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光眼视锥细胞视觉运动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 B  Wu D  Liang J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104-107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方法 应用等亮度随机点的运动觉检查方法,分别通过蓝、绿、红视标显示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以分离检查51只青光眼3种视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3种视锥细胞的方向区分阈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发生了弥漫性的损害。其中以蓝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受损最为严重。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尤其是蓝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检查,是反映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有效测试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3种视锥细腻视觉运动觉的变化。为其视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应用蓝、绿、红条状视标明显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下,同时保持视标与背景间等亮度以排除亮度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分离3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青光眼3种锥细胞的位移和浆烁阈值与正常人相比,均听显受损。结论 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检查,是一个能够反映青光眼视神经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顾宝文  吴德正  梁炯基 《眼科》2000,9(1):10-13
为观察青光眼患者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我们分别应用蓝、绿、红条状视标显示于黄、紫及青色背景,同时保持视标与背景间丰亮度对比的方法,以分离三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显示青光眼三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且蓝和绿视锥细胞受损更严重。从而提示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可以早期反映青光眼视神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视觉运动觉是一种基本的视功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通过由计算机控制,在显示屏上呈现随机点、条状视标、光栅等运动方法,对视觉运动的基本特性、视觉传导途径、运动中枢等的研究以及在视觉网络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已发现有些眼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等,常选择性地损伤视觉运动觉,利用视觉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达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视觉运动觉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正常人视觉运动觉特性。方法在PC兼容机上,应用运动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于VGA显示器产生棒状垂直视标,测定年龄11~68岁正常人56例(112只眼)的视觉运动觉。结果当视标作2个象素的水平运动,从10岁组至30岁组,随年龄增长,视觉运动觉逐渐上升。40岁以后年龄组逐渐降低,4个象素、6个象素水平运动和>40Hz闪烁运动状态不受年龄影响;性别和眼别与运动觉无相关关系。结论确定了我国正常人的运动觉特性,提供了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视觉运动觉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的视觉运动觉特性。方法在PC兼容机上,应用运动觉检测软件,对41例(67只眼)POAG患者和56例(112只眼)正常人进行运动觉测试。结果POAG患者的运动觉总异常率为89.5%,其中早期异常率为81.6%;在等级相关分析中,POAG患者运动觉的异常程度与杯盘比、眼压及视野的校正缺损方差呈正相关,与视力及视野的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呈负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及视野短期波动无相关。结论视觉运动觉测定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和简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视神经病变的视觉运动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德正  汪建涛 《眼科》1997,6(1):3-6
在PC兼容机上,应用运动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于VGA显示器产生48条棒状垂直视标,经筛选其中6个位点(中上、中下、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作为运动觉测试视标,其运动的方式为四种:作2个象案(2P),4个象素(4P),6个象素(6P)的水平移动和>40HZ的闪烁运动。共测定了年龄11~68岁56名(112只眼)正常人,30例(45只眼)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运动觉。结果表明视神经病变患者为运动异常率为86.7%,在视力≥1.0和视力<1.0的两组患眼中,运动觉的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建立了我国正常人的运动觉正常参考值,并提供了检测视神经病变程度的一种新的视力功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弱视的视觉运动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组块设计方式,对9例弱视患者与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两侧单眼的旋转光栅刺激、1.5T磁共振扫描和sPM软件离线处理。分别比较弱视组及对照组两单眼间不同的反应水平。结果弱视患者弱视眼的反应体素数目及反应强度均较正常眼低(tAN=3.47,P〈0.05;tAT=2.57,P〈0.05);正常人双眼间差异无显著性(tAN=1.28,P〉0.1;tNT=-0.02,P〉0.5)。结论弱视患者视皮层视觉运动觉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视神经病变患者视锥细胞颜色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蓝、绿条状视标显示在黄、紫色背景上,保持视标与背景间存在着亮度对比,以分离检查26眼视神经病变蓝及绿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视神经病变患者蓝、绿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位移和闪烁阈值为1.78mm±0.49mm、0.44±0.38、1.72mm±0.63mm、0.32±0.33,分别与正常值0.57mm±0.24mm、0.96±0.09、0.71mm±0.37mm、0.89±0.18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蓝及绿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是反映视神经病变早期视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稳态VEP做指标,测定了7例正常人和25例开角型青光眼对比敏感度。正常人对比敏感度曲线,其峰值位中频3.2c/deg,低频和高频区敏感度下降,两眼间各空间频率相近,青光眼组有不同而异,视野正常者,为高频区异常,视野缺损者各空间频率均异常在视野缺损和对比敏感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结果提示:对比敏感度检查,可能为青光眼病人视功能改变的判断和临床观察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眼底杯盘比大于05者31例(58眼),进行视觉运动觉检查,以检查视功能损害情况。同时应用Humphrey视野24°-2或30°-2程序检查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二者的异常检出率分别是6379%、4310%,其间的异常检出率明显相关,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而表明,对大视杯者,视觉运动觉检查较Humphrey视野检查,更能早期的反映视神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干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 aculardegeneration,AMD)患者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 方法 通过随机点运动觉检查方法,分别应用蓝、绿、红视标显示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保持视标与背景间等亮度以排除亮度因素的影响,从而分离检查20只眼AMD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结果 AMD三种视锥细胞的感觉位移和方向位移阈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发生了弥漫性的损害。 结论 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是能够反映干性型AMD视功能损害的一个新的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P-ERG、OPs和P-VEP联合检查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价值,以作为早期手术指征的参考。方法 对12例(20眼)可疑开青、32例(53眼)早期开青和30例(60眼)正常人进行上述三项检查。结果 在可疑开青组,其阳性率依次为50%、20%和15%,联合检查的阳必性率为65%;在早期开青组阳性率依次淡62.26%、45.28%和28.30%,联合检查为85%。结论 联合检查较单一检查阳  相似文献   

