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锐  陈晓荣  赵年  闵朋 《现代肿瘤医学》2018,(14):2252-225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 DWI)在肾细胞癌(RCC)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RCC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 T1WI与T2WI序列诊断,同时给予DWI序列的ADC值测定与诊断价值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的MRI图像均显示清晰,病理确诊为RCC脑转移40例,RCC 100例。39例RCC脑转移患者的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36例T1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8例RCC患者的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2例T1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例患者肾实质ADC值是(2.21±0.32)×10-3 mm2/s,同时,患者肾脏实性肿瘤ADC值是(1.54±0.37)×10-3 mm2/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P<0.05);RCC患者的ADC 值为(1.26±0.21)×10-3 mm2/s,RCC脑转移患者的ADC 值为(1.59±0.30)×10-3mm2/s,RCC脑转移的ADC 值明显高于RCC患者(P<0.05)。将阈值设定为1.355×10-3 mm2/s,通过DWI对RCC患者的脑转移进行诊断,得出其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85.0%。结论:在诊断RCC患者的脑转移时,ADC值和DWI可以提供重要依据,两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和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MR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在工作站上进行ADC值测量。[结果]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1.162×10^-3±0.045×10^-3mm^2/s和1.484×10^-3±0.191×10^-3mm^2/s,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的1.780×10^-3±0.492×10^-3mm^2/s。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者的瘤/肝值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依据磁共振弥散成像的DWI图像、ADC值,对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58岁,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肝门区胆管细胞癌,5例病变位于肝总管,4例位于左主肝管,3例位于右主肝管,致相应肝内胆管扩张.肿瘤组织于T1W呈稍低信号强度,T2W呈略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3例显示早期强化明显,9例早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扫描12例均有中等程度的强化,表现为肿块团块状强化,受累胆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并环行强化,2例梗阻区腔内可见到软组织肿块,4例观察到病变远近端胆管内播散结节.结论:肝门区胆管细胞癌于T2W显示伴随高信号的扩张胆管有略高信号的肿块影,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呈持续性强化是其MRI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非小细胞肺癌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45例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经皮穿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初治患者, 对其行术前常规胸部SE序列MRI平扫和纵隔DWI扫描(b值分别为600、800和1 000 s/mm2), 测量并记录不同b值时肺门纵隔淋巴结的ADC值, 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肺门纵隔淋巴结的DWI与ADC值特点。  结果  45例患者共送检淋巴结791枚, 其中在DWI上测得ADC值的淋巴结共计68枚, 包括32枚转移性淋巴结和36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最合适的b值为600 s/mm2, 在此条件下, 转移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73±0.24)×10-3mm2/s, 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2.67±0.16)×10-3mm2/s, 转移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P < 0.001)。转移性淋巴结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以平均ADC值< 2.32×10-3mm2/s为阈值诊断非小细胞性肺癌肺门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时, 其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1%、92%、31%、8%、76%和90%。  结论  DWI对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是一种快速可行的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7.
随着MRI诊断技术发展及多通道高灵敏线圈的使用,使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腹部的应用得到实现,其在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意义。本文就磁共振DWI技术在肾细胞癌诊断中应用优势与局限性,以及肾脏DWI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诊断直肠腺癌和评估直肠腺癌恶性程度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8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观察组)与82例无直肠病变者(对照组)的ADC值,并在观察组中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DWI对直肠腺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ADC平均值为(0.89±0.12)×10-3mm2/s,低于对照组ADC平均值(1.45±0.1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肠腺癌的诊断,ADC的最佳分界值为1.26×10-3mm2/s,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97.5%;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直肠腺癌的ADC值分别为(0.80±0.10)×10-3mm2/s、(0.95±0.11)×10-3mm2/s和(1.23±0.18)×10-3mm2/s,不同分化程度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肠腺癌,MRI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74.39%,DWI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86.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腺癌的不同分化程度与ADC值相关,DWI可以增加直肠腺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牛灵芝  张明 《现代肿瘤医学》2015,(22):3313-3316
目的:探讨纤维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型脑膜瘤的MRI常规表现、DWI表现,并计算ADC值。结果:64例纤维型脑膜瘤中,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略低信号19例,混杂信号5例;T2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略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4例,略低信号12例;出现瘤周水肿24例。增强扫描,46例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6例呈环形强化,脑膜尾征48例。D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稍高信号16例,混杂信号2例,低信号6例。ADC图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稍高信号16例,低信号8例。64例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白质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伴有水肿的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型脑膜瘤在MRI上的表现多种多样,DWI及ADC值可提高该病的检出率,是常规MRI检查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Li W  Li D  Liu H  Zhou R  Feng C  Ma Y  Yu T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11):853-857
