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中心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照研究--现场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在调查不同等级医院合理用药现状基础上探索推进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 7家不同等级医院2年各 5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患者 ,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 ,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干预前后现场调查 ,并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自身对比平均用药品种数从 2 .73种降到 2 .36种(P <0 .0 1) ;抗生素使用百分率从 37.7%降到 33.7% ;针剂使用百分率从 2 0 .0 %降到 16 .3%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从73.4 %上升到 82 .5 % (P <0 .0 1) ;药品标示完整率从97.8%上升到 10 0 .0 % ;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百分率从88.1%上升到 94 .5 % ,干预后指标好于干预前。两组组间对比平均用药品种数、抗生素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药品标示完整率以及患者了解正确用法方法百分率干预组均好于非干预组。结论 :采取宣传教育 (针对医生、药师、管理人员、患者 )、加强管理、贯彻规章制度等措施 ,对于推进合理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了解我国现行合理用药状况 ,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选择7家不同等级医院5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的患者 ,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试验方法 ,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 ,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 :平均用药品种数2 63种 ;抗生素应用率38 3 % ;针剂应用率20 4% ;基本药物应用率69 6 %。患者关怀指标 :平均就诊时间7 17分钟 ;平均调配药时间15 4秒钟 ;实际调配药物率100 % ;药物标示完整率99% ;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86 3 %。结论 :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国合理用药水平较低 ,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 ,有待于提高和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   总被引:65,自引:8,他引:65  
目的 :了解我国现行合理用药状况 ,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选择7家不同等级医院5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的患者 ,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试验方法 ,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 ,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 :平均用药品种数2 63种 ;抗生素应用率38 3 % ;针剂应用率20 4 % ;基本药物应用率69 6 %。患者关怀指标 :平均就诊时间7 17分钟 ;平均调配药时间15 4秒钟 ;实际调配药物率100 % ;药物标示完整率99 % ;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86 3 %。结论 :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国合理用药水平较低 ,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 ,有待于提高和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我院合理用药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我院2005年1-5月门诊处方和5月11日门诊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品种数2.84种;抗生素应用率46.0%;针剂应用率42.3%;基本药物应用率68.0%;患者关怀指标:平均就诊时间5.36m in;平均配药时间10.42 s;药物标示完整率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71.4%。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院合理用药水平较低,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促进职业病医院合理用药的模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1年内各3个月的门诊处方,并随机调查3天的门诊就医患者,对相关指标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比较,平均用药品种数从2.37种降到2.24种(P<0.05),抗菌药物应用率从48.90%降到46.00%,注射剂应用率从33.80%降到30.70%,基本药物使用率从49.20%上升到64.20%(P<0.01),药品调配率从97.00%上升到100.00%,药品标示完整率从89.20%上升到100.00%(P<0.01),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从91.30%上升到96.70%。结论:通过采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监督管理等措施,对促进职业病医院合理用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追踪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持续影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以及合理用药干预后影响结果的持续时间。方法:运用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分成干预前1年、干预后1年、干预后4年3个组。数据用SPSS1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从干预前的2.76个降到干预后1年的2.09个,干预后4年还保持在2.08个(P<0.01);抗生素使用百分率从干预前的34.0%降到干预后1年的28.0%,但在干预后4年又上升为30.0%;药师平均调配药品时间从干预前的11.8秒增加到干预后1年的13.8秒,干预后4年持续增加到15.6秒。结论:采取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和可行的。全方位干预后效应可持续4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院皮肤病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专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抽取皮肤科门诊干预前处方4 367张和干预后处方4 028张,根据WHO/DAP/INRUD制定的《医疗机构用药调查指南》,回顾性地对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干预前后分别为2.0和1.9种,抗生素使用率干预前后分别为29.1%和22.7%,注射剂使用率干预前后分别为7.2%和7.9%;通用名使用率干预前后均为100%。结论:皮肤科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抗生素使用率偏高,采取干预措施后有明显下降,达到了国际指标标准。  相似文献   

9.
