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方我院68例患有MOD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新生儿MODS时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结果68例结MODS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55.88%(38/68),具有2、3、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依次为22.73%(5/22)、60.71%(17/28)、88.89%(16/18),各组有显著性差异(x2=18.0284,P<0.01)。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为52.63%(20/38),非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为23.33%(7/3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6.0110,P<0.05).结论MODS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并且受损器官数目越多,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MODS新生儿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比非胃肠功能衰竭组明显增高。因此胃肠功能衰竭在MODS中占重要位置。如果及时有效控制其发展,阻断其它器官相继序贯性衰竭对MODS转归和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可 《河北医药》2006,28(11):1052-1053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与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我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28例危重患儿中,发生胃肠功能衰竭82例(25%)患儿,观察其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对策,并对早期干预与否的预后比较.结果 82例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早期临床表现依次为轻度腹胀、肠鸣音减弱或亢进、大便隐血强阳性、呕吐、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别为血红蛋白显著下降、循环不良或休克、酸中毒和低氧血症、MSOF;早期予综合干预的存活率分别是83.8%与57.1%,病死率分别是9.7%与22.9%.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胃肠功能衰竭早期予综合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黄、酚妥拉明和654-2对重症肺炎并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重症肺炎并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黄、酚妥拉明、654-2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胃肠功能衰竭的缓解率、缓解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胃肠功能衰竭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其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黄、酚妥拉明和654-2对重症肺炎并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赵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52-553
目的观察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86例小儿重症肺炎(其中胃肠功能障碍者23例,胃肠功能衰竭15例和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48例)胃黏膜pH值。结果胃肠功能衰竭组pHi值明显低于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障碍组pHi值明显低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pH值在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者明显降低,通过对其检测有助于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重症肺炎患儿90例,对患儿临床特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90例中有42例重症肺炎患儿出现心律失常56例次,发生率46.7%(42/9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频发房性早搏10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心房颤动2例,室性早搏8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早搏伴短阵室速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早搏1例。低年龄(χ2=11.43,P=0.000)、Ⅰ型呼吸衰竭(χ2=7.23,P=0.007)、心功能不全(χ2=19.44,P=0.000)、肌钙蛋白升高(χ2=16.99,P=0.000)及低血钾(χ2=19.74,P=0.000)是重症肺炎心律失常影响因素。结论:心律失常是重症肺炎患儿早期较严重并发症,低年龄、Ⅰ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肌损害程度及低血钾等与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及时有效的氧疗,及早纠正心功能不全,控制感染,保护心肌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是防止重症肺炎患儿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婴儿重症肺炎与普通肺炎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儿重症肺炎(A组,115例)及普通肺炎(B组,1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有基础疾病并存的40例和先天性心脏病24例,均高于B组的11例和5例(P<0.05).与B组比较,A组住院时间长、病情重(P<0.05或P<0.01).A组细菌阳性率、合胞病毒检出率、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均高于B组(66.09% vs.38.66%、37.39% vs.25.21%、31.30% vs.13.45%)(P<0.05).结论 重症肺炎并存基础疾病的患儿大多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治疗,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并发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将52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依据有无重症肺炎分为:研究组,并发重症肺炎;对照组,未并发重症肺炎,均为26例.分析两组的年龄、收缩压(SP)、舒张压(DP)、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MRSA感染、PA感染、CA感染与随访1年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BI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各因素均与BI值呈独立相关.