背景与目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唯一能在活体检测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影像检查技术,能在宏观成像中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本研究旨在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WI联合相控阵线圈和并行阵列采集空间敏感度编码技术(arrayspatial sensitivity encoding technique,ASSET)对肺实性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并优化最佳b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0例肺良性病变和96例肺恶性肿瘤(共120个病灶)在3.0TMR扫描仪上行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脂肪抑制T2WI以及不同b值DWI(200s/mm2、500s/mm2、800s/mm2、1,000s/mm2)扫描,得到各b值的DWI图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usion coecient,ADC)图,分别测量各b值下病变的DWI信号强度、ADC值,比较各b值组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ADC值,并绘制各b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ADC值对肺实性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化DWI诊断肺部实性良恶性病变的最佳b值。结果不同b值组间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ADC值均随b值增加而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4组不同b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831、0.876、0.813、0.785,均有诊断意义(AUC>0.5);b=500s/mm2时获得的ADC值的诊断效能最大,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为1.473×10-3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84%。结论 3.0TMRDWI联合相控阵线圈和ASSET技术对肺实性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b=500s/mm2时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刘莉  吴宁  欧阳汉  戴景蕊 《癌症进展》2012,10(2):187-19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寻找诊断前列腺癌的适宜阈值。方法 74例前列腺癌疑诊患者行3.0 T MR常规平扫及DWI成像。测量ADC map图中每侧外周带的ADC低值。外周带穿刺发现腺癌为阳性组,无肿瘤证据为阴性组。比较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化较好腺癌组(Gleason评分2~6分)与分化较差腺癌组(Gleason评分7~10分)的ADC低值差异。以ADC低值预测外周带穿刺阳性率,绘制ROC曲线。结果74例患者中146个前列腺侧叶(阴性组50,阳性组96)获得组织学证实,其中分化较好腺癌(Gleason评分2~6分)17个,分化较差腺癌(Gleason评分7~10分)79个。阳性组与阴性组间ADC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2×10-3±0.22×10-3 mm2/s vs 1.48×10-3±0.28×10-3 mm2/s,t=12.27,P=0.00)。分化较好腺癌组与分化较差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10-3±0.20×10-3 mm2/s vs 0.89×10-3±0.21×10-3 mm2/s,t=2.60,P=0.01)。分化较好腺癌组与阴性组ADC低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91,P=0.00)。以ADC低值预测外周带穿刺阳性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5(P=0.00),最佳临界值为1.15×10-3mm2/s,此时判断穿刺阳性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92.0%。结论 MR DWI出现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ADC低值小于1.15×10-3mm2/s可能是较适宜的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癌分期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5例直肠癌患者,均行直肠HR-MRI平扫、DWI以及增强扫描,以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对比HR-MRI及HR-MRI+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45例直肠癌患者均取得病理结果,HR-MRI对直肠癌T分期共误诊14例,HR-MRI+增强扫描共误诊8例,HR-MRI+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T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HR-MRI。随直肠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升高,平均ADC值随之升高(b=800 s/mm2:F=25.344,P<0.001;b=1 000 s/mm2:F=14.769,P<0.001)。[结论] HR-MRI对直肠癌T分期具有较好的术前诊断价值,联合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ADC 值对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鼻咽癌患者和14例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I和D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之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扫描采用基于SENSE技术的STIR-EPI-DWI。结果弥散加权成像较常规MRI能更敏感性地显示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的ADC值为(0.975±0.179)×10~(-3)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766±0.119)×10~(-3)mm~2/s,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的ADC值。结论STIR-EPI-DWI能准确和更敏感地显示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I成像的一种新手段,为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依靠不同组织间水分子弥散的差异性,提供一种与以往T1加权像、T2加权像不同的、新的成像对比。其在超早期脑缺血定位、定位诊断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已逐渐应用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利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综述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颈癌放化疗效果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子宫颈正常志愿者13名,子宫颈癌患者32例,年龄29~72岁,平均45.75岁.32例子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及放化疗后1~3个月内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取b值分别为(0,300)s/mm2及(0,600)s/mm2.