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100家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38家学报未设置任何栏目;已设置栏目的,多数缺乏整体性,相当一部分栏目设置不够合理。研究认为,体现本校科研特色和确保导读功能应是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指导原则。按以上原则设置栏目特别是设置专栏,有重点地反映本校最新科技成果可以形成期刊特色,造就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与作者群。提出了高校学报栏目体系的框架性建议,着重探讨了专栏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特色是期刊的生命。科技期刊都在积极探索和构建期刊特色的途径,努力把自己办成与众不同、独具特色、深受读者欢迎的期刊。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农业高校学报办刊的状况,提出了农业高校学报构建特色的六条途径。认为农业高校学报应从高校教学科研学术层次定位,构建学术特色;通过自身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区位资源、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策划选题组稿、设置品牌栏目,构建期刊内容及其地域特色;以满足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和读者需要,转化农业科研成果为生产力,构建学报的信息和知识载体的特色;以学报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美,设计自身装帧和版式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的栏目设置特点,揭示了栏目设置对吸引校内外读者和作者、反映学报报道特色、体现期刊学术水平的积极意义,指出了栏目设置对学报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编辑部应切合本校实际,根据其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和期刊总体发展思路制定自身有特色的栏目。  相似文献   

4.
特色栏目是扩大高校学报知名度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栏目的建设要凭借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在创设“维医维药”、“民族肿瘤学”特色栏目的实践中,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以本校特色重点学科为依托,从栏目设置、策划选题、组织稿源等方面经营特色栏目,以此实现以点带面的效应,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办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5.
林锋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2):269-130
【目的】 了解地方特色栏目在《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以下简称《北大核心》)人文社科学报中的呈现,为人文社科学报的办刊方向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北大核心期刊中人文社科学报的详细分布,通过CNKI调查这些学报设置地方特色栏目的具体情况及其文献的被引和下载情况;作为对比,还调查了部分非北大核心重点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相关情况。【结果】 北大核心人文社科学报设置的地方特色栏目少,栏目中的文章刊发量呈逐年萎缩趋势;师范类院校在冲击《北大核心》方面表现突出;地方特色栏目中文献的被引率通常极低。【结论】 要提高影响因子,冲击《北大核心》,不宜过多设置地方特色栏目,而应控制栏目发文量;冲击《北大核心》并非办刊人的唯一目的,学术期刊可以有不同的办刊追求。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妈祖文化”的内涵及研究意义,分析了“妈祖文化”栏目设置成功的原因,指出该栏目的成功得益于其具有独特性、具有较充足的稿源、具有可持续性、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科建设要求和学科分类的特殊性,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妈祖文化”综合学科特色栏目的建设情况,分析了栏目的刊文学科情况和作者情况,并对栏目论文的被索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栏目中各学科论文对栏目建设的贡献,进而说明应充分发掘高校学报综合学科特色栏目所具有的多学科优势,办好综合学科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设特色专栏树立学报特色,进而带动学报发展、提高学报质量已成为学报同人的共识。地方高校学报要确立自己的特色,地域优势是其形成的基础之一。可以所处地域优势、地方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及区域特色文化为依托创设特色栏目。主要应考虑地方特色文化是否具有学术地位及研究价值、是否具有稳定的作者群及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具有学术前沿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报缺乏名牌、特色的原因,指出今后高校学报工作的战略任务是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创品牌、创特色。认为高校学报创建品牌特色的途径是加大选题策划力度,开拓稿源,创建特色栏目,建立严格的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实行特色栏目岗位目标管理,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办刊主体的活力、促进“编辑学者化”,不失为提高高校学报学术水平和办刊效益的一种有效的应对之策。实施特色栏目岗位目标管理必须坚持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自我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事业发展与人的需要相统一的原则,并认真把握以下几点:岗位目标设置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栏目编辑和主持人实行竞争上岗,鼓励编辑人员和学校内外有志于学术期刊事业的同志参与竞争;建立完善评估与激励机制,确保特色栏目和期刊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校自然科学综合性优秀期刊栏目设置现状,为科技期刊专业化转型和期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2种高校自然科学综合性优秀期刊2021年各期次的目次表和总目次表,统计与分析其栏目设置情况。