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VPA,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T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VPA联合LTG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丙戊酸钠充填导管促进大鼠外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充填导管对缺损外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硅胶管(1 cm)进行缺损神经段(0.8 cm)的桥接,局部应用8%VPA注射液10ul,观察VPA对神经再生和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3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硅胶管局部注射VPA注射液;对照组在硅胶管局部注入生理盐水. 结果 术后每只大鼠每2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每4周做电生理检查,最后术后12周处死所有大鼠,对坐骨神经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检测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并对再生神经纤维轴突计数.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发现SFI,电生理检查,神经组织性形态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部使用VPA于神经缺损的大鼠,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因此VPA有望在临床上应用于外周神经损伤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在战争、突发事故与灾害现场,由于交通破坏、后送延迟、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常规静脉液体复苏难以实施或延迟实施,致使90%的休克伤员在被送往有条件实施常规抗休克治疗地点之前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用丙戊酸钠(VPA)治疗外伤后早期癫痫时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组55例脑外伤住院的外伤后早期癫痫患者。初始治疗均静脉应用VPA治疗,剂量为7.5~30mg/kg·d,在第12天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VPA血药浓度。按照不同VPA血药浓度分为3组,观察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共监测VPA血药浓度55次。疗效比较:血药浓度〈40μg/ml与其它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药浓度在40~80μg/ml与〉80μg/ml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VPA治疗外伤后早期癫痫时,血药浓度在40~80μg/ml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钠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化的靶细胞与靶分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AD  Ji XY  Huang Q  Wang CR  Dong J  Lan 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6):1121-112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化时作用的靶细胞和靶分子。方法丙戊酸钠治疗位于裸小鼠皮下的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半定量RT-PCR检测移植瘤中HDAC1和Tob的表达;CD133免疫磁珠分离胶质瘤组织中的CD133^+细胞,在分别含血清或不含血清加生长因子培养的条件下,加丙戊酸钠作用21d,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化标志物表达。结果丙戊酸钠能明显抑制位于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P〈0.05),使HDAC1表达下降(P〈0.01),Tob表达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丙戊酸钠作用21d的细胞,在含血清条件下,GFAP或β-tubulin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而无血清加生长因子条件下两标志物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上述的GFAP^+或β-tubulinⅢ^+细胞共表达Nestin。结论丙戊酸钠逆转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化抑制的靶分子有HDAC1和Tob,靶细胞为处于分化过程中的脑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膀胱癌细胞MICA表达的影响以及所产生的肿瘤免疫作用,以期为防治膀胱癌复发和浸润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VPA处理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后,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中MICA mRNA和蛋白表达。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经VPA处理的T24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VPA从mRNA和蛋白水平诱导T24细胞表达MICA,并增强T24细胞对PBMCs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结论:VPA能增强膀胱癌对免疫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可作为防治膀胱癌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丙戊酸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协同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浓度为100 nmol/L的硼替佐米联合3 mmol/L的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株,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凋亡因子生存素(Survivin)、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前体(pro-Caspase-3)、裂解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硼替佐米单药对SW1990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而丙戊酸钠单药可有效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硼替佐米单药组干预SW1990细胞48 h的早期凋亡率为(13.47 ±2.21)%,而丙戊酸钠单药组为(26.73±2.36)%,两药联合组为(47.06±2.76)%.硼替佐米单药组Survivin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无明显改变、而丙戊酸钠单药组及两药联合组的Survivin、Caspas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各项检测指标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可提高SW1990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丙戊酸钠对诱导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凋亡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2-溴-对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mL.min-i,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30℃,内标为环己烷羧酸.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8.96~134.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6),最低检测浓度为2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8%~102.4%,日内与日间RSD均<6.7%(n=5).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坐骨神经许旺细胞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幼鼠坐骨神经体外培养许旺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许旺细胞纯度.将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含与不含VPA( 1.0 mmol)的血清培养液,处理后分别于0、12、24、36、48和72 h采用4-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法检测雪旺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鞘相关蛋白(MAG)和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AP-43、MAG和MBP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24、36 h和48 h实验组许旺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以48 h两组差别最为明显(P<0.01);在24、36 h和48 h实验组GAP-43和MA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在36 h和48 h实验组MB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临床使用剂量的VPA促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许旺细胞增殖、上调GAP-43、MAG和MBP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丙戊酸钠诱导SW1990凋亡的机制.方法 应用1、2、3、4、5 mmol/L的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以未干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取3 mmol/L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24、48、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 丙戊酸钠对SW199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组、不同时间组间生长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mmol/L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不同时间的凋亡率分别为(15.79 ±2.18)%、(26.73±2.36)%、(38.74±1.83)%,与对照组早期凋亡率[(2.99±0.87)%]比较,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丙戊酸钠干预的SW1990细胞高表达Survivin基因(5.152±1.835),在经3 mmol/L丙戊酸钠干预24、48、72 h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977±1.531、2.639±1.017、1.034±0.239,随药物干预时间的延长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下调Survivin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腹部非胃肠术后序贯使用胃肠动力药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使用胃肠动力药对腹部非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疼痛,补液,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 155例随机分二组;试验组术后即给予胃复安静滴,早期进流质,服西沙必利或吗丁啉,3d未排例给予便塞停;对照组仅行对症处理。结果 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低且程度轻,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疼痛减轻,补液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结论腹部非胃肠道术后序贯使用胃肠动力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涛  冯佳汉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2007-2008
目的:观察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百癣夏塔热片,同时口服多西环素;对照组单独口服多西环素,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挂线术联合复方镇痛剂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肛裂患者采用挂线术联合复方镇痛剂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挂线术联合复方镇痛剂治疗肛裂,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序贯疗法及反向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96例13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10 d序贯疗法(序贯疗法组、35例)、反向序贯疗法(反向序贯疗法组、28例)和标准三联疗法(常规三联疗法组、33例)治疗,分别记录3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序贯疗法组、反向序贯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42%、89.29%和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84、P = 0.034),其中序贯疗法组(χ2 = 6.370、P = 0.012)和反向序贯疗法组(χ2 = 4.383、P = 0.036)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序贯疗法组和反向序贯疗法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83、P = 0.773)。3组患儿反酸、腹痛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4.288、15.506,P均< 0.001),但恶心(F = 0.053、P = 0.948)和嗳气(F = 0.496、P = 0.610)症状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疗法组(χ2 = 3.994、P = 0.045)和反向序贯疗法组(χ2 = 4.462、P = 0.035)患儿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序贯疗法组和反向序贯疗法组出现反酸(t = 4.680、P < 0.001,t = 3.457、P = 0.010)和腹痛(t = 4.407、P < 0.001,t = 6.310、P < 0.001)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标准三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31、P = 0.848)。 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反向序贯疗法和序贯疗法可有效改善Hp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和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入院时、治疗15d后分别临床评分并测定肌电图。结果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疗法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六联强化加序贯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并探讨机理.方法 对患者采用早期强化,后期序贯治疗的方法 .即早期使用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鲑鱼降钙素注射,鹿瓜多肽静滴,后期使用鲑鱼降钙素喷鼻、骨化三醇、中药骨疏灵口服等治疗,分别观察对疼痛评分,关节功能,拐杖使用情况,骨密度,血液及关节液生化指标等进行观察,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发现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迅速缓解,拐杖等使用情况好转,血液生化指标改善,关节炎性指标降低,骨密度显著提高,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六种药物相互配合,中西结合,内外并用,标本兼治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而保护软骨,抗炎,补肾壮骨是其机理.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unitinib and everolimus have been approved for first- and second-lin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in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mRCC). The role of sorafenib, which is approved for second-line treatment after cytokines failure, is presently to be defined.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ird-line sorafenib after sequential use of sunitinib an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s (everolimus or temsirolimu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Design,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One hundred fifty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mRCC treated with first-line sunitinib between January 2006 and January 2010 were reviewed at four participating centers. Data regardi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sequence sunitinib–everolimus or temsirolimus–sorafenib were extracted. Central analysis of radiographic images was performed using RECIST criteria to determin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 to sorafenib treatment.

