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母汤配合益母贴外敷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7月气虚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益母方内服,B组加用益母贴外敷,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前后观察痛经症状积分改变及总体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自身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将益母汤配合益母贴外敷治疗痛经治疗效果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内服加外敷是治疗痛经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强锋  殷克敬 《陕西中医》2014,(6):741-74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配合启脾汤内服提高肌力低下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启脾散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疗法组30例),对照组(调制中频电治疗组21例)共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肌力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启脾汤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在提高肌力方面明显优于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3.
李雅芬  沈丽萍  耿海玉 《新中医》2020,52(11):185-18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穴位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应用当归红藤汤内服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穴位艾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局部体征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局部体征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21%,对照组为71.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7%,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穴位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体征及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体血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针刺取穴:次髎(双侧)、关元、中极、十七椎;寒凝血瘀者配归来、地机(双),气滞血瘀者配阳陵泉、太冲(双)。操作:常规针刺后再接SDZ-II型电针仪,2/100Hz,疏密波,30min/次,1次/日,连续治疗6d。自体血穴位注射:用5mL注射器常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2mL,分别注射至一侧的血海、三阴交,每穴点1mL,3d后同法注射另一侧穴位,一个月经周期注射2次。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在患者痛经发作时开始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法)、SF-MPQ评分、频率评分及其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降低,CMSS频率减少,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P 0. 05),治疗组的改善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6. 67%和63. 33%,差异显著(P 0. 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 67%和73. 33%,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体血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其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罗雁  朱建新 《新中医》2012,(11):100-101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0%,对照组为64.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内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英 《河北中医》2007,29(2):153-15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内服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内服中药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方法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前期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观察组月经前1周开始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经前期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治愈率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燕玲 《四川中医》2008,26(11):90-91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止痛类中药内服配合穴住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对照组5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87.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能扶助正气、活血化瘀、软化炎性包块,减少复发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汤春琼  史红颍 《陕西中医》2008,29(7):777-778
目的:观察行气、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乌药散加味(乌药、香附、枳壳、木香、泽兰等)内服,同时配合药渣外敷治疗本病70例。结果:临床70例,治愈63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气滞血瘀型痛经,行气、化瘀、止痛为其治疗大法,同时配合药渣外敷下腹部,临证中灵活加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电磁波理疗配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腰痛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电磁波理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电磁波理疗配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对缓解疼痛作用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25例单用穴位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外敷温经药酒配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腰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外敷温经药酒治疗,比较两组短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外敷温经药酒配合中药穴位注射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经止痛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以补肾活血,通经止痛中药辨证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经期前3天开始内服中药,每天1剂,关元穴、三阴交穴贴敷痛经贴,每天1贴,连用6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患者经期前3天开始口服维生素B6片40mg,1天3次,连用6天为1个疗程,行经时加口服布洛芬片0.2,1天3次,连用3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3.75%,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且远期疗效优于口服维生素B6、布洛芬片。  相似文献   

14.
王晓莉 《北京中医药》2011,30(8):614-615
目的 观察自拟通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痛经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以理气通瘀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以元胡止痛颗粒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 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拟理气通瘀止痛汤治疗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胞化瘀止痛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温胞化瘀止痛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必得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及治疗安全性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的含量较治疗前上升,IFN-、TNF-的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L-4的含量上升明显(P0.01),IFN-、TNF-的含量下降明显(P0.01)。两组安全性评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胞化瘀止痛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疗效总体优于西药,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刺激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并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改善痛经症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痛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痛经方治疗气滞血痰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36例给予自拟痛经方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拟痛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门诊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小建中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以小建中汤治疗,治疗4周,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对照组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建中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和解少阳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强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加味小柴胡汤内服,配合甲氧氯普胺于双侧足三里穴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P0.05)。和解少阳法配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可减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缩短患者酮体转阴、酸中毒纠正及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同时提高患者GLP-1水平。结论:和解少阳法配合穴位注射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GL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用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青春期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治疗组80例自拟更年逍遥汤内服配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更年康片治疗,7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1.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更年逍遥汤配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