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KN2基因产物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CDKN2基因与卵巢癌发生、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了该基因产物p16蛋白在卵巢癌的表达情况。发现卵巢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低于正常卵巢、良性和交界性肿瘤(P<0.01)。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卵巢癌之间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Ⅰ~Ⅱ期癌的阳性率高于Ⅲ~Ⅳ期癌(P<0.05),p16蛋白阴性的卵巢癌患者,其累积生存率低于p16蛋白阳性者(P<0.01)。结果表明,CDKN2基因失活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卵巢癌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
p1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105例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结果:大肠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0%,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1)。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9%,伴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者为5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存超过5年者p16蛋白表达阳性率(83.3%)明显高于5年内死亡者(53.1%),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16基因能抑制大肠癌的浸润与转移,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敏  张佳林 《肿瘤》1998,18(5):326-326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正常卵巢和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蛋白在84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良性20例,交界性12例,癌52例)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常规石蜡标本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检出率50.0%,低于良性浆液性瘤85.0%及正常卵巢组91.7%,均P<0.05。p16蛋白低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的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肿瘤分化差、癌瘤播散、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P<0.01或P<0.05)。结论p16蛋白作为细胞周期的负性调节子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p16抑癌基因异常导致p16蛋白合成障碍,可引起细胞无限性生长即恶变。对卵巢浆液性癌p16蛋白表达的测定,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恶性度,判断其癌瘤播散、转移的能力,并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癌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p16蛋白的检测。结果:卵巢癌p16蛋白阳性率为31.3%,阴性率68.7%,阳性定位主要在细胞质,少数病例在细胞核;浆液性囊腺癌与粘液性囊腺癌p16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表达度分别为1级75.0%,Ⅱ级21.4%,Ⅲ级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前列腺癌中p53和p16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率为32%(8/25),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5),并在低分化肿瘤中表达高(P=0.0403);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癌中表达升高(P<0.05)。p16的失活率44%(11/25),也是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P<0.05)。并发现4例低分化癌中有p53和p16共同异常。结论p53和p16基因的异常表达均与前列腺癌的形成和恶性程度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尚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6.
MTS1/p16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的检测。结果发现44例(84.6%)p16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在良、恶性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中p16表达呈现异质性;各肿瘤类型中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但无显著差异,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P<0.01);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低于非转移者(P<0.01),且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相关。表明p16基因表达缺失参予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分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ras及p16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及p16抑癌基因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了36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ras、p16基因及表达状况。结果:卵巢癌及对照组ras癌基因无突变及缺失。卵巢癌ras p16基因阳性表达80.6%,卵巢良性肿瘤仅有25%弱阳性表达,正常卵巢阴性表达,P〈0.01,P〈0.001  相似文献   

8.
路名芝  刘勇 《浙江肿瘤》2000,6(3):179-180
「目的」探讨肺癌中MTS1/p16和nm3基因产物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8。1%和48.4%。腺癌p1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6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r=0.27)。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nm23蛋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前列腺癌中p53和p16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阳性率为32%(8/25),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5),并在低分化肿瘤中表达高(P=0.0403);在临床分期Ⅲ ̄Ⅳ期癌中表达升高(P〈0.05)。p16的失活率44%(11/25),也是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P〈0.05)。并发现4例低  相似文献   

10.
吴宜林  张志胜 《癌症》1998,17(5):371-374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改变、蛋白过度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p53蛋白表达,对其中4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溴乙锭染色法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及杂合性缺失(LOH)。结果:(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良性肿瘤0/10;交界性肿瘤1/4;卵巢上皮性癌22/42(52.38%),浆液性与粘液性癌表达相似,且3例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一致。(2)p53基因突变率:良性肿瘤0/10;交界性肿瘤1/3;卵巢上皮性癌13/27(48.15%),其中8例杂合型基因的病例中4例基因突变伴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本研究13例p53基因突变者中12例p53蛋白过度表达。p53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P>0.05)。而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有关(P<0005)。结论:p53基因改变及蛋白过度表达在卵巢癌中较常发生,且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有关,这些改变可能是卵巢上皮性癌的早发事件,亦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