李素华  杨悦  李姗 《中国药房》2011,(20):1845-1847
目的:对某医院门诊科室的处方用药状况进行调查和点评,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某医院2009年7、9、11月28个科室的门诊处方共8009张,发放现场患者调研问卷360张,通过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为标准,评价该院合理用药水平。结果:该医院门诊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26种;药品通用名使用占处方用药的90.38%;抗菌药使用率为30.18%;注射剂使用率为22.3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4.96%;处方平均金额为216.16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72min;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为30s;调配药物率为100%;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5.36%。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在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抗菌药使用率、平均就诊时间、实际调配药物率、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等方面均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但在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平均发药交待时间等方面不符合合理用药标准,尚需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开发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1~4月(干预前)和2006年1~4月(干预后)处方各2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干预前为3.88种,干预后为1.97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干预前为38.40%,干预后为24.05%;注射剂应用率干预前为21.75%,干预后为12.7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9.5min,平均药品调配时间为23s,药物标示完整率达100%。结论:我院大多数指标控制较好,但平均处方药费偏高,需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取主动干预策略对我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前、后自身对照试验,对我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国际指标进行调研,采用主动干预医师处方行为策略进行干预,并分成干预前、1次干预后、2次干预后、3次干预后4个组别。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的61.6%、19.2%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30.0%、14.0%(P<0.01);儿科两项指标分别从干预前的48.4%、25.6%下降至3次干预后的27.0%、14.0%(P<0.01);呼吸内科、儿科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分别从干预前的28.2、31.5元降至3次干预后的11.8、12.3元;3次干预后抗菌药物联用现象均不存在;呼吸内科、儿科患者正确用药知晓率分别从90.0%、80.0%上升至干预后的100.0%、90.0%。结论:主动干预策略介入临床用药,对改善合理用药实践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张淑兰  鲁萍  甘永祥 《中国药房》2014,(42):3946-3948
目的:为制定全面有效的用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系统随机抽取我院门急诊干预前后的处方各5 400张,统计分析各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包括处方基本指标与用药合理性指标。结果:经过现行干预制度的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4.96%,注射剂使用率下降1.93%,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与干预前相比基本持平,不合理用药处方率下降2.18%。结论:我院门急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总体控制较好,但现行干预制度及模式仍存在一定问题。建议药师多做事后再干预的工作,确保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推进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考察干预措施影响合理用药的持续时间,探讨持续影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干预前(2000~2001年)、干预后1年(200l~2002年)和干预后4年(2004~2005年)3个组别。用对照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现场调查,选择3年各5个月门诊随机抽样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的病人,数据用SPSS1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从干预前2、76个降到干预后1年2、09个,到干预后4年还保持在2、08个(P〈0、01)。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干预前34.0%,干预后1年28.0%,干预后4年又上升为30.0%。药师平均调配药品时间从干预前11.8S增加干预后1年的13.88,干预后4年持续增加到15、6s。3组现场调研药品调配百分率、药品标示完整率及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百分率各项指标均为100.0%。结论: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宣传教育是合理用药非常重要的一项干预措施。全方位合理用药集中干预后效应可以持续4年左右。在人力、物力、财力不能保证时常进行干预时,每4年左右集中全方位干预一次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每月进行处方抽样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医生、药师及管理层面进行干预。结果:共调查处方64263张,其中不合格处方5369张,处方质量逐年提高。结论:《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多科室协作、临床药师的作用以及管理层面的干预可有效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建立不合理用药长效干预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照WHO推荐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处方管理办法》,对该院2009年7~12月(干预前)和2010年7~12月(干预后)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使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使用合理性分析。结果干预后平均用药2.58种、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94%、应用注射剂比例20.89%、每张处方平均药费98·36元、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例22.80%、注射剂占总药费比例17.80%均低于干预前,使用非专利名的百分率为95·30%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8.50%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平均就诊时间11.3min、平均调配时间35.2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98.7%、药物标示完整率为10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98.6%、总体服务满意率为98.6%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处方适应证相符率为92.72%(433/467),干预前为85.66%(448/523)。干预前阿莫西林DUI值为1.57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居第1位,干预后DUI值下降,为0.98,但排序仍居第1位。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可对干预机制进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干预门诊用药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后的处方各3 600张,统计分析各项合理用药指标。结果:干预后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68种下降为2.07种;抗菌药使用比例下降9.78%;注射剂使用比例下降5.5%;不合理用药处方下降3.05%。结论:全面、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