两组的BI、病死率都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影响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CSS评分、SP、DP、HbA1c、MRSA感染、PA感染、CA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小儿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5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分为支原体感染组(34例)、病毒感染组(34例)和细菌感染组(37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PCT、CRP、PA、WBC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患儿(t1=27.099,t2=33.273,t3=24.893,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患儿(t=10.307,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t1=26.840,t2=15.360,t3=15.768,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t=4.912,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t1=8.276,t2=4.219,t3=10.982,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支原体感染组(t=12.871,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x21=8.272,x22=9.234,x23=11.992,x24=6.406,均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x21=19.125,x22=3.985,x 23=3.985,x 24=3.886,均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联合检测不仅可作为小儿重症肺炎的重要临床诊断指标,还能有效预测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2.5±4.0)d、病死率为30.0%,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7.7±3.6)d、病死率为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加强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应用异丙酚镇静时间长短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150例自发性脑出血手术病人分成镇静A组 (50例)、镇静B组 (50例)和未镇静组(50例),镇静A组病人术后予以异丙酚持续镇静6 h,镇静B组病人术后予以异丙酚持续镇静24 h,未镇静组未予以镇静,监测、记录三组病人术后6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肺部感染及再出血情况,记录病人术后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后6 h,镇静A组、镇静B组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未镇静组(均为P<0.05);镇静B组术后6 h的舒张压低于未镇静组(P<0.05).镇静A组的术后再出血率(8.0%)低于未镇静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镇静B组的术后再出血率(6.0%)低于未镇静组(24.0%) (χ2=6.353,P=0.012);镇静A组的肺部感染率(18.0%)低于镇静B组(36.0%) (χ2=4.110,P=0.043);术后6个月时镇静A组的预后良好率(84.0%)高于镇静B组(66.0%)(χ2=4.320,P=0.038),更高于未镇静组(56.0%)(χ2=9.333,P=0.002).镇静A组的预后不良率(16.0%)低于镇静B组(34.0%)(χ2=4.320,P=0.038),更低于未镇静组(44.0%)(χ2=9.333,P=0.002).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予以异丙酚镇静6 h能够减少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减少肺部感染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数变化情况.方法 统计2006 年10 月至2010 年12月住院、资料齐全的重症肺炎患儿(重症肺炎组)42例,同期儿科住院普通肺炎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血小板数.结果 在急性期,重症肺炎组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重症肺炎组急性期血小板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动态观察血小板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小儿重症肺炎的预后评估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7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以及其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6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胃肠功能损害程度越重(x 2=5.284,P=0.022),发生率越高(x 2=10.025,P=0.002);(2)发生窒息的早产儿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机率明显大于足月儿(x 2=5.789,P=0.016).结论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应警惕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特别是早产儿,应及时治疗,防止发生MODS,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胡丽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50-351
目的探讨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急诊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8.18%(8/44),严重程度组平均评分为(1.48±0.53);均低于对照组的37.78%(17/45)、(2.11±0.13),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293,P<0.05;t=4.4539,P<0.01)。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胃肠道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窒息程度与胃肠损害程度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上窒息对胃肠功能损害的诊治.方法对196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pgar评分标准和临床表现进行窒息程度和胃肠功能损害及程度分级,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窒息儿中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2.65%(64/196),其中轻、重度发生率分别为27.04%和5.01%;轻、重度窒息并发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5.32%和59.52%,差异有显著性(X2=17.55,P<0.01);轻度窒息并发轻度、重度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3.38%和1.95%;重度窒息合并轻度、重度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0.48%和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P<0.05).结论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胃肠功能损害不仅并发率显著增高,而且损害程度也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冉小平  毕平  贺聃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56-2757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糖尿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原因、累积器官、发病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64例患者中,衰竭器官为心脏64例(100.0%)、肾脏59例(92.2%)、脑21例(32.8%)、肺脏9例(14.1%)、胃肠道2例(3.1%)、肝脏1例(1.6%).血糖≥33.5 mmol/L组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37例(57.8%),明显高于12.2 ~ 22.4 mmol/L组和22.5 ~ 33.4 mmol/L组的8例(12.5%)、19例(29.7%)(x2=28.82、10.285,均P<0.05),22.5~ 33.4 mmol/L组也明显高于12.2 ~ 22.4 mmol/L组(x2=5.67,P<0.05).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因为感染49例(76.6%)、自行停药6例(9.4%)、酮症酸中毒5例(7.8%)、心脑血管意外4例(6.3%).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积极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及时消除诱因,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6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研究。