在轴位DWI图上分别测量正常子宫颈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及子宫颈癌患者子宫颈肿块ADC值,对放化疗后子宫颈病变区进行ADC值的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当b=(0,300)s/mm2时,正常子宫颈ADC值平均为(1.72±0.31)×10^-3 mm2/s,放疗前子宫颈癌为(1.10±0.24)×10^-3 mm2/s,放化疗后的子宫颈病变为(1.61±0.23)×10^-3 mm2/s;当b=(0,600)s/mm2时,正常子宫颈ADC值平均为(1.46±0.25)×10^-3 mm2/s,放疗前子宫颈癌为(0.89±0.21)×10^-3 mm2/s,放化疗后的子宫颈病变为(1.54±0.18)× 10^-3 mm2/s;b=300 s/mm2的ADC值均高于b=600 s/mm2时.子宫颈癌组ADC值低于正常子宫颈组,放化疗后病变子宫颈的AD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组不同b值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DWI与ADC值的联合可以更为客观、准确地分析病变,有助于评价放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脊柱转移瘤和感染性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不同特点,为二者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和24例脊柱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为脊柱转移瘤组和脊柱感染组,2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脊柱转移瘤病变和感染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30例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的弥散加权图像中,全部为高信号。24例脊柱感染疾病组患者的弥散加权图像中,18例患者为低信号,4例为等信号,2例患者为高信号。以DWI高信号作为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30/30),特异性为91.67%(22/24),准确性为96.30%(52/54)。以DWI低信号作为脊柱感染病变的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75.05%(18/24),特异性为0.0%(0/30),准确性为33.33%(18/54)。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病灶平均ADC值为(0.72±0.12)×10-3mm^2/s,明显低于脊柱感染组患者的(1.43±0.14)×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6,P<0.05)。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病灶平均CNR值为(27.46±4.35),明显高于脊柱感染组患者的(13.5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高信号为主,而感染性疾病以低信号为主,而且脊柱感染性疾病的ADC值明显高于脊柱转移瘤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于脊柱转移瘤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雁  周纯武 《癌症》2001,20(3):335-336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高发的原发恶性肿瘤,仅次于肝细胞癌,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另90%源于肝外胆管或为Klastkin瘤(肝门区胆管细胞癌)。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腺癌,常伴发华支睾血吸虫感染、Caroli氏病、肝内胆石症等。因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数仅表现为肝内肿物,故其必须与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本文就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作一综述。 1 病理特征   大体表现: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常较大,直径5~20cm,质地较硬,切面常有硬化表现,中心可有致密的纤维条索,坏死、出血范围小且少见,囊性变罕见,可以有卫星灶。这些特征与典型肝细胞癌的大体表现(质地较软,中心常伴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有所不同。然而,纤维板层样肝癌及硬化性肝细胞癌在大体形态上则无法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区分。  相似文献   

18.
<正>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为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之一,是目前唯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从分子运动水平分析脏器内部结构及病变组织成分。通过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可以为探测组织细胞水平微观变化提供可能性。同时,DWI也可以间接反映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灌注代谢的信息。近年来,DWI尝试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开拓并丰富了肝脏疾病诊断的方法,补充了常规磁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 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在体检测水分子微观运动,对肿瘤治疗后微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旨在探讨DWI在监测、预测肺癌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于化疗前一周和化疗开始后一个月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常规平扫及DWI检查。于横轴位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上测量肿瘤最大径(长径)、最大垂直径(短径)及长、短径平均值(平均径),并据此将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分为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反应(partial response,PR)、稳定病变(stable disease,SD)和进展病变(progressive disease,PD)共四个疗效组。于DWI图象上测量化疗前和化疗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 usion coe cient,ADC)值,用t检验分析化疗前后ADC值及各疗效组化疗前ADC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化疗前后ADC值的变化率、化疗前ADC值与肿瘤各径线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化疗前相比,肿瘤化疗后ADC值显著升高(1.482±0.456vs1.675±0.485,P=0.004)。化疗前后ADC变化率与其长径、短径及平均径的变化率呈正相关(r=0.635,r=0.612,r=0.539,P<0.05)。PR组、SD组化疗前ADC值与其长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0.806,r=-0.632,P<0.05)。结论 ADC值的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肺癌化疗后的早期改变,结合形态学测量,有助于早期、动态监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张堃  左雪石  王琦 《癌症进展》2023,(21):2365-2368
目的 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设为肝癌组,62例肝良性疾病患者设为良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DCE-MRI、DWI检查,获取图像数据,对比肝癌组与良性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及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比较DCE-MRI、DWI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类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DCE-MRI、DWI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癌组患者ADC明显低于良性组,Ktrans、Kep、Ve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CE-MRI、DWI联合检查对结节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高于两者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单独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78、0.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