14.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觉电生理改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鹂  高燕  罗炎 《眼科新进展》2000,20(4):282-283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CP-ERG),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CP-VEP)的改变特征。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记录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在白/黑、红/黑、蓝/黑翻转图形刺激下的CP-ERG、CP-VEP,结果 (1)POAG组CP-ERG的b波幅值下降,潜伏期延长;CP-VEP的P100波幅值下降,潜伏期延长;(2)POAG组CP-ERG和CP-VEP的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国人锥细胞的正常值特征。方法:利用条状视标的刺激方法,通过颜色对比分离正常人(54眼)锥细胞的闪烁阈值。结果:正常人锥细胞的闪烁阈值与性别、眼别无关,但与年龄因素明显相关。结论:设计了运动觉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建立了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及慢性PACG与急性PACG的视野损害特点.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应用Humphrey Ⅱ型(750)视野分析仪的中心30-2程序进行静态阈值视野检查,采用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组(ISGEO)的分类系统,选取早期青光眼干预性研究(AGIS)评分在1~11分之间的早中期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对象.其中慢性PACG组患者53例,急性PACG组患者42例,POAG组患者42例.根据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各类青光眼患者的视野损害特点.采用SAS 9.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组间视野平均缺损值、模式标准差值、鼻侧视野和全视野AGIS计分比较采用2×3析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上、下半侧视野AGIS计分比较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三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各组间中央视野受累率、早期鼻侧视野受累率及视野受累最重象限之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与POAG组比较,慢性PACG组(t=4.24,P=0.0000)和急性PACG组(t=3.28,P=0.0013)患者下半侧视野AGIS分值均较高;慢性PACG组(t=1.35,P=0.1808)和急性PACG组(t=0.55,P=0.5824)患者各组内上、下半侧视野计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AG组上半侧视野AGIS计分大于下半侧视野AGIS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00);慢性PACG组模式标准差值明显高于急性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青光眼患者中央10°视野的受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5,P=0.006),POAG组患者中央视野最易受累,而慢性PACG组患者最不易受累.(3)各组青光眼患者早期鼻侧视野普遍受累(X2=2.518,P=0.641),受累最重象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3,P=0.954).结论 PACG与POAG组患者比较,其上、下方半侧视野损害无明显差别;急性PACG组与慢性PACG组患者相比,急性PACG组患者上、下方半侧视野损害更弥散,中心视野受累更明显.(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4-20)  相似文献   

17.
王梅  葛坚  刘嫣芬  蓝育青 《眼科研究》2000,18(6):536-538
目的 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觉电生理检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损害中的敏感性并分析其间相互关系。方法 对早期、进展期或晚期POAG患者26例(50眼)联合进行OCT及PERG、PVEP和OPs的检查。结果 OCT测量RNFL厚度在POAG早期中的异常率为40.91%,低于PERG(78.95%)和PVEP的异常率(64.64%),高于OPs(28.57%)。RNFL百度与PVEP和PERG振幅显著正相关,与PVEP潜伏期负相关,与OPs总值不相关。结论 联合OCT测量RNFL厚度与视觉电生理检查更有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几种视觉电生理检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36例(7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例(12眼)可疑性青光眼患者和30例(60眼)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视网膜振荡电位(OPs)、闪烁光视网膜电图(FL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检查,并与视野指数、眼压、视力等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ERG、PVEP、OPs表现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LERG振幅降低,但和FERG同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特别是视野改变出现前),PERG的异常率较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Ps与C/D负相关,与视野指数、眼压、视力不相关。PERG振幅与视野指数和眼压负相关,与C/D和视力不相关。PVEP潜伏期与视野指数和C/D正相关,而与眼压不相关。结论:统计学结果表明,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不同的表现形式,可选用不同的检查指标。在早期眼底改变出现前(C/D不大),如眼压升高,PERG应为比较敏感的指标;而一旦眼底发生改变,尽管眼压不高,可选用OPs或PVER作为观察指标。对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PERG诊断和监测价值较好。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住院病人的构成及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 4 42 %、 2 1 73 %、 3 3 5 %、 6 3 2 %和 14 1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 ( 2 2 5 4% )逐年下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则逐年升高 (P <0 0 5 ) ;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包括GIG)中 ,年龄大于 40岁的占 80 97%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占82 0 9% ,年龄小于 40岁的 ,开角型青光眼占 89 62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1∶1 5 3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2 5 5∶1;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0~ 3 0岁 ,占 77 7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 ,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 ,40岁以下的男性群体则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在眼压降低后视野是否发生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原发性慢性青光眼32例(44眼),其中PACG19例(25眼),POAG13例(19眼)。眼压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全部患者均行Humphrey静态自动视野(HFA)24-2全阈值视野检查。比较眼压降低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的变化,分析眼压降低幅度、年龄及视神经杯盘比与视野MD改变是否相关。结果治疗前MD为-13.58±9.31,治疗后MD为-12.08±8.37,治疗前后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2);治疗前后MD差值与眼压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341,P=0.027)。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和HRT的杯盘面积比后,治疗前后视野MD的改变与眼压降低幅度呈正相关(F=4.706,P=0.037)。结论原发性慢性青光眼眼压降低后视野有所改善,视野改善的程度与降压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