【结果】 66%的期刊在目次表中有稳定的栏目设置,仅47%的期刊在总目次表中设置栏目。在栏目设置方式方面,标识性特色栏目占比为43%,以专题、专栏、专辑和专刊为主;非标识性特色栏目占比为31%,以学科特色为主体内容,栏目设置突出区域特点、问题导向和学科优势;学科“小综合”栏目占比为20%,栏目设置突出差异化;创新前沿栏目占比不足20%,栏目创新性略显薄弱。【结论】 高校期刊应重视在目次表与总目次表中的栏目设置,不同期刊需采用与其学科优势相匹配的栏目设置方式;同时加强栏目创新设计,适当区分专刊与专辑、专栏与专题,分类分步推进综合性期刊专业化转型;可考虑把栏目设置纳入期刊定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了边陲地区高校学报创特色栏目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基础上,指出边陲地区高校学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转变观念,以本校重点学科为依托,创特色栏目。创特色栏目的核心是突出自身的特色,难点是严格控制学术质量,拓宽稿源,关键是造就一支年龄配置、编辑与科研能力配置合理的专家型、参谋型、执行型稳定的编辑团队。  相似文献   

13.
分析总结了高校合并后《陕西农业科学》如何依托高校优势,办出自己期刊的特色。从提高期刊质量、期刊定位、栏目设置、通讯员网络等几方面,重点分析总结了几年来《陕西农业科学》的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发展的信息时代,学报原有的综合性被削弱,传播性被强化。栏目作为期刊的窗口和旗帜,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将越来越突显。综合性高校学报应在自身特点和优势基础上,分步骤、有计划地做好特色栏目的战略性规划,同时建设编辑人才队伍,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并根据期刊的几个重要指标监测其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济学的“五力模型”分析高职院校学报的现状和竞争力,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学报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具有独特的优势。高职院校学报若想进一步发展,应结合自身优势,突出行业性和地域性特征,着力抓好特色栏目建设。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立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院的优势办学资源;二是应服务于学院的产学研建设;三是应紧贴区域经济建设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成功开办“农业高校专栏”的办刊经验为例,为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在调查国内10所地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主要栏目设置的基础上,分析“农业高校专栏”的优势和可行性,并通过精准定位受众,以人为本和借助新媒体的运作理念保障“农业高校专栏”的顺利运作。【结果】“农业高校专栏”的成功开办增加了来稿量,提高了期刊的学术水平,拓展了稿源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期刊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办刊效果。【结论】实践表明,地方高校学报在办刊中尽管面临各种困境,但分析自身条件和办刊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定能寻找到创新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部分高校学报不能立足于一流学术期刊之列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学报要想成为一流学术期刊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办刊宗旨的误区,行政干预的误区,审稿误区,组稿误区,学科栏目设置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农业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应突出“三农”问题研究这一作为现今全国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特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加强同行交流和期刊宣传,想方设法组织稿源,重视作者群建设,与时俱进,组织导向并举,不断提高“三农”问题研究论文学术质量,同时编辑部不仅要高水平高质量办好“三农”问题研究栏目,还要扎扎实实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栏目策划、强化期刊特色的办刊理念与实践。一是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二是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设置栏目;三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设置栏目;四是用“品牌制胜”理念指导栏目设置。并从栏目宣传、选题策划、创新服务三方面进行了栏目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品科技期刊,提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应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品牌价值,对学报内容进行再开发。方法 通过介绍高校学报基本现况,并与技术类、科普类期刊的出版经营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学报存在的同质化现象、受众面窄等问题,探讨了高校学报专业内容再开发的社会意义。结果 提出增设具有实用功能的栏目、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调动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学术群体的重要作用等举措,以实现高校学报专业实用功能的开发。结论 学报专业内容的再开发有益于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拓展学报的社会效益,同时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