选择64例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儿,对照组30例患儿。观察组进行精心有效的早期护理、药物以及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药物以及化疗治疗。1周左右,观察记录两组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1,P=0.0311)。观察组患儿的感染率和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4170,P=0.0041)。结论精心早期护理可显著降低患儿的感染率和病死率,提高患儿长期存活的时间,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对胆道闭锁的近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行Kasai术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黄疸消退率、2年自体肝存活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62例患儿术后黄疸消退率为58.1%,2年自体肝存活率为53.2%.其中Ⅰ、Ⅱ、Ⅲ型患儿黄疸消退率、2年存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1、0.76,均P>0.05).60 d内手术的2年自体肝存活率明显高于61 ~90 d、90d后手术的(χ2=4.72,P<0.05).感染巨细胞病毒以及术后并发胆管炎的患儿2年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43.6%、39.5%,明显低于非感染感染巨细胞病毒以及未并发胆管炎患儿的69.6%、75.0%(χ2=3.92、7.46,均P<0.05).结论 Kasai手术仍是治疗胆道闭锁的首选方法,患儿的疾病分型与Kasai术后近中期疗效没有明显关系,手术年龄则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到及早手术、加强抗病毒治疗以及术后防治胆管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及时给予综合治疗是处理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伴胃肠系统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中感染性疾病56例,非感染性疾病9例,感染在MODS合并胃肠功能障碍中占重要地位;严重缺氧、酸中毒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起促进作用.本组无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35例,放弃与死亡共9例,病死率25.71%;而30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放弃与死亡19例,病死率63.33%,均为3~4个器官障碍者,其中胃肠障碍尤为严重.通过统计学分析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病死率与无胃肠功能障碍者有明显差异x^2=9.32,P<0.05.结论 重视MODS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及时控制原发病,早期通过胃管发现该症,积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终止病情发展是争取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A,CagA)、空泡毒素A(Vac lating cytotoxin A,VacA)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GD)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GD患儿436例,其中44例消化性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GU),98例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29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组(functional dyspepsia,FD),ITP患儿138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4例,采用蛋白芯片检测各组H.pylori CagA、VacA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GD组H.pylori检出率为59.86%,GD组Ⅰ型H.pylori感染率53.64%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率43.29%(χ2=5.592,P=0.018).ITP组H.pylori检出率为52.89%,ITP组Ⅱ型H.pylori感染率为54.79%与Ⅰ型H.pylori菌株感染率4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P=0.136).GU组CagA+高于CSG组(χ2=4.219,P=0.041)和FD组(χ2=48.723,P=0.000);CSG组CagA+显著高于FD组(χ2=36.233,P=0.000)和NC组(χ2=68.866,P=0.000);FD组CagA+高于NC组(χ2=22.387,P=0.000).GU组和CSG组以Ⅰ型菌株为主.FD组以Ⅱ型菌株为主,高于Ⅰ型菌株感染率(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4+T(%)、CD4+T/CD8+T低于Ⅱ型ITP患儿CD4+T(%)、CD4+T/CD8+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8+T(%)显著高于Ⅱ型ITP患儿CD8+T(%)(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血清炎症指标IL-6水平显著高于Ⅱ型(t=2.167,P=0.034).结论 I型H.pylori菌株比II型H.pylori菌株毒力更强,可导致更为严重的上消化道疾病;ITP与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体内炎症反应更剧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A,CagA)、空泡毒素A(Vac lating cytotoxin A,VacA)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GD)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GD患儿436例,其中44例消化性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GU),98例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29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组(functional dyspepsia,FD),ITP患儿138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4例,采用蛋白芯片检测各组H.pylori CagA、VacA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GD组H.pylori检出率为59.86%,GD组Ⅰ型H.pylori感染率53.64%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率43.29%(χ2=5.592,P=0.018).ITP组H.pylori检出率为52.89%,ITP组Ⅱ型H.pylori感染率为54.79%与Ⅰ型H.pylori菌株感染率4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P=0.136).GU组CagA+高于CSG组(χ2=4.219,P=0.041)和FD组(χ2=48.723,P=0.000);CSG组CagA+显著高于FD组(χ2=36.233,P=0.000)和NC组(χ2=68.866,P=0.000);FD组CagA+高于NC组(χ2=22.387,P=0.000).GU组和CSG组以Ⅰ型菌株为主.FD组以Ⅱ型菌株为主,高于Ⅰ型菌株感染率(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4+T(%)、CD4+T/CD8+T低于Ⅱ型ITP患儿CD4+T(%)、CD4+T/CD8+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8+T(%)显著高于Ⅱ型ITP患儿CD8+T(%)(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血清炎症指标IL-6水平显著高于Ⅱ型(t=2.167,P=0.034).结论 I型H.pylori菌株比II型H.pylori菌株毒力更强,可导致更为严重的上消化道疾病;ITP与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体内炎症反应更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