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HRCT多平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观察正常听骨链的形态,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进行术前评估。方法:对20例(40耳)突发性聋患者(对照组)和62例(71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变组)行高分辨率CT 扫描,分别沿三个听小骨的长轴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对显示图像直接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照组比较MPR 和MIP图像整体显示听骨的形态和结构情况;病变组观察听骨链破坏情况,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听小骨在MPR及MIP图像均明确显示,MPR对镫骨整体的显示优于MIP, MIP可以立体显示听骨链的空间结构;病变组,胆脂瘤型39例(44耳),MPR显示43耳有听骨破坏,MIP显示41耳有听骨破坏;肉芽肿型15例(17耳),MPR显示6耳有听骨破坏,MIP显示5耳有听骨破坏。单纯性中耳炎8例(10耳),MPR及 MIP均未显示听骨破坏。术中见胆脂瘤型中耳炎41耳有听骨破坏;肉芽肿型中耳炎6耳有骨质破坏,单纯型无听骨破坏。结论: MPR对镫骨的整体显示优于MIP,MIP对听骨链破坏的显示能力优于MPR,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听骨链破坏的诊断率,为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听骨链三维CT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正常及病变听骨链进行三维(3D)成像初步研究,探讨最佳成像参数及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4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耳均采用内耳软件作螺旋CT检查,层厚1mm,螺距为1。3D成像主要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CT阈值取100~300Hu。结果 正常听骨链中锤、钻骨及镫骨前后脚、锤砧关节、钻镫关节等都得到满意显示,镫骨底板显示欠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情况与手术所见相符。结论 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对要获得高质量3D成像至关重要,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正常及病变听骨链进行三维(3D)成像初步研究,探讨最佳成像参数及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4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耳均采用内耳软件作螺旋CT检查,层厚1mm,螺距为1.3D成像主要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CT阈值取100 300Hu.结果正常听骨链中锤、砧骨及镫骨前后脚、锤砧关节、砧镫关节等都得到满意显示,镫骨底板显示欠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情况与手术所见相符.结论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对要获得高质量3D成像至关重要,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鼓室成形术的理想移植材料。方法 :取异体鼓膜 ,处理、保存听骨链 ,在去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灶的基础上 ,根据鼓室结构的破坏情况 ,移植整体或部分鼓膜、听骨链 ,行鼓室成形术。结果 :治疗31耳 ,术后再穿孔 4耳 ,其中 1例移植的砧骨因鼓膜穿孔后脱出。听力提高 >10dB2 5耳 ,占 80 .6 %。气、骨导差≤ 2 0dB19耳 ,占 6 1%。结论 :同种异体鼓膜、听骨链用于鼓室成形 ,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 ,可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颞骨CT及耳内镜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及中耳胆脂瘤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及中耳胆脂瘤患者42耳病历资料,从CT、耳内镜及术中发现进行分析。结果①根据CT结合术中所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CT分型分为单纯型、硬化灶型、肉芽型、硬化灶肉芽型。胆脂瘤型CT主要表现为听骨链消失或锤砧关节消失,乳突大部分呈硬化型,少部分为板障型,上鼓室鼓窦扩大,上鼓室、中鼓室甚至后鼓室乳突腔为软组织影占据,部分病例外半规管骨质破坏、面神经管水平段骨质破坏,部分病例外耳道后壁骨质破坏;单纯型CT示中耳鼓室乳突呈不完全气化型;硬化灶型CT示中耳鼓室乳突呈硬化型,病变局限于中鼓室,锤骨柄及镫骨周围有“类似骨质影”包裹;肉芽型、硬化灶肉芽型CT相似,示病变累及鼓室及乳突,听骨链基本完整,面神经管水平段骨质完整,但硬化灶型与肉芽型区别之处在于前者鼓室内听骨链周围有“类骨质”样散在高密度影。②耳内镜所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鼓膜紧张部穿孔,鼓膜可有钙化斑;中耳胆脂瘤型则有上鼓室内陷或穿孔、后上象限穿孔、大穿孔、外耳道顶壁或后上壁下塌。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及中耳胆脂瘤的术前CT及耳内镜评估,对病变性质、范围、程度及指导手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完整性的判断朱富高1刘京国2万秀明1张念凯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为手术前能判断听骨链的完整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回顾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74例(88耳)听力损失与听骨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慢...  相似文献   

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1例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81例(82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均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结果 81例(82耳)术后鼓膜移植物都成活并上皮化;听力提高(≥10 dBHL)66耳(80.5%),听力无改善(〈10 dBHL)16耳(19.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听骨链,修补鼓膜,保留中耳功能,获得干耳,恢复实用听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慢性中耳炎的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术前HRCT检查与手术所见。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30例HRCT表现为鼓室或(及)鼓窦内团块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伴有乙状窦、天盖,水平半规管破坏;骨疡型中耳炎21例HRCT表现多呈斑片状、条索状或网状软组织影,部分可见液平面,听骨移位及破坏较轻;单纯型中耳炎HRCT表现大多无异常。HRCT所见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符合率为96.4%。结论:HRCT有助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对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评估作用。方法:对21例(28病耳)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高分辨率CT扫描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经后处理软件进行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VE),观察听骨链破坏情况,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结果: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听骨链,对锤骨、砧骨及镫骨上结构骨质破坏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4%、92.9%和85.7%。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术前评估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鼓室成型与听骨链重建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中耳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8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鼓室成型方法.治疗组采用显微镜下听骨链重建术。结果两组患者四个频率(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骨导均值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值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术前后气骨导差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气骨导差缩小更加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显微镜下鼓室成型方法,显微镜下听骨链重建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从多方面有效改善多听阈的听力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与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CSOM手术治疗64例患者的骨导阈值改变,分析0.5、1.0、2.0、4.0kHz患耳与健耳骨导阈值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听骨链破坏对语频骨导阈值的影响。结果患耳与健耳各频率骨导闽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骨链受损组平均骨导阈值在2kHz与4kHz处〉听骨链正常组(P〈0.05)。结论CSOM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高频骨导听阈较低频更易受到影响。听骨链损害与骨导听力下降有关,其共振作用的减弱或消失即可影响骨导听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Ⅲ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136例(144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在局麻或全麻下按照鼓室成形新三型的方法修补鼓膜并重建听骨链。听骨键重建材料为自体或异体听骨。结果 发现新鼓膜形态及功能恢复约3个月,伴乳突手术者术腔上皮化约6个月。术后新鼓膜早期穿孔5耳,晚期穿孔12耳,鼓膜一期愈合127耳。术后听力增进124耳。结论 在完整清除中耳及乳突病变基础上,对传音性聋患者按新三型手术方法重建听力效果显著,同种异体听骨无排异性。  相似文献   