Measurements

PFS and oRR to sorafenib were the primary end points.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safety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Thirty-four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A median PFS of 4 mo (range: 3–6 mo) and a median OS of 7 mo since sorafenib treatment (range: 6–10 mo) were reported. Of the patients, 23.5% showed response to sorafenib, with an overall disease control rate (complete responses plus partial responses plus stable disease) of 44%. Selection bias, data incompleteness, and absence of study design are inevitabl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lthough central review can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presented data.

Conclusions

Third-line sorafenib appears to be active and well tolerated in mRCC after first-line sunitinib and second-line everolimus or temsirolimus, with no patients interrupting sorafenib because of toxicity or lack of compliance. Prospective,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are completely lacking and are required in this setting.  相似文献   

18.
王生洲  卫巍  覃应葵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855-1857
目的:观察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靠性。方法: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和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充填,共计72例,与41例两次疗程完成根管治疗患牙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包括术前、术后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治愈率。结果:根管治疗后,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和2年两组的治愈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术后疼痛和近期治愈率上与两次法相同,但可减少复诊次数,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0年4月应用负压抽吸术治疗16例腋臭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对术中获取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1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形成,无皮肤坏死;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证实抽吸物中含有大量的大汗腺。1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率为50%~100%,平均91.1%。结论: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具有微创、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经肛门综合治疗直肠前突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肛门直肠下端黏膜吻合器环切、纵行直肠黏膜瓣切除连续缝合术。并针对直肠前突的不同合并症,选择性地进行消痔灵注射、后位耻骨尾骨肌部分切断综合治疗26例。结果术后随访0.5~4年,痊愈21例,显效4例,好转1例,3年复发1例。结论由于显著降低了肛门直肠内压,增大了肛直角,增强了直肠阴道隔抵抗腹内压及肛管张力的能力,切断排便困难-腹压、肛门直肠内压升高-括约肌痉挛性收缩的恶性循环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