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陈之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2):214-216
易燃易爆物所引起的人体颌面部的爆炸性损伤与常规外伤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独特的致伤因素。爆炸主要以高速破片、冲击波、化学烧伤3个方面对机体造成损伤,呈现出多发伤、复合伤、异物伤等特点。当爆炸发生于颌面部时,除引发牙颌损伤外,易伴发颅脑与呼吸道的损伤,引起休克或窒息。通过雷管、球形爆炸源等建立实验动物的爆炸伤模型,对分析了解爆炸伤的特点和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爆炸伤的致伤机制、损伤特点和实验动物研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临床对爆炸伤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救治一例颌面部爆炸伤的体会郑庆忠颌面部爆炸伤常伤势严重多并发窒息及多发性面骨骨折,常危及病员生命。本文介绍笔者成功救治一例颌面爆炸伤的体会:早期急救止血、抢救病员生命,尽可能清创缝合变开放性骨折为闭合性骨折并作临时颌间固定制动。病情稳定后再择期行"上...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爆炸伤13 例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爆炸伤,由于其伤情复杂,损伤面积较大,伤口内常有异物存留,污染严重,给临床救治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科在1990年至1996年间收治的13例颌面部爆炸伤救治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13例颌面部爆炸伤均为男性,年龄22~43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爆炸伤不仅可造成严重的出血和呼吸障碍,还可波及眼部、颅脑等重要器官,进而危及生命.其伤情严重,治疗复杂,极易发生严重感染,并可造成应激性高血糖.本文通过介绍两例颌面部爆炸伤的成功抢救,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病例1:男,26岁,矿工,被炸药包炸伤颌面部及左前臂,于县医院做简单包扎,4小时后送至我院.查伤员呼吸急促,精神弱.颌面部皮肤呈黑色,嵌有大量煤渣,左面部及上、下唇全层裂开,鼻部从鼻底掀起,鼻骨、上颌骨粉碎性多发骨折,双上颌窦、筛窦底部粉碎性骨折,上齿槽突游离,*545松动;下颌骨自左颏孔处碎裂,「45脱落,关系错乱.左眼角膜穿通,球内容流失,眼球下陷.左前臂大面积软组织裂开,肌腱暴露,组织烧伤、坏死严重.全麻下行"颌面部爆炸伤清创缝合术、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上颌骨复位及双上颌窦填塞术、气管切开术、左眼球摘除术、左前臂清创包扎术”.术后转ICU监护.术后第2日,伤口渗出多,痰及渗出物做菌培养,痰中发现绿脓杆菌,渗出物中发现阴沟肠杆菌.换用泰能0.5Q6h静点,连用5日并以其残液稀释液湿敷伤口.术后第4日,化验中出现血糖8.6,采取每2-4g葡萄糖给1单位胰岛素混合静点.术后第10日,面部渗出止住,伤口愈合好,拆除缝线.2日后转外科行"左前臂截肢术”,两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颌面部骨折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4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142例颌面骨骨折患者,分别从其年龄、性别、病因、骨折类型、全身损伤、治疗及手术并发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颌面部骨折好发于男性,20~50岁为好发年龄段;交通事故损伤最常见(59.15%);多见下颌骨骨折(50.00%)及颧骨复合体骨折(29.58%);常伴发全身损伤(35.21%);治疗中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术是最佳方法(81.65%);手术切口以口内为主(58.72%);术后神经损伤及感染极少见。结论:颌面部骨折以青壮年居多,最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除复位颌间牵引保守治疗外,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现今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损伤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验选用8号雷管距犬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建立并选择颌面爆炸伤动物模型。于伤后0.5h,6h,24h观察伤情,切取咬肌组织标本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发现,伤后初期救治的首要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初期清创中肌组织的切除范围在0.5-1.0cm。 相似文献
7.
8.
