,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预先给药比瑞芬太尼输注后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本院普外科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24例。A1和A2组:麻醉前预注氟比洛芬酯1.5mg/kg,B1和B2组:麻醉前不给予氟比洛芬酯,A1和B1组术中以瑞芬太尼0.1μg·kg~(-1)·min~(-1)维持麻醉,A2和B2组术中以瑞芬太尼0.4μg·kg~(-1)·min~(-1)维持麻醉。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恶心,呕吐,躁动,麻醉苏醒后5min的疼痛VAS评分。结果四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苏醒后VAS评分最高(9.0±1.8)分,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A1组VAS评分最低(3.1±1.1)分,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时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5mg/kg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LC 患者90 例,随机分为3 组:P 组(丙泊酚+ 瑞芬太尼)、S 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D 组(地氟醚+ 吗啡),术前和诱导用药相同,麻醉维持:P 组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S 组吸入七氟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D 组吸入地氟醚及静脉注射吗啡,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术中观察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和呼吸恢复、拔管、离室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与P 组比较,D 组和S 组的血压和心率波动例数减少(P 〈 0.05);与P 组和S 组比较,D 组呼吸恢复、拔管、离室的时间缩短(P 〈 0.05),苏醒期躁动的评分较高(P 〈 0.05).3 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 地氟醚复合吗啡快通道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波动影响小,术后苏醒速度快、质量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Narcotrend(NT)监测指导下的精确麻醉深度控制在预防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拟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T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T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使用Narcotrend监测,有利于精确控制麻醉深度,从而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我们开发出来一种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可以在全麻诱导和维持期间实现在双频指数(bispeclral index,BIS)监测指导下对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闭环联合输注。本研究比较了其与人工靶控输注的差异。方法这项多中心研究纳入了1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入双闭环或人工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组。通过计算总体分数对两组进行比较,该分数包括充分麻醉即BIS在40~60的时间比例、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及摆动等整体性能。其他次要的观察指标包括爆发抑制比的发生率、气管插管所需时间以及用药量。结果双环控制组中83例患者和人工控制组中84例患者完成了试验。双环组的总体分数较好、充分麻醉的时1'4较长(26±11vs43±40,P〈0.0001;82%±12%vs71%±19%,P〈0.0001)。超过目标值(BIS〈40)、未达目标值(BIS〉60)以及爆发抑制比的发生在双环组出现明显较少。双环组需要更频繁地对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的输注做出调整,但调节幅度较小;该组患者雷米芬太尼的使用量较大[(0.22±0.07)μg·kg^-1·min^-1 vs(0.16±0.07)μg·kg^-1·min^-1;P〈0.0001],而气管插管的速度较快[(10±4)分钟vs(11±5)分钟;P=0.02]。结论全身麻醉期间,控制器可以帮助自动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并将BIS值维持在预定范围内,这一点优于人工输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观察组于术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注;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后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注。比较2组术后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吗啡使用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观察组使用吗啡量平均为(11.8±1.3)mg,低于对照组使用吗啡量的(30.6±5.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肾功能损害。结论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较术后应用更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患者苏醒,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