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衰老对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γ(PPARγ)组织表达的影响 ,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衰老过程中出现胰岛素抵抗 (IR)的可能机制。  方法 用李光伟的基础状态法粗略评价年轻人 (18~ 3 5岁 )和老年人(65~ 73岁 )的胰岛素抵抗性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大网膜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年轻组比较 ,老年组IR程度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而老年组的PPARγmRNA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衰老降低脂肪组织PPARγ表达 ,可能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分化能力 ,导致脂肪细胞分化缺陷、功能减退而参与IR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综述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动态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影响的最新进展,包括内皮细胞功能、平滑肌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3.
该受体名称来源于贝特类药物对啮齿类动物肝脏过氧化体增殖效应。1987年发现和鉴定了过氧化体增殖物结合蛋白。1990年Issemann和Green从小鼠肝脏克隆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随后,不同实验室先后从人类等其他种属克隆出PPAR的同类物。PPAR的表达水平受各种刺激物的调节,如生理节律、饥饿、应激、寒冷等。此外,多种因子,如皮质固醇类、胰岛素、佛波酯、多种细胞因子等th.影响PPAR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与PPARγ激动剂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由于启动子和拼接方式不同,PPARγ可以分为PPARγ1、PPARγ2、PPARγ3三种亚型,功能涉及脂肪酸代谢、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抑制巨噬细胞激活。PPARγ与配体结合而被激活后,与视黄醛X受体(retinoidXreceptor,RXR)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再结合于特定DNA序列-PPARγ目标基因启动子应答元件(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responsiveelement,PPRE),启动目标基因———糖、脂代谢相…  相似文献   

5.
<正>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以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近研究表明,PPARγ在AS和炎症细胞中均有表达,其通过调节糖脂代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各亚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量资料证实转录因子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系核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作为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最初被发现能够调节各种代谢通路。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γ和β/δ各亚型的配体衍化物有60%~80%的同源性,但其配体和靶基因的特异性显著不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各亚型在组成血管壁的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具有抗炎和潜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表明活化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目前尚无资料证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γ激动剂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有何作用。认识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的血管保护作用并在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属于核内受体大家族,分为PPARa、PPARβ及PPARγ3种亚型、PPAR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基因的转录贝特类降血脂药作为PPARα的配体,特异性地激活PPARα,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明显改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利用的作用、抗糖尿病新药TZD是PPARγ的高亲和力配体,通过激活PPARγ可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动物的高胰岛素血症,减少糖尿病患高糖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脂质代谢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是一类细胞核内受体,在脂质人圾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叙述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组织分布、结构、配体及激活物。过氧化体增殖行特派主活受体α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贝特类调脂药物的作用部分通过激活过氧化体增殖物活过氧化体增物激活受体α,进而调控脂蛋白脂酶及载脂蛋白等目标基因的表达来实现。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主要与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成脂作用有关,胰岛素增敏剂作为过氧化体  相似文献   

9.
<正>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逐步确定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在这些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并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继而通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途径促进内皮细胞对黏附分子、内皮素、生长因子、组织因子及蛋白水解素等表达增多,最终导致内皮细胞炎性反应、血管收缩、平滑肌增殖和迁移、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等AS的起始、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存在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ARγ。PPARα、PPARγ在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脂质代谢和血管炎症中起关键作用。PPARα激活后在多个水平增加脂肪酸的分解;PPARγ在控制脂肪的储存和释放、促进脂细胞分化等发挥重要作用。PPAR在动脉粥样斑块处表达。在相应配体的作用下,PPAR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反应元件(PPRE),或负向影响如核因子(NF)-κβ等其它一些信号传递途径,下调某些致病基因的表达,抑制单核细胞聚集到动脉粥样斑块,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及其配体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一种核转录因子,能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激活,进而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多种基因表达。PPARγ广泛存在于肾组织中,它具有调节系膜细胞增殖和阻止转分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浸润、抑制炎症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合成以及减少细胞外基质蓄积等作用,已证实能在糖尿病肾病、5/6肾切除、狼疮性肾炎和急性缺血-再灌注肾衰竭等模型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它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紊乱,同时对调节内皮功能和抑制血管壁炎症起重要作用。