吕淑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8):487-487
口腔颌面部爆炸伤,伤情复杂,损伤面积大,伤口内常有异物存留,污染严重,临床救治困难,我院1999-2003年收治17例颌面部爆炸伤伤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颌面部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及下颌骨的损伤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下颌骨的损伤特点。方法:选用微球形炸药作爆炸源距兔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建立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6h 3天、7天观察伤情,按伤区外0.5cm、1.0cm取下颌骨标本行HE染色及改良三色法染色,并行墨汁灌注制作骨磨片观察。结果:实验建立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重复性好稳定性强,更接近战时爆炸损伤。伤后6h伤区骨断端骨组织无明显变化;伤后3天,骨断端明显炎细胞浸润,伤区外0.4cm内松质骨骨细胞坏死,并见骨吸收活动及破骨细胞;伤后7天,伤区外0.4cm内骨质完全坏死,但其周围0.4cm以外骨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皮质骨及松质骨出现修复活动。结论:该模型可作典型的创伤模型,有广泛的适用性。爆炸伤后下颌骨反应特性与普通骨折相似,但损伤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10.
颌面部骨折355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颌面部骨折病因、骨折类型以及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35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构成、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中,20~39岁者最多,占47.32%,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2.12%,大部分病例伤后2周以内进行治疗,占67.61%,下颌骨骨折为主要受伤类型,占46.48%,多发性骨折其次,占29.86%,治疗方法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占75.49%,部分联合颌间牵引、颅颌固定治疗,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面形和功能疗效。结论:颌面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下颌骨骨折占受伤类型多数,多发性骨折居其次,治疗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可以达到精确、稳定复位,病人痛苦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Severe blast injuries of large tyres are similar to those resulting from explosions with neither thermal nor chemical effect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destructive nature of these blasts is very sparse. This case aims to report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 patient involved in large tyre blasts who presented with a severe soft tissue injury, comminuted mandible and associated multiple facial fractures due to a tyre blast injury.Results
Excelle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llowing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fractures with primary suturing, as these types of injuries are prone to infection secondarily.Conclusion
Due to the etiology and severity of injury, these injuries are challenging to operate and are more prone to infection following surgery. These require careful management skills. 相似文献12.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2009年浦城县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8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类型、治疗方法等。结果 18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治疗后骨折线对位良好者175例, 治愈率为95.6%。4例出现张口受限,1例出现术后口角歪斜,1例出现下唇麻木,2例咬合关系恢复欠佳。未发现因手术引起的上睑下垂、下睑外翻等症状和体征。结论 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是颌面部主要治疗手段,合理手术径路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的特点及与生物力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将1.0g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不同部位,对犬的颌面部引爆致伤,记录并采集致伤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由于球型爆炸源在面部不同部位引爆,各组间的应力、加速度、应变的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而且颌面部与颅脑伤情也完全不同。结论:冲击波压力、颅颌骨冲击加速度及颅颌骨应变,是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致伤效应的重要生物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坚因内固定的患者37例(骨折30例,正颌手术5例,植骨手术2例)。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了解 关系的恢复及骨折段的复位情况。结果:在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骨段间顺利愈合,1例因骨创感染,另1例因固定螺钉松动,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4个月时取出夹板,2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结论:在正颌手术及颌骨骨折中,使用坚固内固定,既利于骨段间的稳定加速其愈合,又缩短了颌间栓结时间,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5.
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用微球形爆炸源距犬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 ,建立动物模型 ,记录致伤瞬间不同层次组织压力 ,下颌骨、颅骨水平冲击加速度 ,下颌骨、颞骨应变值。结果 :爆炸源距犬面部体表 0cm引爆致伤时 ,犬面部约 3 .5cm× 3cm软组织缺损 ,并伴发下颌骨角部粉碎性骨折 ,动物存活。爆炸源距犬面部 0cm ,10cm引爆致伤时 ,下颌骨表面冲击压力分别减小至体表的 3 .6%、2 .9% ;颅骨冲击加速度分别减小至下颌骨的 1/ 8、1/ 6;犬下颌骨应变达到 113 75 με时会发生粉碎性骨折。结论 :该模型是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手改进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DTY-04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1、2、3、5、7d伤口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差异明显,伤后第3天开始,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d达峰值。VEGF受体KDR的表达则在伤后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后5-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其受体KDR的表达也多发生于此时期,说明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口腔及颌面部创伤在运动损伤中占比较高,儿童和青少年及残疾人是运动损伤的高发群体。通过佩戴各类防护用具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创伤的发生率,但国民的运动口腔防护意识普遍较薄弱。人们应当了解口腔及颌面部运动损伤的高发性、严重性,且运动护具的使用急需进一步普及推广。本文将对现有的运动口腔及颅颌面部防护用具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简述残疾人运动损伤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