13.
统计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84例慢性非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术前乳突X线提示胆脂瘤或有骨破坏为112例,诊断符合率60.9%慢性乳突炎或正常72例,误诊率39.1%。说明乳突X线摄片对诊断慢性非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价值,但不是唯一依据。临床检查发现鼓膜松弛部穿孔,即使X线不支持也应作乳突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病变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听骨再利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4 2块听骨 ,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31块听骨出现异常改变 ,其中 2 0块听骨间隙有炎症反应或骨髓炎反应 ,11块听骨有骨破坏。 5例听骨表面有复层鳞状上皮残留。 3例在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出现胆固醇肉芽肿。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不宜进行听骨链重建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 HRCT)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病变评估及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7例术前HRCT检查, 按HRCT检查提示有无中耳骨质破坏分为A、B组,将术中所见(包括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听骨链缺损及咽鼓管鼓室口病变,解剖异常) 与术前颞骨HRCT诊断比较。【结果】 A组32例HRCT显示上鼓室、鼓窦、乳突有软组织影充填,无骨质吸收或破坏, 均行鼓窦凿开探查, 5例行封闭式鼓室成形术,21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6例行鼓窦探查术+鼓膜成形术,术中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肉芽、胆脂瘤)、听骨链病变、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HR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8%、0、66.7%、60%;B组45例HRCT显示上鼓室、鼓窦、乳突有软组织影充填,骨质有吸收或破坏,3例行封闭式鼓室成形术,40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例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肉芽、胆脂瘤)、听骨链病变、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术前CT显示的病变符合率分别75%、89.7%、90%、64.3%。HRCT较好显示中耳乳突解剖异常(乙状窦前位、天盖低位、颈静脉高位)及乙状窦壁、天盖、骨性半规管骨质破坏情况,与术中发现符合率100%。【结论】 颞骨HRCT检查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式选择、手术入路和病灶清除及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上鼓室鼓窦病变性质、听骨链破坏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中耳病变加重并出现骨质破坏,准确性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听骨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2012.01-2015.01期间进行自体听骨与人工听骨植入的10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置入自体听骨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54例人工听骨置入设为对照组,观察听力改善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一年内复发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7.41%,气导、骨导听阈值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听骨置入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力的改善效果较优,远期疗效也较优.  相似文献   

1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损害内耳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时有报道[1] ,且引起胆脂瘤,耳流脓血。胆脂瘤对听骨链有侵蚀,如果不及时控制中耳的炎症,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或全聋。因此,临床正在探索迅速、高效的治疗中耳炎的最佳方法。现将我院采用微波治疗本病15 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997~2 0 0 3年我院门诊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 0例,370耳。其中男190耳,女180耳;年龄1~70岁,平均35岁;病程大于5 5年5耳,10~5 5年5 0耳,1~9年315耳;鼓膜紧张部穿孔2 30耳,鼓膜松弛部穿孔30耳。病理证实为胆脂瘤者7耳,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表现。结果: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T表现为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听骨链破坏移位,上鼓室、鼓窦扩大,鼓室外侧壁、鼓室内侧壁、下壁破坏,鼓室天盖、外侧半规管、面神经管、乙状窦破坏,位于外道的可见外耳道骨质破坏,同时骨质破坏腔的边缘常出现硬化环等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高分辨CT及多层面重建可以较清楚的显示中耳结构、病变范围,对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听力学特点及区别。方法回顾性研究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中青年(18~59岁)患者74例、老年(≥60岁)患者68例(语频段0.5、1.0、2.0、4.0 k Hz)纯音测听结果,分析其患耳与对侧耳、不同年龄组间患者听力学特征和区别。结果中青年患者患耳各语频气、骨导阈值均高于对侧耳,老年患者患耳气导、除4.0 k Hz外的骨导高于对侧耳。老年患者各语频气、骨导耳间差均明显大于中青年患者。非胆脂瘤组、听骨链正常组老年患者耳间差在0.5、1.0、2.0 k Hz气导、4.0 k Hz骨导高于中青年患者。胆脂瘤组、听骨链中断组老年患者各语频气、骨导耳间差均明显大于中青年患者。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对中青年、老年患者的气、骨导均可产生损害,对老年患者的损害比中青年患者严重。中耳病变越严重,老年患者比中青年患者听力受损的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80例、80耳,男46例,女34例;20-55岁,平均37岁。病程3个月-30年,平均13.5年。乳突X线摄片示无骨质破坏,捧除骨窦区的骨质破坏及空腔,确诊为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大穿孔43耳,中穿孔27耳。小穿孔10耳。治疗方法是将直径2咖的盐水放气针改制成长8cm的平顶细吸引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