许多体内外研究表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特别是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在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慢性血管壁炎症、减少斑块形成以及维持斑块稳定性等方面显示了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尿酸钠(MSU)晶体诱导的炎症动物模型,探讨炎性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酌(PPAR酌)表达的规律及其激动剂吡格列酮防治痛风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相应部位注射MSU晶体制作大鼠急性腹膜炎和小鼠皮下气腔炎症模型。在大鼠腹膜炎实验中,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PPAR酌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腹腔巨噬细胞的表达规律,检测炎症诱导后4、8、24、48h不同组别大鼠腹腔浸润的炎性细胞数变化,以评价吡格列酮的抗炎作用;在皮下气腔炎症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吡格列酮对小鼠皮下气腔炎症不同时间点浸润的炎性细胞数的影响。结果PPAR酌在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MSU诱导的急性腹膜炎大鼠的腹腔巨噬细胞中表达迅速降低,并与炎性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随炎症缓解而趋恢复。MSU诱发的腹膜炎自发缓解早于皮下气腔炎症。在大鼠腹膜炎模型,20mg·kg-1·d-1的吡格列酮在4h和8h即可显著抑制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率分别为70.6%和64.5%;在小鼠皮下气腔炎症模型,20mg·kg-1·d-1和10mg·kg-·1d-1的吡格列酮在48h方可显著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率分别为49.3%和42.4%,而4mg·kg-·1d-1吡格列酮无明显作用。结论PPAR酌参与了MSU诱导的痛风相关炎症过程。吡格列酮可减轻MSU诱导的动物体内炎症反应,该作用在MSU诱导的大鼠腹膜炎早期即可出现,而在小鼠皮下气腔模型诱导后48h才表现出来。吡格列酮的上述抗炎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巨噬细胞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调节化学趋化因子和对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PPAPα和PPARγ阻抑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素1(ET-1)表达,内皮素1是一种强烈血管收缩多肽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物。虽然PPARγ配基对引起单核细胞化学趋化作用的化学趋化因子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的抑制作用已经十分明确,但PPAPα激活物是否也有这种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报道显示,天然和人工合成的PPAPα配基刺激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合成MCP-1。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它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紊乱,同时对调节内皮功能和抑制血管壁炎症起重要作用.许多体内外研究表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特别是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在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慢性血管壁炎症、减少斑块形成以及维持斑块稳定性等方面显示了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颜丽 《高血压杂志》2006,14(3):171-17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iatedreceptorγ,PPARγ)是英国科学家Issemann和Green于1990年首先发现的,是一类由配体调节的核激素受体。目前已知存在多种PPARγ的激动剂(即配体),其天然激动剂主要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如15脱氧前列腺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激动剂GW0742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RAW264.7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及空病毒载体,将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GW0742组、GW0742+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干扰组以及假干扰组,各组均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mg/L)孵育24h。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单核细胞趋化实验观察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中的趋化活性。结果GW0742组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干扰显著削弱GW0742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GW0742组单核细胞迁移距离小于对照组(P<0.05),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δ干扰能阻断GW074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PPAR)γ活化剂马来酸罗格列酮能否增强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基因转染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20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养20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n=10),即AdPPARγ1组、AdPPARγ1+RO组(病毒干预前1周予罗格列酮4mg·kg^-1·d^-1灌胃)、AdGFP组和PBS组。转染2周后比较各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均值。Movat5色套染法和油红O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成分变化。检测斑块内PPARγ、血管平滑肌细胞(SM-actin)、巨噬细胞(MOMA-2)、MMP-9/TIMP-1、CD40/CD40L和组织因子(TF)等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PBS组与AdGFP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dGFP组比较,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和脂质含量减少(P〈0.05)[AdGFP组、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病变面积均值分别为(0.98±0.17)、(0.86±0.12)、(0.79±0.15)mm^2,油红O染色阳性面积分别为(270±49)×10^3、(150±35)×10^3、(80±21)×10^3μm^2]。Movat染色法显示PBS组和AdGFP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成分差异不显著,而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纤维帽较厚、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含量增加。与AdGFP组比较,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主动脉根部斑块PPARγ、SM-actin、TIMP-1抗原免疫活性增强。而MOMA-2、MMP-9、CD40/CD40L和TF抗原免疫活性减弱,其中AdPPARγ1+RO组作用最显著。结论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基因转染遏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稳定表型转换,PPARγ活化剂马来酸罗格列酮增强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 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PPAR s可通过调节全身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巨噬泡沫细胞在血管壁的聚集及抑制炎症反应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现对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于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检测到α、β/δ和γ四类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s)mRNA水平的表达,并且显示PPARs激活剂—不饱和脂肪酸、前列腺素J_2和非PPARs激活剂—饱和脂肪酸对三类PPARs mRNA水平的表达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