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崖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较全面的阐述石崖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石崖茶使用历史悠久,现代化学研究表明石崖茶富含黄酮类、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石崖茶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对石崖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将对我国茶文化多样性的推动及调整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崖茶是广西特有的一种壮药材,主产于广西平南县、平乐县、蒙山县、昭平县和桂平市等.其含有黄酮类、萜类、多糖、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药理作用.本文在对石崖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一并对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石崖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崖茶的药理与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崖茶系山茶科(Theaceae)杨桐属(Adinandra)植物亮叶杨桐AdinandranitidaMen.exLi的干燥叶,俗称石芽茶或石崖茶。其中含黄酮类20%、茶多酚23.47%、氨基酸0.4%,并具有明显的消炎、解毒、止血和降压等功效,是目前发现在自然植物中黄酮类含量最高的植物。为了对石崖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现就国内学者对石崖茶的药理、化学成分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石崖茶Adinandra nitid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崖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3个萜类化合物,包括11个三萜:乌索酸(1)、18-羟基乌索酸(2)、2α,3α-二羟基乌苏酸(3)、3α,19α-二羟基乌苏酸(4)、蔷薇酸(5)、3β,19α,23-三羟基酸(6)、2α,3α-二羟基乌苏酸-28-O-β-D-葡萄糖苷(7)、kajiichigaside F1(8)、齐墩果酸(9)、arjunetin(10)、白桦脂酸(11),2个二萜:cassipourol(12)、α-生育酚(13)及2个甾体化合物:胡萝卜苷(14)、β-谷甾醇(15)。结论化合物1~4、6、7、9、11~13为首次从石崖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肾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茶为唇形科肾茶属clerodendranthus植物,又名猫须草,全世界约5种,我国仅有一种即肾茶[C.Spicatus (Thunb).C.Y.Wu],主产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地.民间认为全草有利尿、抗菌、消炎、溶石、排石作用,常用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咽炎及风湿性关节炎.下面就近年来肾茶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HPLC同时测定石崖茶中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民族药石崖茶中5种黄酮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Chromatorex-C18色谱柱(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0.1%甲酸(A)-甲醇(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15 min,280 nm;检测表儿茶素,15~45 min,262 nm,检测其他4种黄酮类成分,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山茶苷A、山茶苷B、芹菜素、槲皮苷、表儿茶素分别在1.21~8.06,0.05~0.34,0.10~0.67,0.016~0.105,0.456~3.04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9.10%,96.81%,100.22%,96.08%,100.30%,RSD分别为2.1%,2.0%,3.0%,3.9%,4.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石崖茶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大部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本文从普洱茶的概念、化学成分、加工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多方面作了阐述。临床应用结果已证实普洱茶是对人类有益的制品,科学选料、加工、贮放是提高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肾茶为唇形科肾茶属Clerodendranthus植物,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从其传统药用调查,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整理,为肾茶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我国茶文化的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述文献资料,对我国别样茶之一的苦津茶进行总结和探讨。苦津茶为槭树科植物苦茶槭(Acerginnala Maxim.subsp.theiferum (Fang) Fang)和茶条槭(Acerginnala Maxim.)的嫩叶经加工而成,具有清肝明目、降压等作用。苦津茶在我国民间应用广泛,具有2000多年历史。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酚类,包括鞣质和黄酮类成分,药理活性主要为抗氧化、抗肿瘤、降糖和抗菌等作用。苦津茶研究尚不深入,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肾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肾茶中分离出的化合物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亮叶杨桐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亮叶杨桐经甲醇提取后,以乙醇:丙酮:水(7∶5∶6)为展开剂,对亮叶杨桐中山茶苷A,槲皮苷进行薄层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能有效鉴别亮叶杨桐中山茶苷A,槲皮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石芽茶中山茶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以XB-C18柱(4.6 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柱温为室温.结果:山茶苷A在(20.2~323.2)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6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药材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分离,应用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山茶苷A(1)、芹菜素(2)、长梗冬青苷(3)、谷甾醇(4)、胡萝卜苷(5)3α、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6)。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辣木(Moringaoleifera)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多功能速生树种,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各热带地区.经一些研究考证,辣木在我国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出土于新疆库车的《鲍威尔写本》(第2卷,约公元4-6世纪).辣木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生物碱以及糖苷、有机酸酯等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其突出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使辣木...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综述中药鱼腥草的研究近况。方法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对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鱼腥草的基础研究,研制现代中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16.
Fresh leaves of Baphia nitida supplied by a herbalist were extracted, screened phytochemically and then subjected to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tests. The phytochemical tes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saponin, flavonoid glycosides and true tannins. In the dose range used, no acute toxicity was observed for the ethanolic extract. The extract showed a dose dependent antinociceptive (analgesic) activity in mice with the analgesic activity of 500 mg/kg extract being comparable to that of 300 mg/kg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The extract demonstrated an antidiarrhoeal effect by protecting rats against castor oil induced diarrhoea. This was also dose related but less than the protection afforded by sodium salicylate. The extract did not demonstrate any appreciable anticonvulsant effect against strychnine-induced convulsion in rats.  相似文献   

17.
马鞭草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类、甾醇类、挥发油类等多种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早孕、抗真菌、抗氧化等作用,且在调节免疫功能和神经保护方面亦有潜在优势。临床多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各种炎症和泌尿系统疾病,可获得良好疗效。然而,目前关于马鞭草的研究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对于马鞭草的提取物和活性单体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少,尤其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在药理学、药动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冲  曾臣红  张斯琪  魏莉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8):3488-3496
萆薢为《中国药典》中粉萆薢和绵萆薢,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膏淋、关节不利和风湿痹痛等的治疗,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由于萆薢来源混杂,品种混乱以及缺少相关质量评价,使其近年来研究进展缓慢。以往对萆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化学成分上,其主要含有甾体类、二芳基庚烷类和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甾体皂苷类成分是其主要成分也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萆薢及其主要成分在降尿酸,抗炎镇痛,抗骨质疏松等方面作用显著,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临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实验性依据。但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具体物质和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萆薢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萆薢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七叶树属植物的果实多可药用,除<中国药典>收录的娑罗子外,其他品种的果实也多在产地作为药用.本文综述七叶树属植物的植物学研究、生药学特性、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